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在其他方面两个地域的差别也存在,蒙古弓的威力并不大,至少吊打板甲骑士是绝对没办法的,两者也并没有交过手,但东北的重弓能击破早期的板甲。是为数不多能够击破板甲的弓箭之一。

    清弓本质是一种重装骑马步兵用的弓箭,长弓大矢抵近射击是它的使用特点,它的配箭必须很重,它蓄能很大,比相同磅数拉距下的多三成以上。所有的弓都是箭越重,能效越高,所以箭越重,清弓的能效也就越接近其它弓,越




第二百三十五章 远交近攻
    “扶持起来一个听话的,慕容氏也会老实一点。”司马季一打眼看着杨馨道。

    “所以夫君盯上了那些林中人么”杨馨一听就明白了司马季的意思,低声道,“让他们来牵制慕容氏么”

    “越是对我们抱着学习态度的势力,其实越难对付。原来的高句丽人是如此,南征期间的林邑人也是如此,这其实和战斗力没有关系。”司马季活动了一下脖子,深沉的道,“能打的不一定能活,能活的早晚能打。眼前这些不同的胡人,越是落后越好对付,吸收勿吉部落肯定比吸收鲜卑部落容易的多。”

    真给这些部落时间,早晚都会难缠,就比如中国和北方势力对抗了太长时间,导致南方小国一直在韬光养晦,隋唐之后历代中原王朝南下都站不住脚,因为早在几百上千年的时间中,人家都已经把该学会的都学会了。

    司马季向来不觉得匈奴是多强的对手,只有一点匈奴不错,那就是它是一个统一的部落实体,至于其他的么所谓几十万控弦之士和一般的牧民没什么区别。没有生产力只知道抢劫,因为抢劫积累起来的力量,汉朝真的正面应对迟早会拖死匈奴。

    不过鲜卑已经有一点不一样了,鲜卑六部大部分的部落还是不生产,但类似慕容氏这种已经开始静心学习,北方的这些势力迟早都会进入到学习的阶段。所以隋唐之前那些所谓数十万控弦之士就是数十万牧民,隋唐之后说的就不是牧民了,那是真正的军队。

    指望北方部落永远像是匈奴骨头磨箭头、皮甲当盔甲肯定不行。幸运的是鲜卑现在是分裂的,以后分而治之并不是不可以。晋代是一个少见的朝代,中国历史很有意思,沿着长城一线,你分裂我就分裂,你统一我就统一。

    战国时期七国混战,匈奴在北方也在东征西讨,等到汉朝建立,匈奴也差不多成了实体。隋唐应对突厥和后来的回纥、宋朝面对辽金。晋朝算是赶上了好时候,自己本身勉强出现了后遗症巨大的统一,北方鲜卑六部还在分裂。

    司马季有点怕自己参与八王之乱的时候,一个不留神,这些鲜卑部落开始兼并。事实历史也是这么发展的,中原一片战火,鲜卑也在自相残杀,大概几十年后慕容氏摆平了东部鲜卑,便开始集合大军南下了,那时候中国北方早不在晋朝手中。

    现在对勿吉部落来说,他们至少比晋朝低上两个层次,鲜卑算是比晋朝在文明程度上地上一个层次,勿吉部落肯定容易吸收。鲜卑人心中可能还有点民族意识,勿吉人不敢说一定没有,但因为文明太低一时间可能意识不到,等到意识到的时候说不定语言都忘了。

    “就算是几十个部落都有一万人,也不过几十万人,况且他们根本没有。”司马季微微一笑,史书当中记载的什么一声令下控弦之士数十万,都是记录蒙古高原的势力,东北这边么,辽金决战的时候,完颜阿骨打倾巢出动才不过两万人。

    “馨儿马上让人给张达李山去送信,要不我去一趟吧。”杨馨说着就要起身。

    “坐下!大冬天的去做什么”司马季眼睛一瞪道,“冬季不要去北方,你是弘农人,根本不知道冬天当地的情况,别给自己找事做。”

    杨馨闻言立刻坐下,心中还是很甜蜜的,司马季一看也没必要再科普零度湿冷和零下三十度的干冷有啥区别了,区别很简单,后者会死。好处就是严寒磨练意志,他相信一旦把勿吉人收为己用,就是一把尖刀。

    在其他人眼中,司马季和杨馨不过是谈情说爱,不敢距离太远也不敢靠的太近。起身携手从凉亭里出来,司马季对着护卫问道,“你觉得能不能推广的开”

    “殿下,这种重弓需要联系的时间不短,只要勤加联系的话,也是可以推广开的。”护卫低头抱拳,一五一十的说着自己的想法。

    其实这就是难度很大的婉转说法,司马季也能听明白,中原人对弓箭手的需求是军阵作战,要弓箭手射的远、同时还要射的快,进行大规模的覆盖。这是中原王朝大军集结之后需要的效果,清弓这种越近越好,一旦命中非死即残,其实比较适合骑兵。

    如果步兵使用这种弓箭,面对覆盖过来的箭雨其实是十分吃亏的,所以使用这种弓箭的步兵身上盔甲必须要坚固,快速顶过箭雨覆盖,所以最好是骑马,清弓后来被定义成骑马重步兵的最佳利器绝对有道理。

    而且清弓射箭的时候震动很大,非常容易射不准,只有真正常年累月练习的人才能适应。

    也是因为清弓这种特性,练习上手的难度比中国历史的各种弓箭都要大,但要真的练好了,绝对是大杀器,萨儿浒战役中,杜松被女真重箭流矢一箭射穿头盔,就算是明朝头盔质量差,相信也不会体现在一个总兵的身上。

    &nbs



第二百三十六章 画饼充饥
    从成本上来说,骑兵一匹马当然比一个人重要,不过好像中国不太在乎保护马,反而发明了让人更加舒服的马镫,马蹄铁传入中原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平州军一万五千人,有五千匹战马,燕王可不想灭了三韩直接把平州军变成步兵军。他在平州的养马场还没进入大规模服役的时候呢,真把战马死光了根本补充不上,又要花钱从鲜卑人手中买,有可能形成贸易逆差。

    “明年春天派人来蓟城取,怎么按上就不用我教了吧话说回来!”司马季把马蹄铁的事情然后郑重的道,“皇后对这件事很看重,这一仗许胜不许败。你是知道的,这个天下并不公平,很多洛阳的士族子弟比军中士族有个爵位要容易的多,军中士卒想要封侯却需要很多的功勋,平州是边镇本来不受重视,如果不珍惜这次机会,以后可就没机会了。灭了三韩就是海边,难道去海里打鱼来封侯么”

    司马季这话非常诚恳,杨骏封侯数百,如果当天不是他在场,汝南王司马亮直接就把杨骏的记录给破了,这还没完事呢,赵王篡位的时候,又把司马亮的记录破了。粗略一算在八王之乱时期,光是封侯就超过三千人。

    绝对是三千人,因为换一个人上台就会把前任的人马清洗掉,一个人封侯好几次的几率小之又小,比起洛阳那群酒囊饭袋,边军这边的日子就苦多了。

    既然大战在即,燕王也必须先鼓舞一下士气,阵前斩将这事目前不太合适,先来一波心灵鸡汤,“不要心有疑虑,本王找了一些胡人部落,用来配合作战。战斗力相信是不会令人失望的,这个冬天勤加操练,封侯拜将为期不远。”

    何龙点头,上次攻灭高句丽燕王的运筹帷幄令人佩服,一套组合拳下来直接就把高句丽按在国内城当中困死,平州军伤亡不多,但是封赏却很多,谁不愿意跟着这样的统帅作战呢士气方面是绝对不是问题的,至于助战的部落,何龙理所应当的认为是慕容氏。

    不管是大晋天威还是个人魅力,何龙本来不应该多作评价,可司马季总是用慕容氏助战让他心有疑虑,提出忧虑之后才知道,这次换了住在更北方的部落助战。

    “三韩部落不开化,人口却不少,本将就怕夏季开战,对方龟缩不出。”何龙犹豫了一下道,“要不殿下也可以再次冬季大军开拔,困死对方。”

    “这不用,三韩三面环海,真敢龟缩不出,那本王就赶他们下海喂鱼。”司马季哈哈大笑,他知道何龙的话很对,三韩人口比汉四郡的人口多。朝鲜半岛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这个人口比例,有平原是没人愿意住山区的。后世韩国人口五千万,是朝鲜的两倍,这不是在短短几十年生出来的,朝鲜战争的时候韩国人口将近是朝鲜的三倍。

    “本王已经派商队去看情况了,这点你大可以放心,现在你这个东夷校尉的任务,就是保证平州下属郡县的道路畅通!勤加操练等着圣旨到达。”司马季提点着对方,他指的是平州下属在后世北朝鲜领土上的郡县。

    晋朝在有半个朝鲜半岛,用司马季的想法看来,就属于是鞭长莫及的领土。三韩不灭,早晚会步步蚕食,只有把边界推到海边才能长治久安。对燕王而言很像是他小时候玩的扫雷小游戏,三韩就是那颗雷,不扫掉永远都爆炸的可能。



第二百三十七章 传旨
    “夫君就不准备给馨儿画一张饼么”杨馨宽大的袖袍之下,葱葱玉指挠着司马季的手心,满是强势凌厉的俏脸上低声自语,话中充满了暧昧。

    “别闹,为夫忙着小事呢,这种正事晚上再说。”司马季故作正经的训斥道。

    在画饼这个领域上,燕王并不需要任何人教导自己,能画饼就画饼,不能画饼的时候还可以大郎该喝药了,所谓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就是指的这方面。

    万事不可急躁,司马季不能指望一年之内就把势力扩张到吊打天下的地步,但如果一步一步的做,倒也不是不可能做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难道我大帝都就是么

    一切事情年后见分晓,有些事情必然要发生,不管是做还是不做,都改变不了大势。就拿眼前的事情来说,鲜卑之名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仅仅在几十年前还我闻名天下的乌桓部,在晋朝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已经逐步步入消亡的阶段,现在又有几个人把当年口口相传的乌桓当回事呢人都是健忘的。弱就是弱,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个道理就是如此。

    三韩以及他们的后被,在中原王朝边上装死了上千年,换来的结果就是控制的领土扩充将近三百,步步蚕食直到鸭绿江,可谓是周边国家当中的佼佼者。

    司马季都不怎么仇恨比方胡人势力,毕竟你要看看最后的胜利者是谁,如果不是民国时期碰上了花生米,蒙古也不会成功独立。但三韩这种千年属国,明着恭顺,实际上步步为营的蚕食,属实是令他不能接受,中国并不是输不起,这么输太恶心。

    到了现在,司马季手握辽东,也就是后世的辽宁,灭掉高句丽,也就是后世的吉林,如果成功将勿吉收入账下,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已经尽在掌握之中,他已经初步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如果要开拓进取一下,三韩是必然要消灭的。

    “我就不相信了,老子帝都加上东三省,连一个南朝鲜都消灭不了。”司马季心中发狠,这要是输了,他也别混了,什么八王之乱根本没有资格参与。

    现在的当务之急,需要让幽州北方四部鲜卑平静,司马季非常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每一次只给自己找一个敌人,不解决这个敌人之前,绝对不能多面开战,这不只是从德国两线作战的经验,左宗棠和李鸿章的海防塞防之争也是如此,有些时候只能二选一。

    现在的三韩部落,本身没有雄才大略之辈,至少司马季的脑海中就没有。就算是有,双方的实力太过于失衡,至少他这个燕王别弄出来兵分二十四路的微操,绝对不可能战败。

    外交方面晋朝操作的空间也很多,在明面上鲜卑众部落仍然是以段氏鲜卑为首,从纸面实力来讲,段氏鲜卑仍然是塞外鲜卑之魁首,其他宇文氏、慕容氏、拓跋氏仍然要仰望之鼻息,不过在司马季看来,段氏鲜卑居中,就如同战国的魏国一般,稍有不慎就是大势逆转的结局,战略上并不是什么好位置。

    几个鲜卑大部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除非真的面对面的较量一场,不然千万不要说谁到底比谁的关系好,枉然预测说不定到时候会打脸。

    &nbs



第二百三十八章 女真营
    “燕王,皇后可是寄予了厚望。”孙虑传完旨之后,带着太监经典的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开口道,“不知道何时可以开始进军呢”

    “塞外环境恶劣,本王觉得再有个一个月时间正好。现在进军冰雪未化,等到道路平坦还需要时间,粮草辎重要跟上,道路条件必须要达标。”司马季不慌不忙的对着孙虑道,“但是一旦开战,本王不尽全功,不会班师回朝。皇嫂大可以放心,这点上本王是不会吹大气的。”

    司马季在后勤上是绝对不含糊的,这一次战事难度可不比南征要小,只不过体现在不同的地方,中南半岛虽然瘴气遍地,可在粮食上面筹措也并不难。朝鲜半岛可不是什么物产风度的地方,想要以战养战那绝对是做梦。

    新中国在朝鲜战争的时候,尚且后勤供应不上,一旦陷入胶着还有心无力,他可不指望自己提早一千多年和志愿军在条件上分个高低。虽说三韩远远和美帝无法相提并论,可在环境上晋朝的条件还不如那个时候。

    将圣旨手下,确认过皇帝的大印无误,司马季才算是接旨,一直以来他都在防备卸磨杀驴的下场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方面可不敢不小心。

    让孙虑在蓟城呆了几天回去,司马季才和杨馨说道,“让幽州采买部的人回来,一个冬天也应该把三韩部落摸透了,现在就解决这个祸害。”

    “夫君,要出兵了么”杨馨默然不语,过了一会儿才道,“馨儿相信夫君百战百胜,因为夫君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但战场瞬息万变,应该一切小心。”

    “我最怕死了,当然会一切小心。”司马季呵呵一笑把杨馨搂入怀中,意味深长的道,“大风大浪都过来了,为夫还会阴沟里面翻船这种敌人肯定是有的,但三韩么还差了一点火候,他们是没有这个本事的。”

    北方能打的势力多如牛毛,司马季也不会瞧不起这些部落,不过朝鲜半岛上面么好像还真的没有能打的时候,一个合格的中原王朝,不打一遍越南朝鲜,还叫上国风范么那就是一个刷经验的地方,打赢了正常,打不赢才丢人。

    不过话虽然这么说,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司马季让人送信叫东夷校尉何龙,把已经打造好的马蹄铁运回去按好,同时让何龙慢慢的把平州军调往带方郡。

    带方郡,北抵乐浪郡、东接东濊、南界三韩、西临黄海。可以说是直面三韩的郡县,后世带方郡相当于朝鲜的重镇开城,战略地位非同一般。

    朝鲜半岛面积不大,但也要看怎么说,对于一个总人数一万五千人左右的平州军而言,想要不动神色的把兵力转移到带方郡,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

    唯一的难点就是,当地能不能承受住平州军的驻扎,整个带方郡户籍在册四千三百户,如果平州军真的驻扎下来,当地的晋朝百姓能不能承受的住,这是一个大问题。

    “小人幽州采买部张准,自从去年冬季以来前往三韩之地经商,三韩之地部落众多,和东北勿吉部落无异,不过其中也有精明果敢之君



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达带方郡
    司马季就觉得这个名顺口,所以就这么叫了,至于改名更不是什么大事,北方这些部落势力,匈奴强大的时候全自号匈奴,匈奴弱小了鲜卑西进又都自号鲜卑。换个名字本身就是常事,自己改名的事情更是常态,八旗本身就是一个军事联盟集团,里面随便一找都有一堆是单字姓后面挂上一个佳字的姓氏,全是汉人。

    甚至在得知上党武乡的胡人户籍数量之后,司马季都怀疑所谓的羯人,也是石勒在征战过程当中不断吸收其他联盟势力捏出来的,不然无法想象那千八户人,怎么二三十年的功夫就能变出来几十万人口。

    “女真营集合之后随平州军一起进发,时间可以延后几天。三韩之地也是高山密林,一旦躲入山区则清缴不便,让这些女真营的勇士进去抓,反正他们平时打猎就是做这个的。”司马季看着张达道,“告诉李山等着本王的信,过几天平州军开始调动了,本王会写信通知你们。”

    “臣下领命,马上回去和李山一起集结女真营。”张达抱拳告辞道,“不过可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就怕耽误了殿下的计谋。”

    “那不用担心,本王还要悄悄地行动,不会太早的动手。”司马季一声哼笑,真以为从幽州到带方郡这么远的路是假的再说他并不想大张旗鼓的进军。

    就算三韩战力不强,他也要先苟一拨,至少突破汉江之前司马季并不想太过于大张旗鼓,可惜的就是幽州并没有水军,因为确实也用不到。不过这样也不影响什么,三韩部落手中的几条小船,还不如他在渤海中运行的商船呢。

    张达立刻领命而去,司马季则掰着手指算日子,他现在的心情就和德国入侵苏联的前夜差不多,三韩和苏联相比有些侮辱苏联了,这个差不多指的是气候问题。东北亚这块地方,在没有开发之前的年代,也是一个沼泽遍地的地方。
1...5253545556...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