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想要在自然环境之下拉平双方的起点,正常手段是不可能的了,可水火无情,只要舍得下本,谁说就不能因势利导呢
司马季从怀中拿出丝巾举到头顶,这个举动当然是为了测试风向,不过在身边的一些亲卫眼中,此时大战正酣,统帅做出这种举动未免有些奇怪。
有时候战机稍纵即逝,司马季看了看双方捉对厮杀的地势,又看了看中间晋军弓箭手的位置,突然开口道:“传我将令,弓箭手前进,抛射目标为辰韩部落附近的森林,此时天干物燥,正是火攻的好机会。”
“殿下,我方军阵已经脱离弓箭手,如果还让弓箭手继续向前,会不会不测”身边的牙门将开口劝说道,“现在弓手们并没有盾牌的保护。”
“弓箭手除了放箭,就没有自卫能力了小孩啊”司马季深深地看了出声的牙门将一眼,不为所动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去传令。”
弓箭手不过是换一个方向,拉进一些距离而已,没有其他兵种保护就不能打仗了出一点危险怎么了知道危险别来当兵啊
见到传兵令战战兢兢的下去传令,司马季好像冻住一般的脸才稍微有些解冻,“还是没走到困兽犹斗的环境当中,还有这么多臭讲究。”
辰韩两部已经有了坚持不住的迹象,此时不加上一把火,更待何时
一队队晋军步卒,如同百川汇流般涌向山腰处。不过,领队的将领都略微显得有点怪异,因为这会儿还是大白天,他们竟然一人举着个火把。当然,这火把不是用来照明的,而是用来点火箭的。他们汇聚到被山腰处之后,竟然开始列阵准备放箭。
要知道这种布置是极为少见的,这个距离近乎是耳朵能听到刀剑相击之声,弓箭手们脚下是三三两两的尸首,脚下踩踏的土地极为湿滑,鲜血还顺着上面慢慢汇聚而下。
这种操作就连一些辰韩首领都没有见过,这些晋军是不怕死还是怎么着
忽然间弓箭手的军阵响起一声大吼:“点火,点火,点火。”,三千名弓箭手纷纷举着火把,点燃已经处理好的箭头,这个时候居高临下的部族首领们才明白,这并不是幻觉,一些脑筋比较快的首领,回头看向自己的后方似乎明白了什么,赶紧道,“小心敌人放火箭烧山!”
现在这些部落民能够顶住晋军的冲击,完全是居高临下的地势给了他们心理上的信心,如果后院起火出现了混乱,这种信心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这一点普通的百姓不明白,他们这些部族首领的心里明白得很。
这些话一出口,不少部落民心中就是一惊,哪怕晋军仰攻仍然在步步推进,杀死一个晋军士卒,他们就要死上好几个,处在山上的人往下一看,就能从地上的尸体分辨出来。
所以说一些首领焦急的叫喊,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令人更加担心,就在这时候,各处带队的什长伍长把手中的火把往前一伸,一堆手持弓箭的步卒便会围上来,将箭头上包裹的碎布往火把上一凑,待带油的碎布点着,他们便毫不犹豫的张弓放箭,将带火的箭矢射向天空,角度抛射,火箭雨越过双方厮杀士卒的头顶,朝着上面飞去。
这只是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接踵而至,在平州军弓箭手的手中,中原弓箭效率射程并重的特点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三轮弓箭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被射出,上万之箭将山顶的一切东西覆盖,不管是顽石、人类还是树木,统统都被包括在内。
不少部族首领大惊失色,这是因为两江之间这段可以强攻的地方,他们早就知道晋军必然来此,并且迟早会找到这个容易进攻的地方,所以这片密林地方原来就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树林,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军寨,几十个营帐连绵在一起,一个个白色的土包,营帐的外围粗制的木棚栏将营地围了起来,这种布置在下面是看不到的。
司马季当然也看不到,他只不过是单纯想要放火烧山,并不知道那片树林里面还有辰韩两部布置的军营,燕王又不会飞。不过距离很远处境很安全的司马季,确实一直用望远镜看着弓箭手的效果,最终保持着拿着单筒望远镜的姿势,一动不动的把视线锁在山上。
山上的部族首领当然不知道,燕王竟然能看出来自己手忙脚乱的动作和焦急的神色,司马季带着疑惑之色放下望远镜,然后又马上重新恢复原状,呐呐自语道,“这些人慌什么就算是一个月不下雨,放火也不
第二百五十四章 悄然离去
这股浓烟也被司马季亲眼所见,此时作为晋军统帅的他疏为可怜,身边加上传令兵只有数百人,再也没有一点统领大军的气势。可见到此景他立马信心大振,身形也变得英姿勃发起来,佩刀出鞘似乎就要加入到战场当中。
“殿下是何等身份,不需要亲临战阵,相信辰韩两部坚持不了太长时间的。”众多亲卫一见到司马季有些上头的样子,赶紧纷纷出言劝阻直接把统帅围在中间,似乎就怕下一刻司马季就脱缰而出,来一个亲临战阵。
这批亲卫并不是南征时期的洛阳禁军,当然不知道他们的统帅已经在面对林邑的时候表演过一遍了,就在刚刚司马季还在想是不是拉开安全距离,直接带着亲卫脱离战场。
“知道了!”司马季一副虚言纳谏的口吻,讪讪的道,“战事焦灼,本王心急如焚啊。”
如果不是这阵浓烟袭来,身边只剩下数百亲卫的司马季真是心中没底,而现在么
全军压上的晋军,将本来只有不足五里的横截面拓宽,两江间隔之处虽然宽达四十里,但是能用来冲锋的山坡却不足十里,剩下都是怪石林立的悬崖峭壁。就是这不足十里的横截面,现在有敌我双方七八万的士兵在厮杀。
“让骑兵给我下马,今天要么攻克这个山坳,要么连同本王在内全部阵亡在此。”司马季也是没有办法了,他一直都没有把骑兵也算进进攻的兵力当中,如果说这处山坳的地势,行军的话骑兵勉强可以过,但是用来做战场的话,骑兵真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牙门将赵征领命!”赵征也知道自己的统帅已经没有办法了,孤注一掷将主意打到了骑兵上面,正常情况下都不会做出的决定,今天燕王做了一堆。已经领所有人知道,司马季绝对不是开玩笑,要么葬身在此,要么攻克山坳灭掉苟延残喘的辰韩两部。
这个时间距离责稽率领百济士卒加入到战场,还不过两炷香的时间,所有骑兵下马,带着厚重的盔甲步行,缓慢但是十分坚定的加入战事,而原地留下数千批马嘶鸣,刚刚还严整密集的骑兵方阵,此时就如同一个养马场。
现在司马季已经算梭哈了,要是还不行,他只能把身边的亲卫也推出去,要不就上演他来到晋朝以来的第一次逃跑之旅。
也许是把所有人压上真的起了作用,僵持的局势出现了改观。战线一点一点的朝着山顶推去,人头涌动的士卒没上前一步,后面都出现一具具尸体。
女真重箭兵对部落民的杀伤力是很大的,面对披甲士卒尚且能建功,更何况是基本没护甲的部落民一旦箭雨袭来,部落肯定伤亡惨重。可这个地形真不适合女真人发挥战斗力,不过所幸还有晋军以及百济的士卒加入。
司马季有种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一锅粥的感觉,距离山顶的距离从百米上下僵持地点,慢慢的变成不足五十米,四十米,随着距离山顶的越来近,辰韩两部落的士卒,不论是心理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考验,没有人比他们自己更加明白,无险可守的面对晋军,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真到了那一步的话
将领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将领,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敌军袭来,反正在每个人的心中除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嘴强王者
一个时辰之后,司马季已经站在山顶上,从这里俯视下方一片狼藉,战场还没有清理完毕,残肢断臂随处可见,整个山腰直到山顶这片不足百米的路程,已经被鲜血所染红。
“殿……大将军,清理出来我军士卒的尸首,连同步骑、女真人、百济总共超过三千人。”何龙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上来,站在燕王背后慢吞吞的道,“至于辰韩两部的损失,粗略一看肯定超过一万,从任何方面来说,都是一场大胜。”
“哼哼!”司马季冷笑着发出怪声,脸就像是被熨斗压过一般,“本王自从、投入军旅以来,这次好像是损失最大的一场仗,南蛮象兵都被烤了吃肉,在这里两个时辰就阵亡三千人,若不是本王一己之力要强攻,这些人呢,也许不会死吧”
慢慢走上山顶的时候,司马季已经亲眼见到惨状,近距离接受了一番心灵冲击。可想而知双方士卒面对面白刃战时候的场景。如果不是他这个统帅这么着急的话,损失完全可以没有这么大,也许吧!
一直以来司马季都是站在后方下狠命令,充其量算是打嘴炮,下令杀的人他从来没有见到过,反正又被人去杀,自然心里没有愧疚感,直面战争残酷可以说还是第一次。
一时间司马季竟然有些多愁善感起来,从接受生存在晋代开始,他一直都告诉自己,要适应古代生存的标准,天下就是弱肉强食,所有人都这么做,自己这么做是很正常的,可真的亲身经历之后,心中还是沉重无比。
“大将军,慈不掌兵!”见到司马季这副样子,何龙一看就明白了问题所在,燕王虽说已经掌军数年,可在年龄上终究是一个年轻人,听说过几个月才到行冠礼的时候。
慈不掌兵!东夷校尉何龙这句话像是一柄利剑刺入司马季的心中,让他身体紧绷,良久才道,“不错,慈不掌兵。这一幕都是迟早要面对的,只不过应该面对的事情,以前本王都躲了过去,今天才算是真正经历战事。”
“大将军能这么快想到这点,已经算是不错了。本将记得当初投身军旅,第一次上战场头一天一晚上没睡,结果第二天差点就直接战死沙场了。”何龙一看司马季已经调整好了心态,便开口说了一些轻松的话题,把司马季的目光从下方的修罗场引开。
两人从山顶走下,辰韩两部的军营虽然起火,不过还是保留下来大半。因为辰韩王逃跑的匆忙,军营大半物资都没有带走,可以解决半月的粮草问题。
三韩之地本身就不是什么物产丰饶之地,筹措粮草本身就不容易,这也算是解决了司马季的很大一部分问题,就在两人检测胜利成果的时候,张达从军营外走来禀报道,“殿下,校尉,我们已经将尸体清理完毕,虽然这里距离大江不远,但扔下大江还是有些麻烦了,我们挖坑将辰韩两部的尸体埋了,我方的阵亡将士如何处理”
“点火烧掉,到时候把骨灰带回去。阵亡在这里,距离家乡还是有些远了,虽说叶落归根,但谁又能时时过来扫墓呢前汉阵亡在匈奴草原的汉朝士卒,到了今日谁能给他们扫墓连找都找不到了。”司马季也知道火葬并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可这并不是自然死亡,比起埋在荒野之中,倒不如烧了带回去。
“这好吧,大将军说的有道理。”何龙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如同司马季所说的,就算在是一个大孝子,又岂能年年过来扫墓祭祖
“那么俘获的部落民怎么处理”张达小心翼翼的请示道,他也明白燕王刚刚心情不好,唯恐一句话让司马季不高兴。
“交给女真人处理,要不带他们来干什么,不过本王觉得,不需要用刑罚解决问题。这大江之水就是他们最好的葬身之所。”此刻的司马季再无多愁善感之色,他已经完全调整过来了心态,慈不掌兵,这件事上绝不能心软。
“臣下明白了!”虽然已经领兵,张达毕竟是多年的王府护卫,这些话燕王不需要多两遍,他就已经完全会意,直接转身大步流星的离开。
“骑兵牵马上山了么如果过来了,立刻给我追。趁着现在,踏平三韩。”司马季咬着牙道,“本王的三千将士绝不能白死,永久消除后患,才算一战功成。”
“赶他们下江!”张达带着司马季的命令来到江边,身后跟着数百名晋军士卒,不过这些士卒当然不会动手,而是起到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张达自然也看到身边士卒脸上震惊的表情,于是声音严肃对着士卒喊道:你们记住这些人都是敌人,而不是老百姓,他们每一个人手上都沾着我们袍泽的鲜血,现在我们对他们仁慈,就是日后我们不在了,他们还会造反。我们
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韩灭亡
从三韩敢出兵抵抗的时候开始,这种结局就已经注定了,作为上国藩王司马季当然以后也会体现出来怀柔,毕竟一味地杀戮并不可取。可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不能这么做。
所以在何龙表示是否可以招降一些部落的时候,司马季还是不为所动的道,“怀柔当然也是可以的,不过现在还不合适,当日参战的部族首领全部要格杀,我要重创三韩的人口结构,至少成年男人不应该剩下太多,不然迁徙人口过来,没个几十年也无法让当地安定,消化不了不怕噎着自己么”
在晋朝的东西南北,司马季向来是以不同的态度看待,北方势力容易起势、南方势力容易割据,北方是伸头一刀,南方是钝刀子割肉。局限在半岛这个环境里面,司马季想的是长治久安,因为他觉得晋朝有能力一口把朝鲜半岛吞下去,所以就自然会痛下杀手。
如果要是蒙古高原的游牧势力,那先和平共处未尝不可,北方太大了,一口吞下这种事情想想就行,还是要多想办法。一口吞不下,就慢慢切,刀工要准手法要稳。
张达李山早已经不在身边,司马季把平州军的骑兵和女真重箭营混编,分成两个部分让两个人带着去扫荡辰韩,两人带领着自己的部下不慌不忙的一路走来,在相当于后世大邱这个地方,张达和李山分别带着自己的部下分手了,一路向东一路向西。
张达自己带着混编的西路军步骑一路突进,将数万辰韩两部的部族赶得鸡飞狗跳的。当西路大军缓缓开到庆南,张达已经接近了海边,这里是后世的晋州,再向南向南继续进发的话就会到海边,在他后面,万余部族百姓正被步兵抓起来收编。
张达已经从探马斥候那里已经知道,在前面有数万在等他。但张达一点都不担心。上一战晋军兵力就不占优势,更何况还是仰攻攻坚战。他心里一直回味的只是临行前司马季跟他谈的一席话,“所谓兵者诡道也,你扫荡的地方是三韩最弱的弁韩部落,弁韩部落在三韩当中存在感不强,被马韩和辰韩所影响,必要的时候其实可以利诱一下,毕竟本王一直都是秉承着锄强扶弱的心态在打仗,前提它必须真的弱。不过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要是真的敢呲牙,先收拾掉也可以。”
这些话的意思就是可以先招降,然后可以到时候找一些麻烦后秋后算账,王府护卫都没有跟随司马季南征,所以不太了解燕王殿下的底线,此次作战张达觉得自己稍微触碰到了燕王的底线,那就是没有底线。
当张达当时听了司马季的话后,还询问了一下出尔反尔是不是不太好,燕王当时的表情相当奇特,一点不避讳的道,“我们司马氏的天下是篡过来的,说是禅让也好,说是阴谋也罢,反正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淮南三叛数十万叛军起兵,也是我们镇压下去的,不要以为司马氏就不会打仗,只不过我们家更注重结果,到了最后看看谁是胜利者”
“只要将三韩部落打散掉结构,我们就可以说是一战功成了”看到司马季赞许的目光,张达继续说了下去,“三韩部落在这里居住已久,熟悉地形,占了地利;现在已接近秋季,如果我军不加速进攻
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罗
三韩部落当中,各部的情况略微有些不同,组织模式类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马韩王、辰韩王都是类似周天子的角色,各部族首领则是真正的诸侯。这当然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司马季不来的话,最多二十年的时间,百济就会从马韩部落脱颖而出,开始转变成真正的国家,把马韩王这个半岛上的周天子取代掉,因为百济的出现,辰韩吸收弁韩最终变成新罗,不过司马季来了,这种转变就只能说再见。
早期的百济实力远远超过新罗的,现在既然百济已经出现,司马季相信新罗也在辰韩部落当中,只不过他现在还没有碰见。所以东路军的李山在临行之前,司马季交代的话语就明显谨慎了许多,切不可操之过急,事情不对就立刻撤退。
不过司马季没有想到的是,李山回来的速度远远超过他的预料,用来去如风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们发现了一座城池名为金州,这是当地人的称呼,虽说不敢和幽州蓟城相提并论,但臣下以五千士卒攻克此城也比较艰难,据悉辰韩余部都躲在此城当中,所以臣下一时想不到办法,只能无功而返回来复命。”
“金州所属的小国是否名为新罗”司马季眼皮一翻无悲无喜的问道。
“是的,殿下,新罗为辰韩当中最强者,类似马韩当中的百济。”李山恭敬地回答道。
“听到没有,责稽挺强的对手,和百济类似呢”司马季歪着头看向百济部落的首领,意味深长的道,“现在的新罗王,你认识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