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月颜
而不满三岁的赵重安被迫同亲娘分开,留在了太子身边。
他是在方侧妃身边长大的,虽然乳母丫鬟一大群,对亲娘也十分依赖。
而今他的亲娘已经被打入了囚车,自是不可能再来照顾他。
因此回京这一路上,赵重安三日一小病五日一大病,生病之余还不忘日日哭闹。
太子从前心疼小儿子,完全是因为爱屋及乌。
因为宠爱方侧妃,所以才对病弱的幼子多了几分心疼。
如今心爱的女人插了他一刀,他看小儿子自然也也就越发不顺眼。
正打算呵斥几句,就听一名小厮来报,说龙虎卫指挥使张将军求见。
太子本就心烦,对这个处处与他作对的指挥使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但这一路上他也算是把张指挥使给好生折腾了一番。
今晚他来寻自己,定然又是老调重弹,催促自己即刻返京。
二百里,这是颍昌府与宋京之间的距离,也是他和父皇之间的距离。
看似并不遥远,其实是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他的儿子要大婚了,身为父亲的他自然也是有几分欢喜的。
可他的儿子即将做大宋皇帝,让他这个做了几十年储君的人情何以堪
所以他这一
第一百九十一章 拔隐刺
赵重熙并不认为女子就该一辈子关在宅院中,打理家事伺候丈夫照顾孩子。
他熟识的女子不算很多,但她们中能力不输男子的却不在少数。
热衷权力手段繁多的皇祖母,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盛迎岚,武功高强毅然从军的苻溱微,还有那一对才华横溢的时家姐妹花。
甚至是他的母妃和岳母、左未晞、慕悦儿,她们也不是那种打算一辈子依靠男人,菟丝花一般的女子。
更不用提他的凰儿。
论眼界、才华、心胸、气度、智谋,又有几个男子能与她相比
可惜这些只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同时下的绝大多数男子,甚至是大部分的女子的想法都完全背道而驰。
别说让女子真的去和男子争权夺利,甚至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就算是在脑子里想一想似乎都是罪过。
即便他很快就要成为大宋的皇帝,也不敢肯定自己这辈子有能力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当然,现在就去想那些事完全没有必要。
眼下最要紧的是把皇祖父心里隐藏的那根刺彻底拔掉。
大宋此次对燕国宣战,目的不是要占什么便宜得什么好处,而是一统中原。
虽然燕国早已式微,但谁也说不清楚这场战争将会持续多长时间。
他登基之后,主要的精力肯定是要放在战争上,御驾亲征几乎是已经定下的事。
照皇祖父的意思,一旦他离京,朝中大事便会交到凰儿手中。
他对凰儿全心信任,丝毫不怀疑她有能力把朝中事务打理好。
但他不相信朝中的那些臣子,更不相信皇祖父。
凰儿不是皇祖母。
她年纪太小,对大宋又没有立过寸功,在朝中根本没有威信可言。
仅凭一个皇后的身份,是无法在朝堂中立足的。
除非有积威深重的太上皇在背后不遗余力地支持,替她扫平皇权路上的荆棘。
可皇祖父会这么做吗
一开始的时候肯定会。
就好比当初赵左两家刚结盟时,还有大宋刚立国时,皇祖父全心信任皇祖母,甚至连奏折都可以让她批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夫妻二人的心态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尝过皇权滋味的皇祖母舍不得放弃,渴望乾纲独断的皇祖父觉得束手束脚,最终导致夫妻关系彻底破裂,皇祖母不惜以诈死远遁他乡。
一个连妻子都不信任的男子,凭什么相信他会全心信任孙媳妇
若非时晴有本事控制皇祖父所中之毒,凰儿绝不可能有如今这样的待遇。
昌隆帝被他看得浑身不舒坦,讪笑道:“重熙,你觉得箜儿和你皇祖母是一样的人么”
赵重熙摇摇头。
昌隆帝抚额:“那不就结了!箜儿虽然聪慧过人,对权力却并不热衷。朕都能信得过她,难道你还心存疑虑”
赵重熙道:“人都是会变的!您会变,我也会变,箜儿同样不能免俗。
谁天生都不是喜欢追逐权力的人,谁又不是尝过权力的滋味后变了的
万一箜儿变了,或者说您以为她变了,这样的结局我承受不起。”
昌隆帝又被气笑了。
搞了半天,绕了这么大个弯子,重熙这臭小子是担心自己会对司徒箜那丫头不利!
他忍不住骂道:“臭小子!朕活了几十年,还从未见过你这般惧内的男子!
为了个未婚妻,你居然不相信自家皇祖父!”
赵重熙满脸嘲讽之色。
虽然没有说话,昌隆帝还是瞬间便懂得了他的意思。
长孙不相信他!
无论他怎么低头,说多少好话,给他多少东西,他永远都不会像从前那般信任自己了!
可他能说什么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他自己把事情做在前,得到什么样的待遇都是应该的。
&n
第一百九十二章 训太子
防盗章---------亲们待会儿来刷----------
待赵重熙的脚步声彻底消失,昌隆帝的笑容也散尽了。
长孙说得不错,他是该去会一会他的好儿子!
想罢,他也懒得唤人伺候,自己站起身走出御书房,慢悠悠朝偏殿那边踱去。
偏殿中,老老实实面对墙壁站着的太子,嘴巴却不肯老老实实闭着。
吴公公本想把太子送到偏殿就马上离开的,但又怕自己一走他就跑了,只能生生忍着这份聒噪留了下来。
太子迟迟没有听见吴公公离去的脚步声,转过头看着他,冷笑道:“本宫是奉旨到这里来面壁,你在这里守着是什么意思”
吴公公不想接话,索性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好整以暇地望着这个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男子。
在赵重熙的督促下,一行人只用了两日便回到了京城。
然而,车队驶入皇城后,父子二人心中不约而同地都有些异样。
太子不敢去见他的父皇,赵重熙则是不想见他的皇祖父。
太子掀开车帘子探出头吩咐了伴行的侍卫几句。
很快,骑着马的赵重熙就黑着一张脸来到了车窗外:“父王有事”
太子有些心虚道:“重熙,你说……你皇祖父会不会一怒之下……”
赵重熙冷哼道:“您现在才来后悔,不觉得晚了点儿么”
这话其实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上一世皇祖父见死不救,这一世又拿他去换解药,这两件事压在他心头已经好几个月了。
他怨过、恨过,但在凰儿的劝说下渐渐放下了。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亲人,却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亲人。
那些对他好的,他会全心对待;对他不好的,面子上过得去也就罢了。
至于那些害过他的,他一个即将登基为帝的人,总不能整日只想着要怎么弄死他们吧
就好比他的皇祖父,他虽然已经不再憎恨他,但一时间却很难做到与他坦然相对。
不由得暗悔,早知道方才进了南城门后就直接去成国公府了。
被赵重熙拿话一堵,太子悻悻地坐回了车厢中。
回东宫简单洗漱后,父子二人连太子妃那边都顾上去,换了衣裳后去了御书房。
然而,当他们来到御书房门口时才得知,向来勤政的昌隆帝居然还没有前来御书房。
赵重熙唤来一名小太监,询问之后顺带就吩咐他去请皇祖父。
今日恰逢休沐,昌隆帝昨晚便歇在了韩皇后的永安宫。
因为精力有些不济,他用过早饭后索性又躺回床上睡了个回笼觉。
没曾想这一睡就是两个时辰,而且还是被皇后给摇醒的。
昌隆帝把眼睛撕开一条缝:“怎么了”
韩皇后笑道:“恭喜圣上,太子殿下和长孙殿下一起回宫了。”
昌隆帝的眼中瞬间就迸发出了巨大的欢喜:“重熙回来了”
韩皇后嘴角微抽。
她方才说的明明是两个人,而且太子还排在在前面。
可圣上却愣是只听见了皇长孙三个字,生生把太子给抛脑后去了。
当然,韩皇后对太子那个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
既然圣上这个做爹的人都不在乎,她吃饱了撑着才去提醒。
韩皇后伸手将昌隆帝扶起,笑道:“圣上还是赶紧洗漱了就过去吧,皇长孙在外奔波劳碌几个月,不好让他等得太久。”
其实昌隆帝也心虚。
重熙那孩子迟迟不回京城,军务固然重要,不想见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缘由。
待会儿见到他,也不知会不会……
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
昌隆帝看着黑瘦了许多,却显得愈发内敛成熟的长孙,眼眶顿时就红了。
而他的长孙却没有怨憎他的意思,行过大礼后十分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
“皇祖父,您最近感觉怎么样”
昌隆帝笑道:“朕无碍,怎么着也要把江山稳稳交到你手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赵云妍(上)
懦弱无能的人往往都是墙头草。
太子虽然自持身份,自小最不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但他从前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野心,同身边那些幕僚仆从,以及方侧妃等人的撺掇有直接的关系。
最近一段时间他身边清净了许多,他成了一根墙头上的孤草,不知道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选择。
从桂州一路行来,他多少还是想明白了一些问题。
他不是儿子的对手,更不可能重新赢回父皇的整颗心。
皇位是不敢再去奢望了,可他才三十出头,难道就要开始养老了么
本就对养老这个问题十分抵触,此时再听昌隆帝的话,只觉得实在是太扎心。
好好享受生活,好好过日子,父皇这是想要拖着他一起开始那美好的养老生活么!
昌隆帝不容他辩驳,沉声道:“朕已经替你择了三处比较合适的府邸,待会儿你去苻氏那边同她商量一下究竟喜欢哪个。
重熙大婚后,你们一家人再住在东宫就不合适了,还是尽快择吉日搬出去住。”
十多年来太子一直在外州,早已经习惯了自己做主的生活。
既然已经不能做皇帝,他对东宫哪里还有什么留恋之意。
难得从父皇口中听见合心意的话,太子跪下行了大礼:“儿臣谢父皇。”
昌隆帝道:“起来吧,又没有旁人,跪来跪去的麻烦得很!”
太子心中一喜,依言站了起来。
昌隆帝微微颔首,从椅子上站起来朝偏殿门口走去。
太子见他腿脚不似从前那般利索,忙紧走几步上前打算搀扶他。
孰料昌隆帝却停下脚步侧过头看着他:“做错事必须受罚,朕方才让你在这里面壁思过两个时辰,莫非时间已经到了”
太子简直死的心都有了。
一个准备开始养老的爹,记性有必要这么好
一个准备开始养老的儿子,竟还需要面壁思过!
昌隆帝见长子面如土色,翘起嘴角重新迈开腿走了出去。
再说赵重熙。
离开御书房后,他用最快的速度回到了东宫。
离开几个月,东宫的景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春天的清丽已经被秋日的秾艳所取代。
赵重熙却无心欣赏美景,三步并作两步朝主院走去。
这几年太子和他的侧妃姬妾们都去了桂州,东宫里的主子只有太子妃和赵重熙,因此宫人的数量比从前少了很多,平日里清净得很。
今日太子一行回京,东宫中的人多出了几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