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科技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啸木
自己脸上却有些暗淡,因为自己需要换的器官有点难以启齿。
其他人不是换肾换肝换心,就是换肺换胃换脾。
她换的却不是常见的器官,但却是对女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子宫。
年轻时少不更事,她男朋友更是一个啥都不懂的理科男,谈论机械齿轮很有精神头,也能对一些时政侃侃而谈。
但对一些妇科知识,基本上是一点都没有。
两个“医盲”凑在一起,导致祝蝶舞身体受到巨大的伤害,她在结婚前和结婚后,一共做了5次人流。
等到工作稳定,两人年纪也渐渐增大,想要繁衍后代时,怀孕了三次,最终都因为流产而失败。
第249章 中医很重要
周宇在王晓晓的陪同下,参观接受人造器官移植的患者。
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他们的恢复情况都非常不错,没有出现一例感染或是免疫排斥现象。
周宇从病房中走出来,摘下口罩,满意的说道:“患者恢复的很不错,我看到有很多患者比他们到来时,眼神都灵动了许多。
患者现在已经克服绝症的折磨,又恢复了生活的希望。”
“这么短时间内,你们就解决器官的协同作用,是从什么领域入手,解决这个问题。”周宇好奇地询问道。
前段时间,王晓晓给他发来通知,他们已经解决人造器官在人体内的协同作用。
患者移植人造器官之后,不会影响到他身体的整体器官协同。
王晓晓笑着回复道:“周总,我带你去看一个人,见到他你就知道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乘坐磁悬浮轨道车,来到基因研究院的一间实验室。
周宇看到一个年近60的老者,他穿着一身素青色道袍,身旁还放着拂尘。
正坐在一间桌案旁,给科研中心的员工在号脉诊病。
“体质太虚了,你这脉象好像50岁老头的脉象,以后不要再熬夜,你这肾水都熬干,无法滋润心火,现在脾气应该很暴躁。
我给你开一副药,按照药方煎服,主要是调整好作息,补足睡眠加强锻炼,你还年轻,三个月左右就能明显好转。”
王晓晓给周宇介绍道:“这就是我解决器官协同问题的方法,利用我国古代中医技术,通过现代科学手段,找到人造器官与原生器官不协调的具体原因。
这位是正一道王世全道长,他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国手。
别看王道长现在年近60,其实他已经92岁,身体依然健朗。”
“我们在动物移植实验,发现人造器官与原生器官协同出错的问题。
这种有缺陷的人造器官,它确实可以拯救患者的性命,但患者移植之后生活质量很不好,经常会出现一些小毛病。
我们开始想要找到器官某些细胞释放信息素,认为器官之间协同性出现在细胞交流失误的问题上。
我们通过各种先进手段,想要找寻生物体之间器官交流的秘密,却一直没有找到这个具体的秘密是什么”
“有一次科研助手无意中说了一句话,移植人造肾脏的猴子状态很像是肾虚,和他爸爸的肾虚症状差不多。
科研人员无意中的话语,立刻引起我的注意。
从现代手段找不到出现问题的缘由,那试试中医手段也未尝不可。”
周宇诧异的问道:“你们怎么进行实验,难道是给患者更换人造器官,再让中医观察患者的表现。
我们要对这个患者给予足够的奖励,他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科研工作作出贡献。”
王晓晓摆摆手道:“周总,我们没有进行人体临床实验,当时还不确定这个方法真正有效,不可能冒着未知风险开展人体临床实验。
我记得以前看走近科学节目,有兽医研究出用中医方法治疗猪。
我就设想中医也应该有能治疗猴子之类的人,果然不负众望,我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王世全道长。
他在华夏成立早期,遇上伐山破庙那个时代,被强制安排在动物园当兽医。
他就通过自己中医手段,给猴子、老虎、熊之类的动物看过病。”
“这真是赶巧了,遇到王世全道长,也算我们的幸运。
我看到你们对患者后期调理,也没有中医参与。”周宇诧异的询问道。
王晓晓他们的发现和自己理解有些偏差,王世全道长能在这里,就证明他们已经找到解决方案,他却没有在患者身上看到。
王晓晓立刻解释道:“周总,我们找到具体的原因,解决人造器官的缺陷,而不是使用缺陷的
第250章 舍己为人的英雄
粒子研究院下属放射实验室,田志远是放射实验室的科学家之一。
他们正在研究核废料处理项目,核电站已经成为现今社会最重要的发电设施。
每年产生的核废料都是填埋在无人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核电站非常安全,但人们之所以对核电站谈之色变,就是因为核电站如果发生意外事故,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放射性物质泄漏。
它不是污染一时,而是对周围的水空气造成长久的污染。
史上最严重的两大核泄漏之一,并且处理手段最为粗糙的核泄漏,福岛核电站事故。
造成的影响哪怕是十多年过去,依然还持续发挥着作用。
倭国政府手段粗暴的直接用海水灌入核电站,并把被污染的污水直接排入到大海中。
导致倭国周边海域辐射浓度极高,生物都已经发生基因突变,这些被污染的海水顺着洋流漂到美国西海岸,并向全世界扩散。
田志远就准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式,尝试处理已经发生过链式反应的核废料。它的放射性浓度依然非常高。
项目希望达成的目标,就是把这些极难处理的放射性物质,消除或是中和它的放射性危害。
田志远他们穿着防辐射服,盯着实验室中处理核废料的反应釜,它高度一米。
“加入第128号物质。”
机器人开始按照田志远的命令,给反应釜中中填加第128号物质。
这是一种硅基聚合材料,它在实验室测试时,显示出吸收中子的能力。
核废料向外辐射的绝大部分物质是中子,只要它能把中子吸收。通过这种物质和核废料混合存放,就能清除核废料的放射性污染危害。
【警报,反应釜内产生高能反应现象,并生成极强的复杂高能磁场。】
【警报,请终止反应过程,反应釜内物质可能发生核反应。】
【警报,实验室机器人被高能磁场破坏,已经无法运行,请人为终止反应过程。】
田志远心里很震惊,这只是核废料,怎么会发生核反应。
他已经没有时间多想,立刻打开实验室防护门冲了进去。
田志远冲进实验室,立刻手动打开反应釜的盖子,一股高能粒子流直接从反应釜中喷射出来。
它把厚达两米的混凝土墙壁都喷出一个十多厘米的大洞。
旁边四散的少量高能粒子流,击打在它身上。
正在这时,于振锋带着外面的救援团队也赶到实验室,他再来时就已经通过湘华了解具体的情况。
“快进行救援,清除田志远身上的放射性物质,清除实验室放射性物质,尽量保护实验室现场。”
田志远已经昏迷,它被专业团队进行放射性物质洗消后,快速送到现代医学实验室,紧急进行抢救。
周宇很快得到消息,他从陈瑾的待产病房赶到田志远的病房。
他在病房外面看到处理完事故,刚刚赶来的于振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简单通过湘华查看一些事故资料,发现反应釜内竟然发生核反应现象。”周宇诧异的问道。
于振锋点点头,感慨的说道:“谁都不知道某种材料的特性是什么
这种材料吸收中子后,硅原子会产生极大的核力,硅原子连接的两个氢原子会相互靠近,发生原子聚合反应。
这与氢弹的反应过程相似,但它的反应烈度没有氢弹强,甚至都达不到原子弹的程度,那也远超常规炸弹,并释放极强烈的电池波。
刚才这个反应过程,整个华北地区都受到影响,非常像大型的电磁炸弹实验。
这还是材料没有完全反应,真是所有材料都发生聚合反应,我们整个粒子研究院人员要至少没一半。”
“竟然是这
第251章 唯头不换
8月3日,现代医学实验室手术室内,沈丽确定好手术方案,正式开始对田志远进行手术,她是实验室最好的外科医生之一。
手术的过程非常复杂,但却是整个流程中最简单的一个过程。
只需要通过生物粘合药剂,把神经血管连接好,在脊柱都可以完美修复的今天,这一步不算困难。之后再连接骨骼和肌肉。
最困难就是整个躯体的制造,这毕竟不是单一的人造器官,而是人为制造出一个可以和人身体一样的正常躯体。
使用田志远自己的dna,不是公版dna,躯体制造更为简单一些,却依然有些复杂难题需要攻克。
王晓晓带领科研团队卡在这一步很长时间,他们通过量子计算机反复验证,才最终完成一个勉强合格的人类无头躯体,但最终能否完成手术,这个谁都不知道。
现代医学实验室主刀之一的沈丽,作为田志远手术的负责人,主导整个手术过程。
她紧盯着器材上田志远的生理体征,看向麻醉师。
沈丽看到麻醉师冲着她点点头,立刻吩咐道:“开刀。”
他们开始割开田志远的脖子,先要给田志远建立体外的血液循环,保证田志远大脑处在麻醉状态,不能让大脑缺缺氧受到伤害。
在这个过程开始连接新制造躯体和田志远的大脑。
体外心肺机只需要连接田志远大脑的主动脉和主静脉,在血管和体外导管连接的下方,开始连接大脑和人造躯体的血管。
只有两条血管通过导管与外面连接,这减轻了医生手术的难关。
手术已经过去11个小时,田志远的头部和新身体已经连接成功。
沈丽用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表情严肃的吩咐道:“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查看田志远植物神经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这一步,田志远体内的血液依然没有和头部连接,他靠着体外心肺机供血。
田志远的神经却通过新的脊柱,已经与身体连接。
大脑神经下达的信号,可以被身体正常接收。
这一步主要是验证新的躯体是否能接收原来大脑的信号,如果大脑植物神经系统无法指挥躯体。
让心肺功能等一些人体不可自主控制的功能正常工作,这次手术就可以直接宣布失败。
沈丽拿着除颤仪,开始给田志远进行心肺复苏。
呼吸机也开始帮助田志远进行辅助呼吸。
随着除颤仪的电流刺激心脏,田志远的监控设备上开始显现出他的心电图。
旁边的医生惊喜道:“心电图已经平稳,心跳每分钟76下,呼吸比较匀称,心肺系统恢复正常。”
沈丽表情轻松下来,她知道田志远已经度过第一大难关,植物神经系统运行正常。
下一步就是田志远需要度过的最大难关,恢复他的自主意识。
“可以连接身体和大脑的血管,对伤口进行缝合,手术完成结束麻醉。”
医生们都知道手术已经进行最后阶段,他们很快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
田志远从手术室中推出来,进入旁边的重症监护室中。
周宇看到手术室的门打开,主刀医生沈丽从手术室中走出来。
他连忙上前询问道:“沈医生,田志远的情况怎么样。”
沈丽摘下口罩说道:“我们已经尽最大的努力,田志远现在植物神经系统运行良好,生理各项指标也没有问题。
但他是否能从麻醉中醒来,我也不能确定,这一切只能看天意。”
“沈医生,你们经历这么长的手术,先回去休息会儿。田志远的状态确实要看天意了。”
周宇看着从手术室中推出来的田志远,他脖子上下皮肤颜色泾渭分明。
王晓晓也在旁边感慨道:“技术的上下限,如果不下心思研发它,真的是触碰不到。
 
第252章 褒贬不一(400订加更)
星火科技把田志远事件作为一个典型病例,发布在星火科技官网上。
这个病例只是简略提出田志远受伤的程度,重点报道星火科技现代医学实验室进行了一次换头手术。
手术所需要的躯体,还是采用患者自己dna制造出来的完美躯体。
田志远这个病例公布出来,立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星火科技聊天区世界频道,网友们开始持续关注这个技术,渐渐分为支持和反对两大群体。
英国网友【大巫师】:“星火科技这个换头技术真是神了,如果霍金先生没有死亡,他应该能通过这项技术重新获得生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