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月颜
明着说凰儿时被众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其实是在提醒皇祖父,自己尚未大婚便已经开始惧内。
他强行把怒气压下,冷笑道:“这名宫女和司徒六姑娘容貌相似二皇叔别是老眼昏花了吧!”
昌隆帝忍不住轻咳了一声:“重熙,你二皇叔的话也没错,朕也觉得这宫女和司徒六姑娘有几分相似。”
这臭小子!
儿子老眼昏花,自己这个做老子岂不是早已经瞎了!
赵重熙并不觉得自己的话有什么不对。
但为了不惹毛皇祖父,他的语气稍微放柔和了些:“皇祖父为孙儿选了最好的姑娘为妻,孙儿一直以来都感激不尽。
如今距离大婚不到一年,孙儿只盼着一切顺利圆满,方不辜负皇祖父的一片疼惜之心。
在今日之前我从未见过这名宫女,她却声称对我一见钟情,二皇叔又一口咬定昨日的事情乃是我设的圈套。
孙儿虽然暂时无法自证清白,但我能肯定这里面定然有蹊跷。”
昌隆帝面色早已恢复了平静,温声道:“朕向来处事公允,自然不会冤枉了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
赵重熙磕了一个头:“谢皇祖父。”
昌隆帝微微颔首,又道:“重熙,如你方才所言此事定然有蹊跷,那你觉得应该从何处查起”
赵重熙道:“就从这吕氏的来历开始查。”
昌隆帝道:“此话有理朕也想听听这吕青青怎么说。”
他再次看向吕青青:“朕乃一国之君富有天下,想要知道你的底细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你最好如实交代。”
吕青青抿了抿嘴:“圣上,奴婢方才并未撒谎,对长孙殿下的确是一见钟情。
不过……奴婢承认自己也有私心。”
昌隆帝有些想笑。
这吕青青可真是有意思得很。
自己明明是在问她的来历,她却还在瞎扯那一见钟情!
吕青青并没有觉得自己在瞎扯,继续道:“方才圣上和二殿下都说奴婢的容貌与长孙妃有几分相似。
其实……奴婢长得很像家父。”
昌隆帝的眼神一滞,这吕青青长得像她父亲,司徒箜不也长得像她父亲司徒曜么
莫非……
他好整以暇地看着吕青青:“你父亲也在京城里”
吕青青匍匐在地
第三十五章 揭老底(上)
吕青青认为自己方才的话绝不可能有纰漏。
即便圣上召司徒曜来与她当面对质,她也不相信那懦夫敢把事情真相说出来。
想到这里她越发坦然:“殿下如若不相信奴婢的话,可以去询问我父亲。”
赵重熙嘴角微勾,这女人胆子大脸皮厚,又格外擅长做戏。明明是在撒谎,让别人听着却比真话还真。
让自己去问她父亲
也不知那济安王赵启究竟有没有承认她这个女儿。
要是没有,他上哪儿去询问她的父亲!
昌隆帝在心里咒骂了几句。
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形容司徒曜那厮。
你说他胆子大吧,看上个女人都不敢带回家,甚至连自己的骨肉都忍心让她流落在外。
你说他胆子小吧,娶了大宋战神的爱女,却敢在新婚期间就和别的女人胡混。
这吕青青身上好歹还有一半司徒家的血统,不出意外的话还会是大宋下一任皇后的亲姐妹,竟沦落到与人为奴为婢的地步。
他压了压火气:“你既然不姓司徒,那想必是随母姓。朕问你,你母亲是什么人,如今身在何方”
“奴婢的母亲……”吕青青有些犹豫道:“二十多年前,奴婢的外祖父曾官至军器监……”
吕青青的外祖父吕松陵,和大宋朝堂中的许多官员一样,从前是燕国的官员,赵雍起兵后才投奔到他的帐下。
大宋立国之后,武将们大多按军功封赏,文官们则基本是按照从前的官职做了大宋的官员。
吕松陵从前便是在燕国的军器监为官。
军器监是九寺五监之一,主要与各州都作院掌造兵器、旗帜、戎帐等物。
成为大宋官员之后,他也从一名品级低下的弩坊署令,一跃成为正四品军器监。
然而不到一年,他便因为渎职而丢了性命。
不仅如此,吕家成年男丁全数问斩,女眷和年幼的男童则全部罚没为奴。
至此,吕家在大宋京城算是彻底没落了。
吕家的案子虽是钦定,但登基二十多年,死在昌隆帝手里的官员何止上百,要不是今日吕青青旧事重提,他几乎已经把这名罪臣忘却。
昌隆帝面沉似水。
吕松陵这个名字他的确忘得差不多了,可当年军器监的官员们所犯下的罪行,他永远都不会饶恕!
杀头已是便宜他们了!
见皇祖父一脸怒容,赵重熙嘴角微勾。
吕青青主动提起吕松陵,此举看似非常不明智,其实不然。
毕竟她虽然姓的是吕,但其实只不过是吕松陵的外孙女,又是在吕家彻底破败很多年之后出生的。
无论依照大宋的哪一条律法,当年的事情也牵扯不到她的头上。
她提起吕松陵,不过是让自己的身世显得更加坎坷,从而让皇祖父心里生出一丝怜惜。
可皇祖父真会怜惜她么
这个问题赵重熙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为了调查吕青青背后的那名主使者,最近几年他也花了不少工夫去调查吕家当年的事。
因为军器监的官员渎职,险些导致大宋军队败于敌手,吕松陵一干人等的确罪不可赦。
但此案并非没有疑点,那吕松陵……
他还待继续往下想,正殿中却再次响起了昌隆帝的声音。
“吕青青,你母亲当年既已罚没为奴,又是怎么与司徒曜扯上关系的”
吕青青道:“回圣上,奴婢的母亲自幼便与父亲相识。”
昌隆帝皱眉:“朕记得那吕松陵当年在燕国只是一名正八品的弩坊署令,而司徒家乃是勋贵中的翘楚。
你母亲如何能与司徒曜相识足见你的话并非实情。”
吕青青忙道:“奴婢怎敢欺哄圣上,外祖父官职虽不高,但吕家先祖也曾位高爵显,同成
第三十六章 揭老底(中)
昌隆帝行事向来都是雷厉风行。
不仅是赵重熙,就连陪伴他近二十年的罗贤妃和他看着长大的二皇子都从未见过他如此耐心。
吕青青哪里敢怠慢,忙把司徒曜当初是如何对她好,如何亲自教授她琴棋书画的事情描述了一番。
赵重熙面带讥笑。
他心里想的当然不止是衢州那六年,而是上一世的十多年。
岳父大人的眼睛一定是被某种东西给糊了,把心血全都花在这白眼狼身上,难怪最终落到那样的结局。
昌隆帝见长孙面色不虞,不由得暗暗叹息。
臭小子肯定又在心疼媳妇儿了。
不过,他的想法也不难理解。
六岁到十二岁,是人一生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吕青青肆意享受父亲关爱的同时,司徒箜却被人说成是个被父亲抛弃的小哑巴。
如果不是那泼猴儿足够强势,背后又有大猷撑着,那孩子岂能有今日
依重熙对司徒箜的重视,还能容吕青青说了这许多,已然是十分大度了。
吕青青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回圣上,世上从未有人对奴婢那么好过,可惜那样美好的时光只有短短的六年。
回京之后,父亲的态度突然就变了,不仅不愿意让奴婢认祖归宗,甚至根本不愿意和奴婢见面。
直到父亲升了御史中丞,圣上又为长孙殿下和司徒六姑娘赐了婚,奴婢才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父亲定然是把我当作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污点,怕我影响了他的仕途,更怕影响了六姑娘的前程。
还有,夫人如今已经是一品襄国夫人,甚至能在祖父祖母还在的情况下便分府单过,又岂会愿意留让奴婢去碍她的眼。
所以奴婢便央求母亲四处托人,入宫做了一名宫女。”
昌隆帝弯起手指在腿上敲了敲:“吕青青,回不了国公府便要入宫,你这是什么想法”
吕青青低着脑袋,并没有如之前一般立刻回答他的问题。
昌隆帝道:“你们跪了这么半日,想来腿都麻木了,都起来吧。”
跪在地上的三人一起谢恩。
赵重熙跪的时间短,干净利索地站了起来。
二皇子和吕青青则缓了好一阵才挣扎着站起身。
昌隆帝对罗贤妃道:“爱妃带珂儿去偏殿休息一会儿,让宫人们寻些药膏给他揉一揉,朕待会儿还有话要问。”
罗贤妃本就心疼儿子,忙不迭地应道:“谢圣上,臣妾告退。”
说罢她亲自搀扶着二皇子走出了正殿。
昌隆帝又看了双腿打颤的吕青青一眼,提高声音道:“大吴进来。”
候在门口的吴公公忙走进来,躬身道:“奴才在。”
昌隆帝指着吕青青道:“带她下去,让人好好看着。”
吴公公在御前伺候几十年,只需一个眼神就能领会主子的意思。
他应了一声,将吕青青带了出去。
正殿里只剩下了祖孙二人。
昌隆帝冲一旁的椅子努了努嘴:“坐下说话。”
赵重熙躬身施了一礼,稳稳坐了下来。
“重熙,你老实告诉皇祖父,昨儿的事情是不是你做的”
“是孙儿做的。”赵重熙直言不讳。
皇祖父最担心的是他太过心慈手软,知道他对二皇叔下狠手,心里究竟是喜是悲根本都不用猜测。
况且他只是帮赵珂得到美人,又没有要他的命。
这种事情在皇祖父看来根本什么都不是。
昌隆帝整个靠在椅背上,凝着他的眼睛:“为什么”
赵重熙道:“孙儿不想应付第二个沈淑秀,贤妃娘娘和二皇叔的手伸得太长了。”
昌隆帝轻斥道:“不要总拿这个做借口,你小子分明就是不愿意别的
第三十七章 揭老底(下)
关于岳父大人的德行问题,赵重熙并不打算同皇祖父争辩。
臣子身上带点毛病,远比完美无瑕来得长久。
“是,孙儿知道了。”他简单应了一声。
皇帝寝宫占地极为广阔,单是一座正殿便足有勋贵之家待客正厅的四五倍那么大。
此时正殿中只有祖孙二人,多少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赵重熙虽然不怵昌隆帝,但就这么在正殿里同一国之君安静地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压力可想而知。
还是得寻些话来说。
他不禁又想起了吕松陵的案子。
时隔二十多年,很多线索都已经寻不到了,要想把他心里的那些疑点查清楚,询问皇祖父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
可他该怎么开口才能不引起皇祖父的怀疑呢
昌隆帝见他欲言又止,轻笑道:“有话就直说,朕又不是司徒六姑娘。”
自从三年前承认了对凤凰儿的情意,被皇祖父打趣是常有的事。
赵重熙和方才一样,也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做出了一副探究的模样:“皇祖父,方才我听那吕青青提起她的外祖父曾官至军器监,后来是犯了什么事”
昌隆帝抬眼看着他:“你竟然对这件事感兴趣”
赵重熙道:“军器监品级虽不算高,但所辖事务却非常重要,一旦出了纰漏,于我大宋军队的战力会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影响到战场形势。
能做到这样的位置,想来那吕松陵曾经也是个有能力且值得信任的人。”
昌隆帝冷笑道:“你年纪太小,自是不清楚当年发生的那些事情。
那吕松陵性情十分耿直,完全不似吕青青这般油滑,在燕国为官十几载,却只做到正八品的弩署坊令。
就因为那个臭脾气,他得罪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不得已才投靠到朕的麾下。
那时节我大宋军队四处征战,军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吕松陵因此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所以朕登基之后便论功行赏,让他做了军器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