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虽说这里气候寒冷,但是也必须承认,这里的鱼真大,味道也更好。”重度挑食者燕王司马季,正在喂侍女吃饭,毫无战争当中的王侯风范。
这玩意在他的家乡叫细鳞鱼,不过他并不知道这种鱼的学名,而且已经很少见了。因为东北这种环境,冷热交替明显,动植物的生长周期比内地要长一些。好处就是长的生长周期必然会导致食物更加可口。
一年三熟的水稻就是没有一年一熟的水稻好吃,这是必然的。
“殿下,奴婢被殿下宠爱,真是上辈子修的福分。”小侍女看着司马季的眼光都异彩连连,现在觉得下体也不这么疼痛了,还能继续侍寝。
“本王着急了一点,没有考虑到你的身体,来张嘴!”拿着筷子把鱼肉放进侍女的口中,司马季露出一副满意的微笑,“你已经是本王的人,就不用这么拘束,回去之后记得把手链换掉,身份不同了知道么等到大军将粮草积累完毕,本王还要出征,你们姐妹就呆在这里,等候本王凯旋归来。”
其实这种事情都是巧惜做的,现在她不在身边司马季才知道麻烦。燕王府的侍女手链上因为不同的配色,能看出来这个侍女燕王有没有碰过。身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招就是司马季想出来的。
“殿下也是为国效命,才到了这片苦寒之地。”小侍女的马屁让燕王十分受用,马屁也要看谁拍,小美人拍马屁明显就不是颜严那个老头子的效果。
“你也是为国效命,才来到这里伺候本王!”燕王脸上露出你我都懂的表情低声道,“本王晚上还要让你侍寝,考虑到你身体受创,在叫上一个……”
“殿下!”小侍女脸色红红的,口中发出媚音,想到还有旁人在,心中羞不可抑。
何龙就很郁闷,根据他以及历代对辽东方向用兵的经验,一定要避免将战争拖到冬季,冬季一旦来临,变数就太大了,没人愿意在这种环境当中作战。
然而燕王明显是不在乎什么季节什么天气,真有一股劲把战事延长到冬季的意思。占领卑沙城之后,直接命令大军到处打猎、摸鱼、把高句丽人要收获的粮食收获,简直就像是自己家一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才会燕王的封地。
&nbs
第一百八十六章 放火烧山
高句丽人仗着国内城固守,这倒是不出乎预料,不过他们自以为得计,却不知道这也是司马季想要的结果,他虽然偷了卑沙城,不代表攻城器械就没有送来。相反怎么准备从来不嫌多的司马季,还准备带着一起去国内城。
谁让现在晋朝的外部条件不错呢,自从慕容运从北方杀过来之后,一个突袭就拿下了高句丽在北方的重要关隘,顺便还带来了扶余国的军队一起进攻高句丽。
不得不说司马季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他早就知道东北的骑兵玩法和草原不同。但是忘记了一般情况下,这些带着地域特色的骑兵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东北骑兵可以下马步战。
北方的慕容运加上扶余国的军队,西边的慕容廆率领慕容氏的主力部队,加上南边司马季带领的晋军,经过了不太复杂的评估之后,高句丽干脆就是缩回了国内城,以待时变。
对于这座王都,高句丽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烽上王大兴土木弄的国家怨声载道,现在老百姓的不满都消失了,无不钦佩大王高瞻远瞩。
如果司马季这次要是灰头土脸的离开了,没准烽上王经此一劫,真能避免历史上因为中央集权被诛杀的结果,反而改革成功让高句丽提早强大。
这样一想司马季更不会走了,汇合慕容氏、以及扶余国的军队之后,七万大军不敢说把国内城围的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飞不出来,却足够起到绞索一般的作用。
在简易的中军大帐当中,司马季见到了其他两路大军,不过这个气氛略微有些尴尬。慕容氏和扶余国之间在八年前曾经爆发过战争,扶余国因此灭亡,还是东夷校尉府出兵帮助扶余国复国,现在当初的三方、慕容氏、扶余国和东夷校尉府聚兵一处,讨伐的却是高句丽,世事奇妙莫过于此了。
如果不是听说是燕王率领晋朝大军北上,扶余国根本就不会出兵,还以为是慕容运效仿先人之故事又来找麻烦了呢,这次和慕容运一起南下,也不是看慕容氏的面子,而是对我大晋表示恭顺,和慕容氏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若不是大晋垂帘,小国早已经灭亡,民众都已经被贩卖从成为奴隶,我们大王听说上国出兵高句丽,直接让本将率领国内善战之士,帮助上国!”见到司马季之后,扶余将军兰服首先见礼道,言语之间没有提及慕容氏,显然对慕容廆还是心有忌惮。
咳咳!司马季老脸一红,贩卖扶余人为奴隶这件事么必须要说明,这和他没有关系,晋朝内部这种买卖胡人做奴隶,不是第一天开始的。和燕王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扶余人被慕容氏抢过来卖给中原人做奴隶,也不是他互市开奴隶市场之后的事情。
慕容氏早就这么干了,或者说在他正式在幽州互市之前,晋朝以北这些草原大势力,包括拓跋氏、慕容氏这些势力早就这么干了。扶余国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因为事情闹得太大,最后连司马炎都知道这件事,才有了东夷校尉府帮助扶余国复国的事情。
正是知道买卖胡人奴隶这件事早就存在,司马季才在封国把这件事公开化,加入到互市当中去。不过虽然早先扶余人被掠夺卖给晋朝和司马季无关,可一想到他现在正在干这种事,被受害者当面提及,总是有些不好意思。
这种不好意思也
第一百八十七章 自古以来
先清理出来一道隔离带,保证自己的安全,然后借助风势放火。与此同时,司马季还分出去了部分兵马,将国内城附近的一些小城隔离。
高句丽人并不蠢,也知道不能把所有兵力都放在王都,中规中矩的留下了三座城和国内城互相为犄角,防止国内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随后的几天内,国内城附近的森林,不管是高山还是平原,冲天的大火将一片郁郁葱葱焚烧殆尽,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燕王还让把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树根挖出来,这是有用的,多好的木炭!
放火烧山也算是完成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司马季开始正式考虑如何对付高句丽了。趁着冬天还没有来,先把留下的几座外围据点扫荡干净。要是用七万大军在城外和高句丽大眼瞪小眼,这未免有些愚蠢,所以高句丽原来修筑的关隘、小城仍然是十分有用的。
这些建筑至少可以挡风,东北过冬问题主要是风,而南方过冬的问题主要是湿,连起来就是风湿。司马季认为高句丽的坚壁清野还略微有些不足,他确实也在帮着对方贯彻到底,不论是猪犬牛羊都在诛杀之列,只要抓到就晒成肉干,毛皮扒下留起来准备御寒。
在安营扎寨上面,幽州军显然比其他部队更有优势,谁让燕王在幽州的时候,除了征徭役,有时候还推广一下军民鱼水情,为了缓解民众劳动力的不足,军队也时常遭到征召,用大晋的军队给燕王干私活,没有任何问题,本身就是家天下么,国家的就是自己的。
“这个吃喝拉撒都不能成为问题!”司马季不慌不忙的翻阅着都快烂了的兵书道,“本王不会对一个敌人持久的上心,这次出来就是把高句丽一次解决。不解决本王绝对不回去,各营的大寨分布,以及驻扎地点都已经准备好了吧。过冬的衣物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基本上没有问题,就是这个帽子,士卒们带着有些不舒服。”何龙沉吟了一下开口道。
“入乡随俗,怎么简便就怎么做。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也是挑战了传统么。我们是军士,不要拘泥这些东西。发髻又不是骨头,可以压下去么!”司马季一听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是因为他做出来的冬帽和士卒的发型有些不匹配。
晋朝的发型是束发,将从前额一直到后脖的头发全部扎起来编成发髻。发髻在头顶,就是老版三国演义当中的发型,至于仙侠电视剧里面很仙的披肩发,胡人倒是把头发洗干净有点类似,后世的男人都是短发,束发的遗留主要体现在扎马尾辫上面。
因为头上还有发髻,晋朝官员的官帽当然也大上一圈,不过要是在军中也这么做,司马季只能说没钱,他指挥的是士卒,不是洛阳那批士族。
他准备过冬的狗皮帽子,是类似解放前东北胡子的帽子,当然没有考虑到发型问题。这个问题也好解决,不适应的可以不带,燕王不会强迫士兵非要保护自己的耳朵,类似的话他只会说一遍,人家不听就没有办法了。
等到寒风骤起的时候,相信大军士卒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这不需要他亲自出面干涉,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么
“军靴都发下去了吧,对了,要是有士卒寻找这种干草塞进军靴当中,如果有时间的话,编成鞋垫也可以!”司马季拿着一把干草,这种草遍地都是,乌拉草么,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现在正好是秋天,乌拉草一点都不难找。
“是!”何龙带着满腹疑惑躬身告退,他不知道燕王怎么对这里的环境这么了解。连他这个常驻平州的东夷校尉,都没有办法的事情,燕王总能提出来办法。
“回来,这么着急干什么呢”司马季伸手把何龙招呼过来,拿出一张自己画的图道,“把这张图待下去,士卒们居住的屋子这么建造,至于土墙等到滴水成冰的时候,填土浇水就可以了!”
制造冰墙曹操就干过这事,至于司马季拿出来的房屋样式,是俄罗斯人常用的木刻楞。所有原来都是木料,截原木去皮扣成凹凸形状咬合在一起搭建而成,这样建立起来的房屋是一个整体,而且还非常结实。这种样式的房屋在东北已经很少了,因为木料很贵。
至于保暖方面,那就要看使用的木料直径有多粗了,不过以司马季的看法,只要木料直径超过三十厘米,那么保暖性上面就毫无问题,唯一可能存在的缺点,就是因为现在已经是秋季,采伐的木料水分不小,房屋里面可能会有些潮。
可潮一点总比冻死强,只要粮草防寒不是问题,大军就能突破历来的作战模式,可以在冰天雪地当中站稳脚跟,无惧这些本地民族。
&nb
第一百八十八章 连战连捷
高句丽一声不吭就放弃了众多关隘小城,虽然临走的时候已经尽量带走了物资,可晋军还是得到了不少物资,物资这个东西,刮刮地皮总能出来不少。经过各方面的综合计算,司马季已经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熬过一个冬天绝对没有问题。
至于慕容廆他比司马季都都忙,忙着偷坟掘墓。高句丽王陵就在国内城之外,高句丽人的墓葬和汉朝有些类似,厚葬,把什么金银财宝都放入墓穴当中,反而活着的人倒是没什么钱,至于汉朝墓葬的丰厚程度,可以从汉末军阀总是盗墓上看出来。
慕容廆也知道高句丽人的特点,反正燕王说了,你能抢到多少都是你的,我只要地。那还可以什么,慕容廆指挥慕容氏的兵马,直接就把高句丽王陵挖开,把历代高句丽王的坟墓挖开,尸骨扔在一边,把里面的陪葬品都拿出来。
得知慕容廆这个动作,司马季倒是非常好奇,因为根据历史传说慕容廆挖开高句丽王陵好像碰到了什么鬼魅事件,导致兵力大损不得不退兵。
然而经过一番观察之后,司马季坚定了无神论的信念,因为什么都没有发生。烽上王中央集权失败,不过他确实在慕容廆的两次进攻当中保全了国家。要是按照大宋防守反击刷胜率的标准,高句丽说自己连战连捷也说得过去。
那烽上王那种被迫自杀的昏君形象就说不过去了,所以历史上为了抹杀烽上王的胜利,假托一些不实之言,把慕容廆撤军归结于鬼魂作祟上也就说的过去。
这一点都不稀奇,因为只要洛阳需要的话,大晋各地能在一年之内用报告祥瑞的奏疏把朝堂堆满,不就是造假么,谁不会啊,玩的比你还高明呢。
“大都督似乎是收获颇丰啊!”司马季来到慕容廆的面前看了一眼,不慌不忙的道,“想来这次积累的财富,可以让慕容氏过上一段时间好日子。”
“这都是仰赖于殿下的恩德!”慕容廆很是谦和的见礼,很难想象这是当初辽东的著名问题儿童,对着四面就是一顿打,劫掠过幽州、打过高句丽,打过扶余。
“恩德谈不上,只要慕容氏不给我们大晋找麻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司马季都觉得自己说话虚伪,真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那就是宋朝了,不过话已出口只能继续扯淡,“你也知道,洛阳不少大臣对胡人这个认识,你在洛阳待过,本王就不多说了。一直以来本王没有歧视过胡人,自问做到一碗水端平。你我和睦,以后的好处少不了你们的。”
“慕容氏时代侍奉大晋,绝对不敢有背叛之心。”慕容廆听明白了司马季的意思,赶紧表态道,他可以当司马季说话是放屁,但不能不把燕王的话当回事。
“这就好,本王每次出手只解决一个敌人,但这个敌人是大是小倒是没有界限。”司马季一语双关的说道,“大都督觉得本王说的有没有道理你觉得高句丽何时会投降”
“这个么,要取决于国内城的粮草。不过以廆来看,这座坚城怕是不好攻克。”慕容廆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实话实说,单单目测他也觉得国内城实难攻克,不过看来燕王好像并不在意,不知道葫芦已经卖的什么药
第一百八十九章 说客
“这扶余军还是弱了一点!”司马季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基本上已经确定,指望扶余军独立攻克一座城池,应该是不可能的了。
派探马去观望,带回来的消息也差不多,扶余军对面前的城池一筹莫展,并没有太好的办法,不过这样也好,一个属国这么强势干什么,人畜无害挺好的。
“让其他两军分出部分兵力,带着攻城军械去支援扶余军,一定要赶在降雪之前把最后一座城打下来!”司马季重重叹了一口气,赶紧调兵前去支援。
随后便是给洛阳写奏疏,表明此次作战之艰难,以及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一副为国尽忠的形象跃然纸上,美中不足的是,这道奏疏又是代笔的。
何龙走进来掀开门帘,他才刚刚调兵去支援扶余军,此时正是回来复命之时,口气当中难免有些抱怨道,“大将军,扶余国的战力确实很成问题。”
“这不是好事么的!多人畜无害啊!”司马季开口笑着道,“把你们东夷校尉府的军械装备给他们,然后你们穿着兽皮,拿着缺口的刀剑,不用床弩投石机,你感觉你能打败他们么应该还可以,因为你还有纪律性。但如果他们也有纪律性呢不要以为这些胡人装备不好就瞧不起对方,总有一天我们会碰见同等级别的对手。至于现在么,好好建造营盘……”
“如果守军撤退的话,其实我想要网开一面让他们进国内城的,可惜高句丽人没有这么做!”司马季叹了一口气,似乎对高句丽守军的行为十分遗憾,转而开口问道,“你觉得这块土地如何,如果交给东夷校尉府管理怎么样”
司马季还是想要看看这个年代的人对东北怎么看,洛阳那边就不用去问了,他们眼中幽州除了军事价值,比苦寒之地好不了多少。
“如果不是冬天太冷的话,倒不失为一块不错的地方。”何龙一开口,司马季的眉头就是一皱,看来这件事还是自己来做吧,不能指望这些古代人。
汉唐之所以宝贵,倒不是真只是简单的打别人而别人不能打我。而是这两个朝代有那种敢于挑战的意志,打下来尝试治理,虽说唐朝有点边打边丢的坏毛病,但谁让人上限高呢。对外政策保守,最后肯定会坑害自己。
这两个王朝就算是灭亡了,后来仍然有人怀念。至于之后的王朝么,宋朝小富即安,明朝么,它本该在上升曲线的时候竟然选择收缩,直至土木堡事变爆发,之后就和宋朝那套防守反击一点区别没有,亲眼看着关外又一次崛起了相对团结,战力强大的势力,这特喵的赖谁呢。
司马季决不能打完高句丽就走,东北的这些部落,可能看起来爆发力没有蒙古高原的部落高,但却有一点超过蒙古高原的势力,那就是这些人懂得治国。这点从金宋对峙蒙古抄了女真的后路,到后来满洲整的蒙古苦不堪言的历史就能看出来。
就算不看这么远,不久之后的历史当中,慕容恪在历史当中留下的名声就可见一斑。
“这经略东北的经验也太少了,回想一下都摸不到头绪。后来这些本地起势的部落是怎么做的”司马季皱着眉头,辽国的头下军州金国的猛安谋克,后金的八旗其实这都是大同小异的东西,这些制度还有一个前辈,唐朝府兵制的的前辈,很有鲜卑色彩的北周上柱国,它还有一个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关陇集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