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月颜
赵重熙道:“不管生母是谁,那也是皇室血脉,皇祖父定然不会那般心狠。”
王院判赶紧附和:“殿下说的极是。”
其实在座的人都清楚昌隆帝是什么人。
开国皇帝心不狠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别说一个尚未出世的皇嗣,就算自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弟,只要敢打那个位置的主意,照杀不误。
虽然知晓对方没有恶意,王院判的中衣依旧早已湿透。
他有些忐忑地看着被晾在一边好半天的司徒三爷:“善夫,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你看……”
司徒三爷见他竟把找自己算账的事情都给忘了,笑道:“伯言兄,虽然咱们今晚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更何况你如今身上还但着干系,圣上定然会派
第七十三章 那些年
司徒三爷回京任职已经三年。
如今的他日子过得很顺心,和阮棉棉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加之夫妻二人拥有共同的爱好,平日里几乎是无话不谈。
兴致不错的时候,两人甚至能够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谈论上一世。
但他在衢州任职的那六年间发生的事,阮棉棉从来不问,他也不想提起。
原因很简单,提起衢州难免就会扯出吕青青,实在是有些煞风景。
所以赵重熙和凤凰儿也不知道那六年司徒三爷都经历过一些什么事,结交了些什么人。
今日也算是机缘巧合,王院判的到来,勾起了两人对那些过往的兴趣。
凤凰儿挽着司徒三爷的胳膊,把他拉回椅子上坐下:“爹爹,快给我们说一说当年的事儿。”
司徒三爷难得见她这副小女儿家的娇模样,一颗心都快飘起来了。
他带着一丝小得意道:“为父当初在衢州任通判,也是踏踏实实为百姓做过很多事情的!”
赵重熙在一旁看得直乐。
他和司徒三爷实在太有缘分,加之相处日久,对也算非常了解。
但仔细一想,他了解的只是前世的司徒曜以及重生后的岳父大人。
而那六年间的司徒通判对他来说是全然陌生的。
只是闲暇时听皇祖父和韩相稍微提过几句,说当初司徒曜在任衢州通判时,也算是颇有些政绩,官声尤其不错。
当时他并没有把这些话当回事。
政绩这种东西谁说得清楚
通判看似只是州郡官的副职,却可以直接向皇帝奏报州郡内包括州郡官、县官在内所有官员的情况,与监察御史的职责相似。
别看品级不算很高,在地方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需要政绩,自然有的是人替他卖命。
至于官声嘛……
正想着,就见阮棉棉推开书房门走了进来。
“人家王院判都走了,你们三个还在这里说什么呢”
司徒三爷忙上前扶住她:“夫人,天色已晚,你怎的还不去休息。”
阮棉棉走到书案旁坐下:“还早着呢,你们几个在说些什么。”
凤凰儿笑道:“爹爹和我们说当年在衢州做通判的事儿。”
阮棉棉笑道:“我倒是听说你爹那些年在衢州,很是为百姓们做了些实事,官声好得很。”
说罢转头笑看着司徒曜:“这说法应该没错吧”
司徒三爷方才的小得意早不知飞哪儿去了,俊脸微红道:“夫人这话是听谁说的。”
“你别管我听谁说的,今晚你是主角,我们仨都等着听你的光辉历史,赶紧的!”
司徒三爷被她这么一折腾,之前想好的那些事情竟不知从何说起。
凤凰儿噗哧笑道:“爹爹就先同我们说一说,当年你是怎么救了王大人女婿的。”
司徒三爷总算是理清了些头绪:“这件事说来话长了……”
原来那王院判女儿的婆家姓苏,是江南有名的药商。
王院判虽不愿与亲家的生意有瓜葛,但为了最疼爱的女儿能在婆家过得好,他还是替苏家的生意牵了线,让他们负责一部分宫中药材的供应。
但他把丑话说在了前面,但凡苏家的药材出半分纰漏,他绝不会出面维护。
苏家世代行商,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因此满口应承,一定保证药材的质量。
差不多十年的时间,苏家为宫里提供的药材从未出过任何问题,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大。
眼红他们家生意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就在十年前,苏老家主因为年迈不堪负累,便把这一宗生意交给了嫡长子,也就是王院判的女婿苏春和。
 
第七十四章 那些事
防盗章--------------大家待会儿来刷-----------
阮棉棉好奇道:“既如此,那位大侠怎的就愿意把消息透露给你呢”
司徒三爷笑道:“我要说了实话,夫人可不许生气,更不能怀疑我!”
阮棉棉白了他一眼:“和你这种整日不着调的人生气,我气得过来么!”
凤凰儿笑道:“爹爹,那大侠该不会是个女的吧”
赵重熙恍然大悟:“三爷的魅力果然无人能敌,就连江湖侠女都为你倾倒!”
司徒三爷急眼了,轻斥道:“你们两个简直唯恐天下不乱!”
阮棉棉扯着他的袖子笑道:“难怪让我别生气,原来是又惹了一屁股的风流债!
啧啧啧……我两辈子都没见过江湖侠客,更别说女侠了……”
司徒三爷求饶:“夫人莫要乱想,你且听我慢慢解释……”
“切——”阮棉棉松开他的衣袖:“我才没有乱想,就是有些羡慕罢了。
同样都是女子,人家就可以游历天下快意恩仇,我却只能在这四四方方的宅院中生儿育女,一辈子混吃等死,真是无聊透了!”
司徒三爷忙道:“夫人怎的又心急了。我之前答应过你的,等箜儿和阿福不需要咱们扶持了,我一定带着你游遍整个天下。”
阮棉棉嘟着嘴道:“你真把我当三岁孩子哄呢!
眼下阿福虽然深得帝心,可事情没有走到那一步,谁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变故
而且,就算将来他和箜儿顺利成为那什么,你以为事情就算完了”
别以为她不知道,死渣男所谓的“扶持”,和别人根本不一样。
争夺帝位用不着他,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他无非就是想像过去这几年重复过很多次的事情那样,替小凤凰把想打阿福主意的姑娘和她们的家族全都撵走。
可日子是人家小两口过的,他一个老丈人在旁边瞎掺和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将来阿福做了皇帝,如果能做到对小凤凰一心一意,那是他情深,也是小凤凰的本事。
如果做不到,那只能说明天下的乌鸦一般黑。
而且她相信,自己的宝贝女儿一定有本事应对,绝不会坐以待毙。
司徒三爷讪笑道:“总会有那么一日的。”
阮棉棉道:“等我老眼昏花耳腿脚不便的时候你还是一个人去吧!”
“棉棉——”
赵重熙和凤凰儿身子同时一抖,渣爹的无敌撒娇功又来了!
阮棉棉道:“眼下我又有了个小的,这些事说了也白说。倒是你,难道就打算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一直做下去么”
不管前世今生,司徒三爷从未在妻子嘴里听过这样的话,一时有些发懵。
“棉棉,你这是嫌弃我官职太低了”
“不是我嫌弃你,而是现实要求你必须求上进。
前几日我和广元长公主去南安侯府做客,你知道人家背地里怎么议论的么
说咱们箜儿虽然是成国公府的姑娘,阮大将军的外孙女,但终究只是一名四品官的女儿。
阿福大婚之后便要封王,按规制他身边还该有两侧妃四夫人以及侍妾无数。
以圣上对阿福的重视,说不定大婚后立刻就会赐下侧妃和夫人,而且他看中的人选,只会是出身高门的贵嫡出贵女。
到时候咱们箜儿拿什么去和人家争恐怕连正妃的位置都坐不稳!”
司徒三爷气坏了:“是哪个混蛋说的”
阮棉棉不以为然地耸耸肩:“你对我吼有什么用,我不过是学舌而已。”
司徒三爷瞪着一旁的赵重熙:“阿福,你真会这么做”
赵重熙知晓岳母大人的用意,十分配合地露出了无辜的神情:“我会不会不重要,重要的是皇祖父一定会这么做。”
司徒三爷握了握拳:“你们真当我不想升官发
第七十五章 使臣到(上)
昌隆帝的疑心病的确很重。
自从王院判替慕蓉晓芙诊脉那一日起,就有人在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载着他和司徒曜的马车驶入成国公府旁的小巷,不到半个时辰消息便传入了昌隆帝耳中。
第二日一早,王院判在巷口的小吃摊儿用过简单的早饭后,乘马车去了太医院。
今日的太医院和往日并无不同,太医们有条不紊地各自做事,王院判则坐在书案旁翻看昨日的医案。
其他的太医见他看得十分投入,都不敢轻易来打扰,屋子里显得格外安静,连翻动书页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可事实上,王院判却什么都没有看进去,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做才能保证全身而退。
昨晚他随善夫去成国公府的事,一定引起了圣上的怀疑。
伴君如伴虎,虽然善夫已经替他想好了借口,可圣上究竟会不会相信,谁也不敢打包票。
但如今箭已在弦上,退缩已经绝不可能,他宁可圣上早些召见,也不想如此煎熬。
然而,今日并非休沐,圣上就算真要召见他询问昨日的事情,也得等到下朝用过午饭之后,真是急不得。
好容易熬到中午,王院判正准备和其他太医一起去用午饭,一名小太监前来宣旨,让他去御书房见驾。
王院判定了定心神,在太医们羡慕嫉妒的目光中,和那名小太监一起走出了太医院。
饶是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走御书房的一刹那,王院判的心脏还是不受控制地加快了跳动。
大礼参拜后,昌隆帝并没有立刻叫起,而是用辨不出喜怒的声音问:“王爱卿,昨晚你都去忙什么了”
王院判定了定心神:“微臣昨晚随司徒中丞去了成国公府,给襄国夫人看诊。”
“襄国夫人病了”
“回圣上,襄国夫人并未生病,而是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
“哦”昌隆帝捻着胡须道:“成国公府有府医,京里好些规模比较大的医馆晚间也有郎中值夜,襄国夫人也不是那等娇气的妇人,司徒中丞为何偏要连夜请你过府”
王院判不疾不徐道:“襄国夫人身体底子虽然不错,但毕竟不算年轻妇人了。
她一年前刚生产过,元气尚未彻底恢复,其实并不适合这么快再次有孕。
司徒中丞担心襄国夫人承受不起,因此才请微臣过府去给她把把脉,顺带开个方子调理一下。”
昌隆帝见他神情自如,语调平和,心中的疑虑散去了大半。
“王爱卿平身,站起来回话。”
“谢圣上。”
“襄国夫人可还安好”
“除了身子有些虚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大碍。”
“襄国夫人乃是大将军爱女,又即将成为皇长孙的岳母,王爱卿今后便多费些心思。”
“微臣一定尽心为襄国夫人调理,以求母子平安。”
昌隆帝点点头,话锋一转:“王爱卿在太医院供职已然二十多年,是朕最信得过的臣子。”
“微臣谢圣上。”
“德妃的身孕依旧不要外传,朕自有主张。”
王院判忙应是。
昌隆帝摆摆手:“朕还有许多奏折要看,爱卿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王院判忙躬身行礼,放轻脚步退出了御书房。
他不知道圣上究竟有没有打消疑虑,但想来昨晚的事情是不会被追究了。
只是那德妃的身孕……
替人看诊几十年的王院判,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医术生出一些不自信。
两日后,燕国使臣到了。
不同于三年前两国之间的和谈,此次燕国使臣是专程为了慕容离亭一案前来宋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