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月颜
但这件事不是选出承头的人便算结束的,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细细安排。
很快又有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夫人问:“既然是要拍卖,那这些东西总要有个具体的定价。
敢问司徒六姑娘,这价格该由谁来定”
凤凰儿欠身道:“程老夫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京中规模大而且信誉良好的当铺一共五家。
从明日起,小女会从五家当铺中各请四位从业二十年以上的朝奉前来为这些物品估价。
届时按估价的五成起拍,不知程老夫人和诸位夫人可有异议”
程老夫人暗暗点头。
司徒六姑娘的聪慧她早已耳闻。
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毕竟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所谓的聪明大多体现在琴棋书画上,处理事务的能力通常都十分有限。
就算长辈们花了大力气精心教养,经验方面总是欠缺的。
没想到她竟是成竹在胸,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极为周全。
凤凰儿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又道:“此次拍卖,涉及的银钱数目
第二百零五章 锦上花(上)
凤凰儿尚未出阁,出席生辰宴的都是女客。
但她身份实在特殊,所以今日成国公府外院也摆了宴席,专门招待男客。
正喝到酒酣耳热之际,内院那边传来了消息。
——司徒六姑娘打算将今日收到的所有礼品全数拍卖,所得银钱一部分充作军饷,另一部分将用于抚恤阵亡将士的遗孀遗孤以及伤残士兵。
在座的人基本都是朝中重臣,自不会像贵妇贵女们那样随便听到什么事情便凑在一起嗡嗡议论。
但因为传来的消息不够详实,他们心中立刻对司徒六姑娘突然做出的决定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大宋的准皇后颇得圣上看重,甚至让她到御书房读书,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因此她的生辰宴,满京城的官员勋贵谁敢不重视
至于说这场生辰宴有敛财的嫌疑,对他们而言不仅正常,而且来得太及时了好么!
一个愿意接受群臣示好的皇后,怎么也比那种油盐不进,眼中容不下半粒沙子的一国之母好伺候。
唯一的遗憾是此次送礼的人太多,想要做到脱颖而出又不打眼实在不易。
可方才他们听到了什么
他们精心挑选的礼物即将被拿出来拍卖!
一部分人心道,早知如此,那时候就应该挑选价值更高的礼物。
既能让准皇后领情,又能给圣上留下为了大宋慷慨解囊的印象,似这般一箭双雕的好事,真不是每日都能遇到的!
另一部分更加务实的人则已经开始盘算,十日后的拍卖会上要花多少银子。
地位最高家底也最厚的那些人则立刻又有了新的打算。
到了司徒六姑娘这个位置的女子,好名声比一切都重要。
既然她已经把架子搭好,他们自然要往上添砖加瓦。
都说雪中送谈难,锦上添花易,殊不知要想成功做到锦上添花,也需要好时机。
而如今好时机已经在眼前,就看他们如何把花添上去了。
男客们再也忍不住,也凑在一起议论起来。
见此情形,脑袋瓜向来十分好用的袁谟凑到赵重熙耳边,压低声音道:“重熙,这种时候该你出头了吧”
赵重熙还在琢磨拍卖会的事,听他这般询问,浅笑道:“我自然要大力支持凰儿,但今日却轮不到我出头。”
袁谟还想说些什么,就感觉厅堂中突然安静下来。
两人不再说话,一起抬眼望去。
只见一身华服的成国公司徒恽正冲四周拱了拱手,朗声道:“大宋国运昌隆,连女流之辈皆有如此志向,实在令人感慨不已!”
正考虑该如何添花的男客们见时机到了,互相丢了个眼色。
立刻就有一名身着藏青色锦袍的男子站起来冲司徒恽拱了拱手:“成国公所言极是,我等皆是堂堂七尺男儿,岂能不如妇人。
在下愿意再捐出一件收藏多年的玉器参与拍卖。”
厅堂中再次热闹起来。
不到一刻钟,在座的男客几乎全都表了态。
其中成国公出手最为大方,捐出了十件精品。
皇长孙和司徒曜也不甘示弱,同样捐出了十件。
以韩相为首的重臣,皆是八件。
……
等记录捐赠物的单子送到凤凰儿跟前儿时,她几乎惊掉下巴。
大宋的勋贵世家底蕴虽然不如大燕,但家底真是不薄。
这些朝中重臣出手比他们的媳妇儿大方多了。
赵重熙看着她的样子觉得好笑,趁人不备在她下巴上轻轻捏了一下。
凤凰儿俏脸微红,忙偷看了一眼身边的丫鬟们。
见丫鬟们各自做事,并没有朝他们这边看,她才忿忿地拍了赵重熙一下。
阿福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他们两人之间不是没有比这更加亲密的行为,可那都是背着人的。
虽然丫鬟们都是自己人,也不能这么乱来好不好!
赵重熙无辜地耸耸肩,伸手指着那单子:“瞧瞧喜欢哪几样,到时我拍了送给你。”
春桃
第二百零六章 锦上花(下)
送走赵重熙和吴公公后,凤凰儿回了润心园。
洗漱后她吩咐丫鬟们多点了两盏灯,歪在床头把那册子打开。
刚看了一行,凤凰儿就笑了起来。
春桃在一旁替她整理衣物,闻声也笑了笑。
自家姑娘最爱看书,这几年长孙殿下为了哄她开心,不知寻了多少孤本珍本送到国公府来。
不过,今日这册子看起来是簇新的,倒不像是从前那些孤本珍本。
莫非是书坊中最新的小话本
平日里姑娘偶尔也爱翻看,不过都是红翡去书坊中淘回来的。
今日姑娘过生辰,殿下竟把红翡的活儿都给抢了。
那小丫头要是知道了,肯定又要气得跳脚。
凤凰儿翻看的自然不是什么小话本,而是赵重熙派人替她调查并整理的朝臣资料。
这可不是吏部记录在册的那种板板整整的官员履历,而是真正用心调查整理之后,如同一个个小故事般的资料。
第一个故事讲的恰是今晚向她提问的那位程老夫人的丈夫,礼部尚书程旭年。
春桃见她看得津津有味,轻声劝道:“姑娘,时辰不早了,明日还有好些事情要做,您早些睡吧。”
凤凰儿轻轻嗯了一声,把手里的册子合上递给春桃:“替我收好。”
春桃收好册子,放下帐子吹了灯,轻轻走了出去。
凤凰儿虽然合上了眼睛,心里却依旧还在想那册子里记载的那些故事。
她今晚之所以能轻易唤出贵妇贵女们的名姓,除却记性好之外,功课做得充分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没曾想阿福得知这件事后,竟依葫芦画瓢,私下里派人仔细调查了所有的朝臣,甚至还让人把那些资料编成了一个个的故事。
此时距离她成为大宋皇后还有一个月,以她的记性,很快就能将这些故事全都记住。
即便阿福登基之后就御驾亲征,她相信自己也能很快胜任辅政一职。
阿福真是个心细的人。
凤凰儿满心甜蜜地进入了梦乡。
赵重熙和吴公公回到皇宫时,亥时都过了。
他本想直接回东宫歇息,却被吴公公半拖半拽地拉到了皇帝寝宫。
一走进寝殿内室,就见昌隆帝斜倚在床头,精神头十足地看着他。
赵重熙顿时有些头大。
瞧皇祖父这个架势,今晚像是要和自己秉烛夜谈。
他可以拒绝么
几个月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明日一早还要上朝,他真不知道自己这条小命还能不能熬到大婚那一日。
昌隆帝笑骂道:“臭小子这是在嫌弃朕”
赵重熙嘟了嘟嘴:“孙儿不敢!”
昌隆帝重重哼了一声:“若是换作司徒家的丫头想你陪着说话,你小子还会是这张臭脸!”
赵重熙在龙床边坐下,按了按眉心道:“皇祖父有什么话就快点儿说,我都快困死了。”
昌隆帝笑道:“你快把司徒丫头那个什么拍卖的事情同朕说说。”
赵重熙叹道:“您不是都给她送了一车好东西去了么,怎的还要来问我。”
昌隆帝没好气道:“我那是相信她,其实什么都没弄清楚。”
赵重熙无语。
皇祖父这个样子,他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凰儿把他卖了他还在帮着数钱
无奈之下,他只能把凤凰儿的想法同昌隆帝详细说了一遍。
昌隆帝听得津津有味。
照大宋如今的财力,三五年间军队的饷银不至于短缺。
倒是抚恤那些遗孀遗孤,以及安置那些伤残士兵的事情,不能再继续拖延了。
他不是个冷心冷情的人,对那些为了赵家的江山做出牺牲的人,他并没有抛在脑后。
只是这些年朝中事务太多,抚恤这些人的事情又比较特殊。
那些需要抚恤的人分布在大宋的每一个角落,就算查清楚他们的人数和状况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第二百零七章 各自忙(上)
赵重熙脸上的笑意虽只是一闪而逝,却没能逃过昌隆帝的眼睛。
他用力捏了捏麻木的右手,好半天才沉声道:“重熙,知道朕为何执意要选择你为继承人么”
这一趟远行归来,祖孙二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前昌隆帝对赵重熙虽然十分喜爱,却做不到全然信任。
赵重熙也一样,虽然极为崇敬昌隆帝,却不敢对他敞开心扉。
而现在,最隐秘的事情已经被戳破,昌隆帝最在乎的皇位也即将交给长孙,两人之间不仅是心里,就连对话都变得敞亮多了。
赵重熙坦言:“因为我是个心软的人。”
昌隆帝道:“朕这一生杀伐虽重,却从未有一次将刀口对准骨肉血亲。
并非他们个个安分守己,让朕寻不到对他们下手的理由。
皆因你曾祖父自幼便教导朕,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独木难成林啊!
可惜朕的几个儿子,不管是懦弱昏庸的还是志大才疏的,没有一个心存善念。
一旦把皇位交到他们手中,大宋迟早会走燕国的老路。
而你不一样……”
赵重熙暗暗自嘲,可不就是不一样么,否则上一世自己何至于沦落到那样悲惨的境地。
昌隆帝又道:“朕在你五岁时把你送走,虽是为了你能成才,更重要的是不想让你被皇宫这个大染缸给污染了。
事实证明,朕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赵重熙真是累了。
虽是在聆听圣训,上下眼皮却忍不住打起架来,很快脑袋就像小鸡啄米一般一点一点的。
昌隆帝心疼不已,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腿。
赵重熙一个激灵醒过神来,条件反射一般道:“皇祖父说得是。”
昌隆帝好气又好笑:“你这孩子真是……”
一面又提高声音把吴公公唤了进来:“带长孙殿下去偏殿那边歇息,好生伺候着。”
赵重熙本想拒绝,但一想东宫和皇帝寝宫之间的距离,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不管怎么说,能多睡半个时辰也是好的。
吴公公应了一声,引着赵重熙走出了寝殿。
这一晚,赵重熙和凤凰儿都睡得十分安稳。
但京里深夜未眠的人却不止一个。
司徒六姑娘打算组织一次拍卖会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传入了皇宫里。
尤其是永安宫和欣泰宫,不仅仅知晓了生辰宴的细节,就连昌隆帝赏赐了司徒六姑娘一车好东西的事情,她们也是第一时间就听说了。
这些日子昌隆帝时常去韩皇后宫中,两人的关系甚至比她刚入宫那会儿还亲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