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司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工造物
第41章 钱的事儿
钟楼还未建成,自鸣钟倒是率先造了出来,大唐的工匠,讲究精益求精,一座自鸣钟打造的美轮美奂,黄金为体,美玉为刻度盘,铜为齿轮,和田玉打磨成针,钟摆更是离谱,乃是阎立德珍藏的一块天外陨石打造而成。
这么一座钟,李宽看了一眼,就再也挪不开眼睛了,很想抱回家藏起来,他也算是见多识广,对于这座钟也是起了贪念,准不准的不说,价值不价值的不论,单单这造价,当真是价值连城。
尤其是此钟乃是倾尽大唐工匠心血打造,代表的是一种艺术成就,代表的是这个时代最尖端的技术,而且是时间第一座自鸣钟,意义非凡。
李宽眼珠子乱转,很想抱走,可以的是,阎立德看的太严,寸步不离,这东西是他们这些工匠合力打造,用以敬献给皇帝陛下的,不然他才不会把自家的宝贝用在上面呢,至于其目的,既不是升官,也不是发财,他们眼见着书院慢慢成型,一个个再也坐不住了。
大唐的匠人虽然没有后来的那几个朝代地位底下,但是也高不了多少,但是想读书也很难,这年头教育还没普及,多数都是家传的学问,有个书院,那也是拒绝他们这些人的。
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有书读,不至于成为睁眼瞎,他们认为,贿赂一下皇帝陛下,陛下开恩,说不得就能恩准他们的要求。
“其实这事我自己做主就成,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书院是我建的,我自然有权力成全你们,读个书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
阎立德瞥了他一眼,不置可否道:“恩出于上!”
李宽顿时无言以对。
李世民看着高达一米九五的自鸣钟,脸上的欢喜之色,怎么掩盖不住,触摸着自鸣钟冰凉的触感告诉他,这奇特之物,是属于他的。
这时候谁要是敢谏言什么奇淫技巧之类,李世民能一巴掌呼死他,有本事自己造一个出来,人家造的就是奇淫技巧,你造出来就是上天垂青,真希望朕是啥子,整天忽悠朕什么话都让你说了,当朕傻子不成
“陛下!”李宽刚刚张嘴,李世民就鄙夷道:“门都没有,这东西朕打算放在朕的朝堂之上,让群臣知道,时光如水,时不待我,需要以此为戒。”
李宽翻了个白眼,何止是门,连窗户都封死了,一点余地都不给。
很牛吗等小爷再造一个,虽然不是第一座,第一座在皇宫里,第二座同样价值非凡,咱还不用金银铜铁这种俗物,咱用美玉,全部以美玉打造,能不能走且不说,最起码比较骚包,那是一定的。
世间第二座钟,以美玉打造,旷世至宝啊!价值连城啊!
李宽是个行动派,但是现在不成,大匠们都忙着呢,打造这一座纯粹是皇帝拍马屁,至于拍楚王马屁,这事可以放一放,一个小屁孩,给你打工累的半死,还敢有别的想法反了你了。
李宽很无奈,气的以工钱要挟,若是不给造,这个月的工钱就没了。
众工匠傲娇无比,懒得理会楚王殿下的无理要求,依旧我行我素,至于工钱呵呵,有没有都不打紧,咱吃的是朝廷俸禄,陛下还会怠慢筑城功臣不成
李宽气的牙痒痒,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决定自己亲自监工,可惜这事不是谁都能干的,干了没几天,就被毒辣的阳光晒回去了,惹得一干人等大笑不已。
楚王殿下监工被晒回,一时成为笑柄。
李宽躺在椅子上唉声叹气,哼哼唧唧的如同猪一
第42章 长风与清华
又是七月流火日,李宽来大唐已经一年了,确切的说,如今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原来的李楚还是如今的李宽,他许久没有动用自己的金手指了,因为每动用一次,他都会精力萎靡数日之久,昏昏欲睡,如同活死人一般,滋味实在是不好受,他上一次用金手指看的人是李承乾,这位未来会造反的太子,命运长河发生了玄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从突厥的灭亡开始,几乎是从李宽出现之后产生了变化。
李宽知道自己的出现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只是命运难测,李宽这一刻看到的,下一刻可能再次变化,李宽的金手指,也不能完全看清。
今天是书院验收的日子,也是李宽这大半年忙活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知识的传承,比那些劳什子建筑、艺术,甚至比自己这些人都重要,这是千古大事,把最重要的学问,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后人学习,而后发扬光大,这才是大事。
文章,千古事也!
这句话李宽举双手赞同,至于文章二字他自然有不同的理解。
这并非是写文章,也非著书,乃是记录。
再华丽的辞藻,再精辟的著作,都不及详实的记录来的有意义。
当然,世人推崇诗词歌赋,是因为它们蕴涵了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美好,或悲怆,或大气磅礴。
有感而发,由心而发!这是一首好的诗词该有的根本。
李宽迈步在木板铺就的观水台上,颇为感慨,很有一钟有感而发之意,意气风发的厉害,当即张嘴就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臭小子不学无术,白白糟蹋了一首好诗词!”李世民的声音传来,李宽不用看也知道,如今满世界的造反人士都在投诚,大唐的臣子们又不是尸位素餐之辈,民生照顾好就行了,所以他们很闲,皇帝自然也很闲。
人一闲就会整幺蛾子,李世民如今认为烟波荡是自己就职之后的第二件政绩,尤其是当六月份正式开始运营港口以来,短短一月时间,就贡献了赋税五十万贯,比长安城一年的赋税都多,就算是连寻常百姓都感受到了不同之处,南方难得一见的佳果,海边难得一见的海货,甚至还有远渡重洋的红鼻子、倭人,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前来做生意。
李世民兴奋无比,认为这是自己莫大的功绩,虽然他没干什么,甚至连钱都没出一毛,反而赚了一大笔钱,还有多不胜数的产业。
没有人反对,就连李宽都不反对,封建王朝的老大嘛,人家是有特权滴!
“这首词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
楚王殿下大才,臣佩服。”
说话的是孔颖达,现在干的是国子监司业以及祭酒,掌管大唐教育。
说起来这老头虽然是孔家人,但是却是旁系,根本不是孔家嫡系,他生在河北,摸爬滚打数十年,跟了一个好老大,这才一举成为当朝大佬,所以孔家自己贴了过来。
从根源上说,他只有一个姓氏是孔家给的,其他都是靠自己,之所以为山东士族张目,也是迫不的已,毕竟他也不是一个人,身后有很多的利益诉求。
李宽
第43章 山长人选
“启奏陛下,此事臣尽知!”魏征沉声道:“烟波荡乃是新城,楚王言,此城乃是我大唐第一座纯商业化城市,虽然现在还有一些田地用来耕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田地会逐渐规划成园林、房产、休闲场所等等。”
李世民不耐烦的道:“朕问的是赋税,谁让你说这些了”
魏征不卑不亢的道:“我大唐的田赋制度称为、租、庸、调。田赋制度比汉定额更轻,说得上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制度。而且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
大唐的商税,定为三十税一,而且对商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凡从事商业活动,都需得交税。
但是臣等研究之后发现,这样做是有很大的漏洞。
比如楚王陛下制造玻璃器,千金难买,但是我们收税,是收玻璃器的原料沙子的税。
三十税一,实在粮食的基础上计算的,无形之中,国家就流失了很多财富。
楚王建议,我们收实物税,按照商品的分类、价值、产地等等,进行核定税率,这样才比较合理。”
李世民愣了半晌,许久才问道:“轻徭薄赋,莫非是错的。”
长孙无忌立刻出列,苦笑道:“陛下,轻徭薄赋绝对没错,错的是我们把暴利商品与粮食价格挂钩了,玻璃器就是个例子,一文不名之物,却能造出精美绝伦之器,本就是例外,如今烟波荡重新指定商税,商人们反而趋之若鹜,可以看出,大唐的税法还需要重新厘定才是。
臣以为,此事由魏公负责最好。”
李世民想了想摇头道:“事关重大,容后再议,既然烟波荡实行另一种税法,那就继续实行,看看效果再说。”
李宽心里哀叹一声,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要容后再议,显然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自己呢,显而易见,烟波荡能让皇帝以及群臣觊觎之地并不多,大多数原本就是他们的产业,那么他们盯上的,自然是这座书院了。
怪不得今天来的人,那些武将都是一言不发,在那里看风景看的投入的很,反倒是这些文臣,一个个你一言我一语的,蹦哒的厉害。
“西楚儿,朕的国子监刚刚成立,如今内有三千学子,个个饱读诗书,满腹学问,你以为如何”
李世民斜着眼睛,笑吟吟的问道。
李宽低眉顺眼,小心翼翼的道:“国子监学子,自然是国家栋梁。”
“言下之意,你的清华书院将来会超过国子监咯”
李宽看了看渭水,波光粼粼,美景怡人。
“那得看陛下怎么看了。”李宽头也不回的道:“国子监生自然是满腹经纶,但也只是满腹经纶而已。”
李世民闻言哂笑,指着李宽对群臣道:“这小子看不起朕的国子监,认为学子们在国子监除了读书,没有别的本事,诸卿以为如何”
众人不答,看河水的看河水,看白云的看白云。
李宽知道这句话其实是问自己的,他当即道:“百无一用是书生!”
一言惊掉满地的下巴,众人惊愕的看着李宽,萧瑀、孔颖达怒目而视,须发皆乍,马上就要发怒。
李宽慢悠悠的道: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世上有千种职业,唯一没有用处的
第44章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人,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李世民即位,虞世南转任着作郎,兼弘文馆学士,虞世南年已衰老,上表请求辞官,皇帝下诏不允,升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不受,被授为秘书少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前些日子,李世民大发感慨道:“朕因暇日,与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
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耶!”
就是因为这句话,虞世南进入了李宽的视线,此老有一兄长虞世基,是一位地理专家,编撰《区宇图志》,是难得的佳作。
李宽选择虞世南,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老在朝中根基不深,属于边缘人物,又有一身精湛的学问,人所共知。
最关键的是,李宽喜欢虞世南的书法,此老书法继承二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书法史上评为上之下品,评云:“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绩娇春,鹤鸿戏沼,故当子云之上”。其隶、行书为妙品,其书“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存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永兴超出,下笔如神,不落疏慢,无惭世珍。”
虞世南作书不择纸笔,却很注意坐立姿势和运腕方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轻虚,即使是粗纸,秃笔,信手拈来也能挥洒自如,别出新意。
这就是大佬啊!
李宽的书法还能入眼,但是要说有多好,那就是扯淡了,就算是搞出穿越者用以装逼的宋体来,也是没辙,不成系统的书法,是得不到认可的,宋体本就是书法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集大成者,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你现在写出来,就算是书法大家也不会认可。
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虞世南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所以李宽极为推崇。
此刻的虞世南,正在府邸含饴弄孙,虞世南的孙子虞九皋,字鸣鹤,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他的儿子死的早,孙子给他生了个重孙子,取名虞卿,生的粉雕玉琢,冰雪聪明,仅仅三岁半,已经能背诵《三字经》,虞世南极为疼爱这个重孙子,用溺爱来形容并不为过。
“人之初,性本善。”虞世南乐呵呵的道:“取于孟子人性本善,楚王解释说:人的向善之心,人有善的**和力量,人性的趋势永远都是向善的。”
&
第45章 兄弟们
李承乾很忙,除了每日观政以外,还有繁重的学业,作为大唐太子,这些都是必须做的,诸多大儒的教导,让他更加的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纵然如此,他依旧乐在其中,就因为每当李宽以此来嘲笑他如同八十岁老翁之时,他一句我是太子,就让李宽无话可说。
不仅仅是李承乾,自从李宽横空出世以来,他的弟兄们就受到了非人的对待,用李世民的话说,皇家的人,就该想朕一般才是,就算是再差一点,也要比西楚儿强才是。
对于此,李宽颇有怨念,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不过李恪的怨念更大,李宽曾说过,李恪将来能成为无敌战将,纵横沙场,这话就传了出去,如今整日里被自己的无良父亲操练的生不如死。
与李承乾、李恪相比,李泰就十分轻松了,当然也是比较之下,李泰聪慧绝顶,是少有的天才,李宽认为这小子单论智商,绝对能排进当世前十,加以引导,必定成为一代宗师级别的人物,所以他的课业,俱都是诗词歌赋,四书五经,这对于他来说,简直跟喝水没区别,直到李宽给了他一本自己编撰的初级物理,李泰的胖乎乎的身子,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了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