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良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听雪
“你不愿意去服侍他们二老王大哥不是说,你以前时候……就是在他们二老身边儿伺候的么”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个,柳轻心能够理解,但,像姜嫂这样说话的,又对二老感恩,又愿意奉养二老,却不愿自己去照料……却就有些让她想不明白了,“你……可方便告诉我,这是什么因由么……”
抬头,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柳轻心,姜嫂稍稍沉默了一下,许久,才又慢慢张口,跟柳轻心问了一句,“奴婢把这事儿的始末告诉夫人,夫人……可愿帮奴婢守密”
“你肯告诉我,那便是你信任我的表现,我虽没什么通天本事,但,这信手诺言一样,却是可以做到,你说罢。”
柳轻心并不是个喜欢打听旁人事情的,但此事极有可能关系到老将军夫妇的安危,她就不得不谨慎小心,打破沙锅问到底了,“如果理由的确妥当,我便应了你的所求,你夫君那里,
第七十三章
家里开门做生意,又跟柳轻心颇有些交情的张嫂,自然不能说她这个大客户是个小气或者不爽利的,给姜嫂这个如今可以算是半个管家的人制造机会,回去跟柳轻心卖乖,坏了她跟柳轻心的交情和他家以后的生意,忙装听不懂明白的打浑了一句道,“你听哪个长舌头的说的这话我轻心妹妹,多大方的一个人呐,说她小气,啧,说这话的人,可真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呢!依着我猜呐,这八成就是那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做不成我轻心妹妹生意,自己心里气的慌得闲人,故意编出来恶心人的!”
“那可不是说嘛!这世上呐,什么样的人都有,咱们这些老实人,可真是不得不防!”
笑着支应了张嫂一句,婆子姜嫂便出门儿告辞,“得啦!等改天有闲暇了,咱们再慢慢聊,我还得去那边的祥瑞庄买棉花呢!可不敢误了我家夫人的事儿,招惹她生气!”
以最快的速度,买好了柳轻心吩咐自己采买的一应物品,准备要往回返了,姜嫂便又想起来,那二老穿的鞋子,也不是棉的,经过张嫂家的绸缎庄的时候,就又顺带着,让她帮拿了一匹绒布,打算拿回去了,帮二老再做几双棉鞋。
这一回,家里开绸缎庄的张嫂识相的选择了闭嘴,乖乖的给她拿了一匹最好的绒布,收了她付的银子之后,又给她送了几个鞋样,说是自己的一点儿心意。
婆子姜嫂进门的时候。正遇上柳轻心从东厢的院子里出来,见她拧着眉头盯着自己的脚尖儿,边走边念叨着什么,差不几步就要撞到院子里的一个花圃上,便忙快步上了前去,用身子给她挡了一下儿,顺带着唤了她一声,“夫人。你没事儿罢”
“走了下神儿。”
被婆子姜嫂这么一唤,柳轻心顿时便回过了神儿来,抬头,见是她为自己挡了一下,自己才没撞在花圃上面,免了一下儿疼,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把她的好给记了下来。“东西都买回来了”
“回夫人的话,做棉衣的东西都买回来了,奴婢想着,二老大老远的过来,八成儿是不会带太多里衣、袜子之类的小东西占包裹的,所以,就擅作主张了一下,又多扯了几匹软缎子回来。打算给他们也做点儿,好方便更换,毕竟,这大冬天的,洗涮的衣裳,也是不容易干的。”
姜嫂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说,是自己瞧着二老衣衫褴褛,一准儿不能有什么合用的里衣。才去买回来的。
是人都讲究个面子,这二老。可是她们家老爷的恩师和师娘,跟爹娘地位不相上下的人。她说的不好听了,便等于是打了她们家老爷的脸,而这要是……打了她们家老爷的脸,她们家夫人这里,还能给她好看了不成!
“还是你想的周到,我这整天做甩手掌柜,不动烟火不动针线的,再如何细心,也终究不及你们,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儿都能理顺的清楚。”
抬头瞧了一眼姜嫂怀里抱着的一大堆东西,柳轻心满意的点了点头,跟她又吩咐了一句,便转身往前面的铺子里走去,“让针线好的几个婆子,先一起分配下活儿,先赶做两身儿里衣棉衣,棉鞋也先做两双出来,好歹让二老先有个穿的,天冷,冻坏了他们,咱们可没法儿跟老爷交代。”
等姜嫂作答,柳轻心便移步往前面的铺子里走去,满心忧虑。
刚才,她给老将军和老夫人都把了脉,脉相……可以说是很让她难受,很让她为难的……
因长期卧床和施治不离,老将军双腿上的血脉,已经堵塞住了一大半,即便由她来医治,彻底治愈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换句话说,极有可能……老将军的余生,都要在床榻上度过,没人照料,就不能自理。
但,这还不是最坏。
情况更糟糕的,是老夫人。
长期的食不果腹,已经彻底的拖垮了老夫人的身体,之前,又因为天气寒冷,没及时置办棉衣,而沾染上了肺病。
肺病本不是什么难医的病,但老夫人那几乎可以算是被掏空了的身子,却是禁不起半点儿的“猛药”,而用温和的法子医治,又极有可能,让她熬不过今年的这个寒冬去,等不到春天来到,就撒手人寰。
这事儿,有必要先跟翎钧交待一声儿,老将军夫妇是有儿子的,要怎么给他们施治,他们作为家人,有资格,也有必要知道。
被翎钧遣来送信的那个魁梧男子,今天上午才回返帝都去,想必,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再过来了,翎钧送来的那信鹰,她又不会使用,送不出信去……
“于嫂,你去一趟东厢,帮我把张大哥喊来,跟他说,我有要紧事儿,跟他商议。”
一边儿发愁,一边儿前行,待走到了铺子的后门门口,柳轻心才是突然想出来了一个,不能算是法子的法子
第七十四章
信鹰并不是什么难调理的动物,车夫老王拿着肉逗了它一会儿,就跟它混熟了,用张木匠的话说,车夫老王以前在军营里的时候,就没什么掰正不了的动物,像风驰和电掣那样烈性子的马,像军营里用来带着巡营,防备外人闯入的猎犬,像……咳,昔日在老夫人身边儿伺候的丫头……
听张木匠这样调侃车夫老王,车夫老王又是只听不回,半点儿都不跟他争执,柳轻心便是明白,他说的,一准儿是真的了,只是……车夫老王的家里,该是只有一个正妻,没有妾室的,难不成……
“夫人猜的没错儿,我家的那婆娘,就是老张说的那个,被我给勾搭了的,以前在老夫人身边儿伺候的丫头。”
给信鹰又喂了一块生肉,车夫老王头也没回,就笑着跟柳轻心解释了疑惑,“我们成亲以后,老夫人便遣她回了我老家这边,替我为爹娘尽孝,后来,我爹娘走了,家里又有了两个孩子,便没让她再回去,再后来,老将军遭了先皇责罚,削了职位,病重归乡,她便跟我一起出来做事,帮忙赚钱养家,帮忙奉养老将军和老夫人了。”
听了车夫老王的话,柳轻心顿时便明白了,他家女人为什么会口风那么严丝合缝。
以前,在军营里做事,由将军夫人亲自调理出来的人,怎可能是会跟人瞎说主家的事情的
军务无小事,泄露一点儿。就是有可能要被知罪的,如果不够谨慎,怕是早就被以军法论处了,哪里还活得到现在!
要不是需要那老王家的婆子照顾老将军和老夫人,她还真是想给她多委派点儿管家的事儿做呢……
“她以前是在老夫人身边儿伺候的你可真是太好了!”
柳轻心本就打算,尽可能少的让人知道老将军和老夫人的身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会儿。有了这么个口风紧,有本就对他们身份知情,还能伺候的了他们的人,可不就是正好方便!
能当管家的,可比她这么个合用的人容易找多了!
“张大哥,你麻烦一趟,去帮我把姜嫂喊来。我跟她来说一说这事儿。”
想到以后就要把姜嫂派去老将军夫妇旁边伺候。自己身边儿就要少一个做事得力的人了,柳轻心不禁叹了口气,颇有些发愁的寻思起了,以后……要再挑哪个婆子在自己身边儿做事,才是妥当来,“王大哥,你看……这信鹰,什么时候能用调理到能送信的程度”
“再给我一炷香的工夫。就能差不多!”
听柳轻心说,要让自家婆子去东厢照顾老将军和老夫人,车夫老王顿时便露出了欢喜的神色,他不是在意钱财的人,不然,也不会自己家里吃紧,还跟另外三人一起,每月拿银子出来给老将军和老夫人花用,在他想来。就算他家婆娘,也就是姜嫂。一点儿银子都不赚,能伺候照顾好了那二老。也是极为合算的,“夫人若是要给老爷写信,这会儿,就可以去了!”
柳轻心回了后院的正屋里没多会儿,就听到姜嫂踩着小碎步赶了过来,脚步很急,跟平常时候,颇有些不同。
柳轻心原本以为,姜嫂会很乐意去东厢伺候老将军和老夫人,却是不料,不及她说话,姜嫂就“扑通”一声儿跪倒在了她的面前,眼珠子都红了起来。
“姜嫂,你这是……”
有些看不明白姜嫂意思的柳轻心,先是一愣,然后,便忙不迭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上前去扶了她起身,递了一条丝帕给她,“怎么个事儿来,先起来,跪又结局不了什么事儿,有话,咱们好好儿说……”
“夫人开恩,别让奴婢去照顾老将军和老夫人,奴婢……奴婢再苦再累也愿意,奴婢的月钱,全都拿出来孝敬他们二老,也,也愿意……”
说到这里,姜嫂便忍不住掉起了眼泪来,悲悲戚戚,哪里还有半点儿她平常时候般得大方,“他们二老对奴婢有恩,奴婢,奴婢愿意跟他们报恩,愿意奉养他们,但是……但是求夫人答应……别让奴婢去服侍他们,奴婢……”
“你不愿意去服侍他们二老王大哥不是说,你以前时候……就是在他们二老身边儿伺候的么”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个,柳轻心能够理解,但,像姜嫂这样说话的,又对二老感恩,又愿意奉养二老,却不愿自己去照料……却就有些让她想不明白了,“你……可方便告诉我,这是什么因由么……”
抬头,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柳轻心,姜嫂稍稍沉默了一下,许久,才又慢慢张口,跟柳轻心问了一句,“奴婢把这事儿的始末告诉夫人,夫人……可愿帮奴婢守密”
“你肯告诉我,那便是你信任我的表现,我虽没什么通天本事,但,这信手诺言一样,却是可以做到,你说罢。”
柳轻心并不是个喜欢打听旁人事情的,但此事极有可能关系到老将军夫妇的安危,她就不得不谨慎小心,打破沙锅问到底了,“如果理由的确妥当,我便应了你的所求,你夫君那里,
第七十五章
大明刑律有规,平民面圣,需穿囚服,剃光头,赤足跪于钉板子上,由刑部的专门人员,只皇宫的南门,四人各执木轿一柄,抬至大殿门前,彼时,若那面圣平民未死,则可得皇帝赐见,听闻冤屈。
从大明皇宫南门,至上朝的大殿,不负重的大臣们急步行进,都需一刻钟的工夫,负重的四人搬抬木轿行走,还要当心平衡,不能让上面跪着的人掉下来……不花上一个时辰,怎可能到达
跪于钉板,让人搬抬,莫说是一个时辰,就是一刻钟,也都不是凡人能忍受的!一个时辰,且不说这面圣的人,有多么坚定的意志,多么大的决心,单是这一路上流血,八成儿的人,也得昏死过去,中断行程!
然而,这姜嫂的亲娘,却是真就凭着自己的意志和聪明,完成了这一壮举,成功的见到了当时的皇帝,并说服了皇帝,赦免了老将军的罪过。
当时,姜嫂的亲娘是这样跟皇帝求告的,自古忠孝难以两全,老将军为国戍边,十载抗敌,不曾为家中慈母尽过半点孝道,此番归乡,是逢慈母落泪恳求,他才不得已而为之,并无半点不念君恩之意,而她跟老将军成亲的那事儿,也完全就是为了成全家中老人的心愿,才假作了一个戏,并非属实,因此,有人弹劾老将军,说他藐视君威云云,纯粹就是查证不实,诬蔑栋梁。
面对姜嫂她亲娘这样的一个勇敢女子。当时的皇帝,也是颇多赞叹,当即,就下了赦免老将军的命令,只以“愚钝不辩”这样压根儿就不能算是罪的小过,罚了他一年俸禄,归家闭门思过一月,思过月满之后。就官复原职。
老将军得救,姜嫂她娘也因失血过多,而奄奄一息,她不想让老将军愧疚,就在离开皇宫之后,央人把她送去了帝都城外的尼姑庵,打算打着出家的幌子。在那里等死。却不料,那尼姑庵里的老师太,出家前竟是个堪比圣手的厉害大夫,给她吃了几碗汤药之后,就把她救活了过来,她觉得天意让她不死,也就当真在那尼姑庵里出了家,跟着老师太吃斋念佛起来。
然后。好运并不是总会伴随着一个人,姜嫂她娘在尼姑庵里住了两个月,都没见着自己来葵水,起先,还觉得许是自己之前出血太多缘故,但到了后来……突然有一天开始恶心呕吐了,以为自己害了怪病,让老师太帮她把脉才是得知,自己已经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子!
之前面圣。她才跟皇帝说,自己跟老将军是假成亲。这会儿,她就有了孩子。算日子,还正好是他们成亲的那时候有上的……这事儿若是传出去,让旁人知道了,告去皇帝那里,可就是欺君的大罪!
她去面圣的时候,本就是抱着拼上自己性命去的,现在侥幸活了,也是捡了一条性命,再死一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若是……连累了老将军和老将军的娘亲……
就在姜嫂她娘一愁莫展,不知该怎么办了的时候,从旁人处打听到,她在这山上出家的老将军的亲娘……打着拜佛的名义,来探望她了!
两人见面,先是抱头痛哭了一场,然后,她便悄悄的告诉了老将军的亲娘,自己有了老将军的孩子,已经三个月了,这事儿若是给旁人知道,一准儿就得是灭门的罪过,所以,她打算对不起老将军一回,将这个孩子偷偷打掉,希望老将军的亲娘回家以后,给这未能来到世上,就已夭折的孩子,取一个名字,在家里祠堂,摆放一个灵位供奉,好歹,也别让他成了孤魂野鬼,不得往生。
老将军的娘亲是个极重情谊的人,之前,姜嫂她娘冒死面圣,救了老将军性命,已是让她感动的不知该怎么报答才好,现在,又怎么可能答应,让她伤害自己和还没出生的孩子
两人各持己见,争执许久,却是谁都没能说服谁,末了,尼姑庵的老师太敲门走了进来,给她们出了个相对折中的法子,才是把这事儿给解决了下来。
姜嫂她娘留下孩子,安心的在尼姑庵里养着,老将军她娘在山下建一处念佛堂,以为皇帝颂德的理由住下,待孩子生了,姜嫂她娘就找一只小篮子,把孩子送去山下的念佛堂交给老将军他娘,让老将军她娘以认干亲为由,把孩子抱回家去抚养,当然,为了避免麻烦,这孩子的身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之后,老将军的娘就如老尼姑说的一般,在山下建起了一处念佛堂,在里面住了下来,日日吃斋念佛,等候姜嫂她娘生产。
七个月之后,姜嫂她娘生下了一对龙凤胎,老师太便把两个孩子用篮子装起来送去了山下,交给了老将军的娘。
老将军的娘给尼姑庵捐了几千两银子的香火钱之后,就抱着两个孩子,回了老家,跟所有人,包括老将军都说,这两个孩子,是她在外边捡的,觉得合眼缘,想认成干孙子和干孙女儿的。
老将军并不知姜嫂她娘还活着,自然不可能多做他想,只觉得是他娘上了年纪,想要安享天伦,他跟妻子
第七十五章
大明刑律有规,平民面圣,需穿囚服,剃光头,赤足跪于钉板子上,由刑部的专门人员,只皇宫的南门,四人各执木轿一柄,抬至大殿门前,彼时,若那面圣平民未死,则可得皇帝赐见,听闻冤屈。
从大明皇宫南门,至上朝的大殿,不负重的大臣们急步行进,都需一刻钟的工夫,负重的四人搬抬木轿行走,还要当心平衡,不能让上面跪着的人掉下来……不花上一个时辰,怎可能到达
跪于钉板,让人搬抬,莫说是一个时辰,就是一刻钟,也都不是凡人能忍受的!一个时辰,且不说这面圣的人,有多么坚定的意志,多么大的决心,单是这一路上流血,八成儿的人,也得昏死过去,中断行程!
然而,这姜嫂的亲娘,却是真就凭着自己的意志和聪明,完成了这一壮举,成功的见到了当时的皇帝,并说服了皇帝,赦免了老将军的罪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