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司马季北上回家,正好赶上河间王派遣大军剿灭叛贼,按照后世的话来说,反动的封建主又一次的对无产阶级犯下了血债。

    司马季以及护卫一行人都备有马匹,最终燕王又耐不住搞事情的性格,决定抵近观察一下,毕竟河间王下属的邺城大军,以后说不定就是敌军,多观察观察没有坏处。

    “好好给我看着,记着,邺城是国之重镇,不可等闲视之。”司马季看着梁成以及一众护卫郑重的道,“邺城大军足有十万,是天下有数的重镇,邺城所在在洛阳、蓟城和建康之中,一旦出兵进可攻退可守,面对我蓟城,可以背靠太行山脉虎视中原。这一点和我蓟城一样,所以以后要多多琢磨一下邺城。”

    距离很远的地方,邺城大军排成一条长龙,旌旗遮天蔽日,看起来好不威风。河间王司马颙的邺城大军果然非同一般,虽然不如洛阳的中央禁军看起来神武,可没交手之前,谁都知道一支军队到底有多大的战斗力。

    张承基聚兵之处是穷山恶水。但不否认,其地势险要,一道弯弯曲曲的小径从山底下延伸到山顶,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壁,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半山腰的地方,隐约露出几栋石头切凿的房子,看不见全貌,只能看到一角,但也能判断出房子造的很简陋,就地取材,仅能遮挡风雨。

    司马季看的十分新鲜,一直以来都是他处在一个进攻者的位置上,不出意外的话,以后面对邺城大军也是如此,旁观者的角度对他这个燕王而言,是一个十分新鲜的位置。

    拿着望远镜的司马季,就遥遥的距离很远这么观望着,当然他已经在昨天就被邺城大军发现了,不得不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乃是天下著名不务正业的燕王,做出这种看热闹的事情,也不太令人奇怪。

    小径通往山上有三个岔道,每个岔道都有四个山贼在守卫,从这点来看出这伙山贼并不是简单的乌合之众,还是有一定的组织纪律的。

    &nb




第三百七十三章 许昌风云
    请输入正文。“区区民意确实不足虑,但如若是禁军有人要发动政变,确实是一件为难的事情。”贾南风听完贾谧的话,不得不郑重起来。禁军一旦起来造反,其结果已经从汉中期以来的各种事件上看出来了,一旦出现变故就是天大的事情。

    最近一次就是当初她覆灭杨氏的例子,所以一听到贾谧的话,贾南风眼里就咯噔一声。如果只是民间汹涌,她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后自然会视而不见从古至今什么时候民意被朝廷放在心上了

    但禁军是否安稳,就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了,这关乎于身家性命。可问题只是知道有禁军将校要政变,整个洛阳禁军将校足有一千多人,难道把这些人都杀了么

    “为今之计,只有釜底抽薪,只要解决了太子就一劳永逸,司马遹那小子一旦身亡,这些蠢蠢欲动的人,就不会在政变了,因为没有意义。”贾谧还是头一次见到贾南风出现犹豫之色,这简直是多年来未曾见到的样子,也怕贾南风事到临头退缩,便开口道,“皇后,我家已经没有了退路,一旦心慈手软,太子以后不会放过我们的。”

    “说的不错!”贾南风犹豫之色顿去,像是说服贾谧也像是说服自己,“不如快刀斩乱麻。你就不要多操心了,有我亲自来办理,最近这段时间要老实一点。”

    考虑到贾谧的年龄,贾南风还是不能放心把这件事交给他,并非是不信任贾谧,而是对他的能力没有信心。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又知道自己是螳螂还是黄雀。

    “孙虑,你去一趟许昌。”贾南风把黄门郎孙虑叫到了跟前,面授机宜吩咐道。孙虑和董猛同样是当初辅助诛灭杨氏的内宦,算的上是心腹之人。

    孙虑猛然抬头,双眼中闪过一丝狠毒,躬身道,“孙虑一定幸不辱命……”

    奉命前往许昌的黄门孙虑抱着个小坛子,从洛阳秘密赶到许昌。小坛子里面是太医令程据制成的巴豆杏子丸,巴豆可以“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杏仁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二药合一,会使人剧烈腹泻,脱水而死。贾皇后命令孙虑把药丸混入太子的饮食,造成太子突发痢疾,不治而亡的假象。

    但到了许昌孙虑马上就发现,事情不是他想象当中的这么简单,太子司马遹吃的食物从来不假手于他人,下毒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坐镇许昌的范阳王司马虓,虽然奉命监视太子,却不会参与到诛杀太子的行动当中。把太子的寝宫保护的密不透风,这种严格的保护一方面是防止太子作乱,反过来也是一体两面,防止有人想要下手对太子下手。

    问题司马虓这么做,还是非常合情合理,守了国法也尽了宗室的情谊,不论是任何立场的人都挑不出来毛病,只能赞叹范阳王一心为国。

    孙虑第一个越不过去的障碍就是范阳王,而且司马虓肯定不会对一个内宦假以颜色,任何朝代出镇的藩王都避免得罪内宦,晋朝的藩王当然也害怕。但比起其他王朝却轻得多,因为宗室的力量已经到了不在乎天子近臣的地步。

    何况有这种威望的司马炎早已经死了,孙虑一个皇后身边的内宦,对司马虓威胁力不大,他想要尊重就叫一声孙虑黄门郎,不想的话,孙虑就是一个透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杀
    在许昌,除了镇守的范阳王司马虓之外,东中郎将王浚可以算是许昌军政的二号人物,司马虓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关心所有事情,只要打通了王浚这条线,孙虑就能在这里办成想要办的事情。

    太原王氏之所以在晋朝受到重用,起源于曹魏末期的一次站队,当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谚语当中的主人公,魏国皇帝曹髦曾经想要趁着司马昭回师的时候发动袭击,将权利收回来。曹髦当时身边宠信的重臣就是王浚的父亲王沉,王沉像是司马昭报信,才阻止司马昭死于非命。

    后来曹髦被杀,太原王氏才算是进入了晋朝的核心层。王浚是王沉唯一的儿子,只不过因为是下人所生,一直都被太原王氏看不起,甚至看不起的人包括他的父亲,同辈兄弟都已经身居高位,只有王浚在许昌做一个东中郎将。

    孙秀是因为出身的问题没有出头之日,王浚虽然出身很高,可因为母亲的出身很低,根本不被太原王氏视为己出,两人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所以当皇后身边的内宦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王浚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将军多年以来可以说是依靠自己倒了目前的位置,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依靠家族庇佑,皇后向来都是对所有大才一视同仁,将军只要帮助皇后做成这件事,还怕以后没有机会为国效力”孙虑跪坐在王浚面前,直指王浚现在面临的问题,“孰重孰轻,将军慎重考虑。”

    对于王浚而言,和太原王氏的关系是心中的一根刺,他比谁都明白家中那些人对自己的轻视,就仅仅因为自己的母亲出身低贱。孙虑说的一点错没有,多年以来王浚几乎从来没有受到过家族的支持,很多王氏子弟都已经身居高位,他还是一个小小的中郎将。

    面对孙虑的示好,王浚几乎一下子就心动了,话到嘴边又犹豫了起来,迟疑的道,“黄门郎,实不相瞒,范阳王对太子是很重视的,前段时间燕王曾经来过,燕王还说过这件事。事情恐怕不好办。”

    现在王浚回想起来,司马季看向自己的目光十分奇特,就像是对自己十分了解一般,这种目光令人十分不舒服,却不知道不知道他何德何能能被燕王认识,这个疑惑一直都埋在王浚的心中。

    司马季知道王浚是谁之后,大体就对上了角色,如果没有他司马季存在的话,王浚才应该是带领幽州参与到混战当中的人,王浚担任幽州刺史之后,联络段氏鲜卑为外援,但最终他和段氏鲜卑都倒在了刘渊石勒的手中。

    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司马季当然对王浚格外注意,却没想到王浚感官敏锐,一直到他走了都念念不忘。作为许昌的二号人物,燕王和范阳王闲聊的时候,王浚也好几次在场,明白两个藩王都不想让太子死。

    “将军这可是想多了,试问范阳王燕王虽然位高权重,可现在谁又比皇后更加有权势呢。”孙虑压低了声音看向王浚,循循善诱道,“只要事情成了,太子身亡成了定局,众多藩王还不是要乖乖接受不论是范阳王还是燕王,最终都会想明白的只需要皇后一道圣旨安抚,事情就过去了。可对于将军来说,这可是唯一的机会。一旦帮忙,皇后必有感谢。”

    “可是”王浚面带犹豫,知道这是一个要价的好机会,故作为难之色道,“浚官小权微,一旦两位王侯雷霆之怒,还是怕担待不起。”

    “奴婢回到京师之后,自然会让皇后知道将军的忠心,将军到时候可以离开许昌,天下之大,适合将军的地方还有很多。”孙虑不慌不忙的开口,也算是开价。

    “那这样,浚就幸不辱命。”王浚考虑了片刻,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站在皇后那一方。如同孙虑所说,范阳王和燕王不满,最终也会接受现实的。太子一旦身亡,谁会傻到为了一个废太子和皇后作对。

    将孙虑送走之后,王浚就开始默默准备,将太子住处的守卫士卒调离,仅仅这一个动作就已经足够了,现在太子被废不过是一介平民。一个强壮点的佃户都能形成致命威胁,孙虑要是连这点事都做不了,他王浚也没什么办法,还指望自己下令诛杀太子么站队也不是这么站的,王浚愿意帮忙可不愿意把他自己也搭进去。

    悄无声息之间,在司马虓不知道的情况下,看守太子的士卒就这么悄然消失了。对于孙虑一行人来说,保护太子的力量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在,剩下就看他如何逼迫太子就范。

    这几天孙虑也十分难熬,洛阳那边的风言风语愈演愈烈,弄的贾南风也十分烦躁,不断下旨催促孙虑快点把事情办妥,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孙虑已经下定决心,这一次一定要把解决掉皇后的心腹大患。

    这一天临近夜色,孙虑带着从洛阳到许昌的禁卫,悄然的离开府邸,来到了太子栖身的的小巷,“你们分别把周围给我看好,别让废太子跑了,剩下的人和我一起进去。”

    走进住



第三百七十五章 弹冠相庆
    司马虓是坐镇许昌的藩王,他有持节的权利,可以一声令下就杀掉任何军中的将校,王浚就是他属下的将校,当然也在诛杀之列。

    不论如何,在司马虓的眼皮子底下太子被杀,对他而言都是一个奇耻大辱。和其他宗室一样,司马虓也从来不相信什么贾南风有孩子的事,身为宗室远亲,太子死了对他也没什么好处,他又不是什么爱出风头的宗室,没有太大的野心。

    可现在这一切一下子把司马虓推到了风口浪尖,回过神来的司马虓,现在就想要把王浚救出来泄愤。

    “殿下,东中郎将王浚,昨日说接到了洛阳的命令,去洛阳复命了。”不多时,出去寻找王浚的人就回来禀报,王浚已经不再许昌,早在昨日就去了洛阳。

    “好,是皇后,皇后早就算计好了,本王疏忽了。”司马虓呆坐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好半天才笑道,“够狠啊,本王差点忘了,汝南王、楚王可都是死在她手里。把消息禀报给洛阳,皇后可是等着本王报喜呢!至于民间就按照真相散播出去。现在马上派人去收殓太子的遗体,至于太子的两个儿子,这次给我看住了!”说到最后,司马虓的目光已经变得非常吓人,“在死一个,你们都给殉葬。”

    “臣下明白,殿下请息怒。”一众将校全部低头,不敢正视暴怒中的司马虓。

    如果不出意外,贾南风正在洛阳等着喜讯呢,司马虓就给她这个喜讯,至于其他的么,他司马虓可不准备替贾南风张目,太子身亡明明就是贾南风下的令,这件事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

    “好,这小子终于是死了。”贾谧听完孙虑的话,不由得弹冠相庆,随后眉头就是微微一皱,搬起脸吩咐道,“你先洗洗,然后回宫。”

    随后把目光放在王浚身上道,“东中郎将的帮助,贾氏绝对不忘,我贾谧并非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等一下随我进宫,向皇后禀报这个喜事。”

    “那就是多谢侍中了!”王浚冲着贾谧作揖,贾谧虽然官位不高却权利极重。有了他的帮助,相信范阳王应该不至于找自己的麻烦,知道适可而止。

    王浚比孙虑来到洛阳还早,下令撤走司马遹身边的军士之后,他就猛然想起来,司马虓是出镇的藩王,手中有持节的大权,可以对军中将校随意处置,执掌生死。回过神来的王浚一下子就明白,自己有性命不保的危险,一旦司马虓大怒要杀自己,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王浚一刻也不敢在许昌停留,骑上快马就奔着洛阳而来。要是王浚知道司马虓得知事情经过的反应,一定会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

    不管怎么说,王浚已经做出了选择,现在已经没有后悔的机会了,只能抱住贾氏的大腿,反正天下这么大,只要他以后不在司马虓的领地中出现,对方也奈何不了他。

    稍微等了一段时间,王浚就跟着穿戴一新的贾谧前往皇宫,见到贾谧这样招摇的样子,王浚心中就是一阵不舒服,对自己的选择升起了一种叫后悔的情绪,似乎这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可已经这样了,只能按耐住心中的不安,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

    “皇后,大喜之事,那



第三百七十六章 辞官归隐
    司马遹就算是活着,如今外有强藩宗室,内有外戚掌朝,天子且健在。说句私心话,司马遹就算是有朝一日登基,能不能做的稳,一切都是未知之数。但好歹他比司马衷而言,有自己面对朝政的能力,但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晋朝永远也不能等到他天子临朝了。

    贾南风还是解决了自己的心腹之患,可解决了之后她又是一阵茫然,在司马遹活着的时候她全力防止司马遹羽翼丰满,可一旦这个目标消失了,整个朝堂似乎一片风平浪静,可这种风平浪静,怎么有点令人不安呢

    在贾谧来报信的时候,贾南风心中就隐隐有这种感觉,不知道心中为何空落落的。甚至心里没底的感觉,比司马遹还健在更浓郁。

    “奴婢恭喜皇后了,现在去了心腹之患。”董猛后知后觉的恭喜着贾南风。

    贾南风眼中寒芒四射,四下扫视,眼见董猛垂首而立,一边的宫女正用惊慌的眼神偷看她,目光相视忙又低下头去,“喜事可能是喜事吧,董猛,去把孙虑安置好。这次孙虑也是劳苦功高,也该奖赏一下了。”

    作为当事人的孙虑,现在倒是没有马上进宫,而是到了兄弟孙成的家中,骤然经手了这么大的事情,孙虑心中也是惴惴不安,竟然少见的饮酒起来,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在孙成面前说的一清二楚,“兄弟,要不了多久,没准你也不失封侯之位,就像是董猛的兄弟一样,你也要知道,我在宫中做牛做马这么多年,早就应该和董猛一样,他凭什么不过是当初诛杀杨氏的时候立功了,我这次的功劳比他大多了。”

    孙虑睁着一双醉眼,口中对董猛满是不屑,董猛再忠心也不过就是诛杀了外戚,他这次杀的人可是太子,天子的唯一儿子,两者岂可相提并论

    喝多了的孙虑,没有看见自己兄弟孙成满是恐惧的目光,孙成又没有在皇宫里面当差,对贾南风的畏惧并不直观,怎么可能像是孙虑这么迷信皇后的威风

    他只知道一件事,天子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这个儿子被自己的兄弟杀了,这是诛灭九族的大罪,就算是自己服务的燕王,也不可能等闲视之,何况一个孙虑封侯不过是以后开出来的空头支票,要是脑袋没了,封侯还有什么用

    几乎在一瞬间,孙虑这个平时在他眼中可以依仗的兄弟,马上就变成了洪水猛兽一个不好甚至会被株连导致性命不保。

    孙成心中恐惧但却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终归是为司马季在洛阳收集了多年的信息,一个中人之姿的男人,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脑海中迅速想着办法。

    把这件事报告给司马季这当然是必须的,可是不能说出孙虑在其中的作用。这倒不是孙成和孙虑多么感情深厚,而是他害怕自己被孙虑连累到。

    虽说晋朝很多处罚的时候界限明显,并不会因为是一家的就株连,可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呢万一株连起来,他岂不是性命不保

    “兄弟先在这休息,到时候在回宫,只是为兄这几天要去一趟蓟城看看,进一些东西回来贩卖。”片刻之后孙成还是决定先离开洛阳一段时日,他的身份是在洛阳经商,当初司马季把一些自己的




第三百三十七章 众矢之的
    裴頠看着张华已经无悲无喜的双目,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年近七旬的老人绝对不是开玩笑,也回想起来了燕王当初的话,“一旦太子身亡,宗室是不会放过加害太子的人。不管他是谁,宗室藩王如此之众多,别指望没人敢出来做这件事。”
1...8485868788...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