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新罗王本身心中犹豫,但出言主张和平的贵族越来越多,心中的天平也渐渐开始倾斜。
“如果失败的话,自然是不必多提,如果此计可行,万万不可手软,必须将新罗贵族男子全部斩尽杀绝,一定要废除骨品制度。”几乎在同一时刻,晋军大帐当中,司马季阴测测的口吻,直接将金山城内的新罗贵族的一厢情愿磨灭。
新罗贵族按血统确定等级身份及相应官阶,不同骨品不通婚姻。骨品世袭不变。
这一制度按个人骨品即世袭血统决定受尊敬程度,根据不同等级分别制定出担任官职的最高限度,达到一定骨品等级的,才可以授予一定的官职,人的仕途受到个人在骨品制中所具有的等级身份的制约,不仅如此,骨品还决定了一个新罗居民可以居住的住所的大小。
圣骨男与圣骨女所生孩子的血统为第一骨级的,既为王族。各骨品都自我封闭,互不通婚,骨品和非骨品更不通婚。“各骨品之间互不婚娶”,
司马季本以为晋朝的士族就够直接了,前几天知道新罗存在这种制度,才明白我大中华果然不愧为东方世界之天然领袖,晋朝这么拿不出手的统治阶级,和周边小国相比竟然还有先进性,对骨品制度稍微有些了解之后,司马季把三哥种姓制度往上一套,瞬间明了,这批新罗贵族的家庭,至少男丁是绝对不能留的,土壤就是坏的,绝对结不出来好果子。
“兵分两路,挑选百名忠诚之士,想办法混入城内。”司马季对着何龙吩咐道,“为了最小代价解决掉新罗,只能让一部分人冒点险,入城潜伏,伺机而动。人数绝对不能太多,不然就昭然若揭了。”
“百名士卒已经不多,而且长枪腰刀带不进去,只能带短刀入城,不知道胜算如何啊。”何龙只是一听就明白,司马季这是准备复制当时偷了高句丽关隘的行动。
“总是有风险的,只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了。这百名士卒危险,我上万的攻城大军就能保留下来,再者金山城应该不难偷。”司马季又不是没听护卫谈过金山城的城墙,大概就是他前世楼房的高度,多说一句,司马季的家是二楼。
如果认为最近晋军只是马放南山那就错了,司马季也偷偷的制造了攻城军械,只不过藏得很好,现在没有拿出来而已,幽州商船上面也带来了不少,强攻、围困还是偷营,这只是办法,准备则是要方方面面都要做的。
“我马上就去挑选敢死之士,大将军,你这边需要不需要做出
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脸
晋军大营内,表面上一切平静,燕王司马季、东夷校尉何龙、带方太守张统、甚至燕国记事颜严都不在军营当中,几个重要人物率领着几百名亲卫,以及一些带方郡过来的官吏浩浩荡荡的离开军营,前往封赏之地。
大营之内所有头面人物全都不在,大多数士卒也不仍然军纪涣散,这都不是装出来的。但是在某个大营深处,则略微有些不同。
张达李山两个原燕王府的护卫,此时已经铠甲在身全副武装,大帐之内则是平州军的骑兵一众将校,每个人都神色肃穆,他们来到这里听从调遣,面对两个陌生的面孔,却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封赏自有一套流程,我们二人跟随燕王多年,深知燕王的习惯。”过了好半天,张达才缓缓开口卸掉了众多将校身上的压力,“燕王对时间非常敏感,在他觉得没有必要的时候,可以什么事都不做呆上一个月,真到了需要出击的时候,不能耽误哪怕一炷香的时间。”
“如果因为我们的原因,导致燕王的想法没有成功,我等担待不起。”李山不慌不忙的补充道,“如果一个时辰可以从军营奔袭金山城,那我们如果晚到了一点,那都是罪过。”
“请两位吩咐,我等听从将领。”众将校提上一口气,纷纷表示听令。
“我和李山没有什么要吩咐的,你们不如去看看日晷。”张达不为所动,背着手轻笑道,“我们两人没有能教众位将军的地方,所能做的,就是提醒一句,燕王最讨厌失败者。正午时分,从整军出发到冲出大营,时间不能超过一刻钟。我们兄弟二人没有处罚将军的权利,到时候燕王会做出决断。”
最后一句话,张达口中的杀意透体而出,令这些军中将校都是心中一凛,他们能从两人的表情看出来,这绝对不是在开玩笑,如果有人当做耳旁风,他就会人头落地。
金山城内,大街上人来人往,每个新罗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这可能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百姓脸上最为轻松的一天,比起这段时间晋军泰山压顶一般的压力,现在新罗王已经出城接受册封,所有城中百姓都松了一口气,战争终于远去了。
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放心,世子昔基临就不在载歌载舞的行列当中。作为一个势力的首领,昔儒礼并没有一点准备都没做,一厢情愿的把希望放在册封上面,而是秘密让自己的儿子做好一切准备,防止自己万一出现不测,金山城群龙无首,做好这一切后昔儒礼才出城,带着坦然的心情上路。
“记着,午时三刻我们分别行动,一定要把西城门夺下来,只要坚持一刻钟,大营当中的骑兵就会冲过来,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守住城门。今日敢在金山城内的兄弟们,都是敢死之士,此战成功,燕王殿下必有厚报,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一座不小的府邸内,十几个百姓打扮的男人聚在一起,其中一个男人用冷漠的神色嘱咐道,其他人沉默片刻,似乎每个人都在想着如何调动自己的手下,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要留在城内,直到现在才知道竟然是这个目的,一时之间还需要点时间才能接受。
“将军放心,小人一定舍命相陪。”终于一个男人首先开口,神色
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山城破
“这,这……”带方太守张统端着文案,愣在原地,就好像失去了灵魂,周围杀声四起,晋军士卒明显是早有准备,动手之后一气呵成,如同砍瓜切菜将新罗人全部诛杀。
而就在前一刻,还是双方一起欢呼和平降临的时候,这一切让他这个太守恍如梦中。不过转眼之间,这里已经遍地尸体,新罗王昔儒礼反而活的比较长,现在还没有咽气,双眸挣得很大死死的盯着司马季。
“哎,是想说言而无信还是出尔反尔兵者诡道也,你不能怪本王。”司马季怜悯的看着已经蜷缩在一起,随时可能一命归西的新罗王。
他不能说昔儒礼没有胆识,不过这个东西该佩服佩服,该动手动手,并不矛盾。伸手将已经瘫软在地的昔儒礼拽起来,随后一把将对方推下高台,砰的一声闷响,地上扬起一片尘土,司马季一步一步走下高台,路过张统身边的时候一把把文案抢过来,干脆的撕成碎片一杨,大喝道,“随军司马何在,今天是怎么回事”
“在!”随军司马上前一步躬身见礼,然后抬头对若有若无的哀嚎声充耳不闻,高声道,“新罗王昔儒礼心怀不测,表面上臣服大晋,实际上早已经暗中准备偷营,幸亏燕王殿下早有准备,在对方动手之前抢先识破奸计,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新罗人狼子野心,屡教不改,必须行非常手段除去后患。”
“此事绝不只是昔儒礼一人所为,新罗三姓王族和六部贵族,全部都在诛杀之列。”司马季微微昂头,毫不掩饰要扩大株连的意思,“马上回营,整军出击,攻克金山城。”
“是!”地面上呼啦啦的跪了一片士卒,以剑锄地,红色的鲜血顺着剑刃缓缓流下,随后全体起身,剑入鞘护送司马季回大营。
张统此时还有些晕乎乎的,他本为武将之后,倒不是对献血多么惧怕。可今天的一切太有冲击性了,新罗王图谋不轨这话说出去有人相信么,回去的路上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问道,“殿下,此事一旦传扬开来”
“会传扬开来么”司马季挂着笑容反问道,“到底是谁要把这件事传扬开来如果太守只是询问事情的前因后果,刚刚随军司马已经说过了,就是这么回事。”
“就怕无人取信于人,谁又会相信呢”张统低下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本王会相信,其他人么爱信不信!”司马季轻哼一声,脸上满是阴郁,“信的人会活下来,至于不信的人么,杀的就是他们。”
晋军大营早已再无半点马上南山之态,临近军营的时候,沿途能看见一些新罗人的尸体,一看伤口的位置就是被骑兵所斩杀,司马季目不斜视全当做没看见,跟随的张统则暗自结社,这个时候如果他看不出来是早有预谋,那就是蠢了。
晋军大营之内旌旗招展,万余名士卒并肩而立,杀气冲天,全无一点最近的懒散。
“全军出动,踏平金山城!”司马季一挥手,让何龙带着步兵出营,虽说骑兵先走增加突然性,金山城的城墙也远非坚不可摧,可骑兵并不是做这种事的,还是要做好留后手的准备,万一骑兵真的攻不下来呢。
此时的金山城还有十里的地方,数千骑兵整装以待,旌旗飘扬,刀枪在阳光的照射下映照出点点寒光。骑兵屏气凝神,紧盯着金山城的方向,手中的兵器不自觉的握紧,身下的战马仿佛受气氛的影响,除了加速奔跑之外,再无其他。
骑兵在张达李山的带领下向着城墙奔驰而去,隆隆的马蹄声震人耳膜,兵器的锋芒映着清晨的阳光慑人心神,数千骑兵急速接近,已经有阵阵怪声被耳聪目明者听到,一些城中室外的新罗人不明所以,带着疑惑的目光四下张望,不知道这种声音是从何而来。
“这是马蹄声,很多马蹄声合在一起的声音。是什么方向传来的”一些有经验的新罗士兵首先回过神来,赶紧纷纷登上墙头,终于黑压压的身影从地平线前方出现,数千骑兵追星踏月而来。
“快关上城门!”只是楞了一下,在守卫在城墙上士卒的情不自禁的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神色紧张的盯着城下,不少的士卒更是露出了惶恐的表情。
是晋军来袭,如果是
这样的话,他们的大王呢会不会已经被晋军给……
一些脑子比较快的军官,首先想到了这点,马上想要派人去通知世子,如果大王已经遭到不测的话,这个时候只有世子出面才能凝聚人心,关上城门相信骑兵也不可能飞上城头。
这么想着,他们一边指挥关上城门,一边准备派人去王宫报
第二百六十四章 围攻王宫
“其他人,随我直奔新罗王宫,挡我者死!”张达回头对着身后骑兵呼喝,一马当先朝着城中最为伟岸的王宫奔去,灭掉新罗王族就是大功一件。
新罗和中央王朝不同,新罗的王族一共有三个,这三个王族互相通婚,在老王死后如果出现幼子年幼的情况,就会推举其他家族继承王位,很多时候都是老王的女婿做新王。所以不要说是新罗世子,就连其他两个家族都不能放过。
此时的金山城内早已经乱成一团,晋军冲入城内,对新罗百姓就如同晴天霹雳。乱兵在城中攻杀,兵器相击、喊杀声不绝于耳。不少倒霉蛋运气不好,都死在街道上,更多的人则选择房门紧闭,躲在家中希望自己不要被波及进去。
张达李山分工明确,一人带兵进攻王宫的王族和贵族的住所,另外一人则是瓦解城中新罗士卒的抵抗,金山城已经彻底乱了起来,一队队手持长矛的士卒如强盗一般,挨家挨户的踹开院门冲了进去。
虽说司马季并不怎么对军纪进行约束,非常尊重古代的规则,只是提及了不能伤害妇孺,可传到他们耳中时已经变了味道,既然妇孺不要伤害,说明其他方面都是可以的:抢光金山城!
所以这些士卒一进去就开始疯抢,看到什么贵重物品都往外搬,就连有些院子里圈养的鸡鸭也不放过,主人一旦阻拦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然后拿着抢来的东西,留下躺在地上满身血污挣扎的男主人,还有卷缩在墙角眼泪直流的女人孩子扬长而去。这般作为,使得这些士卒所过之处哭声震天。
乱子越来越大,城内喊杀声震天,面对侵略者,新罗人当然有反抗的权力,如果司马季不是在路上的话,说不定还要点个赞。不过话说回来,新罗人有反抗的权力,晋军当然也有镇压的权力,而且应用起来颇为熟练。
打到最后受难最多的却是普通百姓。历经这么多事情,民风虽然依旧不失淳朴,可一旦受到威胁彪悍的一面就会表现出来。司马季早就断定出来古代社会的百姓淳朴是怎么回事了,淳朴和好勇斗狠一点都不矛盾,只不过是官员在尽力制造出来百姓淳朴的环境而已。
如今冲进城的晋军要把城内百姓逼上绝路,当然要让他们付出代价了,城内受到殃及的百姓奋起反抗,普通百姓面对晋军骑兵,不管是正面进攻,还是下马抢劫,都等于是螳臂当车,反抗起来无非是招致更大程度上的杀戮,以暴易暴,对晋军而言不过是送经验的。
真正的战场在王宫外面,新罗城墙虽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但也给王宫那边争取到了一点时间,张达第一次的进攻颇为不顺利,骑兵在城中这种环境下毕竟被削弱了优势,对付百姓和普通士卒还可以,但金山城的街道狭小,犄角旮旯众多。
新罗士卒熟悉这里的一切,刚进城的时候晋军骑兵摧枯拉朽,横扫一切,可这种锐气,很快就被层层叠叠的街道所抵消,很快晋军骑兵也冲不起来了,和步卒一点区别都没有。
不得不说遇到惊变,往往反应最快的往往是贵族阶级的成员,这些贵族在平时未免心中没有自己的小九九,
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罗灭亡
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呢,司马季当然有自己的想法,新罗现在已经不再完全是一个城邦国家,不管是王族还是贵族,都不可能全部集中在金山城当中。新罗也并不是只有这么一座城,其他地方就没有军事力量了,虽说这些贵族的子弟可能不敢和晋军对战,可万一要是有两个傻子呢,这个东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何龙想的比较稳妥,司马季也觉得何龙的建议尚可,但是,他说,“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围而不攻,就怕新罗人再坚持个十天半月,就会有大批的援军来为他们增援。如果要等他们的援军源源不断地到来,那时,我们就会失去大好机会。”
这样何龙也觉的这话言之有理,便附和着说,“在我们临行前,燕王就一再对我们强调说,金山城须速战速决,早日攻下,不可用时过久。嗯,是我太保守了。”
“你们两个必须给我快点,不管是补给不利还是什么原因,此战耗费的时间已经不少了,如果你们愿意冬天也待在三韩大地,那现在本王就让蓟城准备冬衣,要不最多一月,每天早晚不要喊冷。”司马季直勾勾的看着两个护卫,语气当中满是期盼。
九月的金山城正是一年最舒适的季节。郊外的田野中一片温暖的阳光,绿草如茵,山花烂漫,不久前还喊打喊杀的金山城郊外山坡地带,此时却是异常地平静安宁。
作为一名征战多年的将军,何龙当然知道此时是作战的最佳时机,再过一个月,就如同司马季所说,这里的气候又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燕王从来都把部下分的很清楚,不然也不会让自己的两个护卫带领骑兵奔袭金山城,现在围攻王宫,仍然被他交到了两个心腹的手中。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晋军已经点燃火把将王宫周围照耀的灯火通明,王宫之内的新罗贵族则心中一片冰凉,这明显是一战将他们赶尽杀绝的节奏。
战斗还没有开始,无形的压抑就已经笼罩在所有人的心中,只要伸头观望,就能在点点火光当中望见一望无尽的人头,战鼓响起,晋军的弓箭手便开始抛射,对王宫之内进行压制,箭雨从四面八方袭来,这一刻王宫之内的空地没有安全的地方,王宫的新罗士卒能不能活下来的,全看运气。
张达带来的五千步卒从王宫后面作为主攻,而李山带领的女真人在王宫正面作为……还是主攻,两面都是主攻,一次就把王宫拿下,这是司马季所期盼的事情。
新罗王宫其实并不大,双方的士卒加在一起,这个密度几乎让人感觉身处孟加拉。新罗这边有也只有三千人留守王宫。由于双方的实力悬殊,晋军很快就从后面冲进了王宫内院,与新罗士卒拼杀在一起。因为晋军从后院冲到前院,又与前院里的新罗混战一团。所以,正前方的张达也乘机带着士兵也就很快地杀进到王宫内院。
城中混战是不存在什么军阵的,什么排兵布阵完全不讲究,就是个人武功在战场能表现出来的少数时刻,也是最为公平的时刻,以少击众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存在的。街头打架的人都知道,双拳难敌四手的道理。
这个时候不论是新罗贵族还是新罗士卒,头一次做到了屠刀面前人人平等,地面上到处都是尸体,也没有人关心这些尸体生前的地位如何,王宫内喊杀震天、鬼影灼灼、众多火把之下,每个人死前的狰狞面目都清清楚楚。
在王宫大殿里,新罗世子正带领一百多名新罗士卒退到大王和王妃居住的深宫,和围攻过来的晋军士卒进行死拼。他们被赶到大王的居室和议事厅里等几间屋室里,用长矛和腰刀拼命地抵挡着。昔基临脸上满是血污,再也没有一点世子的华贵之气,如果不是身边这些士卒忠心耿耿,他刚刚就已经死了好几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