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青春铸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街小风

    这种事情,许平是不屑于做的。

    心中有了定计,许平又仔细看了看林




第二百九十五章 录制
    林涛和罗林一起在机场接到了许平。

    罗林和许平偶尔通电话,但人本来就熟悉,虽然久未见,一声招呼也就尽在情理之中。

    反倒是林涛,不急不徐,等在一边,等着罗林和许平两个寒暄着,没有丝毫的急躁。

    许平表面看着是在和罗林叙旧,余光却是在观察林涛,此刻看林涛的表情,却是有些意外的。

    通常这个年纪生意做的比较大的人,往往都是比较张扬,再夸张一些,是比较嚣张的。像林涛这种少年得志,却稳的一匹的,很少见!

    所以,许平也没再打算试探什么,和罗林说道:“好了,咱们有的时间去聊,你不介绍一下这位朋友”

    “林涛,兴农集团董事长。”罗林笑着说道:“给你发传真过去的那个方案,就是林涛写出来的。这个项目下来,对你们两个都有利。来,林涛,这位就是我给你说过的,在法制栏目工作的许平,我的同届同事,你说的这事,这一次是他来负责的。”

    林涛上前,笑着伸出手来:“你好你好!”

    许平笑着和林涛握手说道;“林总是年轻有为啊!这一次过来拍摄,就要多靠林总帮忙了!”

    林涛看得出来,这个许平和罗林不是一样的性格。属于那种外表谦和,内心却非常傲气的人。罗林是真的谦虚,这个许平,就未必了。

    不过这一次合作,本身就是各取所需,别人什么性格,和他林涛无关,他也就客气的说道:“好说,本身我也是希望借这个机会把一些事情要说清楚,不然以后我也有麻烦在。那就祝咱们合作顺利了!”

    林涛没有遮遮掩掩,倒是让许平有些刮目相看了。这个年轻人,很厉害!

    在迪化休息了半天后,许平便由林涛带着到了绥来。

    在路上,许平对林涛说道:“林总,这一次我们拍摄,并没有完全按照你的那个方案。因为在此之前,我们也搜集了一些材料,主要是关于非机动车违反交通规则的一些案例。我把这些材料和你的那个方案结合在了一起。当然,我会在节目中重点突出电动车不好管理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你看……”

    林涛听了许平的话,想了想说道:“做节目,你们是专业的,按理说我不应该多说什么。不过我想说的是,其实电动车的管理在咱们国家是有法规的。但是有些人不依法规,而且各城市的法规有差异的地方,这是不好管理的一个方面。更麻烦的是,现在有些人借着电动车便宜、简单以及不用上牌照的便利,大肆改装电动车,以电动车的名义,冒充汽车出售,你可以想想,那些人为了盈利,肯定不可能在电动车外面加装防护系统,不过是一块铁皮,怎么可能和汽车相比,但人坐在车里,觉得外面多了个壳,肯定安全感大增,这样,就更容易引发车祸……”

    林涛的话引起了许平的一阵沉默。就在林涛以为许平会被自己说服的时候,许平却说道:“那咱们还是先看看实验的情况再说吧!”

    显然,许平也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不会轻易被林涛的话改变。

    想想也是,好歹是央视出来的人,如果轻易就被地方一个外行给改变了自己的想法,那怎么



第二百九十六章 分歧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们现在正在西疆的路丰电动三轮车厂向您问好!”面对摄像机,许平只是看了一遍稿子,便开始录制起来。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路丰电动三轮车厂为了这期节目特制的一种改装电动车。这种电动车外观现代感十足,很有种科幻大片里未来汽车的感觉,而且因为加装了蓄电池,所以动力也是十足。这种车的由来,是在不久前,有人专门向路丰厂进行订制……”

    根据林涛的说法,许平把车子的由来介绍了一下,随后就开始进行碰撞实验。

    一般只有专业的机构才能进行碰撞实验。不过这一次路丰电动车厂不仅请来了交警部门的技术人员,还从迪化专门请来了专业人员,至少从技术力量方面是不存在问题的。

    林涛请人的时候也是说过央视要过来拍摄,两边的人员自然也是非常的配合。

    “……我国每年因为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秩序、违章引发的交通事故近万起,而且还在逐年上升,这其中被大众所青睐的电动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电动自行车小巧方便,往往是机动车红灯的时候他们走人行道,人行道红灯的时候他们跟着汽车一起走,更因为弱者心理,觉得大汽车不敢撞他们,这种侥幸心理引发了不少的交通事故……”

    许平一边走一边介绍着。

    一段录完,许平的目光看着林涛,林涛笑着说道:“多谢许编导对我们路丰厂的支持,无论出后会不会剪掉,我们都非常感谢!”

    许平心头有些诧异,刚才他嘴里说了多次的路丰电动车厂,其用意明显,就是给林涛看的。毕竟这一次的节目大头是路丰厂进行的准备,不说其他,光改装这两辆车,并且进行碰撞,这损失就不少。再加上创意本身也是林涛的,他知道如果不给出足够的甜头,对方肯定不满足。

    只是没想到,林涛竟然这么内行,竟然知道现在拍出来的东西,很多并不一定能上到电视里——并不是所有录制的东西都能上去,要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种职业、一种工作叫剪辑!

    以前许平应对过很多类似的赞助厂商,这一招帮他摆平了不少的土包子。那些人以为他这么说了,说的内容肯定就能上了电视,对他的录制也是大加支持,不使绊子,但最终的结果,即使现在许平也不敢保证都能进入到正式的节目里。毕竟台前的解说和后面的录像是要配合着来的,具体的还要看效果、看需要。

    林涛这么一说,许平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变得正常,指着已经准备好的电动车说道:“现在是不是可以拍摄碰撞实验了”

    林涛并没有立刻点头,而是望向了旁边的两名技术人员。两个技术人员一个姓周一个姓谢,他们都点点头,姓周的交警说道:“已经准备完毕,可以开始了。”

    林涛这才向许平说道:“可以开始了。”

    许平便带着摄像面对着距离这边大约二三十米的距离,准备拍摄。

    而就在这个时候,旁边有工作人员扯过大片改装成大盾的钢板护在这些人面前,这些大盾高一米二左右,差不多能到人胸口,高度也是林涛计算过的,不影响拍摄,又能利于隐蔽防护,盾后有铁架支撑,不需要人来扶着,发现不对只要一矮身,立刻就能躲过危险。

    但许平一看这盾,眉头一皱,立刻摆手说道:“撤掉!这已经距离三十米了,而且只是电动车的碰撞实验,又不是大型汽车碰撞,能有多大的动能这样拍摄根本不利于捕捉最真实的镜头,我们的安全没问题。即使有,给我们一人找一套防护服应该没问题吧”



第二百九十七章 危险来临
    碰撞实验其实很简单。

    将电动车的“油门”按到底,取开刹车装置,锁死方向,实验的地面保证干净平整,然后等着车子直接撞上水泥厚墙就行了。

    车子里坐着的假人模特仿真性能强一些,就能看得出来碰撞对于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的影响了。

    当然,这种改装车是没有安全带的,想想都能明白,真正达到时速八十公里的速度,车子里没系安全带的驾驶人员在巨大的动能惯性引导下,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许平的职业感很强,这个时候,他手持话筒,快速的说道:“……大家可以看到,改装的电动车动力十足,但越这样,破坏性越大。因为改装车的人不会给这种车里装安全带的,没有安全带的情况下,开这种车,速度越快,距离死亡越近……”

    就在许平还在面对摄像机介绍的时候,突然,摄像大哥扛着摄像机一个转向,许平离开了镜头,而他正正的拍到了电动车正撞在水泥墙的那一瞬间!

    只是瞬间,那电动车的改装外壳就如同纸一般四分五裂,而伴随着“砰”的一巨响的同时,大大小小的零件碎片也四下飞溅,林涛等人紧张的关注着碰撞现场,碰撞的瞬间,他就看到有四五块零件向这边飞了过来,他迅速大喊“小心”的同时,一把把许平给推倒在地!

    “砰砰砰砰!”

    三四块碎片撞在了钢板大盾上,一块残片从刚才许平头顶的位置飞了过去,深深的扎进了外墙上!

    许平刚才见摄像大哥转向的时候就已经有所感,他转身扭头的时候正好看到残片飞过来,就在这个时候,他身子的平衡还没掌握好,根本无法躲过这一下,如果不是林涛推了他一把,恐怕他帅气的头发就会被削个干净,很有可能甚至连天灵盖都会被削掉一层!

    他甚至都听到了那残片飞过来带起的呼啸风声和热气!

    碰撞余波消散,林涛上前拉起了许平,然后扭头问道:“大家都没事吧!”

    那摄像大哥果然是老道,这时候已经走出盾墙,摄像头对着刚才碰撞到钢盾,并且把钢盾碰了一个窝的残片拍了拍,又来到外墙那里,把那块扎进了墙里的残片拍了拍。

    而两个技术人员摆摆手示意没事,人则走向了碰撞的现场。

    车子已经被撞散架了,前半个外壳已经被撞开,根本不成形,后半个也已经变形了。

    两个技术人员仔细检查着散架的车子,尽量保证能够以真实的数据来说明撞击的情况。

    而许平此刻也已经回复过来,和摄像大哥一起来到撞击的现场。摄像大哥重点拍摄着两名专业人员的检查,而许平也拿着话筒开口问道:“请问周警官,这次碰撞实验最能表现出来的是什么”

    那位交警部门过来的技术人员指着车里已经散架的假人模型说道:“如果里面坐的是真人,此刻肯定已经全身多处骨折,身体受不了这么大的冲击,直接死亡了。更大的可能是他被突然停顿时的惯性从车前窗甩出来,撞在水泥墙上,受到二次撞击,人肯定是保不住了。”

    另外一名技术人员也说道:“这次撞击,明显可以看到,改装的外壳虽然是加厚的铁皮,但在这样的撞击中,这层外壳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而且反倒因为这层外壳会给人一种心理暗示:人在车里,有壳保护,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所以这样一改装,反倒危险性大增。不过通过检查来看,这电



第二百九十八章 投机
    许平走后,路丰厂这边依然正常生产,碰撞测试只是个小插曲一样。

    好歹也是上过央视广告的,他们对于央视过来拍节目也只是好奇,有些新鲜,还不至于太过意外。但这事情放在其他人身上就不一样了。

    没过两天,张宏远就找到了林涛,一副你老弟牛的表情,说道:“好歹也是央视来人,虽然我老张没什么业务和他们有关系,但至少也见见人,算是拓展个人脉嘛!你倒好,人家来了,你就当人家是出差的,头天来,第二天工作,第三天走。知道还好说,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绥来人民多不好客呢!好歹那也是央视来的啊!”

    林涛倒是没想这么多,他歉意的说道:“张哥,真没想那么多。再说许编导他们任务重,咱们这里拍完后还要去内里电动车多的城市里抓拍电动车违章的录像,所以没时间逗留。如果你真想找央视的人脉,过段时间,等枣子熟悉了吧,我到时会接个人过来转转,到时一起见个面,怎么样那人是马上要回央视任职,虽然不是高层,但也是一方负责人,如果以后真有什么要和央视联系的,找他也行。”

    林涛说的是罗林,毕竟等罗林到时要给林涛专访的时候,肯定是要来绥来的。那时候再把他介绍给张宏远、祝文强等朋友也是可以的。

    央视在路丰电动车厂拍摄节目的消息在小范围里传播开来,不少人直接或者间接的找到林涛,关系近的就和张宏远一样表示报怨的,为什么不捎带上他们,关系远点儿的就是客气一下,在赞叹林涛人脉的同时,也希望能够以后有机会合作,比如说绥来电视台。对于这样的事情,林涛也是一一好言回复,毕竟家就在这里,厂子也在这里,脱不开的关系网。虽然他有那个硬实力可以不用理会这些,但这不是一个成熟的人的做法。身为社会的一分子,就不可能和这些人情关系完全割裂开来。

    迪化的市郊,某加工厂里,工人三班倒,日夜加班生产改装着电动三轮车。

    在办公室里,两个人低声交谈着。

    “现在改装了多少车了”

    “一千多辆,这周末能保证有两千辆。王哥,为什么不改装一批卖一批非要把这几千辆改装完再卖这一压货,咱们的资金可是有点紧啊!”

    “为啥还不是为了保险!咱们为了这改装车,压进去有几百万了。如果再加上改装费,快上千万了!虽然有人给咱们支援一部分资金,但这钱都投进去了,总得有个回本的不是那个路丰厂的林涛人虽然年轻,可不是善茬!再三拒绝咱们直接从厂子里批量购买三轮车的明面上是那个罗朝阳,实际上肯定是这个林涛拿的主意!如果咱们一批批把改装车投放到市场里,恐怕货出不到一半就会被发觉,到时后面的货想出就麻烦了!”

    “王哥,你是不是有点高看这个林涛了不过是运气好了点儿,抓住了市场的空缺,如果我有本钱,我也一样能发起来!”

    “小林,你是从中专毕业,改装这电动车的技术,我是服气的。不过要说做生意,你比那林涛还差了点儿!这林涛可不是凭运气——如果只是凭



第二百九十九章 惨烈现实
    路丰电动三轮车的成功,给了很多人启示。

    电动车的门槛要说高,其实也高不到哪里去。至少比起做汽车来说,是要低的多。

    国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些胆大的厂子敢自己组装汽车,想想在这个时代做电动车就不算什么太难的技术活了。

    别看电动车的价格是汽车的十几甚至几十分之一,但市场之巨大,却不比汽车市场差多少,特别是这个年代,人均收入普遍不高,汽车价格却居高不下,想要买车汽车很难,但想要买辆代步的电动车,却是非常的便宜,因此,不仅是百姓有需求,很多厂家和商人也看中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大大小小的各种品牌的电动车都出现了。

    电动车在国内是有严格的标准和规定的,速度不能高于多少,重量不能高于多少。

    这玩意儿买电动车的人不清楚,但做电动车的人肯定都知道。

    但知道归知道,没人较真,或者在没人严查的情况下,是没人管的。

    华夏人一向是同情弱者,就比如许平看到的这起车祸,尽管是电动车违章在先,很多人还是明里暗里的指责汽车司机车速过快,不过汽车司机现在也没时间管这个,他也在帮忙抢救,打电话叫120.

    救护车很快过来,拉着伤者就去了医院,交警过来疏散人员,保障交通畅通。

    很快,十字路口通行恢复,而这时候许平才举着话筒走到摄像机跟前,说道:“刚才就在我们的拍摄现场,发生了一起电动车违章闯红灯造成的交通事情。我就在事故现场,听到的很多言论都是偏向于汽车司机应该赔钱——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没人去想,如果电动车速度不那么快,骑行车戴好头盔,遵守交通规则,这场交通事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停顿了一下,平复了一下激动的语气,许平继续说道:“按咱们华夏的传统来说,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车受了重伤,我不应该说什么,但是,做这期节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大家,特别是经常骑行电动车的那些人,电动自行车的确方便,但再方便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否则出了事故,受伤的是自己,是家人!国家在去年就出台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里面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时速不超过二十公里,重量不超过四十公斤,必须得有脚踏行驶能力。但刚才我们看到的发生车祸的这辆电动自行车,其重量肯定超过了四十公斤,而时速,据刚才处理事故的交警估算,至少也是在四十公里以上!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些电动车生产厂商,根本不顾国家的规定标准,肆意提高电动自行车的性能,置安全性能于不顾,这完全是为了利益,放弃安全!”
1...6970717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