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引凰为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月颜

    就算真的生了皇子,对咱们也构不成任何威胁。”

    韩禹道:“殿下说得不错,但圣上这般小心谨慎,就说明他也没有想好要如何处理这件事。”

    韩雁声也是快要做父亲的人,觉得自己特别能理解圣上的想法。

    不管怎么说那总是自己的骨肉,如何下得了手

    说来说去他们在乎的并不是德妃腹中有没有皇子,而是这件事来得太过凑巧。

    卓太后前脚刚对慕容离亭下毒手,慕蓉晓芙后脚就有了身孕,这两件事之间必然有所联系。

    正思索间,热气腾腾的饭菜到了。

    三人不再说话,举箸开始用饭。

    赵重熙离开后没多久,昌隆帝就来到了慕蓉晓芙宫中。

    慕蓉晓芙气色比前日好了很多,就是眼皮还有些肿,一看就是又哭过了。

    昌隆帝从来不喜欢爱哭的女人。

    但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说那一日的吕青青,他一看就知道是假哭,只觉得心烦不已。

    而眼前的慕蓉晓芙不一样。

    他知道她是在卓太后宫中长大的,但也清楚她对慕容离亭的感情也非常真挚。

    她之所以如此伤心,担心堂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亲人间的互相伤害敢到为难




第六十七章 亲笔信
    昌隆帝陪慕蓉晓芙用过午膳,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后,他才回了御书房。

    孰料他才刚在龙书案后坐下,就见上午没有处理完的那堆奏折上多了一封书信。

    昌隆帝挑了挑眉,指着那书信道:“大吴,这是怎么回事儿”

    吴公公方才刚伺候他用了午膳,哪里知晓御书房里发生了什么事,忙把方才在这里值守的小太监唤来。

    那小太监躬身道:“回圣上,这是来自燕国的信件,是中书侍郎刘大人方才递进来的,上面还盖有燕国的国玺。”

    其实最后一句话都是多余,通过中书省递到皇帝跟前的燕国信件,只可能出自燕帝之手。

    “燕帝写给朕的信”昌隆帝伸手把那封信拿了起来,目光炯炯地看着信封上的几个字。

    他曾经临摹过燕国安肃帝的字,因此一眼便看出信封上的字绝不是安肃帝的。

    歘地一声,昌隆帝干净利索地撕开信封,把信笺取出来抖开。

    “哈哈……”

    刚看了几个字,他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浑然没有注意那信封已经滑落在地上。

    吴公公和那小太监面面相觑。

    燕帝给圣上写信也不是第一次了。

    从前倒是听圣上夸过几次他的字写得漂亮,但似今日这样的笑声还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吴公公伺候昌隆帝几十年,胆子自然比那小太监大得多。

    他挥挥手示意小太监退下,这才缓步走到龙书案旁,把掉落在地上的信封拾了起来:“圣上……”

    昌隆帝的笑容渐渐淡了:“大吴,方才朕对德妃说的话你都听见了吧”

    吴公公忙道:“是,奴才全都听见了。只不知圣上指的是哪一句。”

    昌隆帝把信笺扔到他面前:“这封信并非燕帝所书,而是卓太后亲笔。”

    吴公公眼皮重重跳了一下。

    卓太后这是……

    一国太后给他国皇帝写信已经是逾矩,随便动用国玺,那等同于篡位了!

    他哪里敢去看信的内容,忙道:“燕帝本就是卓太后一手推上去的,他登基之后,燕国朝政也一直都由卓太后把持。

    那一年要不是咱长孙殿下出手,燕国恐怕早就姓卓了,又何须等到今日。”

    昌隆帝冷哼道:“年轻人行事就是不够狠辣。要知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趁着好时机把敌人踩死,迟早必遭她反噬。”

    吴公公的眼皮又跳了一下。

    圣上所说的年轻人,指的并不是长孙殿下,而是燕国的那位离亭世子。

    敌人,自然就是那卓太后。

    可他伺候圣上几十年,对卓太后这个人并不陌生。

    几十年前,她不过是一名燕国渭州府普通商户家的姑娘。

    因为父兄得罪了人,卓家的生意一落千丈,险些连饭都没得吃。

    若非元后娘娘及时拉了卓家一把,后来又动用了不少的银钱和左家的人脉把她塞到了延平帝身边,做了一名皇子侍妾。

    元后娘娘怎么想的他不清楚,但圣上却一直都看不上那卓太后。

    做侍妾的时候不懂争宠,被皇子妃和侧妃侍妾们挤兑得只能住在皇子府中最偏僻的角落,甚至于当时还是一名普通皇子的延平帝都险些把她给忘了。

    因为无宠,自然也就没有子嗣。

    连他这样身份卑微的奴才都知道,卓家姑娘已经是一颗废棋,元后娘娘投入的那些银钱和心血全都打了水漂。

    可自从燕国端康帝驾崩,情势突然急转直下。

    废棋一夜之间变成了杀招,在角落里干耗了很多年的女人,摇身一变成了延平帝最在乎的女人。

    更不可思议的是,她居然有本事扶持安肃帝登上皇位,自己把持朝政长达十数年。

    当然,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元后娘娘薨逝之后。

    卓太后再有本事再能干,娘娘也看不见了。

    昌隆帝又把信笺拿起来看了一遍:“大吴,你方才在想什么”



第六十八章 雨中愁
    午饭后,赵重熙和韩家父子一起走出了雅间。

    韩禹还有公事要处理,直接去了尚书省。

    韩雁声让小二哥打包了一些点心,自回家去哄媳妇儿。

    赵重熙有些牵挂凤凰儿,便吩咐李掌柜替他寻了一匹马,大约两刻钟后便来到了成国公府。

    然而他刚一下马,就听二门上的婆子说六姑娘一早便去了田庄,此时并不在府里。

    赵重熙抬头看了看天。

    都说春雨贵如油,可大宋今年的春天才刚开了个头,雨却已经下了好几回。

    就好比今日,天空也是阴沉沉的,谁也拿不准什么时候雨就会落下来。

    他又问那婆子:“田庄那边出了什么事儿”

    婆子躬身道:“回殿下,今儿一大早段庄头就进了府,不一会儿六姑娘就随着他离开了。

    老奴见六姑娘行色匆匆,也没敢多问。

    不过老奴估摸着田庄那边的事情肯定小不了。”

    赵重熙重新上了马:“你待会儿去给三夫人传个话,就说我去田庄寻六姑娘了。如果晚饭前还回不来,让她派人去宫里告知太子妃一声。”

    说罢他调转马头,很快又离开了成国公府。

    那婆子在后面大声喊道:“殿下,马上要下雨了……”

    可惜马儿跑得太快,很快就连马蹄声都听不见了。

    那婆子只好作罢,转身走进了二门。

    赵重熙身份尊贵,李掌柜哪里敢用寻常的马匹来糊弄他。

    所以他今日骑的是盛四爷的马,虽不及他自己的坐骑那般神骏,也算是百里挑一的好马。

    马跑得很快,大约半个时辰后,田庄大门已经隐隐约约地出现在赵重熙的视野中。

    他抖了抖半湿的衣袖,再一次感叹自己的运气真是不怎么样。

    明明距离田庄只有不到二里,骑马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春雨还是落了下来。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这般绵绵的细雨看似若有若无,照样能很快淋湿人的衣衫。

    赵重熙一夹马腹,骏马如离弦之箭一般朝田庄大门飞驰而去。

    康莺睡着后,凤凰儿离开了客房。

    段云春家的小院不算很大,平日里他们一家人居住还觉得挺宽敞。

    可今日康莺占了一间房,又添了凤凰儿主仆几个,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凤凰儿叮嘱了小丫鬟几句,让她好生伺候康莺,自己则带着红翡和史可奈回了田庄主院。

    春雨总是很容易乱人思绪。

    用过午饭后,凤凰儿本是打算小歇一阵,却被窗外沙沙的雨声弄得有些心神不宁。

    她索性披衣下床,走过去推开了窗子。

    雨声愈发清晰了,凉嗖嗖的湿气扑面而来。

    凤凰儿本以为吹一吹冷风,自己心中的郁结能散去一些。

    可惜春雨和欢乐似乎没有太大的关联,倚在窗边的她眼中的愁绪更浓了。

    慕容离亭这家伙究竟躲在什么地方

    同康莺见面之后,她对慕容离亭安全问题的担忧减轻了许多。

    三年未曾联络,康莺寻不到慕容离亭以及其他的暗卫并不奇怪。

    但她终究在慕容离亭身边待了好多年,对他们的行事风格一定非常熟悉。

    连她都无法联系的人,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凤凰儿能肯定,此时慕容离亭一定躲在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暂时肯定不会有性命之忧。

    可卓太后的人找不到他,就意味着自己的人同样也找不到。

    这种事情不宜拖得太久,否则后续说不定就会有很多麻烦。

    比如说燕国诬陷大宋扣留楚王世子,以此为借口将水搅浑。

    反过来也一样,大宋同样可以利用慕容离亭,以他的名义清君侧诛杀卓太后。

    而这两件事都会导致两国重燃战火。

    过了好几年安稳日子的凤凰儿,真想就这么安稳地过下去。

     



第六十九章 三爷计(上)
    赵重熙沐浴好换过干爽的衣裳,凤凰儿已经让人把康莺接了过来。

    时隔几年再次相逢,初见时英姿飒爽的姑娘如今竟落到如此惨淡的境地,赵重熙心下唏嘘不已。

    康莺行过礼后,在凤凰儿下首落座。

    赵重熙道:“康莺姑娘,你的事情我都已经知晓了。你就安心在此处养伤,一旦有了离亭世子的消息,我一定第一时间派人告知于你。”

    康莺站起身道:“多谢殿下。”

    赵重熙摆摆手:“话虽如此说,离亭世子的本事你最清楚,要想寻到他的踪迹并不容易。

    所以我想请姑娘把你当初做暗卫时的联络方式,以及离亭世子行事的一些习惯告知于我,你觉得可行”

    康莺略一思索后便一口应下了。

    如今她已是走投无路,实在没有隐瞒的必要。

    赵重熙和凤凰儿怕阮棉棉和司徒曜担心,把事情问清楚后便离开了田庄。

    不了解实情的阮棉棉已经担心了一整天。

    听春桃说昨夜有人闯田庄,凤凰儿一早就急匆匆随段云春赶了过去,不免有些担心。

    康莺这个名字一听就是个女子,可谁又能小觑一个敢夜闯田庄的女子

    而且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寻到自家头上的人,多半和那慕容离亭有些关系。

    差不多到了晚饭时分,阮棉棉估摸着小凤凰和阿福今晚大约不会回来了,便打发了一名小厮去给太子妃送信。

    司徒三爷和往常一样踩着饭点儿回府。

    刚一走进琴瑟居,就见阮棉棉抱着小女儿在廊下转来转去。

    本是再寻常不过的场景,他却立刻就察觉了妻子的不安。

    司徒笑年纪太小,尚不能体察母亲的焦虑。

    此时她已经吃过饭,正吵着要下地走路。

    司徒三爷紧走了几步,把小女儿从妻子怀中接了过来:“夫人这是怎么了”

    阮棉棉遂把昨夜有人闯田庄,今日一早凤凰儿便匆匆赶了过去的事情说了一遍。

    “夫人莫要担心,今日天凉,咱们有话进屋里说。”司徒三爷用另一只手揽着阮棉棉的肩膀,两人一起走进了偏厅。

    阮棉棉拧了个热帕子递了过去:“把笑笑给乳娘,你擦一擦手,咱们先用饭。”

    司徒三爷依言把笑笑递给乳娘,就听阮棉棉又道:“午后阿福也赶过去了,倒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就是想着闯庄那人八成和慕容离亭有关,所以……”

    司徒三爷轻笑道:“就是和慕容离亭有关又如何咱们要相信箜儿和阿福,他们一定能把事情处理好的。”

    阮棉棉白了他一眼:“你个死渣男的心真是大!孩子们有本事不假,可你也别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好么
1...238239240241242...3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