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第二百七十章 进军东濊
“金山城以后就是临屯郡的郡城,此城基础不错,作为新罗故都也不算辱没了太守。以后住在新罗王宫相信你应该心情不错吧。”司马季坐在原来新罗王的王座之上,这个王座他准备打包带走,当然也连同从新罗搜刮的财物。
但必须要承认的是,三韩是真的很穷,燕王此战并没有像南征那样发家致富,比进攻高句丽还远远不如,没有扩大在大晋富豪榜上对石崇王恺的领先优势。
带着财宝上路,更像是班师回朝的样子,演戏么,一定要演的更像一点。不过在临行之前,司马季还是准备对祖约敲打一番,要不是对祖逖还保持着些许的尊重,他绝对不会这么客气,甚至准备接受祖约犯一次错误的准备,但只要有第二次,就是祖约人头落地的时候,趁着八王之乱中原混战的时候,派人把一郡太守杀了,这事他不是干不出来。
“殿下放心,臣来到此地,必将恪守恭简,让新的临屯郡焕发生机。”祖约不敢怠慢,本来以为自己兄长祖逖和司马季的关系,来到这里应该一切很顺利。不过燕王似乎对自己并不是很热情,这倒是出乎预料。
“嗯!”司马季点头,对方随便说说他就随便听听,这种事还是要以观后效。
金山城外一片素缟,晋军将士全体肃立,司马季除了最近再把三韩内部的部族拆解,还有安排内地移民的定居点之外,还在完成承诺,火化阵亡将士的尸骨带回去,不能让这些跟随自己的将士埋骨他乡,现在一切都已经完成,他敢拍着自己的胸脯说一句,“我做到了!”
本应该班师回朝的喜悦,被司马季弄的充满了感伤,谁让燕王性情不定就爱这么干呢,就连从金山城里面出来的祖约,还有一众治所的官员都沉浸在这种伤感当中,哪怕他们并没有见到当日晋军强攻天堑,覆灭三韩的壮举。
“我们都应该记住为国捐躯的将士们,虽说丈夫许国,不必相送。但本王代表大晋感谢你们的出生入死!”司马季今天也穿着一身素袍,骑着马在鸦雀无声的晋军将士面前,说着从战马上面下来,单膝下跪昂着头喊道,“有你们在,天下太平。”
“燕王请起!”见到司马季如此,上万晋军将士泪如雨下,全体跪在地上昂着头高喊,“愿天下太平,天下太平。”金山城外,上万名晋军将士哭成一片,令出城的众人黯然不已。
“殿下,也不要太过于悲痛了。”祖约也不知道说什么,他从来没见过一个王侯对着军中将士下跪,军户是什么军户都不在编户齐民的范围当中,仅仅比奴隶地位高一点,反正眼前这一幕他永远都不会忘记。
“三韩之地就交到你手上了,本王杀的血流漂杵,剩下的壮丁又变卖到了中原,所有罪孽都在我一人之身,所求的就是三韩之地永远不要在叛乱。”司马季面对着祖约很豁达的道,“太守责任重大,不要让我来这里第二次。别让平州将士们再来一次,这种重复牺牲,最好不要在发生,他们的命也是命。”
用不到的时候军户等同于贱民,仅仅比贩卖的奴隶像一个人,真到了天下大乱的时候,还能指望军人出来保家卫国么司马季深深地看了祖约一眼,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东濊王都
晋军万人以上的规模,司马季连牺牲品都不需要找,德国牺牲几十个人栽赃波兰,并不是波兰本身有什么实力,而是做戏给英法两国看。他就不用这样了,半岛现在就只剩下东濊部落尚未归顺,没有联盟者他做戏给谁看
一个人不用死,找到一些军士穿上前段时间作战的衣服,染上一些血迹往外一推,就大功告成,在这之前司马季演了一场苦情戏,加上班师回朝的大势下,整个大军本身就处在一种哀兵的状态中,这一下直接炸了。
很快,先头部队被东濊部落袭击的事情,就传遍全军,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似乎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赶上燕王这么一个节奏大师,晋军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这么艰苦的战斗,我们能够活下来本身就是上天眷顾,却没想到有袍泽遭到如此命运明明我们就要回家了!”
“这帮蛮夷竟然敢袭击我们,我们一定要报仇!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燕王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们等着燕王,一定能等来一个交代。”
虽说有些理智的言论,表示马上就要回家不要这么多事情,或者对袭击事件漠不关心的太低,但这些言论很快就淹没在激进的言论当中,激进的士卒往往嗓门大,可以造成一种大势的假象,对此司马季是深有体会的。
一时之间,因为莫须有的袭击,整个晋军群情激奋,现在所以人都把目光集中在现在的统帅,燕王司马季的身上,而这正中下怀。
司马季无悲无喜的出现在受伤士卒的面前,仰天长叹,面色变得狰狞道,“开战,全军开进,不消灭东濊,我们就不班师回朝。”
“不消灭东濊,我们就不班师回朝!”晋军将士群情激奋,收起来的武器重新在手,磨刀霍霍的要大干一场,班师回朝停止,直接就地安营扎寨。
此时司马季身边的晋军已经深入东濊腹地,一旦转变为进攻的姿态,就相当于在东濊的心口上插了一刀。不过司马季并没有马上这么做,他还有事情要做。
现在才是调动乐浪郡,带方郡力量的时候,而之前则是不能这么做的。因为他的布置已经全部完成了,如果早先命令带方郡、乐浪郡进攻东濊,很可能会走漏消息。而现在的环境又是一个样,两个郡要是作为进攻力量的话,很可能会半途而废。
但要是换一种期望的话,让乐浪带方两个郡保境安民,帮着两个宗室堵住东濊,这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很快,何龙就派出探马前往带方郡、乐浪郡送信,让两个郡在战事当中防止东濊狗急跳墙掠边,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需要他们操心了。
做好这一切之后,司马季才开始转为进攻,第一战只是试探性的一战,并没有多大的规模,主要是他想掂量掂量东濊到底是什么水准的敌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总不能连试探都没有,评价敌人的时候全凭估计。
把俘虏的东濊士卒带过来,司马季决定眼见为实一下,东濊的实力应该不如、慕容氏、高句丽是肯定的,比三韩也略有不如,应该说是和三韩当中的一般部族差不多,比之百济新罗就略有不如了。
东濊士卒虽然一个个长得十分精壮,而且显得十分的凶猛。可是在这已经渐渐变冷的天气下,他们却穿得非常单薄,绝大多数士兵没有布袄,更有甚者,大多数士兵没有鞋子,仅仅在脚上裹着一些兽皮、破布而已。
就是他们手中拿着的超长大枪,那也是长短不一、形状各异。有的是长枪,有的是长矛,还有些稀奇古怪的兵器。而且,大多数东濊士兵们有的是斧头,有的是镰刀,甚至还有人只是在腰里别了把菜刀。
“还行,没像是一些三韩小部落,拎着木棒出来比比划划。”看了一遍之后,司马季心中大定,有这种敌人作为敌对者,老天真是带自己不薄。
不过现在晋军的扎营地点在内陆,距离海边还是很远的,这样怎么处理这些被俘的俘虏就成了一个问题,最终还是决定先押着再说,杀俘的事情做一次就行了,何况现在这么办也没有好处。
这样两个宗室分别统领晋军,在南北两线开始进攻,司马季这边仍然是集中兵力,奔着打散对方社会结构的目的进攻,内心深处他一直是排斥分兵的,除非是地理条件不允许,否则一直都是只有一路军从头打到尾。
东濊部落的地方,几乎没有平原,所到之处都是山地,如果不是司马季一顿演戏,估计要打东濊的时间,并不比横扫三韩的时间短,现在已经是深秋,这对晋军是不利的。索性早先的欺骗成功,等到回首掏的时候,晋军已经处在东濊的腹地。
“这就是辽金故地确实不是什么好地方。”司
第二百七十二章 骑虎难下
异域作战,最重要的便是结交盟友,让他们为己所用,司马季奔着斩尽杀绝的目标而来,马韩、辰韩变成了刀下亡魂。这种想法燕王不感冒,但东安王却知道分享这个手段的好处,从洛阳流放的事情之后,司马繇的一些想法就不同了。
上次就是太明显的靠拢楚王,才招致了被流放的结局,现在的司马繇显然变得圆滑一点,至少吃独食的毛病已经改了,东征三韩的统帅是燕王,他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步骤,配合燕王达成目的,最终回到洛阳京畿。
所以就算是他有独立攻占王都的能力,也不会去这么做,更何况他根本没有,力排众议选择安营扎寨,他相信司马季迟早会赶来的,不过就是时间慢了一点。
这一等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刚从金山城出发的时候落叶纷飞,而现在到了东濊王都的时间,整个森林已经光秃秃的,除了松木之外整个山区一片萧索,黎黎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又到了万物凋零的季节。
两个宗室合兵一处,晋军大营的士卒出现又变成了两万多人,驻扎在东濊王都的山岗上,依山傍水平视东濊王都,登高观看,城中的环境一览无余。
“此战过后,半岛的形势便大定,你我就无后顾之忧了。”站在半山腰的燕王和东安王并肩而立,遥遥望见远处东濊王都的情况,炊烟阵阵,显然城内的还算过得去。目前为止围城的效果不大,围城这种办法,显然就是在时间的掩护下,取得最后的胜利。很熟啊,司马氏总是这么做,很有家族传统的战法。
可是司马季从春天就已经开始东征,到了现在已经过了半年多,粮草消耗的差不多了,如果还不着急的围城,坚持不下去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城中东濊士卒,估算约两万人,如果算上逃入城中的壮丁,强攻的话可能不会顺利。”司马繇叹了一口气怅然道,“这座城很小,里面人口过多时间长了粮食一定供应不上。如若带方、乐浪能够调配粮草的话,围城不失为一种选择。”
“不论是从什么路线,运送粮草都是难上加难,这点本王是深有体会。”司马季现在一想到自己是怎么过来的,脑袋都嗡地一声,回忆起来都是一把心酸泪。
如果从乐浪郡、带方郡调配粮草的话,多少粮草消耗在路上,多少能送到大营,根本估计不出来。要知道沿途都是山地,这和攻灭高句丽完全不同,高句丽旧地虽说也是森林密布,但却没有连绵不绝的山地。
“看来青玄还是准备强攻了,既然如此就要好好准备。”见到司马季已经打定主意,司马繇也就不再多说,而是想着如何攻取这座城池。
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城小人多本就适合围城,强攻乃是下策。他们两人知道这个季节绝对不能在这里耗着,城中的东濊首领当然也知道,肯定打着坚守的主意。
可没有办法,条件一直都是这个条件,司马季就算是撤军,明年过来只会给对方更加充足的准备时间,到时候说不定更加不好办。
话虽这么说,可现在办法不多,计策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击定胜负
“让士卒们知道我们现在的处境,现在本王和你们这些将校说说真正的问题,指挥过你们两次战事,相信在座众人也对本王有所了解,本王从来不在乎准备时间有多长,最好是越长越好,不过一旦开战,完不成设想不是敌人死就是你们死,如果你们不想用自己的脑袋让本王用作激励士气,那么现在就好好听着本王的话。”司马家边说边拿出来一卷布帛,上面画的正是他和司马繇在正对面的山腰,俯视东濊王都所画的城防图。
“东濊王都以石块累积为城墙,近距离观测城墙比较粗糙,如果没有防守者的话,任何一个人都能扣着墙缝爬上去。这种城墙最大的不足,就是十分惧怕投石机的攻击,这和夯土城墙是不同的,本王要说的是,以我的观察,东濊王都只有这一道城墙,并没有内城存在,这点还不如新罗的金山城。”司马季摊开布帛侃侃而谈道,“从东濊王都形状来看,最容易攻破的城段是哪里谁能说一下”
出现了短短时间的沉没,时候站在右手边的一个副牙门将站出来道,“东濊王都南北宽而东西窄,一般攻城如果兵力占优势,选取宽广一侧为进攻方向,不过城中人数众多,而我军人手不足,这样攻击可能没有进展,还会遭到损失,末将认为从东西两面进攻。”
“东侧是一条河,你的意思是从西侧进攻”司马季挥手让这个副牙门将退下,然后摇头道,“算是一个办法,但是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本王觉得进攻东濊王都西北角,这种城墙太粗糙,要知道修补城墙而来,正面是很容易修复的。而衔接处的角落,修补起来则十分困难,需要更多的事情,投石机组黄完毕之后,先把火源扔进去,然后再扔石头,城中建筑以木质为主,此时秋高气爽,正是山火丛生之时。”
“开战之后,两个时辰不克,你们就抽签斩首一人,延期一个时辰,三个时辰还是不行,十丁抽一斩首,我杀你们,你们可以杀伯长、伍长、什长。本王言出法随,都听清楚了没有”司马季嘴角扯出一丝微笑轻声道,“战事期间,本王从来不开玩笑。后天早上开始列阵,明天一天时间,把工程的军械都弄好,要知道时间很宝贵,浪费了,付出代价的是你们。”
“末将明白!”众人齐声应允,对燕王的风格他们早已经耳濡目染,司马季是那种没事可以休息一百天,但只要决定动手,就必须马上见到效果的统帅。
这一天司马季带着亲卫在大营中巡视,夜幕来临,寒意袭人,这就等于是在提醒他,真的没有时间了,“殿下在想什么”见到司马季停下,身边的亲卫低声询问。
“本王希望后天刮风,希望老天给一个面子。”司马季张嘴露出一口白牙,“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总该占一样吧,不多不公平。”
为何刮风就是占据天时呢问话的亲卫不是很明白,却也不敢开口询问,司马季已经折返回去歇息,这个问题只能憋在心里了。
这天凌晨司马季早早起身,以一副耶稣受难的姿势让侍女把衣服铠甲讨好,走到大帐之外闭着眼睛伫立良久,除了还有些意志不清醒之外,也是感受风向。
“殿下!”侍女刚刚开口,司马季便扬手示意不要打扰自己,睁开双眸笑了出来,“西北风,天助我也,大军开拔列阵,天黑之前,本王要入城睡觉。这里,睡够了。”
&
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入城内
到了现在,全体晋军将士都知道,这一场战斗已经拖不下去了,在从半岛耗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是一场大雪降临,到时候他们想走都走不了,全军覆没可不只是玩笑话。
石块被投石机一个接一个的扔到东濊王都的城墙上,时不时发出沉闷的响声,一下一下震动耳膜,和其他两个分阵远远传来的喊杀声相比,晋军主阵这里实在是太安静了一些,仿佛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就是这种遥遥对视,却让两军倍感压抑,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东濊王都城内,一些百姓被贵族召集起来救火,就连他们这里,看起来都比在王都西北角大眼瞪小眼的两军,看起来更加热闹。高高在上的东濊贵族,趾高气扬的叫骂,让贫民百姓奴隶去救火,哪怕到了这个时候,等级森严仍然表露的淋漓尽致。
这么严肃的场合,指望火攻显然是异想天开了,司马季从来没指望一把火能把东濊王都给烧了,除非他能挖出来石油,充其量不过是给城中的人添点麻烦,起到一个扰乱视线的作用,真正决定胜负还是要真刀真枪的对战。
两个分阵进攻的一侧,真刀真枪已经开始了,此时就发现一个聪明的统帅是多么重要,顺风进攻的司马繇,直接借用天气化解掉了东濊的弓箭。要知道在防守城池的时候,弓箭手是极为重要的,能削减防守者的弓箭手,让他们不起作用,就已经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
两侧打得热闹,司马季却充耳不闻,仍然在本阵挺尸,真正决定胜负的仍然是他这里,他如果能赢就能赢,赢不了也不能指望其他方向创造奇迹。
西北角每掉落一块砖石,都能让司马季眉毛一挑,除此之外,其他方向的事情和他都没有关系,就这么一副目不斜视的样子盯着设想当中进攻的角落。
砰……,投石机一下一下的抛击,发出的闷响击打在双方将士的心田,晋军仿佛兵马俑一样的摆造型,不但一点没有减轻东濊守军的压力,反而令不少人不由自主的干咽吐沫,没人能说清楚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就像是有一柄剑随时会落在脖子上。
现在已经十分明显,晋军主阵虽然纹丝不动,却目的一眼洞穿,没有什么花花肠子,选择在西北角进攻,那就是这里,摆明告诉东濊守军,你好好防守,我就在这里进攻。
西北角的城墙经过长时间的石块攻击,已经被砸的凹凸不平,没有人可以再投石机不断抛射的时候冒险修城墙,显然晋军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脚下的城墙甚至已经让不少站在上面的东濊守军士卒,感觉到了摇摇欲坠,可他们却毫无办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