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哎!这就是自由恋爱的坏处,来一场封建包办婚姻,杨馨早就被自己拿下了。那像是现在完全混熟了,竟然还拒绝一个王侯的邀请,简直是岂有此理。

    “事情都办完了最近我不在府中,是不是体会到一众大权在握的感觉王府当中先王的夫人们,对你观感如何”事不可为燕王也就没再纠缠,便说起来别的事情。

    杨馨找了一张椅子坐着,双腿并拢倾斜在一边,坐姿很是淑女,便开始详细诉说最近的事情,“你找来的那个老头,我已经派人送到燕山大营去了,李山护卫会挑选出来聪明伶俐者,跟随他学习算数,这点你不用担心。洛阳那边的消息,我也每天都在看,不过妾不懂军事,推测不出来战事进展到哪个地步,只能随时关注把书信传给大王。”

    说罢,杨馨就把随身携带的书信递过来,目光游离不定不看池中的司马季。

    “巧惜的身体怎么样了最近还好吧”接过来书信司马季便一目十行的看起来,然后眼皮一翻,突然对着杨馨问道,“你没什么想说的”

    “大王的事情可以自己决断!”一听到司马季的话,杨馨的脸色变得有些凌厉起来,但马上又恢复原样,胸口中的郁结之气还是久久不散,她觉得这个男人有些过分,明明知道自己心里不好受,还要咄咄逼人的追问,一定要看到自己故作大度么

    “心里不好受吧,你在和我僵持下去,估计以后还有的是气闷的时候。王府侍女这么多,只要我多看两眼,随时都会有子嗣诞生。”司马季不咸不淡的开口,然后没音了,光顾着说话刚才看串行了。

    河套之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趋势,那就是战事带来的伤亡越来越小,羌胡好像也越来越不经打了,几次大战下来,羌胡只有前两次大战算是激烈抵抗,也算是损失惨重,后来的双方的损失都越来越轻,除了黄河以北的几座城池之外,黄河以南的河套几乎已经拿下来了。

    不过么,整个河套的价值还真就是那几座城最重要,占了百分之九十的地方,但只要没拿下来那几座城,效果就等于和没有一样。

    “洛阳已经派出梁王司马彤去招抚如果河套剩余的部落愿意投降,献出朔方、五原的几座城池,便允许对方归附”司马季看到最后一封来信,信上是洛阳对河套之战的最新动作,招抚

    这么做说不好是好还是不好,可以算是一个中庸之策。说下来的城池肯定没有打下来的城池牢靠,这是一定的。不过早先晋




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进
    “大王、殿下何时回来的!”两个迥异的称呼让司马季楞了一下,然后打着哈欠招呼东夷校尉何龙,以及慕容运坐下道,“也回来几天了,就是一直躲在这里没出去。这不是怕高句丽得知本王回来的消息么,这一趟把大晋北方都转了一遍,身体有些疲惫,这不在这里休息一段时间,以观其变么!”

    以观其变,这个变不变么,还是燕王说的算,他也没客气,直接扯出了圣旨,司马季要圣旨向来是要一堆见证人的,辅政大臣可都看见了,绝对没有假传圣旨。

    圣旨里面可是说明了,司马季是可以借调一下幽州的军队,用来进攻高句丽的。不过幽州军队在数量上比平州军强一些但是有限,两州兵马加起来勉强三万人。

    河套之战最后的结果不管如何,是胜是败,是战是和估计在冬天来临之前肯定会有个结果,现在司马季必须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私人问题了,封国周围总是有一个碍眼的东西到处乱转,他怎么安心种田

    “此次呢,陛下和皇后让我解决掉身边的祸害,也算是皇恩浩荡了。”司马季对着洛阳方向拱了拱手,然后道,“此次呢,要试试高句丽的斤两,如果强大呢,给一个教训就可以了,如果自己长得不结实,就不要怪本王捏死他。”

    好话坏话都让司马季说了,何龙和慕容运只能点头称是,他们还能怎么办难道说燕王你说的没道理,我们这次一定要灭了他,或者唱反调说以和为贵

    “我们最好呢,还是同时动手,慕容运将军应该知道,本王是十分注重时间观念的,在没有事情的时候,休息一百天也不嫌多。可一旦要动手,不管几路兵马联合,都要做到尽量同时出兵!”司马季施施然的道,“本王想要询问一下,慕容氏骑兵奔袭北方,然后翻山越岭到高句丽背后,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有我领兵的话,率领五千铁骑北上,对外宣称要去北方劫掠,以备互市应该不会有人怀疑,虽说北方密林道路困难,不过一个月时间定然足够了。”慕容运想了一下道,“我大哥慕容廆曾经谈论过如何攻打高句丽的问题,大哥率领慕容氏的主力东进,可以拿出两万多大军,再多就超过了我们慕容氏的力量了。”

    “一个月时间,这个时间可以给你,但是慕容廆大都督的大军必须要和我进行配合。”司马季算了一下高句丽的秋收时间,觉得不能在耽误了,机会稍纵即逝,他一直都把战机看的非常死板,“何龙,你半年来时时练兵,高句丽有何举动将高句丽南部的所有关隘、哨卡全部说一说。”

    何龙不敢怠慢,将高句丽的一些情况全部叙说,慕容运也开始补充,毕竟慕容氏也算是和高句丽相邻,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人现在算是共享情报。

    两人都说了高句丽在烽上王继位之后的变化,虽然有些语焉不详,但司马季可太知道一个部落联盟变成中原王朝类似的国家要干什么了,集权!这是每一个中国周边民族或早或晚都要走出来的一步,因为东亚也仅有中国有这种经验,它总不能跑万里之外去学习波斯吧

    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必然会引发矛盾,因为国家变革肯定是要重新洗牌国内势力,好好的日子迎来变化,这是谁都不愿意的,尤其是朝臣,他们往往会进行反对。

    司马季印象当中这段时间的高句丽是不强的,一直到几十年后还被慕容恪一顿吊打。那么很显然这种变革失败了,烽上王相信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么一想司马季就心里有底了,原来自己还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慕容恪能一把火烧了高句丽王城,没有理由自己不可以,他身后的晋朝,可不是慕容氏的一方割据势力。

    至于什么趁人之危,燕王从来不想那些个人英雄主义的事情,那都是美帝国主义的想法,他不嫌弃自己的对手弱,就怕对方真是一个众志成城的强权。如果一个十二岁以上七十岁一下的男人找燕王单挑,燕王只会跟他说自己很忙。

    至于高句丽的关隘,确实是个中原王朝不太一样,高句丽关隘城墙由山石筑造。外表很像是北宋以后的中国城墙,不过筑墙技术是肯定不如北宋的,北宋虽然在军事上真没什么可说的,但防守反击要是连筑墙这个前提条件都不行也说不过去。

    &n

    bsp; “半年之内,有赖于殿下的指导,何龙已经摸清楚了高句丽的各处关隘。”何龙一五一十的道,“如果能保持突然性的话,有把握在几天之内突破一线关隘。”

    司马季了然的点点头,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该秋收了,总不能不吃饭啊。平州军也应该种种田了,本王觉得在二十天后整军开战更加合适,是不是啊,慕容运将军”说到这司马



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气大振
    “冬装都已经准备齐全了,要是我父亲的话,肯定不会这么舍得下功夫。”杨馨拿着燕王府的清单,里面包括了一批新鞋,是按照司马季的要求制作的。分成不同的鞋码,着实费了不少功夫,而且造价绝对不菲。

    “所以说你父亲就不知道舍不着孩子套不到狼的道理!”司马季瞄了一眼上面的东西,无所谓的道,“这种小事就不用再告诉我了,都要出征了,算计这些不合适。”

    “妾不明白,你为何宁可自己讲不足补齐,也要进攻高句丽呢!”杨馨犹豫了一下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她是一个女人,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给你讲你肯定不太愿意听的例子,男人可以把女人和爱情分的很开,我之所以有这么多侍女,并不是我爱她们,只是因为我身体需要。真正特别希望和一个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下本,这个时候就非常在乎对方的反应了。因为好感是相互的,不能单方面付出。”司马季一边想一边道,“对高句丽我已经下本了,就必须得到回报。而且我下本下的很大,一般的回报不足以让我动心。”

    看到杨馨还是不明白,司马季又说道,“实际上河套之战如果仅仅是驱逐羌胡的话,早就应该打完了。完全可以将黄河放开,让羌胡回到草原。可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几十万人回到草原,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在羌胡已经被重创的情况下,一旦返回草原可能会被吃掉,成为其他势力的养料,所以不要全歼而不是驱逐。对高句丽也是如此,现在你明白了么”

    费了半天吐沫,杨馨一副茫然的想了一会儿,还是烦躁的摇头道,“我不明白……”

    “那就等我回来再说!”司马季暗自吐槽,要不说女人执政的时候就没有强大的时候呢。但一想不明白也好,全明白了他肯定会相当难受,谁愿意自己身边呆着一个贾南风

    “等我到了平州,把我要的侍女送过来,平州苦寒之地,本王的身体需要让人照料。”

    “好!”杨馨压住心中的羞愤委屈,还说和自己两情相悦、自由恋爱,结果竟然还让自己把其他女人送到身边,哪有这样的。

    司马季也很冤枉,自由恋爱比这个时代自由不就行了么!又没有强迫杨馨让自己睡,还给了杨馨时间,时常在一起互相了解,一个罪臣之女还想要什么。

    实际上这个月份幽州仍然天气炎热,平州境内倒是好了很多,但也仅限于没有想象中的热,人们对东北有误解,以为这里冷,实际上东北的夏天一点不比内地凉快,只不过持续的时间稍短一些,想要天气转凉只要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燕王做好了冬天作战的准备,当然他并不希望所做的准备真能用得上。那些羊皮手套、狗皮帽子是花费不菲的,封国之内这两年狗皮都涨价了。

    再多就不好意思了,封国的棉花今年的涨势才刚刚具备推广的价值,如果晚一年的话,司马季还可以考虑给军队配上冬衣,至于现在么,就看平州的积累了。

    从南征回来之后,司马季就挥金如土,购买米、大小豆、大麦、胡麻、丝、绵、纹、绢、布、蜡等粮食和土特产,还抓紧挖掘封国的潜力,为了就是这一仗。所以他绝对不想失败,准备的东西这么多,就是为了把所有的事情都算计到。

    又给杨馨撩下一堆任务,美其名曰我只相信家人的燕王,施施然的上路,顺着辽西走廊进入平州,他并不是第一次来,只不过上次是冬天,天寒地冻的赶路没空看风景。

    这个走廊确实不适合大军开进,幸亏辽西郡现在还在晋朝手中,如果在敌人的手中,那光是出关就是一件风险不小的事情,以司马季观察,辽西走廊适合的行军规模,满打满算就是两万人左右,这种规模能保证反应及时,同时不会对幽州造成太大的负担,当然像是隋朝百万大军那样也不是不行,那就要看运气了,隋朝分兵二十四路,其操作难度远胜于萨尔浒之战的明军。

    二十四路大军如果各自的人数差不多的话,估计一军也就是两万人。

    五天之后,司马季悄悄地进入东夷校尉府所在的襄平,襄平一如往常,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当天晚上,东夷校尉府下属的各军将校

    ,带着疑惑进入东夷校尉府邸,不知道自己的长官为何召集自己。

    从春天开始他们已经被何龙折腾够呛了,时不时就集结一次,按照东夷校尉的命令,率领自己的本部人马,对着高句丽秀肌肉,不少将校都心中不满,对何龙满腹牢骚,你这是烽火戏诸侯呢把自己当成周天子了

    但是十几个将校进入



第一百八十章 夜间行军
    夜幕降临,司马季置身在一座凉亭之中,今天月光明亮,手中拿着一枚橘子对着空中的满月比划了一下,便不客气的拨开皮,一瓣一瓣的扔进嘴里,酸爽!这就是他习惯吃橘子的原因,不多时,石桌上已经出现不少橘子皮。

    安抚好这些住进来的将校,何龙才有些疲惫的出来,正好看到燕王正在赏月,吃橘子赏月也许是一种新鲜的方式,走过来见礼道,“殿下,似乎心情不错。”

    “谈不上不错,不错是一天,错了也是一天。坐!”司马季笑的很是灿烂伸手示意道。

    何龙坐下看着司马季自得其乐,也就开口道,“殿下,激励士气的方式有些特别,和一般的名士说话不一样。”

    “要是换成一些大名士,从天道扯到华夷之防!很没意思!不切实际主要是没有效率。所以本王也就不掩饰自己的目的,我就是为了自己的封地安全,所以一直在请示朝廷,灭掉高句丽!”司马季呵呵一笑歪着头问道,“你和本王实话实说,以你守边多年的经验边界是不是时常冲突有对方的人杀我们的人,而我们的人也杀过对方的人。是不是每月都有”

    何龙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道,“是的,殿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这就对了,那本王说的就是实话。我就是要带着他们去抢劫、用高句丽的血把自己洗干净,这就是目的,所以也不愿意编一些场面话。”司马季一点不觉得羞耻的道,“然而所有见过本王的胡人都知道,本王从来不歧视胡人,不像是那些大名士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我要打高句丽,仅仅是我要打,没有特别的原因。”

    难道对高句丽掠边进行一番哭天抢地的控诉,然后像是死了亲爹一样出兵,在表明自己多么爱民,多么与众不同这种事司马季做不出来,哪怕知道后世的蒙古、女真战力强大、在多种原因的综合下占了整个天下。

    他是一个王朝的王侯,并不是一个巨婴,这个民族也不是巨婴。输了没关系,打回来就是了,连这点心态都没有还活着干吗,也幸亏是投胎到了中国,投胎到其他国家看完历史书不直接上吊有独立发展一直没外敌的国家么在灭亡之前有,印第安人。可印第安人只是一个统称,人家自己每天互砍挺开心呢。

    “殿下对高句丽一直都重视,何龙明白了,一定帮助殿下攻克高句丽。”何龙还是领会错了意思,以为司马季对高句丽格外重视。

    “它还算不上,好好谋划吧,出兵第一战一定要赢得漂漂亮亮的。”司马季拍了拍何龙的肩膀起身准备休息,高句丽也值得重视

    要说能够对中国形成致命威胁的,它自己首先要有能替代中国的文化,实际上一直到近代就没碰上过,真有这种能力还付之于行动的,只有岛国。七千万识字人口已经改革完成的国家,面对四亿中国人,其中包括了三亿多文盲。岛国要是赢了,中国会首次面对同化不过的对手,可它输了。

    对于被关在东夷校尉府的平州军将校来说,这种日子就和蹲监狱没有一点区别。可他们不敢对镇东大将军或者东夷校尉发泄,还要陪着笑脸,表示区区高句丽不在话



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你何用
    “殿下,就算是有骤然偷袭的准备,我们毕竟人数过少。”何龙赶紧甩开马鞭追上了司马季,“我们不过一万五千人,要打灭国之战,是否略有不足。”

    “当年上一个镇东将军毌丘俭,好像也不过两万人。”司马季不慌不忙的瞄了何龙一眼深沉的道,“放心吧,慕容廆的小女儿慕容昭然正在蓟城做客,本王要是阵亡了,对慕容氏是不利的,就算他不在乎自己的女儿,每年互市带来的利益,总是不能这么舍下的。时间一到,王府中自然有人将书信交给刺史许猛,那道圣旨可不止你们看过,放宽心。”

    何龙的年龄已经不小了,老了有些保守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是面的慕容氏,燕王可能还会多想想,但是面对这种国内不稳,但立国已久的高句丽,那就不用想太多。

    他就不相信高句丽能有多强,难不成还能和八旗军相提并论能相提并论的可能只有两个族群的人口,都是一个三四十万人组成的势力。

    八旗军其实就是明朝边军的理想状态,指挥官好歹是我大明的龙虎将军,人家也是正二品的大员,至于高句丽的历史战绩,以辽西走廊的路况,隋军兵分二十四路这种操作,都显得杨镐弄出来分进合击,是这么的老成持重。

    镇东将军毌丘俭一万八千人就吊打高句丽,没有理由他这个镇东将军就不行。没准真不行,所以他已经调集了幽州军,又联络了慕容氏东进,又让慕容氏最重要的重骑兵北进绕路,动用兵力已经超过毌丘俭的三倍。

    这一天幽州也处在忙碌当中,记事颜严将刺史许猛毕恭毕敬的送出王府,又一溜烟的跑回内殿问道,“夫人,要不要在等等消息”

    “他是一个很遵守时间的人,临走之时曾经着重说过,一旦到了日子就必须出兵。”杨馨尽显自己强势的一面,斩钉截铁的道,“所以幽州军必须开始前往平州,大船早已经打造完毕,水陆并进,骑兵在岸,步兵坐船,粮草军械都在船上,可以随时使用。”
1...3839404142...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