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民国之国术宗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清谈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着,王洪就带着他那不想闷在家里的之之小媳妇,到了李辰家里。安市的义勇军核心人员需要开个小会,检讨下这两天作战的得失,同时重新安排今后的作战。

    会议中间,杀刘保长和马三这事儿,几个同学讨论了起来。

    在座的,都是非常熟悉的同学,大家也没当回事儿,有什么说什么。就有人认为,被日本人强迫的做事的中国人,没啥大过的,教训一下就算了。

    王洪知道大家对杀日本人没什么忌讳,可轮到杀中国人,下不去手,还以淳朴的是非观来定罪。

    他不好讲透刘保长与赵家的事,就“嗯”了一声,这事儿就过去了。

    这些人也没把赵婧之当成外人,大家坐在一起说话的时候,她就坐在王洪的身后。

    听到大家说自己男人,敏感的赵婧之立刻不满起来。

    她婚后就躲在小房子里,唯一出门一次还是去拳房,蒙着个大围巾躲在边上,也没与什么人接触。

    今天缠着跟王洪出来,才坐了一会,她就发现,这里的人除了他们俩口子,都能自由自在的走来走去、找事做。找工作的找工作,做营生的做营生,大家只在有行动时才集中在一起。

    哪象她和王洪,出个门都得躲躲闪闪的。

    再说了,王洪杀刘保长和那个马三,又不是凭白无故的。都是汉奸,一个往死里整赵家,另一个,通个风报个信,就能折腾两条街的中国人死去活来,以后告密还不知道害死多少人哪。

    杀日本人是大义!

    杀汉奸是正义!

    不该杀吗

    赵婧之还真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连鸡都没杀过的她,见过王洪杀了两次人,看着王洪天天练武,就看谈了日本人和汉奸的生死。

    她又想起了学生团起家时的枪支,多半都是王洪出手抢来的。

    这些不满,加上一肚子回不了娘家的失落,跟她这几天的特殊情况撞到了一起,她立刻钻进了牛角尖。

    她不高兴,却只是坐在那里不说话,却没发作出来。

    义勇军的一大堆事儿,一直商议到了晚上。

    等晚上回到家,她就试探起了王洪的想法。

    王洪对这些事情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受姥爷的江湖风格影响较多,一肚子的快意恩仇。

    可现在的义勇军越来越正规,这让王洪意识到,如果不融入到义勇军里,就得自己单干。

    单干不见得有什么好处,无非是寻机多杀几个日本人,可只能让日本人更疯狂的抓自己。

    抱团的坏处就是受拘束,好处是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也能更多的杀日本人。

    当赵婧之把自己的想法用牢骚的方式发出来时。

    那话里浓浓的醋味,让王洪听着有些烦燥,她的话基本就是把女人的家长里短的看法搬了过来。

    却只能安慰着自家媳妇:“他们没吃过亏,由他们说去吧。现在回山东还不知道怎么走,先教大家武艺。等路通了,回山东看一下,再定怎么办”。

    第二天赵婧之又陪着他教了一天的刀,晚上一进家门,她就开始烧水。

    睡觉前,她觉得骨头都被揉搓的酥麻寸断了,却还抱着王洪说:“王洪,给我打把刀,我也要学武艺”。

    “真学啊”王洪有点惊讶,他母亲可是不怎么喜欢他舞刀弄枪。

    “嗯,我会了就可以跟着你出门了”。

    “家里安全些,外面容易被便衣看出来”。

    “我是新女性,不是缠脚的妇女,我想有事情做”。

    “那你想做什么事情”

    “学刀啊!”

    王洪不懂这是什么逻辑,哑在那里。

    “给我讲讲你小时怎么练的”,赵婧之好奇的问。

    “我小时,身体不好,一开始学的就是长拳锻炼身体。等身体好了些,我姥爷说我合适练他祖传的剑法,就专门教了段时间,打好了底子,后来就每年过来教我一段时间。开始学的是简单的东西,就是反复的练习,反复跟我姥爷试手。到了后来,就什么都学了,不过根本还是那剑法的几种用法,跟别人练的武艺不全是一回事儿”。

    &




第二十七章 家书
    没了刘保长,赵家人被盯梢的时候越来越少。

    见女儿女婿怕连累到家里,有事就叫人去成衣厂说,没事也不过来,赵婧之的奶奶和妈妈就想着,过去看一下这小两口的日子过的如何。

    赵父架不住母亲和妻子的唠叨,一家人准备一番后,晚上,小心翼翼的,把两个小脚妇人,送到了王洪他们的小家庭里串门儿。

    王洪看到岳父家拿了吃的用的,好几大包,生怕赵婧之受委屈一样。他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人家就这一个姑娘,掌上明珠一样。嫁了他,也就是吃穿不愁,可什么好东西也没有,确实委屈了赵婧之。

    还好,赵家人没有怪王洪。是意外造就了这门亲事,小两口感情好,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王洪陪着岳父聊天,终于知道了刚传到安市的确切消息,可以在大连坐船回关内。

    虽然四处都在打仗,可大连那里,还是有大船往关内走。海边不少地方也有大小不一的船载人往关内送。天津、上海、烟台都有船走,坐船的人也非常多,很多人怕被战火席卷,都选择了返乡。

    岳父一家也动摇了在安市待下去的想法,女儿草草的嫁给了王洪,生意受日本人的影响也不好做,一家人便生了回乡的想法。

    当然,这时只是家里人说一说,要是真准备回去,还得转掉厂子,把往来清掉。

    ------

    有抗日的,就有投降的。

    日军开始大量使用投靠过来的本地军警,除了地方保安团,还建立了警察骑兵队。虽然这些人的战斗力有些堪忧,却缓解了日军的人手,各处驻守与机动的兵力就有了余力。

    安市义勇军做的事儿不大,又处于隐蔽状态,行动上以破坏和偷袭为主。远没有人数好几千、上万的凤县、宽县义勇军规模大、影响大、行动大。

    面对两万多义勇军的压力,加藤队长如同做坐在火盆上,已经顾不上安市周围时常几个兵力的小事件,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怎么防堵那两个县的义勇军上。

    日军便把机动兵力、警察骑兵队、保安团、便衣队向那两个县倾斜。

    迟田纯平也配合着,全力收集这两个方向义勇军的情报,在各地抓捕了很多支持义勇军的爱国人士。

    他不但情报工作非常专业,在谋划上也把安市的各重点目标防范的露水不漏。

    安市街头的日本兵、警察、特务少了很多,这让王洪夫妻二人总算可以稍微自由些。可安市义勇军却找不到好下手的目标,只能跑到外围偏远地带寻机行动。

    到了十月下旬,天降寒流。几天里,就冰冻三寸,寒霜如雪,大片的秋菜被冻坏在地里。

    这种天气不便作战,加上秋菜欠收,有家小的人就都回到了家里,做过冬的准备。

    东北的冬天,冰天雪地、天气寒冷,想野外作战很困难。

    日军刚占领东北,入冬后也没敢贸然进山清剿义勇军。直到第二年,对气候有了点感觉,才开始小股的进山。直到七八年后,才能做到冬天也追着当时的抗联打。

    义勇军和后面的抗联,在与日本人作战的时候,一入冬,吃、穿、住、行就成了大难题,根本没办法完全准备妥当。能随时保证战斗力的战士,起码要准备一身棉衣、两双冬鞋、两麻袋粮食、油盐肉食要常吃、还得住在背风点火不露光的地方。最重要的,不能随意留下活动痕迹,引来日军围剿。

    所以到了一到冬天,义勇军或抗联的行动马上变少变小。

    安市的义勇军见形势不合适主动进攻,就转入半休整状态。

    这时,能坐船返乡的消息也传到了安市普通老百姓中,不少人便脱离了义勇军,携家带口开始返回了原籍。

    赵父已经决定清理这边的财产,全家回上海重新发展。考虑到无法汇款,要带巨额金银回去,便让王洪护送,等在赵家在上海安顿后,王洪再带着赵婧之回山东省亲。

    女婿不就跑腿的嘛,王洪答应了下来。

    &nb



第二十八章 红樱枪
    在等岳父处理产业的时间,王洪更用心的教起了义勇军的这些骨干。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些人练着自己教的刀法杀日本人,他可不能留下花架子。

    战场拼命,胆量、本能、体力都要有,就是凭空出现的高招没有。每一招,每一式都要自己反复大量练习,接近实战的对练也一样。

    高手不是由师门陪练出来的,就是一路打菜鸟升出来的。

    王洪搞不出护甲,只能穿着厚棉衣当陪练,可是这些手生的壮汉们没轻没重的,互相比起来,看谁扎到总教头的身上多,王洪这个陪练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喂招能喂成这样,把年轻气盛的王洪气的够呛。心道,这就是一帮畜生。于是,号称高手都是揍出来的,开启了狂揍模式,十几个好手被收拾的叫苦不迭,对拼的本事却蹭蹭见长。

    古小良见拳房开始了剌刀、大刀的实战训练,欣喜若狂的天天守在拳房里,让王洪陪他过招,让其他人陪他过招。他倒是想掏出王洪的家底东西,只可惜练武的时间太短了,有心无力,只能抓住这不容易的实战机会,磨炼自己的武艺。

    王洪见他迷上了武艺,就劝他把精力放在练手枪步枪上。

    武艺这东西,王洪现在还琢磨不出来有什么大用,古小良一个半路出家的人,何必下那么大功夫哪

    古小良听进去了一些,在看到汉奸警察的骑兵队,骑着马带着大刀和匣子枪,就眼热起那三号匣子枪来,马上找到了王洪。

    这些骑兵的装备,大概是奉军大刀队留下来的。

    匣子枪,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毛瑟驳克枪,各地叫法不一。近战中火力凶猛,比普通手枪威力大,比步枪子弹多,各家军阀和民国的正规军都大量采购过。三号匣子枪是指7.63口径,短枪管的驳克枪。

    说起大刀队,后世最有名的是29军的大刀队,名大刀,实际是短刀。只有奉军留下了使用关公大刀的影像,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刀。网上那张经典的立刀端着匣子枪的照片,也是奉军的,还是日本人拍的。

    手拿匣子枪又配上大刀,可能是想给手枪装剌刀的思路,现在看很诡异的组合,却是当时多数大刀队的标配。

    一听这些骑兵队手里有匣子枪,不用古小良多说,王洪也来了兴趣,一发子弹等捅一剌刀,十发子弹,不是斥候侦察,谁还练剌刀啊他马上让古小良打探好骑兵队的行踪,准备抢两把匣子枪。

    这些汉奸警察参与了对义勇军的围剿,入冬了,战事缓和下来,就到安市休整人马。他们每天出来转上一圈,即遛了马,也算是帮着维持了安市的治安。

    这些人一出门就骑在马上,都是两个三个的一起行动,很难动手。

    开枪,动静太大。

    动刀,没有不出声响就能全干掉的把握。

    王洪跟着古小良去查看了一次,他想了半天,就让古小良再叫上两个人,几个人拿起红樱枪,专门练了几天剌杀。等觉得大家能偷袭着剌中马上的汉奸警察时,这才开始找合适动手的地方。

    古小良探查的最多,知道这些骑兵队走的路线,他就带着几个人从山上绕到了九道沟与蛤蟆塘中间的路上。

    四个人在现场定下了方法,把红樱枪埋在雪里,等这些汉奸警察靠近时,再拿出红樱枪偷袭。

    平时汉奸警察都是两个三个的走,王洪的位置就安排在最后面,由他拦着冲出去的汉奸警察,也可以在谁失手了,由他来补枪。

    一切都准备好了,四个人卡着这些汉奸警察骑马巡逻的时间,或蹲或坐在路边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几个人心就提了起来:来了。

    可马从路面上转过来时,几个人傻了眼,今天多了一个人,是四个人。

    古小良趁着这几个骑兵还没靠近的时候,就问王洪:“干不干”他心也虚了,四个人,就他一个人带了把撸子,还是用来以防万一的,王洪他们只带了红樱枪。

    这地方,前后几百米远都有路卡,响了枪,四个人就要被追的满山跑,很难跑掉。

    王洪也觉得把握不大,谁一枪要是扎不中,就会给他们掏出匣子枪的机会,这么近的距离可没地方跑。

    就摇了摇头,示意着放过去,等下次机会。

    一个汉奸警察见到四个人在路边待着,远远的就喊:“干啥哪”

    古小良就站了起来回应了一句:“我们走累了,歇一下”。

    四匹马很快就到了眼前,倒是在几个人预想的位置上停了下来。可惜一个人对着一个骑兵,从雪地里抓起红樱枪,再扎过去,真没有十足的把握。

    王洪也不怕这几个人认出他来,安市的通缉令只贴了那两次,风吹雨打带被大人小孩子扯去的,早找不到了。加上冬天带着狗皮帽子,一脸的哈气风霜,他就是站在通缉令下面,也对不上号。

    站在古小良面前的那个汉奸警察,看着是几个青年人,有点怀疑。这家伙一肚子坏水,一提马缰,马半立了起来,前蹄对着古小良就踢了过去。

    站在马前的古小良没防备,他吓了一跳,猛的退了一大步。

    意外出现了。

    他的脚,把埋在雪地里的红樱枪带了出来。

    &



第二十九章 江湖救济
    迟田纯平正在整理这段时间收集来的情报,在加藤的推荐下,他开始负责安奉一线义勇军的情报工作,忙的正是不可开交。

    他没时间去现场勘察这几个警察被杀、武器被抢的事件,只知道了是用长矛剌死了四个,抢走了这些警察的武器。便以为是小股义勇军干的,派了便衣队去寻找凶手线索,也就不再关注了。
1...91011121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