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有些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子小花
“整军,急速出发,目标长安城。”徐荣点了点头,当机立断地整军追击,连两座营寨也弃而不管了。
……
不说吕布军和徐荣部斗智斗勇,且说长安方面。在吕布率兵离开长安城不久,李榷和郭汜,樊稠,张济,牛辅等四部兵马合二十几万众西凉军就涌到长安城外,将长安城围得水泄不通。
西凉军团团围住长安城后,发动了无数次攻城战,双方伤亡都不小,可是长安城还是没破。长安城坚固是一方面,守城的朱儁和高顺厉害才是主因。
高顺率陷阵营及数万兵力守长安城东门,东门是正门,所受到的攻击力度也大。就今天,东门受到了李榷和郭汜所部西凉军的猛烈攻击。幸好在高顺得力的指挥下,在陷阵营骁勇善战下,打退了李榷和郭汜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那个高顺,以前真是小瞧了他。”李榷从长安城下退下来之后,摸了把脸上汗水和血水,对身边的郭汜吐槽道:“这家伙平日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打起仗这么生猛!”
“高顺是生猛,其率领的陷阵营也悍勇啊!”郭汜同样是满身血汗,闻言裂嘴一笑道:“真要说啊,这个朱儁也厉害,除了我们攻打的东门,其他几门也打得惨烈,一样毫无进展。”
“撤吧这样强攻没有半点意义。”李榷转头看了眼近在咫尺的长安东门,对郭汜说:“阿多,我真怀念军师。如果军师在,肯定有办法攻破长安城。”
&nb
第一百二十六,长安风云(六)
吕布听取军师陈宫的建议,以悬羊击鼓之计,连夜撤兵回长安。
悬羊击鼓之计是疑兵之计。陈宫凭此计算是暂时瞒过了贾诩。就算如此,吕布率军在撤退的路上也不好过。
贾诩料定吕布军会因西凉军分兵而会回撤,早早就在几处险要地方设下了伏兵。贾诩不求全歼吕布军,只求延迟吕布军的回归速度。
而吕布归心似箭,前面军情如火,后面有追兵,不敢也不能与伏兵多做纠缠,结果自然是处处折损了不少将士。
经过吕布及其麾下的浴血奋战,损失近一万将士之后,吕布军终于回到了长安城附近。不过长安城外驻扎着几十万西凉军,吕布军要进入长安城,非得打穿西凉军营寨才行。
“奉先,你不会是想大张旗鼓打穿西凉军的营寨吧”陈宫见吕布率军来到长安城东门外不远的地方,就打明旗号,还一副准备大战一场的样子,惊叫道:“奉先,何不等天色晚点再说。”
“公台先生的意思我明白,我何尝想麾下将士多有折损。”吕布一点也不二地说:“可是时不待我,不入长安城之内,我总是不放心。”
“奉先你既然知道晚上行动可以减少战损,何不再等等”陈宫略显无奈地说:“怒不举兵,急不宜战,还请奉先三思。”
“哈哈!晚了,当我打明旗号,不仅城内的人知道我回来了,城外的西凉贼子也知道。”吕布一撩披风,无比骚包地说:“我相信恭正,也相信我麾下将士,更相信我自己,可以打穿西凉军营寨,顺利进入长安城。”
面对如此骚包牛叉自信的吕布,陈宫无言以劝,只好点了点头表示附议。实在是陈宫也觉得吕布所言所为有一定道理。
这时的长安城及城内人需要的是信心,吕布这么做,一旦顺利,无疑会给人极大的信心。当然,一旦不顺利,则万事皆休。
守东门的高顺没有让没有让吕布失望,当吕布打明旗号之时,就下令打开城门率军杀出城来接应吕布入城。
与此同时,城外的西凉军也俨阵以待。不光是李榷和郭汜全身披挂,连其他几门的张济,樊稠,牛辅也纷纷带领精兵强将齐聚东门外。
“杀!”随着吕布高举方天画戟,一声令下,一场三方混战在夕阳下无情地展开。
血肉横飞,人惨叫马嘶鸣,刀戟相向,箭飞盾舞。这是力量与力量的碰撞,这是血腥与野蛮的表演。生与死,胜与败,倒下的死了,败了,站着的活着,胜利。就这么简单粗暴,战场上从无道理可言,胜则生,败则死。
吕布也不知道挥了多少戟,更不知杀了多少人,直到夕阳剩下最后一丝余晖,他终于见到了一身是血的高顺。
“将军,进城!”高顺见到有如从九幽地狱杀出来的战神吕布,难得神色激动地高叫:“陷阵营守在城门口,恭迎将军归来。”
“好,好!让将士们先入城,我来押后。”吕布一摆方天画戟,掉转马头,复杀入西凉军阵中,接应后面还陷在西凉军阵中的将士们。
吕布是全军锋头,吕布突过西凉军的封锁,并不等于吕布全军就突过了西凉军的封锁。在这一过程中,不知有多少将士要倒下,永远长眠于长安城城外的这片土地上。
吕布手执方天画戟,胯下赤兔嘶风马,在西凉军中来来回回杀了不下三个来回,才算将全军接应入城。就在这一回城之战中,吕布军倒下了近三万将士,西凉军也不好过,倒下了二万余将士。
从吕布军开始冲杀的这一路上,层层叠叠全是残臂断肢的尸体,还有无数刀枪剑戟,无不昭显着死亡和残酷。
“吕布之勇,今日方有真实的感知。”目送如杀神般的吕布最后一个入城,张济无比感慨地对西凉众将道:“若是斗将,我们联手也未必是其对手。”
西凉诸将心有余悸,纷纷点头,其中李榷道:“张将军,吕布已入城,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吕布回撤,徐将军和文和先生也应该快到了。我们暂不攻城,谨防吕布出城袭扰,静待即可。”张济十分稳重地说:“只要不与吕布单打独斗,吕布对我们无可奈何。”
“好!”李榷大手一挥道:“打扫战场,严防死守。”
就在吕布刚刚入城,战场还没打扫完毕,徐荣和贾诩就到达了长安城外。
……
“真险!若真等晚上再突围入城,就不是折损三万将士这么简单了。”陈宫见到徐荣部出现于长安城外,小心肝乱颤地说:“奉先的战争直觉有时胜过千万般谋略计算也!”
“那是!”吕布一甩披风,无比骚包地说:“我是谁我可是温侯吕布。”
不等陈宫再拍几句马屁什么的,吕布快速地解了铠甲,换上一身朝服说:“军务就劳烦公台和恭正了,我要进宫。”
当吕布出现在长安城外,王允和献帝刘协就早早命人来传,吕布入城后即刻进宫面圣。吕布是真想回家看一眼家人老小,
第一百二十七章,长安风云(七)
温侯吕布府邸,其三个夫人及女儿都一直站于府门外等吕布归来。当吕布出现时,一家人都激动万分地簇拥着这个一家之主的男人。
看着一家人,吕布似乎明白了战斗的意义,甚至对人生也有了一丝明悟。人之所以奋斗,不就是为了一家人幸福快乐么保护家人,不就是一个男人的责任么
“夫君,战事如何”一场情真意切的嘘寒问暖后,天色已暗,华灯初上之时,吕布终于与日思夜想的貂蝉单独想处,貂蝉难得的地问起前方战事。
“蝉儿,你怎么问起战事呢”吕布知道貂蝉是个识大体明事理的女人,平时都不会关心朝政和战事,最多远远地教吕布为人处事。
“没什么,夫君不说也罢。”貂蝉说完,看见吕布不依不饶的眼神,不由掩嘴轻笑道:“长安城被围,战事肯定不利。蝉儿好奇的是夫君眉宇间并没有太多困扰,反而多了丝了然的味道。能告诉蝉儿为什么么”
“蝉儿真是心细!”吕布将貂蝉拥入怀中说:“战事不利,若非有公台先生的巧计妙策,我军更会惨烈。长安城内粮食兵甲严重匮乏,没有援兵的话,我不知长安城能守多久。”
“嗯,夫君的意思是我们可能要突围”貂蝉闻言而知雅意地应道:“夫君准备突围出那儿呢”
“蝉儿,你去过塞外么”吕布答非所问地说:“草原一望无际,牛羊成群,我们一家人牧羊放马,远离朝堂争斗,岂不快哉”
“夫君是因为心中已有打算才不惧眼前困局”貂蝉抚摸着吕布宽厚的胸口说:“夫君能放下,蝉儿很高兴,可是夫君怎么安置一直跟随的将士们呢”
“夫君不争天下,戍边还是少不了一众兄弟。当然,有不想跟随我去边疆的,我允许他们离开,给他们自由。”吕布顺了顺貂蝉的青丝说:“这世上没有比家人更重要的,什么也比不过你蝉儿平安快乐的陪我过一生。”
“奉先,我也是!”貂蝉动情地呢喃着,顶起足尖,献上了红唇烈焰。这个时代,一个女人不就是求一个顾家而疼爱自己的郎君么吕布就是!
“呃!”吕布再多的言语和豪情都被这似水柔情所化,横抱起眼前的人儿,大步走向床前。
“奉先,夫君,长夜漫漫何必如此心急呢蝉儿还想听听夫君说说情话!”貂蝉俏脸滚烫,有点语无伦次。小别胜新婚,,一切尽在不言中。
……
长安城外,西凉军营寨中,徐荣正在召聚西凉诸将议事,而主持会议的是贾诩。
“诸位将军,吕布率军已退回长安城,如此一来长安城更难攻陷。加上随时可能从关东而来的一众诸侯兵马,我军的情况并不乐观,再说我军后勤也出现很大的缺口,不知大家可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贾诩将西凉军的现状和面对的形势说了一通,将问题抛给了众将。
“兵法有云久守必失,我就不相信长安城内现在不是人心慌慌,不如我们连夜从四门强攻,应该可以攻破长安城。”牛辅见众人都不开口,有点野蛮地说:“打破长安城,宰了狗皇帝,活剐了王允和吕布,为太师报仇!”
贾诩看了眼牛辅,没有悲喜地说:“本来来讲,十倍而围之,如今我军与城内守军相约,若再强攻,我军必败。”
“哎!”牛辅双手作拳状相击,叹了口气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说咋办我总以为不打的话,长安城不可能不攻自破!文和先生也说了,关东诸贼随时可能出兵,到时我们就背腹受敌矣!”
“牛将军稍安勿躁!”徐荣皱了皱眉头,抬手让牛辅安静,转头对贾诩说:“文和先生,你也知道,我等西凉诸将都是莽夫,以前一切行动听军师的,如今自然听先生的,还请先生不吝赐教,我们都听先生安排。”
“正是,正是!”西凉诸将纷纷附和着。让这些家伙冲锋陷阵杀人放火都好用,让他们谋划,还是算了吧。就是有点脑子的徐荣和张济也白瞎。
贾诩扫视了西凉诸将一圈,拈着山羊胡须,笑了笑说:“我有办法让长安城不攻自破。不过在此之前,我想问诸位将军一句话,入城后准备怎么做”
贾诩话音一带,整个营帐中有如倒了一筐蛤蟆,西凉诸将吱吱哇哇乱讲乱话
第一百二十八章,长安风云(八)
“无他,内应外合罢了。最坚固的保垒从来是从内部攻陷的。”贾诩也没让两人多等,开口道:“两位将军还记得李蒙,王方么”
“原来如此!”徐荣惊震无以复加地说:“我就一直奇怪,一向忠于太师和军师的李蒙和王方两位将军为什么没有一齐撤出长安城。原来他们是奉军师之命为内应。”
徐荣说完,有点苦涩地又说:“文和先生,军师是否早就算到了今日”
“没错!”贾诩叹了口气说:“徐将军,你的心情我理解。你是不是认为你家军师多此一举”
“难道不是吗”徐荣没开口,反而是张济开口道:“若军师当日不无故离开长安,太师就不会死。我们也不必撒出长安回西凉,今天更不必攻打长安城了。”
“张将军,徐将军,文优之意很明显,我之前也说过,是因为太师变了,不能也做不到文优所希望的一切。”贾诩不厌其烦,更有点苦口婆心地说:“太师腐朽堕落,大汉朝也日暮西山,只有打破现实的一切,这太好江山,我华夏民族才可能振兴强盛。”
“虽然不太明了,但是军师自立为王就可以做到一切,我们数十万西凉必会为军师马首是瞻,战斗至死!”张济不确定地说。
“张将军,你这想法很好,却不太现实。”贾诩伸出手指说:“如你和徐将军是很好的将领,如我和文优是不错的谋臣,却都做不好人主。”
张济和徐荣再次相视苦笑,不约而同地说:“什么样的人才能为人主当今天下又有谁可为人主”
“什么样的人才能为人主这没有个标准,不过少不了胸怀天下,必须有雄才伟略,甚至家世出身声望都要不错。”贾诩思忖了一下说:“就当今天下而言,董太师没有腐朽堕落的话是可为人主的。又如现在在兖州厉兵秣马的曹操曹孟德,还有雄据洛阳,遥控冀州的袁绍袁本初,更有青州的刘备刘玄德等人。”
“文和先生,你最看好谁”是人就有好奇心,徐荣和张济心有灵犀地异口同声问道。
“从表面上,世人皆看好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本初。袁家乃顶尖豪门,门生故吏遍天下,上至朝堂下至地方影响力都莫大。”贾诩娓娓道来:“而我看好曹操曹孟德。袁绍资本雄厚却好谋无断,最后难成伟业,不比有枭雄之姿的曹操。”
“刘备刘玄德呢”徐荣忍不住说:“刘备麾下兵多将广,华将军也甘心归附,肯定有过人之处。”
“刘备么”贾诩沉吟了一会儿才说:“天下一众诸侯,我唯看不懂刘备。明明最有机会,却自绝于天下,他可把世家得罪了个彻底。对啦,你家军师最看好刘备。”
“文和先生不说,我都差点忘了,军师确实看好刘备。”张济回忆着说:“应该从征讨黄巾军时,军师就与刘备有过交往。”
张济说到这,突然闭口不言。虽然说当年李儒没有下封口令,但是当时只带张济与刘备相会,李儒自然是不想让人知道。张济一念至此,立刻后悔自己失言了。
李儒之恐怖,张济体会最深。就如这次长安之乱,李儒可是走一步看三步算十步,由不得张济不敬畏有加。
“张将军无需顾忌,你家军师最相信你们两位,也最看好两位。”贾诩安抚着张济说:“文优与刘备之间的事,文优跟我提及过。函谷关外可送了刘备十万雄兵和百万人口。”
“哦!”张济长长出了口气,拍了拍胸口说:“这样最好,这样最好。”
“你,那有说话说一半的道理”徐荣表现得十分不见外地对张济说:“当年太师出西凉征讨黄巾军,我无缘参与,何不说说。”
“好!”张济把当年李儒在征讨黄巾军放水及与刘备的互动略略说了一通,最后约有所感地说:“反正军师与刘备相谈甚欢,还都是一幅忧国忧民的样子。”
“这就对了,刘备和文优两个志向有很大的重合部分。”贾诩远远点了一句道:“都是看不惯世家的家伙,岂有不互相欣赏的道理。”
贾诩说得很轻巧,可是徐荣和张济万万不敢接这话茬。贾诩也不以为意地转移话题说:“还是说长安城的事。”
“据文优交待,王方和李蒙两位将军会在南门点火,然后打开南门,你们只须时刻注意,只待火起就内应外合攻入长安城。”贾诩严肃地说:“记住,入城后严格约束部下。”
……
长安城内,某处宅院深处,昔西凉将领李蒙和王方正在谋密。他们所谋正是
第一百二十九章,长安风云(九)
“义真兄言之有理,我只怕温侯无一战之心呀!从温侯匆匆撤回长安城就可见一斑。”朱儁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