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月颜
因此,按部就班步步为营这些最稳妥的做法,在如今的他看来却太过消极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一个纯粹的赌徒。
年少时敢用整个家族的命运去赌一个未知的前程,如今的他同样敢用中原的半壁江山去赌整个天下。
但很多事情是急不来的。
譬如说建立一支与骑兵同样强大的水军。
骑兵不仅需要数量庞大的马匹,还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甲胄、兵器,以及训练有素的士兵。
单是每年消耗的银钱和粮草便是步军的许多倍。
而水军比起骑兵,所耗费的粮饷只多不少。
两相权衡之下,大宋主要的敌人是燕国和契丹,因此骑兵的作用暂时大于水军,昌隆帝只能忍痛暂时搁置了水军的建设。
尤其是擅长水战的勇义侯殉国之后,大宋的水军几乎成了一盘散沙。
虽然尚有镇远将军这样的老将统兵,但他年事太高,早已经不堪重负。
而周夙有能力人又年轻,似乎又让昌隆帝看到了建立强大水军的希望。
最大顾虑便是时间。
本来他打算拿出耐心给周夙五到十年的时间,相信他一定能够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水军。
可如今看来却有些来不及了。
昌隆帝又看了一遍手中的军报,重重叹了一口气。
南疆大乱波及燕宋两国,看似情势危急,其实更是机遇。
弄得好了说不定能扩大版图,再不济也能让南疆对大宋俯首称臣。
可如今他手头能打水战的军队只有周夙手中那几万人,擅长山地作战更是少之又少。
这么好的机会他一旦抓不住,那姓卓的女人却绝不会手软。
一旦……
立在他身侧的的吴公公知道昌隆帝在愁什么,可他只会伺候人,哪里有那个本事替主子分忧。
不得已他只能轻声唤道:“圣上,您前儿还对长孙殿下说,等军报来了之后便召他来一起商议的,不如老奴这就让人跑一趟东宫”
昌隆帝并没有抬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吴公公赶紧走出御书房,唤来一名小太监仔细交待了一番。
大约半个时辰后,赵重熙随着那小太监走进了御书房。
行过礼后,他按往常的习惯走到了昌隆帝身侧。
“重熙,瞧瞧这个。”昌隆帝把军报直接递给长孙。
赵重熙接过军报仔细看了一遍。
内容和那一晚他们分析的大同小异。
只是没有想到,南疆的二王子此时居然就在桂州,而且成为了他父王的座上宾。
“皇祖父。”赵重熙合上军报,坦然道:“南疆的风俗与我大宋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这位二王子虽然是南疆王后所出,但在王位的争夺上,他明显不及大王子有优势。
还有他们那位王叔,据说实力也不容小觑。
二王子同我父王结交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要借大宋之手助他登上王位。
可……”
有些话他真是不好说。
父王虽然挂了一个储君的名头,却无法调动大宋的一兵一卒。
且不说皇祖父究竟在不在乎那南疆二王子的示好,就算最终愿意同他合作,也绝不会通过父王之手。
他话锋一转又道:“父王的奏折上怎么
第八十章 南疆乱(下)
听了昌隆帝的安排,赵重熙暗暗松了口气。
都说女子心眼小,男子气量大,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当年周夙和小晞的婚事被自己搅和后,小晞很快便从伤痛中走了出来。
她接受了荀朗,也得到了真正的幸福。
如今她很快便要做母亲,从前对周夙的那点情意早已经烟消云散。
可周夙呢
只看他如今依旧孑然一身,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年轻有为俊朗不凡的勇义侯,想嫁给他做侯夫人的女子不知有多少,可他却一直不愿意娶亲。
不愿意娶亲也就罢了,可他竟连他母亲从前给他安排的通房也全都打发了,就连那柳飘絮也被送出了京城,两人再无来往。
两世为人的赵重熙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花心风流的男子,因为退了一次婚,居然能变成一个不近女色的冷面男人。
上一世那柳飘絮是他心尖尖上的人,小晞因此被逼得没有容身之地。
这一世他对柳飘絮同样一见钟情,第二次见面两人就公然在外搂搂抱抱。
怎的突然就不喜欢了这么快便厌倦了
不久前还听闻周夙的母亲为了他的婚事头发都愁白了,却依旧没能说服他。
不知内情的人都说他眼界太高,知道内情的人却清楚得很,周夙这是后悔了。
后悔没有珍惜左未晞,后悔曾经那样伤害一个全心全意待他的女子。
可惜世间没有后悔药,浪子回头金不换,人家左未晞却根本不稀罕他这个回头浪子。
赵重熙很了解周夙。
他不会记恨左未晞,却一定会看荀朗不顺眼。
当然,荀朗也一定不会喜欢他。
这样的两个人是绝对不可能在一起共事的,更不能一起上战场。
所以让荀朗和涂浚直接去桂州,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只是这扩充水军的事,皇祖父是不是太过心急了
宋燕之间必有一战,但决定最终胜负的一定还是骑兵和步兵。
莫非皇祖父想要……
御书房不是个适合胡思乱想的地方,赵重熙收回思绪道:“照如今的形势,户部能拨出那么多银子么”
其实户部并非拨不出银子,而是边境战事一触即发,今后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太多。
昌隆帝却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摆摆手道:“这点银子不算什么,朕从自己私库里出,不用户部拨银子。”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赵重熙不好再劝。
“皇祖父思虑周全,以周夙的本事,一定能很快训练出一批能打仗的兵。”
昌隆帝道:“虽然朕没有准你一起出去历练,但你也不能做甩手掌柜,慕容离亭的下落要继续追查,南疆那边的事情也盯紧些。”
赵重熙躬身道:“是,孙儿一定尽力。”
昌隆帝点点头:“朕知晓你还要去会同馆找那夏司宪,就不留你用午膳了。”
“谢皇祖父。”赵重熙笑着行过礼后,离开了御书房。
会同馆中,夏司宪命人备好了酒菜。
酒醇菜香,尤其那几道燕国没有的辣菜,让人看了食指大动。
可夏司宪却丝毫不为所动,一张方正的脸上却是愁云密布。
随从们不知他为何事犯愁,但却深知他的脾气向来都不太好,所以上过菜之后都躲得远远的,不敢在他面前晃悠。
终于,屋外响起了一阵问安的声音。
夏司宪脸上的愁云瞬间散去一半,他站起身略整理了一下衣裳便迎了出去。
赵重熙见他神色有异,温声道:“夏大人,你这是……”
其实他不过是顺嘴一问。
能让夏司宪情绪产生波动的事,要么就是慕容离亭,要么就是南疆。
照眼下的情形看,多半是后者。
夏司宪给随从们使了个眼色,抬手道:“长孙殿下请。”
随从们知晓主子和殿下定
第八十一章 说秘辛
夏司宪也是世家子弟,幼时甚至还在司徒家的家学里念过书,算是与司徒曜做过几年同窗。
但他那时的样貌和性情都和如今完全不同。
这一点从司徒三爷那一年在晋州,闲极无聊时偷偷画的那两幅小像中便能看得清清楚楚。
一个是满脸横肉的霸道小胖子,另一个是留有髭须的冷硬中年男人。
司徒三爷能一眼看出夏司宪身上的变化,却并不知晓这些变化的缘由。
其实原因也不算复杂。
就在成国公府离开燕国后不久,夏府也遭遇了巨大的变故。
几乎是一夜之间,夏司宪就从一名娇生惯养蛮横霸道的小少爷,成为了一名衣食无着的孤苦少年。
如果不是楚王慕容绯慧眼识珠,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并且将他推荐到当时的刑部尚书门下,他甚至连步入官场都资格都没有。
三年前去晋州查案,夏司宪和燕国那位大理寺卿林望一样,一开始并没有把赵重熙放在眼里。
十六岁的少年郎,年轻单纯待人诚恳,除却身份之外,和寻常的少年也没有多少区别。
说是前来晋州查案,其实不过是借着查案的名头给自己镀一层金,以便尽早在朝堂中站稳脚跟。
否则宋帝为何会选择司徒曜那样的人做他的副手
然而,直到那一日寿宴对峙,所有的人才算是看清楚了这位宋国皇长孙的真面目。
所以如今的夏司宪一点也不敢小觑赵重熙,对他的态度十分恭敬。
只听他压低声音道:“长孙殿下,您和离亭世子交情匪浅,想来应该知晓下官同楚王府的关系。”
赵重熙挑了挑眉:“夏大人是想告诉我,你如今乃是假意投靠卓太后,实则依旧是站在楚王府一边的”
夏司宪道:“殿下玩笑了,下官虽然蒙楚王恩赏提携,但向来只忠于大燕皇帝。”
赵重熙哪里有闲心听他扯这些,冷声道:“夏大人是什么样的人同我没有分毫关系,既然提起南疆,那便只说南疆之事。”
“是,是,请殿下勿怪。”夏司宪讪讪道:“非是下官喜欢东拉西扯,实在是楚王府同南疆渊源颇深,如若不是下官偶然得知,绝不会知晓此等秘辛。”
“楚王府和南疆渊源颇深”赵重熙重复了一句,似是有些不相信他的话。
夏司宪道:“楚王府的老太妃,也就是楚王的生母,与南疆的王后乃是嫡亲姐妹。”
“竟有此事”赵重熙目光微闪。
“下官如何敢欺哄殿下,这件事情是楚王府的秘密,就连大燕皇帝和卓太后都不知晓。”
“既是如此重要的秘密,你今日为何要与我说”
“殿下。”夏司宪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下官不敢自诩忠诚,但对离亭世子的人品深信不疑,他就不会做出那等禽兽都不如的恶事。
虽然下官目前也不知晓世子爷的下落,但南疆此次动乱实在来得太过凑巧,由不得下官不生疑。
下官位卑言轻,身边也无有得用的人手,因此只能把这个秘密告知殿下,希望您能伸手帮世子爷一把。”
赵重熙微微眯了眯眼睛,伸手扶了他一把:“夏大人不必如此,这件事情牵扯甚广,咱们还是从长计较。”
夏司宪见他没有把话说死,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赵重熙却淡淡一笑:“南疆与宋燕皆是邻国,一旦发生动乱,两国谁都别想独善其身。
不瞒夏大人,我本来是打算亲自去一趟的,无奈京里有些事务实在脱不开身,只得作罢。
但不管离亭世子是否与此次动乱有关,我都会尽快查出他的下落。”
夏司宪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再次表示了感谢。
离开会同馆后,赵重熙又去了成国公府。
凤凰儿的马车早已经在三房大门外等候多时。
第八十二章 突改口(上)
左未晞这一胎极为安稳。
不仅没有孕吐,觉也睡得格外香甜。
要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那便是自从他们夫妻回京之后荀朗便开始忙军务,陪伴她的时间也少了许多。
虽然她从不是喜欢撒娇耍小脾气的女子,但特殊时期,自然还是希望夫君能多陪一陪她。
芸香见她今日午饭不如前几日用得香,整个人看起来也有些恹恹的,不免有些心疼。
她轻声建议道:“夫人,不如让侯爷再请几日假多陪陪您”
左未晞苦笑道:“你以为朝廷的俸禄是白拿的阿朗袭爵虽是圣上的意思,但朝中不服气的人比比皆是。
阿朗身上的压力已经够大的了,我帮不了他也就罢了,如何还能拖他后腿”
这些道理芸香并不是不懂。
可自家侯爷和夫人都没有长辈,她们这一群丫鬟又都是没有成婚的。
眼看着主子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怎么可能不着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