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姐放电,姐是绝缘体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孤雁雪鸿
老校长欣慰地看了看向欣荣,笑着说,向老师,你这才有点刘备三顾茅庐的度量了吧。
文锦荷俨然像家庭主妇一样,忙完一日三餐,便帮着父亲去补鱼网,文锦荷遗传了她母亲的诸多长处,很是心灵手巧,父亲文化龙教她一回,她就能熟练地掌握织网的基本技巧,再慢慢地摸索一两回,就能独当一面了,文化龙看着文锦荷这么快就上道了,一直紧蹙的眉头自然而然地舒展开了。
王婶家正在杀鸡宰鹅,似乎有喜事要办,李媚满脸红润地跑到文锦荷家的晒谷坪里来了,文锦荷正在补鱼网,她抬头看了看穿戴一身的李媚,嫣然一笑,“媚儿,你把自己打扮得跟新娘子一样,是不是准备要把自己嫁出去了呀”
李媚事实上比文锦荷小两岁,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就一直跟着父亲在家干农活,几年的农耕生活,皮肤被晒得红里透黑,几年下来,还真有了点美丽村姑的韵味。文锦荷的话并没有引起她的不满,她倒是很大方地说,锦荷姐,我出嫁的那天,你给我当伴娘如何
文锦荷本是玩笑她一下,没想到这小蹄子还真当真了,她感到很意外,“媚儿,你不会真的要出嫁了吧”
“出嫁又怎么样啊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可不想当老姑娘。”对于一个十八怀春的农村女子来说,找一个喜欢自己的男人嫁出去是最天经地义的,她大大咧咧地说。
“媚儿,你好像才十六吧,这么早就把自己嫁出去,多没意思呀。”文锦荷毕竟读了两年多高中,见识广些,思想境界高些,她不解地说。
李媚走到文锦荷的背后,在她身上蹭了一下,一脸羞赧地说,姐,像你这样当老妈子就有意思啊,亏你还是高中生,一点都不懂得爱情。
文锦荷读书的时候一心用在学习上,甚至很少跟班上的男同学有过交往,在男女这一块,她确实个不折不扣的文盲,她娇嗔地说,媚儿,看来你很懂爱情呵,说说看,爱情到底是怎么个味道
“爱情嘛,就是见了喜欢的人就心跳,脸红,有点酸有点甜,怕见他,但又天天想着他。”李媚的眸子里放出了异彩,眉飞色舞地说。
“看来我们的媚儿还真成爱情专家了,给姐姐说说,你那心上人长什么样”文锦荷接受完李媚的爱情启蒙后,心里蠢蠢欲动起来。
“这个嘛,不好说,等下他们家会来定亲,你帮我好好看看,把把关。”李媚羞红着脸,说完这句话,就扭着腰,兴奋地走了。
&nbs
第10章 锦荷含泪话家世
老校长之所以制止了向欣荣的追问,一是因为他已感觉到,这个家庭的问题就出在文锦荷的母亲身上;二是想给文锦荷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她自己亲口说出来。
文锦荷明白老师的意思,也知道面前的两位老师都是自己最值得信赖的人,她考虑片刻后,决定如实地向两位老师说说自己两位母亲,她清了清嗓子后,眸子里闪烁着泪花,哽咽着说,我的两个母亲都不在了。
老校长和向欣荣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脸色显得很沉重,但并没有做声。
“我八岁的时候,母亲跟着父亲去打渔,遇到风暴,结果船翻了,母亲再也没有回来,至今都没有找到。”母亲是她一生的伤疤,不是在老师面前,她是不会轻易去揭开这块伤疤的,文锦荷泪眼朦胧地说。
老校长满是沧桑的眼睛里滚动着泪珠,但他依然没有做声,只是认真地做一个倾听者,在他心里倾听永远比打听好。
“前一个月,我弟弟突然不见了,怎么也找不到,几天后,我的继母也离家出走了,至今杳无音信。”
事实已经很明了,向欣荣开始怨怪自己的卤莽,前几天给文化龙做工作的时候,应该先找文锦荣了解情况才对的,他似乎不再埋怨那个油盐不浸的文化龙了,倒是有点同情起他来。
老校长站了起来,递给文锦荷一块手帕,像慈父般地说,锦荷同学,没想到你承受着这么多的苦难,我们应该早点来了解你情况的,这是我的失职,但苦难有时是一笔财富,你要振作起来,从苦难的阴影中走出来。
“这怎么能怪老师你们呢,上次向老师来家里给我父亲做工作,我已经很感激,很过意不去了,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不争气,让老师失望了。”文锦荷确实是个懂事的孩子,面对关心自己的两位长者,她感动得潸然泪下。
文化龙这几天的运气还算不错,一大早踏着晨雾出去,就收获满满的,打到了不少的鱼,足够有满满的一袋子,他拿出烟丝,卷了一个大喇叭,那火柴一点,吧嗒几口,高兴地说,收工啦,回家煮鱼吃啰。
文化龙一手提着鱼袋子,一手拿着打渔的工具,精神抖擞地往家里赶,他一到晒谷坪前,先前欢欣鼓舞的脸,突地晴转阴,变成了黑灰色。
文锦荷看见自己的父亲朝这边走来,心里一阵紧张,像老鼠见了猫一样,颤巍巍地说,老师,我爸爸回来了,你们跟他谈,我先进屋了。
老校长倒觉得是个好机会,应该当面锣对面鼓地找她父亲谈谈了,他朝文锦荷点了点头,示意她走。
向欣荣本就有点忌惮文化龙,特别是听了文锦荷的诉说后,想起自己前几天说的那些大道理,便觉得有点心虚,黯然地低下了头。
文化龙虽然没有正面去看坪里坐着的两个人,但他心里很清楚,这两个人肯定是来当说客,要文锦荷去读书的,心里很是反感,他想晾一晾他们,不急不慌地把打渔的工具放好以后,才慢腾腾地朝他们坐的地方走了过来。
奇怪的是,当老校长抬头直视文化龙时,文化龙刚才还昂着的头低了下来,马上弯腰躬身,一脸兴奋地说,胡校长,是您啊,身体还好吗
“你是……”老校长很是愕然,用满是疑惑的眼光看着他。
“我是您的学生文化龙啊,还记得不老校长。”文化龙一改先前傲慢的神态,很恭顺地说。
胡校长拍了拍自己的脑壳顶,睁大眼睛看了看文化龙,恍然大悟,很惊喜地说,你是化龙呀,我记得你家好像不在这里吧
文化龙一脸的兴奋,马上解释说:“是的,我家以前的房子在四胜垸,有一年发大水,垸子彻底垮了,房子也倒了,就搬到过来了,我还记得读高中的时候,您还去过我家呢。”
“是的,你当初不想读书了,我是去劝你回学校的。”
文化龙没有接过胡校长的话,而是看了看低头不语的
第11章 师生互诉岁月情
会打渔会煮鱼,这是渔夫的必杀技,文化龙为了表达对恩师的谢意,亲自下厨煮来了一大锅的鱼,鱼香飘渺,满屋鱼香,就连一门心思忙于工作的老校长也食欲大振,放下斯文,急不可耐地拿起筷子,搛一小块放入口中,细细地品尝,只觉鲜美无比,齿颊留香,啧啧称赞说,不错,还真是难得的佳肴。
眼鼓鼓地望着老校长的文化龙,长长地嘘了口气,他等的就是老校长的这句话。
向欣荣见老校长吃得很陶醉的样子,也想试一下味道,他拿起筷子,如法炮制,搛了一小块放入口中,闭着眼睛,只见鱼入舌苔,化而无渣,鲜而不腻,满嘴溢香,实乃菜中之极品,翘起大拇指,交口称赞,想不到数学天才煮起鱼来也是一绝啊。
文化龙已经有几十年没听到数学天才这几个字了,心里一愣,尴尬地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何况,我现在的身份有失师门,还望老校长原谅。
“时代和家庭所使然,也不能全怪你自己。”老校长是个经历了各种风浪的人,他知道,每个人在时代和命运面前,有时竟连一棵草都比不上。
文化龙的兴致很高,他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了两瓶酒,给每人倒了一大杯,笑容可掬地端起酒杯,很恭敬地说,老师,您的教诲学生永世难忘,我敬您,先干了这杯。
文锦荷见这三人说起话来,不仅文绉绉的,还尽说些云遮雾罩的话,两个大眼睛直楞楞地盯着他们,就像盯怪物一样。
胡校长是个很细心的人,善于洞察一切,文锦荷那闪烁不定的眼神,早已被他捕捉到了脑海中,他慢条斯理地说,锦荷,向老师说的没错,你爸爸读书时的成绩可不比你现在差,他是我教过的学生里难得的数学天才,可惜生不逢时。
文化龙上嘴唇舔了舔下舔嘴唇,显得难为情地说,那还不是老师您教的好,只是学生不成器,混成了这个样,老师今天能坐下来喝酒,学生已经感激不尽了。
原来父亲还是个学习奇才,这可是文锦荷做梦都想不到的,她眼光柔和地看了自己的父亲一眼,算是对他的一种奖励。
几杯酒下肚,老校长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不无疑惑地说,你还记得那年我去你家里家访吗
“记得啊,那年我爹在堵湘江大堤时牺牲了,母亲悲伤过度,病倒在床,一直没去上学,所以您就来我家里了。”文化龙娓娓道来,像是在回忆,又像是在感怀,心情很是复杂。
对于文化龙来说,那一年是他最苦命的一年,也是他记忆犹新的一年,大概是七月份的样子吧,整个南方暴雨成灾,湘江几乎在一夜之间涨到了警戒水位,湘江大堤多处告急,作为四合垸堤委会的一员,文化龙的父亲文守责天天在大堤上巡堤,几乎半个多月没有回家睡觉了,吃住都是在堤垸会。
一个风高雨急的晚上,他跟几个村民披着蓑衣,打着火把去巡堤,发现大堤出现了管涌,他们来不及通知其他村民,就几个人拿着锄头,扛着沙包,冒着倾盆大雨,干了一个通宵,好不容易堵住了管涌,本想可以回家堤委会休息一下了,哪想到大堤不远处又出现了管涌,他们几个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苦干。
本来经过几个人的努力,管涌快堵住了,哪晓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股洪流突然袭来,将正在大堤下堵管涌的文守责冲走了。
文守责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得知丈夫被洪水冲走的消息后,文化龙的母亲气得吐血,从此一病不起。
“是的,我
第12章 文锦荷开启梦想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家也一样,化龙,也许在你看来,女孩子读不读书是小事,可是对于她们来说,可是人生大事,你总不至于让她们步你的后尘吧。更何况,读书会穷一时,但不读书会代代穷,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啊。”老校长语气低沉,但字字谆谆。
“爸爸,让姐姐去读书吧,我们会很努力的。”文锦仪听懂了老校长的话,她两个眼睛骨碌碌地滴溜着。
“唉,我,一言难尽啊,老师。”文化龙有点心动了,但是家里的困境也摆在面前,让他左右为难,举棋不定。
“有什么为难的吧,我看这样吧,学杂费我想办法帮忙解决,至于生活费由我和向老师一起出。”胡校长将目光转向了向欣荣,已经替他做主了。
这一家子的遭遇,不由得向欣荣有丝毫的犹豫,他很爽快地说,学费和生活费,你不用担心,我跟校长一起帮忙解决。
“这怎么行啊老师,我欠你们的可就太多了,让我将来怎么报答啊。”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文化龙是个七尺高的硬汉子,但面地自己的老师,泪如泉涌。
“明天让文锦荷按时去读书,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天色已晚,我们也得走了,”老校长说话办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藕断丝连,他目光如炬地盯着文化龙妇女,以不容置喙的口吻说,“明天不要迟到!”
望着老校长离去的背影,全家人站在堂屋的台阶上,热泪盈眶,目送良久!
回过神后,文锦仪满是钦敬地说,那个老头好厉害,要是再年轻点,肯定是我的偶像。
文化龙经过一场情感的洗礼和青春岁月的回光返照,重新坐了回去。他喝了一口酒,思绪万千,满含深情地说:“老校长可真是个了不不起的人物,你们以后若是出息了,一定要好好报答他老人家。”
“老头是姐姐学校的校长啊,难怪这么威武,说起话举重若轻,铿锵有力,真是个好同志。”老校长带给这一家子的不光是曙光,更是震撼,文锦仪神叨叨地念。
文锦荷以前只是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学校的掌故知之甚少,很是模糊,可老校长今天的到来,使得她对老校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满心期待地问:“爸爸,听说胡校长是我们学校的创始人之一,在我们学校当了近三十年的校长,是这样不”
说起自己的老师,文化龙除了赞美就是钦佩没,他很兴奋地说:“是的,几十年来,这老头把学校当成了家,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真是不容易。”
文锦荷本是个安分守己的学生,竟然也八卦起来,她似有疑惑地问:“我好像从没看见过老校长的爱人,老校长还没结婚的吗”
“听说年轻时候结过婚,还有一个儿子,后来他爱人患病去世后,他就一直没再结婚,只怕打了四十来年的单身。”文化龙对老校长还是有所了解的,他眼光凝聚,侃侃而谈。
“哎喂唷,我的个乖乖,我可爱的怪老头真是把一生奉献给伟大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了,打了四十来年的单身,他老人家到底是人还是神啊。”文锦仪对老校长从崇拜转化成神化了,不惜溢美之辞。
据对学校掌故颇深的人士透露,老校长对自己吝啬抠门,一粒饭掉在地上,他都要捏起来甩进嘴里;一个公文包,漆皮都掉完了,斑斑驳驳,却敝帚自珍,尽管用了很多年,但还是舍不得扔掉;一件毛线衣,旧了破了,拆了重织,舍不得换新的;家具几十年如旧,具具成了文物,电器少得可怜,简单如农家。但是,他却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大部分工资用来资助一些寒门学子,像这样的人实在堪为大熊猫式的国宝,举国上下,屈指可数。
在师生的眼里,老校长就是这么个平凡如农夫,伟大如圣人的人,几十年的校长,殚精竭虑,两袖清风;四十来年的独身,茕茕孑立,以校为家;五十
第13章 船上遇翩翩少年
轮船从北向南,慢悠悠地在湘江上航行,人坐在船里,就像坐着滑竿上山一样,颠簸来颠簸去,却有惊无险。船上正放着《射雕英雄传》的录像,船舱里正刀光剑影,杯弓蛇影,飞檐走壁,各路看官全然不顾旅途的疲劳,晕船的呕心感,各个都伸长脖子,盯着屏幕,完全沉浸在金庸大师精心描写的爱恨情仇之中。
江水滔滔,汽笛长鸣,随着剧情的步步推进,有人捧腹大笑,有人前仰后翻,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唉声叹气,有人呼啸长吹,有人涕泪横流,整个船舱就像一个古战场,一片沸反盈天。
在这个秋老虎盛行的季节里,闷热的船舱里混杂着粘稠的汗臭味,烂鱼似的臭脚丫味,枯树枝燃烧时的烟味,令人翻江倒海的柴油味,可谓五味杂陈,尽管两个大电风扇,一前一后,很卖力地吹着,尽职尽责,呼啦啦地作响,但是里头的气味还是呛得人鼻子发酸,眼睛发红,脑壳肿胀。
文锦荷和文锦仪两姐妹实在受不了这船舱里的种种折腾,种种百年难遇的好味道,干脆走出船舱,站在船上的栏杆边,看着浪花飞溅,听着浪涛拍岸,吹着习习江风,闻着油油水草的清香,似也心旷神怡,赛过神仙。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仙李白的浪漫情怀,而现实中的轮船却如同负重上山的老汉,喘息着前进,佝偻着前行,完全没有去在乎文锦仪此时此刻的心情。
在那个大学生贵如金的年月,在那个寒门出贵子的时代,在那个诗歌受青睐的黄金岁月,枯木逢春,万象更新,百废待举,在姐姐文锦荷考上警官学校的第三年,文锦仪在老校长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在不鸣惊人,一鸣则已的内心激励下,在姐姐文锦荷这个精神坐标的导引下,她前赴后继,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夜以继日,苦读三年,最终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敢死队精神,考上了神往以久的省医学院。
看着那平静而暗流涌动的湘江水,文锦荷的内心并不平静,八岁的那年,父亲和母亲双双出门,驾着渔船,来到这湘江打渔,可是,自己带着妹妹文锦仪在家里等了两天两夜,望穿秋水,等来的却是伤心无泪的父亲,等来的却是母亲葬身江中的噩耗,等来的却是一场春雨过后的百花凋零,这叫小小的她情何以堪。
弹指一挥间,转眼十多年了,那个生下自己的被自己叫做母亲的人,似乎依然在她心中盘桓,尽管影影绰绰,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她却经常出现在她的梦里,叫她如何不想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