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科技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啸木
直到有较真的黑客在地图上查不到蓝海市,很好奇这个事件,追本溯源找到最先发布信息的网友。
发现他是一个印刷厂的工人,黑客又入侵这个印刷厂,找到详细的招聘信息。
这名黑客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把水上城市蓝海市相关信息传播出去。
这个事件立刻引起网友的轰动,人们都不相信世界上竟然真有水上城市。
直到蓝海市政府和星火科技发现信息泄露后,直接顺应潮流,把蓝海市相关信息公布出来。
这仿佛投入了一个巨大的炸弹,水上城市这个话题直接引起热烈的讨论。
虚拟世界聊天区世界频道,全世界网友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华夏网友【熊猫不是猫】:“水上城市工作轻松环境优雅,还有仿生鱼鳃保护,它比较适合三和大神,工作清闲方便养老。
水上城市以第一产业为主,我们大部分城市白领,不可能去水上城市种地。”
华夏网友【寸金难买寸光阴】:“竟然真的有水上城市,这个消息太难令人置信,我国的科技已经到达这种程度,竟然能真的在海上建造一座城市。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国家能在太空上建造一座城市,那我死都瞑目了。
如果这个目标没有完成,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非网友【青菜白萝卜】:“华夏网友的注意力竟然放在水上城市上面,水上城市种植的水生作物,这个才是真正具有科技含量的东西。
在海面上能种植水稻,产量还是原来水稻的几倍,生长时间也快。
这种水上作物的出现,直接能解决现在的饥荒问题。
我们国家还有非常多的人吃不饱饭,我们国家海域面积很大,如果能引进这种水上作物就好了。”
英国网友【圣天使】:“回复青菜白萝卜,你们南非人多地少,把布尔人驱逐之后,粮食产量还不如以前的三层。
这根本就不是没有足够的土地种植粮食,而是你们国家的人太懒,社会也动荡不堪,根本就没有人愿意种粮食。
土地肥沃到稍微撒点种子,就就能收获涨势很好的作物,没有人种植上帝都救不了。”
美国网友【猎龙者】:“oh my god,我的钱被股市套牢了,现在信息传递太迅速,华夏刚刚爆出这个消息。
粮食公司股价和粮食期货应声而跌,本来我以为粮食基本不会跌,结果把全部身价都套进去了。”
美国网友【美国至上——列奥】:“华夏竟然建造出水上城市,他们会不会用水上城市占领庞大的公海或是争议地区。
如果他们把主要的公海航线周围都部署水上城市,并给水上城市配备机场、导弹发射阵地、雷达基地、潜艇基地等军事设施。
那我们美国遏制华夏崛起的战略不就破产了,真不希望看到这一个场面发生。
美国的科学家们,你们要尽快想出办法,遏制这种情况出现。”
&nbs
第263章 建设蓝海市
11月3日,华夏正式启动建设蓝海市计划。
11月的渤海湾,已经有了渐渐凉意,旅顺港口变得繁忙起来。
星火科技高管黄可和蓝海市市长林兴康来到港口视察。
大型集装箱货车源源不断把超级浮力材料和建设蓝海市的设备材料运输到旅顺港口。
超级浮力材料每一块切割成集装箱大小,方便货车运输。
蓝海市整个超级浮力材料上表面积是1134平方公里,高度是15米。
这是由蓝海市所在的渤海水深确定,渤海平均水深只有18米,中央盆地最深处也只不过是85米。
为了留出水凝性胶体覆盖的空间,让水凝性胶体在水下位置稳固,给蓝海市提供足够的拉力,稳定蓝海市的位置。
经过量子计算机严格计算,较为均衡的蓝海市吃水深度为13米。
再加上水上城市距离海平面高度为两米,水上城市超级浮力材料整体高度为15米。
渤海的情况远远无法满足水上城市设计的平均吃水深度。
但蓝海市作为一个试验性质水上城市,主要验证水上城市的可行性,渤海还是能够满足这些条件。
想要在海面建设占地这么庞大的蓝海市,需要特种龙门吊船只。
星火科技联合华夏船舶重工建造吃水量10万吨的巨型船舶,用于运输材料和给水上城市安放设备。
一共有4艘10万吨巨轮呈长方形对称排列,每一艘巨轮上面都安装有高达68米的巨型龙门吊。
运输船把集装箱大小的超级浮力材料运输到10万吨巨轮附近,巨轮上面的龙门吊从运输船上吊起超级浮力材料。
把它吊运到指定位置,每一个超级浮力材料四周都有磁能卡扣,它们对准位置相互接近,在启动磁能卡扣。
两个超级浮力材料就紧紧挨在一起,磁能卡扣扣紧的同时,两个超级浮力材料缝隙中释放粘合剂,哪怕是在水中,都能把超级浮力材料紧紧粘合在一起。
就这样仿佛搭积木一般,通过数艘10万吨巨轮的配合,一点一点搭起蓝海市的基座。
超级浮力材料拼接出足够重型机械运转的空间,重型机械就能登上超级浮力材料,重型吊车直接在超级浮力材料顶部吊装。
这样建设速度进一步提高,很快搭建出占地1134平方公里,高度两米的超级浮力材料。
为了继续摞高超级浮力材料,工程师们让重型机械登上超级浮力材料,同时给超级浮力材料底部挂载重物。让整个超级浮力材料下沉到指定位置。
重型机械在超级浮力材料表面开始工作,让整个建造工作更加快速。
当超级浮力材料摞高到4米时,这已经快触及海岸线附近的海底,10万吨巨轮拖着超级浮力材料向海洋深处前进。
超级浮力材料已经摞高到4米,也必须在超级浮力材料内部添加设施。
超级浮力材料上表面主要是人们居住的房子,一些初级加工工厂。
超级浮力材料内部也有相应的特殊建筑,粒子电池的储存空间,海水淡化工厂与废物处理工厂。
给水上城市4周螺旋桨提供动力的电动机组,供维修人员通过的维修通道。
这些都需要安装在超级浮力材料内部,只有这里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设施。
如果安装在水上城市,有些设备会超大超高,导致水上城市重心不稳,在风浪中发生倾斜。
超级浮力材料内部还有重要的设施,那就是国家要求的军事设施。
比如可供潜艇进出,给潜艇提供维修保障和弹药补充的潜艇基地。
海上高灵敏度声呐阵列,导弹发射管道,探测距离广泛的军用雷达。
11月中旬,星火科技完成超级浮力材料的搭建工作,水上城市基座完
第264章 艰难行程
蓝海市行驶速度缓慢,依然坚定的向着目标前进。
蓝海市市长办公室内,秘书带着惊慌的神色走了进来。
“报告林市长,中央气象台发来消息,今天晚上渤海海域将会有10级大风来袭,还会产生近9米的大浪。”
林兴康毫不意外,点点头说道:“这个情况我已经了解,会安排具体的应对措施。”
这些风浪对于蓝海市来说,只是小风浪。
选定渤海海域布置第一座水上城市,就是因为渤海海域较为风平浪静,很少有大浪巨浪,渤海海域也较少有台风来袭。
林兴康下达命令,启动应对风浪一级警戒。
蓝海市进入到风浪一级警戒状态,超级计算机开始计算蓝海市的重心,通过配重的调整,让蓝海市更稳固。
同时蓝海市停止前进,所有拖拽蓝海市的巨轮都前往蓝海市后方避风。
蓝海市放下大质量的锚,稳固蓝海市。
蓝海市通过发布公告和电视广播公告,播放市长林兴康下达的风浪一级警戒。
“我是蓝海市市长林兴康,蓝海市即将迎来10级大风和近9米高的大浪。
请各位市民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家里的市民佩戴好便捷式仿生鱼鳃。
外出工作的市民穿好深潜服,并把自己用绳索固定在建筑物上,防止被海浪冲走。
蓝海市两栖智能机器人将会在各处巡逻,我们一定会保护每一个市民的安全。”
蓝海市医院,院长接到风浪一级警戒的信息。
他立刻吩咐道:“关闭所有门窗,把所有患者转移到楼上,时刻关注医院的进水情况。全力保障患者不被海水淋到。”
蓝海市学校,校长正在安排学生们休学,学生们在智能机器人的陪伴下,每个区域的学生们形成一组,集体放学回家。
现在网络教学已经很普及,但它只是教学手段的有效补充,还无法取代学校和教师的作用。
学校不只是教授学生的知识,更关键是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教授学生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三观。
同龄人在一起生活,也能健全学生们的心理,让学生们学会合作。
冯子涵是专门负责看护中微子通信基站的人。只有中微子基站才能向中微子卫星传输一个城市所有的通信信息,并加强蓝海市的中微子通信信号。
他穿着深潜服,头盔型的仿生鱼鳃让他呼吸有些费劲,但冯子涵知道自己一旦落入水中,这是他救命的工具。
他用绳索与基站建筑物相连接,防止被海浪冲走。
夜色渐渐黑了下来,夜晚的大海不是平静的,而是更显得喧闹。
蓝海市灯火通明,特别是主干道,从道路底下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着整个道路。
蓝海市上空的风力渐渐加强,风吹动着蓝海市缓缓向后飘去。
随后一股浪高近9米的大浪直接拍在蓝海市上,巨量的海水倒灌进蓝海市。
蓝海市独特的下水管道,直接把流入的海水快速排空。
蓝海市外层没有人居住,巨大的海浪只不过是越过堤坝,拍在公园里面,直接把碗口粗的大树拍断。
随着风力加大,海浪一波接一波的涌进蓝海市,超过有了排水管道的极限,巨量的海水倒灌进市区。
蓝海市独特的一楼镂空民房设计,可以让海水在房子下面流动,并快速通过排水管道排出去。
蓝海市市民很担心自己会被海浪冲走,他们渐渐发现海浪对他们的生活基本没有影响。
只是外面海水冲刷着房子的声音不断响起,他们在哗啦啦的水声中渐渐睡去。
天渐渐亮了起来,风浪也开始停歇。
林兴康立刻向秘书询问道:“昨天的情况怎么样蓝海市损失如何”
秘书回复道:“林市长,损失数据我们已经统计出来,蓝海市设计的极为精巧,我们总体损失不大。
海水倒灌,处于蓝海市低点的工作人员有人被海水淹没,但他们都穿着深潜服,又用绳索连在建筑物上,只有几个人没有抓稳,被海水冲倒,受到一点擦伤。
内层的居民小区和中层的工厂没有任何问题。
外城的娱乐设施和绿地损失很大,好多刚刚移植的小树被海水冲断。种植花卉的土壤被海水冲走。”
&nb
第265章 海上农牧业
蓝海市在指定海域扎根停下,这个消息让蓝海市市民非常振奋,他们终于有根了,而不是在海上继续漂泊。
央视为代表的众多媒体,以直播的方式向世界宣告,华夏的水上城市蓝海市正式成立。
虚拟世界聊天区,各国网友都在讨论蓝海市的情况。
华夏网友【奇琪琪】:“我就是蓝海市的市民,在蓝海市生活真舒服。
政府给我们发衣服,发生活用具,吃饭还是在工作单位的大食堂吃。
这样的生活才适合我,远离内陆的喧嚣,远离以前的圈子,我也就不会再次接触到赌博。
我这一个旱鸭子,现在都已经学会游泳了。
只要习惯水上城市的生活,蓝海市真是一个宜居的城市。”
印度网友【莫伊布】:“没想到华夏竟然真的有水上城市,这竟然不是华夏是放的烟雾弹。
华夏会不会把自己的水上城市布置在我们国家的附近海域,那样就真的太危险了。”
黄可来到蓝海市,不只是带领工程师固定蓝海市的位置。
他们还带来适合蓝海市的水生作物和海水中饲养的鱼苗,帮助蓝海市建立海上农牧业。
12月3日,蓝海市固定好的第2天,黄可就来到蓝海市市长林兴康的办公室。
“林市长,我们星火科技已经准备好植物的种子和蓝海市需要饲养的鱼苗。
蓝海市准备的怎么样,是否可以正式开始启动蓝海市农业发展计划。”
林兴康点头说道:“蓝海市早就已经准备就绪,我们市政府已经通过虚拟世界,培训好相关人才,他们可以掌握水生作物的种植和猪鱼的养殖。”
蓝海市一切准备就绪,正式启动蓝海市核心产业海上农牧业。
水陆两栖智能机器人带着设备,开始在蓝海市周边大片海域围海,圈出一片水生作物种植区。
主要用泡沫等材料,在海面上搭建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