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只是知道名字,但并不认识。”责稽轻轻一笑,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和盘托出,实际上他知道的也不多,但对司马季来说已经足够了。

    昔儒礼是现在的新罗王,和现在的百济关系还算和睦,在上一任新罗王在位的期间,新罗和百济的关系可以说相当恶劣,虽然两国并不直接接壤。就好像春秋时期,当时的强国往往隔着好几个国家交战一样,百济当时和新罗总是在其他部落的地盘上开战。

    “哦明白了!”司马季了然的点头,应该算是春秋五霸的阶段,那么现在百济在马韩、新罗在辰韩的地位,其实就相当于春秋晚期秦楚、其他部落就朝秦暮楚,两者马上就会把马韩王、辰韩王这些周天子彻底踩在脚下赤膊上阵了。

    这么一想司马季就有点庆幸了,这种文明程度的敌人还在燕王的许可范围之内,他一直都认为隋唐之后,中原王朝面对周边势力的难度,就相当从简单的敌人一下变成了冷酷的敌人,主要是人家的文明程度都追上来了。

    所以司马季虽然知道晋朝名声不怎么样,却一直都觉得现在的外部环境还不错,只要别割腕自杀失血过多,延续两汉的强势还是不困难的。

    既然老子知道这回事,而且老子也有这个实力,那老子就不客气了,把你们的老祖宗都干了。那以后的历史还会怎么样呢司马季一时也想不明白了,只好告声罪,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看来还是小看了三韩,算上伤兵现在本王手里只有一万多人,用来攻城的话,有些得不偿失!”在责稽面前,司马季也没有胡吹大气,就像是不知道对方存在一样,盘算着道,“再来一场强攻的话,平州军损失就太大了,等待张达回来吧,这样好好谋划谋划。”

    没想到成功突进釜山防御圈,司马季也面对了人民军相同的困境,那就是后劲不足。平州军编制就一万五,他已经征召了五千女真,又让百济出兵,可现在一看兵力还是捉襟见肘,除非他准备把平州军都搭在这里。

    传令平州境内征兵当然也是可以的,只不过那是竭泽而渔。正常情况下,除了有限几个军镇之外,晋朝也没有这么多的兵力,八王之乱当中几个重要军镇,起兵的时候都大规模征召壮丁入伍,其实司马季认为,那就是竭泽而渔。

    所以八王之乱战争的军镇混战,才不过两年多时间,就直接将晋朝数十万大军打没。

    正当司马季展开传销洗脑打发,想的神采飞扬时,他悲哀地发现,他座下的数十名平州军高级将校一个个东倒西歪地,虽然没人敢打瞌睡,可是却有一大半人是目光呆滞。在他们眼里已看不到驰骋沙场,统领千军万马的风采。

    “殿下,那我们暂时休整么”张达见到司马季思量的神色,出言请示道。

    “对,先歇着,本王注重结果,过程时间长一点没关系。”司马季很轻松的挥手,困守孤城,现在可还没到秋收的季节,新罗想要跟司马季靠时间,别忘了高句丽是怎么死的。

    现在缴获了辰韩部落的一些物资,司马季暂时不担心饿死,不过却也要开始调派粮草,坐吃山空肯定是不行的。同时做出布置,看看如何进行最后一步。

     




第二百五十八章 虚假的和平
    现在燕王都已经决定了,就由新罗来担任这个妖邪。这就不是几个傀儡首领的脑袋能解决问题了,干掉新罗燕王算是给了京师一个交代,同时也是让贾南风知道,这个妖邪已经被铲除,一举数得的后续,就用这么几颗脑袋就收买了是不是便宜了一点

    虽说这么想,司马季却没有马上拒绝,而是患上了一副和善的面孔,详细的和来使商谈起来了什么时候朝贡,什么时候展开贸易,甚至还要做新罗和大晋之间的桥梁,准备替新罗王讨一个郡王之类的名头。

    “要是新罗王表现出来诚意的话,其实和平共处乃是福气。”司马季虚情假意的开口,将司马氏口蜜腹剑的本质发挥到了极限,“我上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区区蛮夷小邦,值得我们兴师动众么相信使者也能明白这一点。”

    燕王一张嘴就是我大晋自有国情在此的口吻,带着士族的高等一等,对着来使开始洗脑。

    这话司马季自己不相信的,甚至整个朝堂都没人相信,这不是因为晋朝玄学盛行,所以口中清谈,实际上不屑一顾的环境。而是因为各朝各代都是如此,朝堂当然希望底层百姓安于现状,所以想办法让底层百姓成为顺民。

    各朝各代其实都算是做的成功,不过不代表朝中大臣也是如此,百姓老实本分、尊重皇权,朝中大臣、士族勋贵就要各个做圣人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带方郡为何要和百济勾勾搭搭乐浪郡为何东瀛部落不清不楚

    还不是因为他们那套理论只希望百姓相信,而自己绝对是不屑一顾么

    “小人明白,明白!”使者连连作揖,一见到司马季这副样子简直要心花怒放,如果大晋就此退兵,相信他一定会成为新罗王的心腹大臣,荣华富贵就指日可待。

    你也真是年轻!司马季心中乐开了话,这些来到京师朝贡过的使者,沿途所见都是百姓的生活,迎接的官员都是说官话。这样他们来到大晋,怎么可能识破士族吃人不吐骨头的真面目呢,真以为朝堂和百姓一样

    燕王似乎对来使的态度十分满意,收起獠牙一副礼贤下士之态,今天这场戏要是演好了,说不定可以减少战争的代价,吩咐准备美酒好菜,燕王客串了一把太常寺卿,准备好好和新罗王派来的来使过过招。

    酒足饭饱司马季还把自己的腰刀解下来,让使者带回去送给新罗王,这在古代已经算是很高的礼节,对于这些目前还停留在春秋时期的首领,意义更是显得无比重大。最后将使者礼送回去,并且还要表示希望和新罗王见一面。

    “殿下,用的着将自己的佩刀送给一个蛮夷首领么”等到新罗使者离开,张达忍不住走进来道,“就算是不直接开战,现在的形势完全可以逼迫对方签订城下之盟,现在这样礼遇,让张达有些不明白了。”

    司马季脸色都快扭曲了,这个榆木脑袋要是在不开窍,他很怀疑以后能不能担当大任。上次的洗脑效果不是不错么,怎么效果只能继续半个月要不要补课

    掐

    着腰一脸心累的司马季,一副我快放弃你的样子,叹息着开口,“谁说我要逼迫对方签订城下之盟了不管什么盟,那都是废纸一张,有效期有没有一年都值得怀疑,不灭了新罗本王会回去还城下之盟,签个屁。”

    “那殿下的佩刀”张达被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后的欺骗
    既然是表示和平,那怎么也要体现一下诚意,除了表示可以册封新罗王之外,司马季还准备让东夷校尉何龙在恰当的时候进入金山城一次,扔出这么一个重量级人物,新罗王心里的戒备之心应该会放下一些。

    因为从级别上来说,新罗王也就是东夷校尉的角色,甚至还要更小。这些部族首领应该属于东夷校尉府下属的一部分,所以燕王给东夷校尉的角色就是装逼,平时怎么对待其他蛮夷,就怎么对待新罗王就行了。

    这本就是何龙这个东夷校尉平时的角色,只不过近两年燕王屡屡出手,导致何龙在面对蛮夷装逼的时候都少了,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完全是重操旧业。怎么在这些部落民面前高人一等,没有人能比他更加适合。

    “这种事情本将倒是可以做,本身就不陌生,但是殿下,万一新罗王要是提及殿下的话,本将如何说呢。”何龙沉吟一下答应下来,但是心中又有些担心。担心的地方当然是在于,现在整个三韩部落都是一个宗室带兵,他只是一个二把手,万一对方要见的不是自己是燕王,怎么办

    “本王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统帅么,谁不知道东夷校尉多年以来威震塞外”司马季似笑未笑的开口,话锋一转道,“经验不足,本王不可胜任如此大任。”

    何龙点头,他明白了司马季的意思,燕王虽然都督平州,但对平州军属于是间接指挥,塞外众多势力经常面对的,还是他这个东夷校尉,应该不会有人怀疑何龙不能做主。

    所以在双方互相谴使几天之后,何龙就带着一百士卒,光明正大的进入到了金山城当中,展开自己这一次的装逼之旅,对于何龙的前来,新罗王昔儒礼也非常重视,派出自己的心腹在城外迎接,进入城内之后则亲自迎接,礼数周全不敢怠慢。

    “这金山城虽说不大,却也挺有意思。”何龙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把上国威严体现的淋漓尽致,新罗王这个人他眼中,就是这么个角色,绝对没有弄虚作假。

    何龙此行主要不是要说什么,他也不是卖弄三寸不烂之舌的人,他需要的是体现一个态度,建立信任不一定要用嘴巴说,实际上很简单,他只要在金山城呆上几天,就足以表明态度,只要新罗人不傻,肯定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酒宴款待自不必多提,何龙就直接在金山城度过了第一天,处在强势当中选择权就会很多,不但何龙自己,就连带进来的百名士卒,也心安理得的睡下。

    洛东江畔的晋军大营则是另外一处景象,在战事胶着之后,晋军士卒彻底进入了放松的状态当中,甚至司马季估计放松了军令,让经过刀山火海的士卒自己出去找乐子,除了杀人奸淫之外,所以事情一概不管,要是碰到这里的百姓被揍得鼻青脸肿类似小事,也不要上报,他也不会听。

    军纪涣散同样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如果真的做到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相信新罗王本人知道这个情况,是绝对睡不着觉的,对方会知道么那肯定是会的。

    现在整个晋军大营的士卒都知道,这一场仗快要打完了,紧绷的精神也松懈下来,这个时候的士卒和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区别。

    司马季直接放松了军纪上的条条框框,让士卒恢复本来面目,这种接触之下,辰韩新罗百姓被欺负当然心中是厌恶,却也会升起一丝鄙夷之色,这种又是害怕又是瞧不起的心里,正是司马季所需要的,反正在他眼中,这本身就是棒子的民族特色。

    欺软怕硬人之常情,当军纪涣散到了一定的程度,类似的事情多了,这里的辰韩新罗百姓就会习以为常,觉得这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颜严顺着洛东江来到晋军大营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么一副马放南山的样子,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这里不应该是战事正酣的时候么

    下船一路行来,颜严进入晋军大营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判断没有错,燕王真的是在马放南山,要不是知道燕王的为人,他还以为是士族公子在一起聚会呢。

    “殿下为何如此”颜严一见到司马季就急急忙忙的问道。

    “本王正在想,如何册封新罗王,再者么,平州军要休息一下。如果能够付出代价更小的解决问题,等等也没什么。”见到封国记事亲自过来,司马季还是很开心的。

    虽然不太想要承认,幽州和平州在这场战争过后,必须要休养生息了,不然他这个燕王也是在竭泽而渔,把平州军报销干净还要补充,补充的还都是新兵,新兵没有经验阵亡率就很高,这就是恶性循环。

    早先司马季想过复制高句丽的局面,进行围城战困死新罗。不过在新罗王交出辰韩王等首



第二百六十章 民心可用
    就连颜严在私下都认为,燕王有时候在骗人的时候下本确实太大了,大到了别人根本不可能怀疑的程度,真漏出来獠牙之前,一步步步骤,都是按照真实的场景在做。

    册封一个部落首领,当然首先要办法金印、下达圣旨,这两样司马季都没有,但却好像已经都准备好了一般,还放出消息,连洛阳到这里的路程都计算的明明白白。如果颜严不是跟在燕王身边多年,知道燕王是什么样的人,他都会相信,接下来的演变就是上国体现威仪进行册封,在历史上书写一笔佳话。

    不过既然颜严知道了内情,别说留下来佳话,不留下来一段出尔反尔的丑闻,都算燕王篡改历史记录的手段高超。

    “这缺一个朝廷命官啊,应该把带方郡太守张统叫过来,这样才像样。”司马季摸着下巴神神道道的自语,这册封仪式也不能太敷衍了。

    哎!颜严微不可查的轻轻呼气,连呼吸都不敢太大声,唯恐打扰燕王这种忘我状态。

    “传令去一趟带方郡,让太守张统过来一趟。”司马季没见到颜严那副样子,直接对着颜严招呼道,“现在就去,再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找几个新罗人散播,最好在新罗部落的群体当中造成影响力。”

    “这是为何燕王”颜严不明所以的问道,哪怕他跟在司马季身边多年,却跟不上这种套路神的思维,这不是以后更加无法掩饰出尔反尔的举动了么。

    “让你做你就做,不要问什么。”司马季轻哼一声道,“到时候你就明白了,民心啊,操控的办法可是非常多,这玩意用起来也是能杀人的。”

    这点颜严不明白,司马季可是最明白不过了,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首先是因为王莽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在品行上,也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深受百姓的爱戴。

    除了学识和品行,王莽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品质,那就是始终如一的坚持。无论他的官职有多高,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家人犯错的时候,能够忍痛做出正确的惩处,这样会让百姓相信他是爱民如子的。自古成大事者,必然宽厚。

    这种威望一旦建立起来,可是相当的可怕。他这个燕王作为司马氏的一份子,对此在了解不过了,司马氏的晋朝缺少威望么,这要看怎么看了,民间百姓当中应该是很缺的,但要是在士族群体当中,司马季敢百分之百的保证,司马氏篡位得到了几乎全体士族的支持。司马氏没有在百姓心中建立威望,但在士族心中成功建立起来了威望。

    淮南三叛从兵力上来讲绝对算是声势浩大,但是并没有把影响扩散到魏国其他地方,相反其他地区的家族,都是站在司马氏这边,哪怕那时候魏国皇帝还在呢,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后期的魏国已经到了司马氏不篡位都不行的地步,因为只要司马氏退缩,就是灭族之祸。

    司马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现在司马季要让新罗王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要帮助新罗王在新罗部落当中建立起来一种威望。大晋雄兵百万,疆域一望无际,连灭数十部,却对新罗颇为礼遇,新罗王要是不做出相应的回应,那就是不识抬举。

    不识抬举就是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万民拥戴
    民心可用,到了一定程度,上位者是不可能视而不见的,更何况新罗这种才刚刚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国家,新罗王的地位还远远没有这么超然,自然就马上知道了民间的舆论。要是换做晋朝的话,对民间舆论视而不见倒是可能。

    就如同任何事情一样,王宫之内新罗的实权者分成了两种意见,一派主张借坡下驴,一派主张不能轻易相信晋军的善意,主和主战自古以来都并存,新罗王现在面对的大臣,和他们的先辈后辈一样,出口成章,怎么听都很有道理。

    主战派认为,晋军大举来袭虽然现在保持着和睦,但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翻脸,现在数万大军就距离金山城不远,一旦翻脸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一些人则提出反对意见,表示自己去过晋朝,见到晋朝大臣的风采,士族把脸面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绝对不可能做出这种反复的事情,对任何一个王侯来说,名声都无比重要。

    主战派说的很有道理,主和派说的也很有道理,这是当然的,要是没有道理的话,为何两种人能够自古并存呢,不过在深入争论之后,主和派的声音明显更胜一筹。

    “不少居心不良的人说,要和晋军决一死战,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连先王的敌人百济,现在都已经投入大晋账下,我们和百济势均力敌,先王时期曾经屡屡败北。百济王现在尚且如此,我们硬拼有什么好处不如暂时服从,反正晋军迟早会撤军,到时候这里还不是我们说的算,以我来看,想要和晋军开战不是在心里想什么”

    一些贵族大臣纷纷开口,反对和数万晋军硬拼,贵族需要的是稳定不是拼命。人都死光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所以纷纷开口反对。

    最为深刻的原因,是晋军处在绝对强势的位置上,新罗贵族心中恐惧本来就不想硬拼,而百姓虽说无知,却被深谙套路的燕王打在了高点上,抓住了心中的所想。这种所想就是星耀面子又想要里子,而司马季制造的舆论就是对着这种心理来的。

    本身贵族阶层就不想拼命,百姓有被司马季一顿节奏操作,弄的心猿意马,把希望寄托在我王大显神威,区区燕王小贼被王霸之气逼退,签订城下之盟上,这就没救了。
1...5758596061...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