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小哑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吃元宝
林小宝一脸绝望的样子,看起来很是可怜。
燕云歌不为所动。
林小宝也不肯就此放弃,“夫人真要如此狠心吗?粮食不求多少,只要夫人肯售粮,就能救活百人千人万人……此乃功德无量啊!”
燕云歌闻言,笑了起来。
“别想着忽悠本夫人。你那点忽悠人的本事,都是本夫人教给你的。在我面前班门弄斧,是不是有点不自量力。”
林小宝很是尴尬。
但他又诚恳说道:“我的确有些不自量力。然而我说的那些话,皆是肺腑之言。北梁百姓之惨痛,我叙说不足百分之一。请夫人看在受灾百姓的份上,发一发慈悲之心。”
“你错了!”
燕云歌掷地有声。
她厉声说道:“就算我肯出售粮食,你敢保证这些粮食都能落到受灾百姓手中?
真正能救受灾百姓的办法,不是求我出售粮食,而是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根源何在,你知我知。
听闻,北梁干旱,然而世家名下良田依旧丰收,粮食满仓。这是为何?本夫人不信你不清楚其中门道。”
林小宝很是难堪。
他当然知道灾年,世家不会受灾,反而会大发灾年财。
甚至他本人,也趁机发了一笔。
低价买入大量自耕农灾民田地房屋,还多了一批田奴免费为他耕种,只需保证这些田奴活着就行。
养田奴的成本之低廉,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也是为何,小民盼风调雨顺,世家大族则喜欢灾年。
能发财啊!
他脸色不太好看,连连尬笑。
他底气不足地说道:“根源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眼下还是想办法筹措粮食要紧。”
燕云歌嗤笑道:“你和你背后的皇帝刘宝顺,真可笑。你们自己不肯出钱出力赈灾,却用大义名分,试图说服不相干的人出钱出粮赈灾。真是……活该刘宝顺遭此一劫。
北梁的百姓也是可怜,遇到这么一个皇帝,何其惨痛。
若是刘章还活着,好歹百姓不会这么惨。刘宝顺倒好,既不能全心全力站在世家那一头,又不能解决民生艰苦。
遇事选择杀戮,却又没胆子杀个痛快。
若是刘章还活着,恐怕都会被他活生生气死。
遇事最忌犹犹豫豫,做事就要做绝,最忌做一半留一半。
这个时候,关系到生死存亡,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不适用此刻的情况。
只可惜,刘宝顺身边的谋臣,显然半桶水水平。可惜啊可惜!”
林小宝不知如何反驳。
“夫人不肯出售粮食,我也不能强求。只是,夫人让萧将军陈兵边境,又是为何?如今,双方如临大敌,一场大战随时都会爆发。战争一起,生灵涂炭,夫人难道忍心吗?”
“你又错了!”
燕云歌提醒道:“先不说我为什么要陈兵边境。就算双方真的开战,也未必生灵涂炭。说不定对于小老百姓来说,战争,才是他们活命的机会。”
“夫人岂能颠倒黑白是非。从古至今,从未听说过战争竟然是小民的机会。”
燕云歌笑了笑。
她郑重说道:“你别急着反驳,你仔细想想,历朝历代开国功勋将领,是不是很多都是从小兵做起,屡立军功方能飞黄腾达。什么是战争?
战争就是打破旧有的秩序,创立新的秩序。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善于抓住机会,小人物也能成就大事业。
若是不能抓住机会,顶尖世家也会一朝覆灭。
新旧交替,到底是该死死抱着旧有的利益,还是选择拥抱新机会?
这不仅考验一个人的眼力和判断力,更考验一个人的胆量。
不知林大人,若是有天走到了十字路口,该作何选择?
提醒多一句,别像往次一样,等到大局已定,才被动做选择。
若是你肯主动做选择,在大局未定之前做选择,你的成就绝不是今天这样。
大冬天,顶风冒雪来到平阳郡做使臣,你不觉着辛苦吗?”
她的话,就像是一剂猛虎之药,又像是蛊惑人的毒药。
更像是一记重拳,重重打在林小宝的头上,令他头晕眼花,头脑晕乎乎,分不清东南西北。
他频频摇头,“夫人不要再试图蛊惑我。我,我是北梁的官,自然要效忠北梁的皇帝。”
“然而刘宝顺却是个无能的皇帝,他登基六年,国库竟然没有积攒下哪怕能支撑一年半载的粮食。你说他是不是活该有此劫难?”
“皇帝的错,不该牵连到无辜小民。”
“北梁小民的确可怜,然而他们都是刘宝顺的子民,刘宝顺的错当然要牵连到他们。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你以为是开玩笑吗?”
那一瞬间……
林小宝硬生生打了个哆嗦。
“你想趁机开战,抢地盘,夺取北梁江山?”
他仿佛瞬间打通了任督二脉,又像是脑子开窍,想通了一切。
他满脸惊恐,又觉着不可思议,整个人都傻了。
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
他反复问自己,这一切会是真的吗?
当年,他遇到她,她还是个小姑娘,区区一个富贵山庄被她搞出偌大声势。
多年过去,她从富贵山庄的主人,成为了两州十二郡的主人。
地盘扩大的百倍不止,人口更是增加了几十倍上百倍。
她还是一个女子,却能有如此成就,为何就不能染指北梁江山。
她有钱,有粮,有兵,争霸天下的本钱已经足够。
眼下天灾,对北梁来说是祸事,但是对于她来说,这可是天赐良机啊!
一旦战争发动,以催古拉休之势,真的有可能打下北地江山。
林小宝,大胖子,像个小姑娘一样捂住嘴唇,眼睛瞪大,仿佛是看见了世上最可怕最不可思议的一幕。
燕云歌表情似笑非笑,眼神明显是看穿了一切。
她提起茶壶,给他斟茶。
“林大人很害怕吗?怕本夫人杀了你?”
林小宝先是点头,紧接着连连摇头,就像是个受了惊吓的小鹿。
当年不愧是唱戏的角,虽然身形已经不复当年,但是眼神依旧拿捏到位。
燕云歌抿唇一笑,“林大人不用怕,本夫人没打算取你性命。”
很明显的,林小宝松了一口气,喘气声清晰可闻。
燕云歌低头一笑,并不拆穿对方。
林小宝控制着哆嗦的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尽量努力平复混乱不安的心跳。
他小心翼翼问道:“夫人真有染指天下的决心?”
燕云歌挑眉一笑,“我只想解小民之困,做该做的事情。”
林小宝微蹙眉头,“夫人仁义,我大大不如。只是……夫人有信心吗?虽然大梁眼下灾情严重,可谓是民不聊生,但是军队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战斗力依旧强悍。夫人冒然开战,未必能讨到好处。”
“你是在担心本夫人,怕本夫人输?你可是北梁的官,你替本夫人担心,不怕刘宝顺杀了你。”
一听到‘杀’字,林小宝又是一阵哆嗦。
他是真的怕死啊!
无比的怕死!
而且是越来越怕死。
年轻那会,在富贵山庄被抓,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死亡威胁后,他告诉自己,从今以后无论如何也要活下来。
他再也不想过着有今日没明日,整日战战兢兢担心自己哪天死的生活。
所以……
他换了一个又一个的主子。
投靠刘家父子,本以为这回终于能安定下来,从一而终,做一个大大的‘忠臣’。
谁能想到,刘氏江山,竟然有可能是个短命江山。
难道老天是要逼着他另头主子吗?
可是,刘氏江山兵马强壮,没道理会是个短命江山啊。
再说了,眼下的困难也只是暂时的。
只要皇帝肯多杀几个世家,所有的问题一定都可以解决。
一定!
侯府小哑女 第869章 战火起(二更)
林小宝一边给自己加油鼓劲,想要做一个坚定的“忠臣”。
一边又探听口风,寻求第二条路。
燕云歌连连摇头。
她的表情很失望,“墙头草两边倒,毫无立场可言,在这个时候,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
“夫人可别吓唬我。”
“你看我像是吓唬你吗?你若是不信本夫人,现在就可以离开启程回北梁,将你所见所闻,以及猜测到的一切告诉刘宝顺,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忠臣。若是有一天,北梁王朝山河破碎,希望你能始终坚定如一,为刘氏江山陪葬。”
“我不要陪葬!”他奋力怒吼,“我不要死!”
“不想死,就坐下来听我的安排。”
燕云歌提醒他,别发癫。
林小宝战战兢兢,迟迟疑疑,半推半就,最终还是安静坐下。
“本夫人暂时不需要你做任何事。你回北梁,继续在刘宝顺身边当差,为他办事。必要的时候,本夫人自会派人联络你,告诉你怎么做。希望你别让本夫人失望。让我失望的人,通常命都不长。”
林小宝重新燃起希望,“夫人不让我做事,这……夫人这么好?”
“我人好,不行吗?”
“行行行,当然行。只要夫人别让我太为难,我一定为夫人效力。”
“那就说说北梁那些武将,本夫人对他们挺感兴趣。”
“不知夫人想知道哪位武将的情况?北梁有名有姓的武将我基本上都熟悉。”
这是一场愉快的谈话,各取所需。
燕云歌得到了想要的信息资料,林小宝也得到了活命的机会,以及未来保证。
真真双赢!
至于粮食,当然是一粒都不给。
……
腊月。
北梁境内,三日大雪,压垮了许多人心中最后一点点希望。
真真是,一点希望都没了。
大雪封山封路,虽然暂时解决了水源问题,然而却多了更多更棘手的问题。
房屋垮塌,严寒天气没有足够的棉服御寒。
灾民无家可归,无粮可吃,无棉服御寒。
要么冻饿而死,要么奋起一博,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有人选择等死,等待官府开仓放粮,等待一线奇迹。
有人则上山落草为寇,只为一口吃的。
山匪反贼,趁着大雪封路,官府无法下乡的机会,趁机出来活动,邀买人心,壮大自身。
城池内,同样有别有用心的人在活动。
这个火药桶,越来越大,埋的火药也是越来越多。
不知什么时候,嘭,就会将所有人炸翻。
燕云歌耐得住寂寞,她还在等。
她在等刘宝顺的反应,等待后续的情况。
探子尽出,道路通畅,只为了确保消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她手中。
为此,她搬到了北边码头居住。
大河对面,就是北梁。
对岸,因为临河,灾情并不严重。
但,又因为紧邻燕云歌的地盘,所以边军守卫森严。
沿河良田,早就被北梁边军霸占,雇佣佃户耕种。
每天,都有船只从对岸过来,带来燕云歌所需要的各路消息。
刘宝顺开启的杀戮,还在继续,并且有扩大化的迹象。
有人趁机公报私仇,罗织罪名,陷害仇家,夺取利益。
北梁朝廷,乌烟瘴气,每天都在为谁有罪谁该死吵闹不休。
刘宝顺并不制止,反而乐见其成,似乎巴不得世家狗咬狗,便宜他这个当皇帝的。
殊不知,凡事都有两面。
他就没想到会被反噬吗?
民怨沸腾!
原本铁板一块的世家,被分化瓦解,分成了各个派系。
他们互相仇视,互相攻击。
也有世家联合起来,秘密反抗刘宝顺的统治。
自从刘氏父子当皇帝以来,北地世家简直是饱尝苦难。
刘氏父子手段之严苛,无仍能及。
什么司马斗,什么萧成业,论手段,给他们父子提鞋都不配。
如此凶残的皇帝,要来何用,不如起兵造反,推翻刘氏江山。
……
北梁太初六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场大火在皇城内燃烧。
火势汹涌,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
皇城内,百姓惊慌失措,官府从休假暂停状态紧急启动。
衙役出动,皇城司出动,绣衣卫出动……
大火整整烧了一整夜,直到太初七年的正月初一早上,才堪堪被扑灭。
这场大火,足足连累了一百多家民房,几条街被毁于一旦。
刘宝顺震怒,命皇城司彻查,无论涉及到谁,杀无赦。
皇城司再次倾巢出动。
太初七年正月的北梁皇城,风声鹤唳,暴风雨即将来临。
正月初八,萧逸亲自领兵,跨过边境线,攻入北梁境内。
这一场准备多年的北伐,打响了!
正月二十,幽州兵马跨过边境,世子燕云同领兵南下,杀入北梁境内。
北梁内部,冰雪还没有融化,山匪反贼已经开始外出活动,杀戮劫掠逃窜……
有世家趁机公然举旗造反,自诩正义之师,要推翻刘氏江山。
刘宝顺此刻的处境,就像是天弃之……
似乎连老天爷都放弃了他。
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刘宝顺当然不甘心。
北梁兵马强壮,有一战之力。
尤其是以凉州兵马做底子的军队,就算逍遥了几年,战斗力基本上都保持了八成。
有当年凉州兵马八成左右战斗力,足以横扫天下。
山匪反贼,都是一群土鸡瓦狗,遭遇北梁正规军,要么死要么逃要么投降,根本连一个回合都支撑不住。
世家依靠私兵部曲,修建的防御工事,勉强还能支撑。
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北梁正规军依旧能将世家的反抗力量瓦解。
唯有萧逸率领的兵马,以及燕云同率领的幽州兵马,可与北梁正规军面对面打野战,打阵地战,打接触战……
这三方才是势均力敌的对手,大家都视对方为心腹大患。
战斗打响,没人可以随便喊停,燕云歌也不行。
拼战斗力,拼军械,拼兵马人数,拼粮草,拼人才,拼钱,甚至是拼运气……
为了这场北伐,燕云歌不惜压上所有底牌,压上这么多年的积攒,只求一战定江山。
北方战火如荼,老天爷继续添乱。
干旱持续,越来越多的小民被迫破产,流离失所。
北梁境内的山匪反贼,杀了一批,要不了多久就会冒出第二批。
杀之无穷尽也。
这些反贼都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却依然也拖累了北梁正规军。
使得他们在正面战场上,面对萧逸的兵马节节败退。
……
“废物!全都是一群废物!”
正面战场,战事不利,关乎江山存亡,刘宝顺气得嘴角生炮,每天吃不好睡不好,火气越发大。
一言不合,轻则怒骂呵斥,重则杀人泄愤。
“朕告诉你们,大梁若是亡了,谁都别想跑。有一个算一个,朕要让你们统统陪葬。”
“陛下息怒!不如摊派任务,责令官员筹措粮草,或许能解燃眉之急。那些灾民,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铤而走险去造反。”
嘭!
刘宝顺拳打桌面,“朕何尝不知道,灾民只需要一口吃的就能稳住。
可是,在朝官员,天下世家,有谁愿意给灾民一口吃的?
世家之冷漠寡恩,朕算是见识到了。大家是不是想着,江山倒了就倒了,换了皇帝,还能继续当官。
无非就是换个主子伺候。朕要告诉所有人,妄想!生是我大梁的官,死也只能是我大梁的鬼。”
没人愿意做亡国之君。
但……
如果注定要做亡国之君,他一定会拉上所有人陪葬。
当年,他在关键时刻退兵,致使乌恒王庭突破防线,杀入京城,毁了大魏半壁江山。
今日,他也能让整个北梁给他陪葬。
燕云歌想要北地江山,想做开天辟地第一个女皇帝,他偏不让她如意。
他要留给她一个白地,一个千里无人烟无鸡鸣的空白,让她一文钱的赋税都收不到。
看她拿什么做皇帝。
真以为打下地盘就够了吗?
没了人口,地盘就是累赘。
一年两年,就会变成无法耕种,荒草一人高的荒地。
要知道,开垦荒地,使荒地变成良田,少说需要三五年时间。
土地贫瘠的地方,怕是要七八年才能养活人。
燕云歌再有本事,就不相信她能在短时间内,让千里荒地变良田,还能让死去的人活过来为她耕种土地。
哈哈哈……
刘宝顺疯狂大笑。
这一刻,他足够疯癫,疯癫到可以为了一己之私,毁掉一切!
皇城司开启了无差别杀戮之旅。
北梁正规军也接到了可肆意杀戮劫掠的许可。
凡是挡路者,别管是良民还是灾民亦或是世家,皆可杀。
有了这道许可,北梁正规军瞬间爆发出十倍的战斗力,其凶悍程度,天下无敌。
但……
同时也拖累了行军速度。
都忙着烧杀劫掠,忙着劫财,哪里还顾得上打仗。
北梁百姓苦矣,世家也遭了殃。
唯有萧逸的兵马,从中受益,一鼓作气,直接横推,碾压一切反抗力量。
……
疯癫的刘宝顺,无人可劝。
或许说,刘宝顺并不疯癫,他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他清楚问题的根源所在,但他没办法在朝堂上解决这些根源问题。
所以,他放出正规军,用一场疯狂的泯灭人性的杀戮洗劫,来彻底解决刘氏江山的危机。
杀光贪婪的世家,重新洗牌。
这一次,谁来坐庄?
侯府小哑女 第870章 自我毁灭
西北风呜呜地刮,脸颊生痛。
北地荒野上,突兀的出现一座坞堡。
探子禀报,“启禀将军,上次途径此处,周围都是一片荒野,根本就没有坞堡。属下也不知前方坞堡为何会出现。”
萧逸骑在枣红骏马上,站在高处,放眼远眺。
“刘宝顺丧心病狂,放出以凉州兵马为底子的朝廷大军,肆意杀戮世家和百姓。前方出现的坞堡,不出意外是本地世家临时修建起来,用作抵御防守北梁朝廷大军的要塞。派人过去联络,看看能不能坐下谈一谈。若是肯投靠本将军,本将军保此地安全。”
“将军何必管这些人死活。他们根本不认同将军,也不认同夫人的治理理念。不如就让他们被北梁朝廷大军屠戮殆尽,我等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莫要短视!”谋士程先生出声反驳,“光有地盘,没有足够的人口,那么多土地谁来耕种?
若是北地人口十死七八,为了稳定北地,就只能采取大规模人口迁移的手段,必定会民怨沸腾。
你让男方的人口迁到北方,谁愿意?又不是活不下去。
光靠北地剩下的那点人口,就算家家户户使劲生育,年年生孩子,少说也要二十年人口才能恢复。
二十年时间,沧海都能变桑田。
刘宝顺疯癫,想要赶尽杀绝,将广袤北地变成一块赤地。
但是我们乃正义之师,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却什么都不做。否则,北地人心如何甘愿归顺。
凡事不怕万一,就怕一万。要是北地突然出现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夫人多年谋划就多出成倍的变数。
为防止有人趁机浑水摸鱼,我们不仅要派人去联络当地世家,还要尽可能提供保护。
将军,老夫以为还要派人前往官府探查情况,最好能掌握当地的鱼鳞册。
如此才能准确知道当地人口数量,耕地田亩。以便后续能够迅速稳妥地接管官府,便于管理。”
萧逸连连点头,“先生言之有理,考虑周全。前往官府查看动静的任务,本将军就交给先生,尽可能将存于官府内的鱼鳞册拿到手。若是拿不到鱼鳞册,也要摸清城里面的动静。”
“老夫领命,定不负将军嘱托。”
探子尽出,文官派上用场。
萧逸就地安营扎寨,生火造饭,书写计划,重新布置。
类似的情况,在广袤的北方大地,称得上随处可见。
世家联合当地民众,修建坞堡自卫,抵抗北梁朝廷大军。
北梁朝廷,分崩离析。
地方官员不听调遣,朝廷官员被杀了一批又一批。
想当官的人很多。
但是眼下……
世家子弟纷纷躲避,使得出身微寒的读书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
以前当不了官的人,现在只要不是出身世家,就能当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