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要不我们先下去躲避一下吧,已经有士卒被砸死了,晋军投石机这么厉害,我们这里又没有这个东西,这不是没懂挨揍么。”晋军的投石机主要是对着城墙而来,可投石机又不是导弹,当然没个准头,两炷香的功夫下来,已经有不少东濊士卒被击中毙命,被投石机击中死亡,这个景象是相当凄惨的,脑浆迸裂,五脏具碎,给其他士卒造成了巨大的心里阴影。
“晋军此时进攻怎
第二百七十五章 风闻言事
“大将军,此战我们已经胜券在握。”同样骑在战马上和司马季并肩而立的何龙,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一鼓作气直至胜利的结果是他最想看到的。
“我们本来就应该赢,常规操作不要多想。”司马季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没有因为冲破缺口而高兴,保持一副平常的态度。中原王朝对周边这些文明程度不高的势力,打赢了是正常的,打不赢才不正常,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奇迹并没有发生,至少没有按照东濊人设想的方向发生,晋军士卒顺着城墙缺口冲破了东濊的抵抗杀进城内,当晋军主阵取得进展之后,也带动了其他两个方向的进展。东濊王都失陷了,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无力回天。
任何战争当中百姓都必须作为一个牺牲品出现,这一战也不例外,司马季并没有深究晋军攻城当中杀的人有多少是百姓,这也没有意义,只要不是故意杀人泄愤就可以了。
晋军控制东濊王都全城之后,城门大开,这个时候作为胜利者的司马季,才骑着高头大马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城内,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享受全体晋军士卒的热情欢呼。战争的副作用本身就注定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我部诛杀东濊人过万人,此战没有令殿下失望。”进入东濊王都之后,很快何龙就听从各部汇报,喜形于色的开口禀报道。
“这些女真人,总是屠城。”司马季脑袋一偏很是嫌弃的开口道,“就不能像我们一样,做到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么”
“对对对,这都是女真人做的。”何龙的思维转换的也不慢,借坡下驴的指责道,“我部将校都已经叱责过了,他们还是缺少教化,还需要调教。”
“哎,这就对了!”司马季轻描淡写的把事情往女真人身上一推,指着城中的王宫道,“去王宫看看里面怎么样,和新罗王宫比较起来如何话说以来,本王已经住过不少王宫了。”
林邑、扶南、高句丽、百济、新罗、不知道以后这个名单还会不会继续增长。
东濊王宫是燕王眼见最简陋的王宫,虽说他没有见过战国的遗址,可单方面臆测应该是比不上的,估计就是春秋早期的水准。燕王并非对钱财多么看重,虽说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敛财,总是喜欢逛王宫,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觉得近距离的观测国王的住所,可以正确判断出来一个势力的文明水平,脑子里出来判断结果之后,就可以给出不同的应对方案。
“真是烧了都不觉得可惜啊。”司马季走入东濊王宫边走边摇头,不过这也是好事,文明程度不高的势力好对付。文明程度要是太高了,就像是阿拉伯灭掉波斯,到底波斯人还是弄出来个什叶派出来,继续和阿拉伯人作对,后患太大了。
从入城到进入王宫,司马季已经对东濊部落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在他看来除了东濊王都的城墙可以保留之外,剩下的一切都没有保留的必要。深秋季节北方呼啸,正是一个放火烧城的一个好时候。
燕王扼腕而叹之际,一批晋军士卒押着数十名东濊人过来,然后一顿无影脚让这些人跪下,疼的这些人哇哇大叫,这数十人当中有男有女,样子绝非一般的百姓,一问才知道都是东濊各部的首领和东濊王族。
“不是说过了吗男女分开,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怎么能对女子下手呢”司马季见状眉头就是微微一皱,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就好像这场战争他有不得已的苦衷,却事非人愿,不得不这么做。
这幅模样让一些将校都像伸手挠挠头皮,不是他们不配合燕王,确实是头皮有点痒。满城尸首可能燕王真的没看到吧这些将校这么安慰着自己。
这是实话,司马季真的没太注意这种事,人是普通士卒杀的,死的是普通东濊百姓,管自己屁事,以一个上位者的角度来看,他觉得我大晋仁至义尽,给予东濊人和平解放,是这群东濊首领作为既得利益者对抗上国,死不足惜。
你们这些东濊贵族老老实实的自己走出来,把脖子伸出来让晋军砍了,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么一点也不为东濊的未来着想,现在这种下场怪谁
燕王站的说话不腰疼,可这些朴实的东濊人向来不惯毛病,对着司马季破口大骂。
可惜的是司马季掌握为数不多的外语当中,并没有一种叫做东濊语的语言,实在听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今天心情不错,连嫌吵的不耐都没有。就这么一直看着这群人表演,直至对方不少人都破音。
“本王猜测,这些敌人对本王的计略谋划,深感佩服,所以才这么激动。”等到这些人都嗓子冒烟,司马季才左右一看似乎寻找赞同者一般的发言。
第二百七十六章 付之一炬
这批告密者足有百人,他们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命运的转折来到如此之快。之前他们还踩在同胞的尸骨上,换取晋军发出的赏赐,而且这些赏赐还是晋军从东濊搜刮的,只不过暂时寄放在他们手中。
上百人的告密者被五花大绑,挣扎着被推出城外,一路上晋军敲锣打鼓让东濊百姓出来,泄愤的时候百姓当然是越多越好,这些告密者嘴巴已经被堵住,省的骂出一些难听话。而同样另外一批东濊人被晋军推出来,口中指责着告密者的恶行。
这就如同飞蛾扑火,只要现在掌控全城的司马季想,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东濊人出现为他效力,上一次告密者是这样,这一批指责告密者,拥护晋军除暴安良的人同样是这样。
早先赏赐给告密者的财富当然是不能浪费的,既然告密者有罪,抄家怎么可能会避免的了于是这批财富有转移到了喜迎王师的东濊人手中。
所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现在的燕王就能够做到这一点,将全城的东濊百姓玩弄在股掌之中,他想怎么办就能怎么办,权利的诱惑尽在于此。
随着一颗颗人头落地,扩散在东濊王都全城的风闻言事也告一段落。司马季即是救世主,也是阎罗王,直接打散了东濊人和人之间相互的信任。
“去其糟耙留其精华,我们大晋每次攻灭一方势力,上层人的处理要因人而异,越落后的越应该斩草除根,战斗力越差的越应该磨灭他们的意志。相反战力强大的势力,暂时做朋友未尝不可。”司马季捏着毛笔一笔一划的写奏疏,厅堂之内,平州军的将校济济一堂,不少人踮起脚尖眼巴巴的看着燕王落笔,不知道在里面自己的功绩几何
“殿下手段高强,从成为人头落地开始,城中就变得安静很多了。”何龙倒是没这么没吃相,还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司马季聊天,叙说城中现在的情况。
“风闻言事此举,非常时期用用也可,现在东濊百姓小心谨慎,战战兢兢不过是在后怕,不过长此以往是不行的,所以此事就告一段落。”司马季放下毛笔活动了一下手指,转头的时候众将校一副侧耳倾听的样子,也不垫脚尖伸脖子了。
燕王很喜欢在新占领的地方,实行一些不是很和谐,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暴政,亲手实行用来检测效果,所以他卖奴隶、所以他通过丝绸之路卖五石散,所以他推行风闻言事。因为他知道,晋唐都是军阵权力过大,玩脱是迟早的事情,天下大乱不可避免,所以先找一块蛮荒之地,试试施政效果。
随后就是看看这个结果能不能承受,如果能的话,乱世用重典,以后在中原也可以用用。
“我已经决定,此城将会被放弃,撤军之后火烧全城。”让等在一边的众多将校失望了,司马季没提奏疏当中的功绩,而是继续道,“东濊一分为三,其他两部众分别前往乐浪和带方郡,奏疏当中已经写明,迁徙中原大州两千户来此,新的郡治所不在这里,而是要挑选一座沿海城池,这里的地势对我们进军太不利了,这点本王深有体会。”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布局未来
自进入乐浪开始,司马季便带着数百亲卫脱离了大部队,这里已经是晋朝疆域之内,虽说古代的环境谈不上安全,可数百全副武装的军士护卫之下,一般毛贼还是不敢对司马季怎么样的,从降雪开始,气温一天一个样,进入辽东,野外已经银装素裹人迹罕至。
到了幽州境内,才能抓到一点秋季的尾巴,司马季没有进入蓟城,而是直奔洛阳而去,谁让作为军事统帅他必须要回朝复命呢,却又不想置身在京师的漩涡当中,所以总把时间浪费在路上,也是他自己选择的,怪不到别人身上。
去洛阳复命就是为了让皇后放心,这一点司马季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要不以他的懒散性格,如果做一个逍遥王侯,十年都不会来洛阳一趟。
一路上绿灯大开,出征在外取得的战果在此时显露出来,董猛亦步亦趋的跟随,让内宫宫女大为惊讶,随着时间流逝,董猛在内宫的权势与日俱增,能让董猛亲自鞍前马后的人已经不多了,仔细一看不少宫女就认出了来人,毕竟司马季的外形是很容易辨认的。
“臣弟东征,现回来复命。”司马季耷拉着眼皮见礼,颇有一番荣辱不惊的样子。
“燕王舟车劳顿,辛苦了。”贾南风没有理会司马季的懒散,几年来她见多了这幅样子。打量一番见到司马季神色憔悴,心中也不忍怪罪,转而问道,“此次战果如何”
“战果,血流成河,平州东夷校尉府,连死带伤没了一半。至于三韩之地么,臣弟有些记不得了,大概几十万人吧,男女老幼都算上。如若臣弟手下留情,可能内迁的移民不太好站住脚。”司马季貌似回忆的想了一下,给出了一个不确定的数字。
真的直接死于刀下的人没有这么多,战争的可怕后果,体现在破坏生产力上面。兵荒马乱无人敢种地养活自己,直接的后果就是饿死。战争时间持续的短,早先的积累还顶得住,那就不会造成人口锐减,一旦战争三五年都不停止,早先的积累消耗一空,国家的人口就会大面积的饿死。
就司马季的观察,半岛那里的生产力目前是积累不下什么东西的,这次东征让春耕秋收都荡然无存,已经让当地的部落顶不住了。
司马季轻描淡写的说出一个几十万的数字,直接镇住了旁边候着的董猛,脸上的笑容也变的僵硬,心中暗道,“燕王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物,竟然如此残暴。”
一想到这董猛又是一阵释然,这算什么燕王不是本身就以残暴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议论当中么,干出来这种事也算是理所应当。
不得不说司马季本身就臭不可闻的名声,在这个时候还加强了别人的认知,就好像其他王侯都爱民如子,就他自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王八蛋一样。
贾南风也没有吝啬,说准备在正月大赦罪人,届时被流放在带方郡的东安王司马繇,就可以回到洛阳,当初站位楚王的事情就一笔勾销。
侧面提及了一下中原的移民问题,出乎司马季的预料,贾南风答应的非常干脆,这倒是和他设想的不一样,难道就没有一点阻力么要知道农业时代人口和财富形成正比,哪个州愿意把自己的人口往外迁徙
“皇嫂肯定不少费心,不过新土地总要有我们的人去居住,不然可能得而复失,臣弟拜谢了!”司马季赶紧见礼,这一次绝对是真心的,对整个国家都有好处。
离宫之时,董猛才悄悄地说出了缘由,夏天荆、扬、兖、豫、青、徐六州发大水,良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几个大州出现大量流民,从洛阳出发的御史已经前往各州去安抚。
把各州的位置稍稍回忆,司马季一下子惊醒不少,这几个大州包括了长江、淮河和黄河,如果只是一条河泛滥的话,是绝对不会如此的,全流域洪水
“虽说世事难测,可这种天灾是不是太大了一些”司马季心中有些沉重,他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也一直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不把命运寄托在运气上。可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此次洪水波及的州可都是人口大州,可以说大晋的半壁江山不为过,一场洪水波及了这么多地方,他都不敢去想有多少人受到影响。
“燕王还是住在永安里,相信最近几日拜访的客人应该不少的。”董猛抿嘴笑道,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就算是有的话,也希望等两天过来,本王想要吃几天饱饭。三韩之地、哦不,临屯郡的环境太差了。”司马季苦笑着道,“偶尔去一次还没什么,要是呆长了会疯掉,东安王是本王最佩服的人,竟然能呆这么长时间。”
刚到永安里燕王府住下,司马季还真的没安生几天,就
第二百七十八章 权力洗牌
举荐左思,也是看在贾谧的面子上,贾氏只要敢动太子,覆灭就是必然的事情。不过在覆灭之前司马季尽量借势,燕王名声很臭,只能从矮子里面拔矬子。从金谷二十四友里面,挑出来几个看得过去人用用。
现在左思有了地方去,还可以侧面对贾谧示好,司马季当然乐于顺水推舟。将其中的利害关系阐明,左思一动不动的坐在一边频频点头。言语之间颇有些希望以后得到燕王的照顾,准备靠拢的意思。
司马季也没有正面回应,这种事情不新鲜,现在的幽州刺史许猛不也很听话么也是金谷二十四友的成员,不过一个人到底怎么样,这还要以观后效。
左思之所以一顿饭的时间就准备靠拢,除了平州乃是燕王都督之地之外,还有就是司马季的态度,两人席地而坐没有芥蒂,这是左思长久以来没有感受到过的。
普通百姓看识字的白丁、寒门和士族都是一样的,他们看不出来对方到底有多么厉害,知道对方还厉害是自己惹不起的人。他们的目光在看上一个阶层的人是模糊一片的,从来都没有真正面对面的接触过,谈何了解
只有有交集的圈子,才会知道这里面有多么巨大的鸿沟,左思恰好处在出身寒门,却经常能见到士族子弟的圈子当中,士族子弟的傲慢、眼底下的轻视、心中的不屑一顾,普通百姓看不到,他却能感受到的一清二楚。
今天来到燕王府,如果司马季正在休息,他在外面等候几个时辰,等到司马季醒了见他一面,这要是传了出去,每个人在评价燕王的时候,都会说一句礼贤下士。燕王府的门人直接把左思挡在门外不让进,也是合情合理的举动
什么你写过三都赋洛阳纸贵说的就是你妹妹是先帝的妃子哪有屁用!你的出身就注定你做个诗中、秘书郎就到顶了。
司马季不太愿意让一个比先王岁数都大的名士在外面等着,这就已经是最大的恩赐。而且完全不必害怕,他就不相信对方还能和侯景相提并论,还能把自己的家族灭了
“燕王,左思告退。”临走的时候左思仍然恭恭敬敬,一点都不顾及已经都五十岁,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高龄的年纪。
“我真应该庆幸自己的出身。”司马季目送左思离开心中感叹,如果不是出身在燕王府,他这一辈子基本上就交代了,要么等待天下大乱占山为王,要么就如同八王之乱之后,很多寒门子弟所选择的那样,投靠胡人获得翻身的机会。从成功率来看,后者应该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不在这个环境当中,永远不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和胡人结合。
想要拥护朝廷,可也要朝廷给你这种机会。司马季拿起筷子微微皱眉喊道,“再做一碗!”
现在幽州的外患基本上已经被解决的七七八八,司马季现在做所的事情,就应该是休养生息,不管用什么办法,要在四五年的时间里面,积累出来足够的保护自己的力量,如果可能的话,还要更进一步逐鹿中原。
比起其他军镇,幽州的劣势就是所辖兵力不多,就算加上东夷校尉府,也不足大军镇的一半,人口算征兵潜力的话,那这种劣势就更加明显。
第二百七十九章 关中乱起
至于司马泰,燕王倒是不怎么认识,不过他的儿子司马越倒是鼎鼎有名。梁王司马彤是周处的仇人,司马季想了一下觉得还是提醒一下周处为妙,这天下少了谁都照样转是没错,可也要分怎么少,被背后捅刀子死,他就有些看不过眼。
“天天这个王,那个王,多到记不住。”司马季暗自腹诽打包上路,他倒不是对宗室诸王有什么意见,甚至对故意坑死周处的梁王同样没意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