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黄门郎都几次来到蓟城,也算是本王的朋友,同喜同喜!”司马季用行动表明,他也是一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人,这立刻就热情起来,招呼孙虑入殿,准备好好招待一笔。

    “持节啊,燕王,这可不是一般人有的待遇。”孙虑轻声开口,跟着司马季进入内殿。

    “本王知道,这是皇嫂的厚爱。”司马季打了一个哈哈,明白其中的道理,使持节、持节、假节与都督等次的关系。西晋都督诸州军事在军事权力的行使上,也有等级差别。

    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一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士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

    司马季做镇东将军的时候都是假节,在战场上用来处罚临阵不前的士卒。虽然总是放狠话要怎么样,但一把都是用仆从军开刀,真没有斩杀过重要的将领。

    要是持节的话,军中两千石以下的将校,司马季就可以眼睛不眨一下的杀掉,没有任何人可以反对,但不能杀非军中的文官。要是使持节的话,那更加不得了,要是燕王愿意的话,幽州除了许猛这个刺史之外,几乎他想杀谁就杀谁。

    仙音阵阵、歌舞升平,司马季和孙虑推杯换盏,乐在其中。司马季当然知道这一番拉拢是什么意思,但不管如何,照单全收。有时候朝堂的那些僵尸大臣的作风,也是可以学习一下的。

    “黄门郎,皇嫂对我们这些宗亲真是不错啊。”司马季端着酒盏一语双关的发问着,“相信本王绝对不是唯一一个这么幸运的人。”

    “殿下,皇后对宗亲一直都是如此,她当然知道这个天下是谁再支撑着。”孙虑抿嘴一笑,同样端起来酒盏笑眯眯的道,“以后的恩典绝对不会少。”

    “不错!”司马季仰脖一饮而尽,孙虑虽然没有正面回答还有谁,言语之间有些模糊。但这已经够了,司马季并不一定非要知道还涉及到哪位宗室,只需要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
    以此而论,元康末年洛阳的宗室藩王感受到了波涛的汹汹,选择放弃时势,退后一步观望自重的话;那相对应的,不少藩王就是蓄势待发,在洛中之外等待着一个最好最大的时机,准备一跃而起,当然也有可能是反过来,洛阳内和洛阳外的宗室调换一下,这事谁能说得准呢。

    “不过也是时候对自己的嫡系好一点了,雏鹰长成,不要辜负本王的期望。”司马季这么想着,他处在边塞吸引力有限,名声很臭有和士族关系一般,把孩童从小培养起来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有朝一日助自己一臂之力么

    回到燕王府的司马季吹响嘹亮的口哨,一阵扑腾的振翅之声,一只颇为神骏的雕落在肩膀上,爪子为天蓝色紧紧抓住司马季的肩膀,鹰眼四顾警惕的注视四周,然后轻啄着司马季的脑袋。

    这是一只还在幼年期的海东青,被女真人捕获之后送来,司马季当然十分高兴,因为他在后世从来没见过在传闻当中的雕,有好奇的想法在所难免。要不是克服不了心中的恐惧,同样没见过的东北虎,他早就养在燕王府当中了。

    逗弄了一些海东青,喂食之后,司马季将它放飞喊道,“去玩吧,山姆!”

    一些路过的侍女狐疑的看着飞高的大雕,每个侍女的心中都浮现一个问号,为何燕王起了这么一个名字是番邦的名字么

    从来不干好事的司马季又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忙忙腾腾的写着不知所谓的东西,燕王从来都是想到哪就计划到哪,不管能不能用得上先写下来,以备后用。

    这一次的计划是圈地,是对着整个晋朝制定的,要是对着自己的封国就不用定计划了,执行实行就可以了。他甚至中国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适合居住,按照人口和土地的矛盾,宋朝之前的王朝,并没有将长城以南全部开发。

    从农民起义上就能看出来,南方爆发农民聚众造反几乎没有,都是围绕在中原地区。需要想办法平衡一下人口,不然中原的人口是很容易再次到达临界点的。

    十五世纪毛织业很繁荣,羊毛需求量激增,养羊成了很赚钱的行当。英国的地主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和公共的土地用篱笆圈起来放牧羊群,并强行圈占农民的土地。农民丧失了赖以养家活口的土地,扶老携幼,向着陌生的地方去流浪。这就是英国资本主义血腥发家史上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燕王自然是没本事引领资产阶级革命的,不过把人赶走,并无不可。其实要是军镇混战开始之后,要是有流民聚集前往江南,他绝对乐观其成。南方本身就没有开发完毕,再者从地势上面考虑,北方要乱是整个北方乱,南方要乱的话,那破片化的地形,一般也就能乱一州。

    旭日初升,驱散山间江畔的雾气,散居的部落也变的有生气起来,林间小屋房门被推开,一个身着兽皮的年轻男子冲着朝霞伸了一个懒腰,顿觉神清气爽,长长的呼出了一口白雾,浑身一哆嗦,“什么都好,就是冷了一些。”

    燕王曾言,燕赵自古多有慷慨悲歌之士,然后……这个男子就被一脚踢出幽州,来到这片望不到边的原始森林,美其名曰磨炼心智,以后才能必成大器。

    &



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才轮换
    最近几天,蓟城接待了各色人等,有人穿着兽皮,断发改装,有人披头散发,做草原打扮,他们从不同的地方居住,陆续有来。不少人互相之间很是熟悉,甚至在入城的时候还和内城的年轻军士打招呼,互相之间毫无芥蒂。

    当然这些装扮各异的少年,最大的问题就是想要知道,燕王为何将他们召回来。不清楚,还是不清楚,不论是远行草原、森林的,还是留在蓟城效命的人,对此都一头雾水。

    不少人已经离开幽州几年,甚至都没有回来看望父母,少部分人还想要打听一下,同样被送到燕山大营的弟弟现在如何,因为他们的现身,给蓟城带来了一丝活力。

    自从当初把这些孩童从父母身边夺走,到了现在,当初的孩童现在大的已经有十**,小的也有十六七岁,小小年纪他们也一般的孩童完全不同,燕王不惜血本的保证生活,这些少年郎比一般的同龄人长得更加高大。

    也更加从容有度,在这种从容之下,也有常人察觉不到的坚毅,燕山大营的生活固然有众多书籍,但书籍只是生活的调味品,在司马季眼中更是洗脑的工具。可以说大部分的少年从小就接触惯了兵器,长刀巨弓不在话下,所有肉食自己解决,他们也早见过血了。

    “夫君召唤这些少年郎回来,是为了什么”杨馨才把儿子哄睡着,来到庭院正好见到司马季在喂食,最近这个男人好像和这只大雕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自己在一起的时间还长,不由得出言道,“夫君还记得那只咬人的棕熊么,王府女眷众多,很是危险。”

    “所以把它关起来了,小熊又没长大,杀了有些可惜。你想杀了等它长大了再说。养不熟的畜生为夫不会心疼的。”司马季手中拿着一条生肉,头也没回的继续喂食道,“不过这海东青是不同的,畜生也有一次犯错的机会。战马还踢人呢,可他比人都重要。”

    “为何不想想把野兽都杀了,他们灭亡了,以后的人可能就见不到它们了。那以后的人岂不是很可惜是不是这个道理”眼看着海东青吃饱了,司马季才施施然的站起来说道,也不管杨馨是什么反应,他自己觉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刚说什么”

    杨馨不由气结,只好又把自己的问题重复了一遍,司马季才后知后觉的回答道,“这件事啊,不少前往塞外之地的少年被召回,是因为很多保长甲长都做了很长时间,这些少年在女真部落、三韩和高句丽旧地也历练了不少,为夫想要看看他们能不能在乡里站稳脚跟,再让蓟城的人去接替他们前往塞外,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就容易懈怠,普通人家出身的人还是勤奋一点比较好,他们又不是我。”

    一个王侯能光明正大的说自己懒,还能如此的双标,杨馨也是够了,现在颇有种上了贼船下不来的感觉,不过也只能忍了,按照夫君说的,两人是自由恋爱的,要接受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山姆,自己飞去吧。”司马季按照平时的习惯,在海东青的爪子上绑上了布条,这样只要不飞出太远,是不会有手贱的猎人敢对它放箭的。

    一些护卫走出燕王府,传令第二天所有回到蓟城的人,明日进入燕王府。

    司马季端坐在正坐上,定定的看着下方三四百跪着的少年,这些都是燕山大营的佼佼者,虽说他几乎一个都不认识,可成绩上确实如此。

    只不过他名义上的这些学生,在卖相上确实令人不敢恭维,要是不开口说是一群鲜卑人,女真人肯定有人相信,不过这也正常,去了人家的地方本身就目的不纯,入乡随俗也没什么,就像是往非洲派一个卧底,你非要选择一个白人过去,那不是告诉对方老子就是过来不干好事的么。

    “去女真部落的人先说话,告诉本王,当地的部落生活如何”司马季先开口,他虽说也没在古代见过女真人,但对东北的环境一清二楚,想要骗他绝对不容易。

    “我们几人居住于虞娄、拂涅、铁利、越喜等部,他们依江而居,我们到达之后按照殿下在幽州的做法,帮助建立村寨,改良工具,现在颇有所获。”一个又一个少年站出来,详细介绍自己在女真部落的情况,“女真人悍勇异常,也抓获小部落的人做奴隶。不过现在已经渐渐少了。”

    “抓奴隶确实不是好事,能够劝说改正当然是好事。”司马季这个双标狗,站在道德制高点对这种行为进行指责,忘了幽州最大的生意就是买卖奴隶。

    “其实小人有些不明白,帮着这些女真部落稳定的生活,会不



第三百三十四章 调离
    “王府女眷可是千里挑一的,其实可以说,王府算是她们的娘家,本王可不想见到她们回来告状,这样的话,我会很失望。”司马季看着一群脸上开始出现荡漾之色的少年郎,暗自撇嘴,呵,男人!呵,女人!

    普天之下还能找到这样的藩王么,把一群百姓之子教育长大,现在连成家都包了。这是一场集体婚礼,在晋朝从来没有出现过,没出现过的场面,都符合燕王夏季伯操作的性格。

    “这不像你啊,这样以来,你一下嫁出去数百侍女,剩下的就是胡姬居多了,王府就像是一个异邦,为何不往外嫁胡姬呢。”杨馨伸出手指在司马季的额头上轻轻一点,不发烧啊

    一翻白眼把杨馨的素手拨掉,司马季没好气的道,“你以为谁都是我么,不挑食我把胡姬嫁出去,那些少年郎也要愿意才行。再说了,连话都说不明白,能帮本王办事么这要是出事了,通风报信都报不明白。”

    “至于为何留下胡姬,道理也是这样。那些胡姬都是被从万里之外卖过来的,在蓟城无亲无故,如无垠之水谁都收买不了。”司马季轻哼了一下,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你以为就没人惦记我么就凭几个封国被洛阳任命的官吏之外,就没人了”

    “说的很有道理!”杨馨低头面露思索之色,随后又猛然抬头,咬着银牙道,“你骗别人可以,骗不了我,你就是被胡姬那股媚劲迷住了,改口味了对吧”

    “想做妒妇么”司马季一副不可理喻的样子,拿起一本关于道家的书籍,故意气杨馨道,“别人那叫被迷住了,本王那叫促进民族融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介妇人不懂,本王也不会和你多解释。再说又没有多少,还不到一千。”

    “告诉廷尉,皇后大赦天下,为公主祈福。众所周知,蓟城民风淳朴,封国也没有鸡鸣狗盗之辈,幽州大牢里面没有犯人,把大牢当中的犯人提出来,送到平州,走到辽西走廊原路返回,重新编写罪名按照原来的刑期重新入监,就这么办,明白吧。”司马季放下手中的典籍,慢吞吞的道,“放风几天在抓回来,就算是相应大赦天下的号召了。”

    一说到正事,杨馨也不再女人上面纠缠了,但一听到司马季的想法,俏脸一垮,小心翼翼的开口,“你这是抗旨,皇后知道了怎么办。”

    “此一时彼一时,皇后知道了也不会怪罪,再者这种小事她根本不会知道。”又重新换了一本法家典籍,司马季满不在乎的道,“有些事情你不明白。”

    贾南风现在对宗室示好还来不及,哪有空来找麻烦要是以前的话,司马季还真不敢这么做,但现在么,对方有求于人,燕王还客气什么再者就像是他说的那样,贾南风哪有空关心一个苦寒之地到底是不是阳奉阴违了。

    事实上,贾南风也确实没时间管外面的事情,这一点司马季猜的一点都没错,不然也不会频繁对宗室将领进行操作,又是安抚又是赏赐,又是调动。

    有榜样宣皇帝司马懿在先,燕王以不变应万变,坐看下一作操作就可以了。顺便享受一下供暖革命。

    刘卞,字叔龙,东平须昌人,在东宫属于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也正是如此。在俊才日渐稀少的东宫,还没被注意到。开始任吏部令史,改任齐王司马攸司空主簿,转任太常丞、司徒左西曹掾、尚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为期一年
    “晋卫徐明禀报,左卫将军刘卞尚未走到潼关便自杀,朝廷体恤其子,进其爵位,东宫情况尚且不明,朝堂一切按部就班,没有异常。”

    把密信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司马季迅速对着油灯把密信点燃,自语道,“原来是太子身边的人!”对刘卞这个人,司马季倒是没有什么印象。无法从历史当中吸取经验,不过从对方的职位,还有目前洛阳的环境,猜也能猜出来个七七八八,肯定卷入了皇后和太子之间的漩涡当中。

    自古以来奸佞之辈比比皆是,但忠君爱国者也并不罕见。哪怕晋朝这个先帝创业未半,而半路作死的王朝,关键时刻也有不少忠勇之士站出来,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显然刘卞就是其中一个,只不过他面对的对手太强大了。

    司马季这个皇嫂,单纯以手段来说,真不一定比吕后、武后要差。如果不是武帝生前特意加重了宗室的权势,造成了天下之军尽在宗室手中的局面。今天的司马季肯定不会这么自在,司马家的宗室,说不定也和刘氏、李氏一样,跪在她面前瑟瑟发抖,还随时面对屠刀临头的威胁。

    武帝的军镇布置在中枢失效了,但在洛阳之外还并没有失效,最终贾南风太过分,导致了宗室反扑,宗室也算是完成了武帝的意愿,把心怀不轨的外戚干掉,保证了司马氏的江山继续存在下去,后来的事情就不是任何人能控制的了。

    “就差这么一段,正好赶上冬天,真是憋气。”司马季看着地图上的标记,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的道,这么多年大运河的北线当然也一直在开凿当中,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进入幽州境内,如果说他还有什么没有准备完毕的,就差这么一段运河了,剩下的基本上已经差不多,至于蓟城连同建康的那段,只能慢慢想办法。

    大运河不连同蓟城,蓟城的潜力就发挥不出来,蓟城,由于恰好处于河北平原主干道的正北端,能够连通中原与东北方向的燕山防线,甚至连通辽河边塞,因而成为一个中原王朝在东北方向的军政重镇,始终作为一个看守中原政权东北大门的守门员而存在。没有运河,陆路运输沿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干道向蓟城运送战略物资,并向东北亚采取行动就后继乏力。

    这也就是晋代高句丽没有隋唐时期这么强势,剩下一个对手是三韩部落,这才有了司马季建功立业的机会,要是换一个时期,哪有他燕王装逼的份

    对东北方向用兵,海运当然是一个好办法,可蓟城同样不能离开内地的支持,不能成为和京师分庭抗礼,而这个支持主要就在运河之上。只要洛阳、建康都一个方向的运河开通,蓟城的地位便会有飞跃一般的提升,处在农耕、渔猎和游牧的中心点上,站在燕山之上便可掌控三地,司马季到时候便可以想打谁打谁。

    如果没有就只能在面对对手的时候速战速决,现在建康到蓟城的运河也就完成一半,洛阳到蓟城的路线也没有进入幽州,在地图上就剩下这么一点差距,却成了司马季的心病。

    “去把罗永给我叫过来。”司马季对着外面的王府护卫喊道。

    罗永同样出身燕山大营,今年二十岁,从小在蓟城长大,十二岁的时候成了封国的童子军,尤其喜好法家典籍,最终成了第一期学生里面的佼佼者,罗永虽然年龄不大,但却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尤其对刑狱情有独钟。

    司马季本身很希望以后罗永能成为封国的廷尉,为什么是以后不是现在呢,燕王必须要尊重我大晋的国情,人才可以先储备,到了需要的时候再换。但现在他有些火急火燎的的原因,是因为事情的不确定性,贾南风是肯定敢废太子的,但是什么时候废太子却是没准的事情,最坏的结果,说不定过两天就会。

    这就像是你知道你总有一天会死,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一样,司马季着急了,准备加快运河的进度,争取在贾南风废掉太子之前就做好万全的准备。
1...7475767778...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