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会场里顿时乱了,在坐的都是行家里手,尤其是大使馆的那帮家伙。虽然大家对缅甸的战况都有所耳闻,可是从没人会把事情拿到桌面上来讲,眼前这个愣头青居然一点面子都不肯给英国人留。

    说的具体些!史迪威从旅长升到师长,再到做军长,只用了22个月的时间,虽然里头有美国急着扩军的因素,但是没人会否认他的才干,这会自然不愿意被赵诚吊着胃口。

    知道英国人在缅甸还有多少成建制的部队么?两个旅,至多不会超过三个。知道英国人的车队和工兵在干什么吗?都在缅甸西部抢修去印度的道路。知道有多少缅族老百姓在帮日本人搜集情报或是暗地里提供支持吗?几乎是全部,连寺庙里的僧侣们都在从事反英活动。英军已经被吓破了胆子,可仍然在犹豫,韦维尔将军和印度总督府的官员生怕远征军会赖在缅甸不走,他们既想要中国人为他们挡住日本人,又他妈担心我们会他们一样是不要脸,打退日本人以后会赖在那边不走,和他们一样趴在缅甸人身上吸血。尽管没看过英国人给你的情报,但我坚信,里头的水分肯定足够我来洗个澡。赵诚见大家都绷着脸,于是又接着说道:按照最新的情报,日军正在向仰光攻击前进,可中国远征军还被挡在畹町以北。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与其盘算怎么和英国人一起守住仰光,不如务实一些,开始考虑在曼德勒一线构筑防线,而且是依靠远征军自己的力量

    少将阁下,还请您保持对盟军最起码的尊重,毕竟他们是在非洲击败过纳粹的英雄。穿便服的人里有人听不下去了,随即打断了赵诚的发言。

    一群打败过纳粹精锐的英雄?赵诚不屑的摇了摇头:知道他们在萨尔温江防线坚持了多久么?八个小时!知道印度第14师在锡唐河南岸坚持了多久么,算上跑路的时间,一共才十二个钟头。上万人的军队啊,就算是一万头猪,日本人半天能抓的过来么?!说句实话,先生们,如果有可能,我更情愿和纽约警察局的人一起防守缅甸,这样至少能保证不被人气死。




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下的准备
    第一次碰头会,赵诚没能说服任何人,但是他成功的在美国人心里埋下一根刺:得提防英国佬。

    今天使馆里管饭,牛排面包黄油香肠水果,品种算不上丰富,但口味还行。赵诚吃的非常欢实,全然不顾林蔚正在朝自己翻白眼。他的理论非常简单,风度能当填饱肚子么?不能,那还要它干嘛!

    吃饱喝足以后,林蔚走了,他得回去向委员长汇报刚才的会议精神。赵诚也想走来着,可是史迪威没同意,说是要再开个小会。老头认为刚才因为有林蔚在场,所以赵诚肯定有些话藏着掖着没讲,所以有必要再交流一下。没有办法,只能留下来陪美国朋友再吹一会。

    你很悲观!史迪威喝不想把气氛搞的过于严肃,所以让人准备了些咖啡和雪茄,似乎有意想营造出一种朋友间闲谈的气氛来。

    赵诚没有客气,平时吃穿用度都是家里在供应,不找补点回来实在说不过去,雪茄先点起来才是王道。嗯,口感一般,比自己从梅西百货买的那些差着好几个档次。他理了理思绪才开口说道: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您刚到中国战区,说是敌情不明应该不算过分。

    史迪威点点头,他没有抽雪茄,而是给自己倒了杯咖啡。

    眼见正住没有发飙的意思,赵诚又接着说道:您对第5军和第6军的情况了解的应该也十分有限,兵力配置火力配属指挥官性格,甚至物资储备和官兵健康状况,这些在美**队里本应该是一份评估报告就能反映出来的问题,在中国都得亲自去看一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情况,第5军和第6军都是蒋委员长的绝对嫡系部队,吃空饷依旧是半公开的事情,再加上各种各样原因逃离部队的家伙,花名册至少有一成的人根本就不存在。除非亲自到场点验,而且是所有人站在空地上,由您的参谋亲自去数,否则就算是委员长亲自打电话给那些师长团长,一样没法知道部队的底细。我听人说过一个笑话,驻扎在后方的第18军18师还没执行后战斗任务,但是除去病死的或是逃走的,花名册上的11000人中现在连5000人都没有,那可是中央军的嫡系,不是杂牌军,更不是像74军那样一直顶在最前头的队伍。如果您打算给他们安排一个师的作战任务,就得做好当俘虏的心理准备。

    史迪威和他的副官多恩上校都在中国担任过大使馆的武官,对中**队的种种内情多少都有耳闻,他们在抗战初期还去前线做过观摩,但是听到一个主力师连一半人都没有时,依旧被吓了一跳。

    还有什么更糟糕的情况么?史迪威备受打击之余,决定还是一次性把说有问题都做个了解。

    第5军和第6军的具体情况我也不太了解,但是有一点应该和其他部队差不多。因为补给匮乏,官兵们普遍营养不良,绝大多数人都穿着草鞋,各个连队卫生兵的药箱里练绷带和碘酊都没多少,更别说其他药品了。我建议,边境两侧最好能设立一些补给中心,比如畹町和腊戌,如果英国人不同意给武器,至少得为官兵们准备好充足的胶底鞋粮食和洗脸毛巾,如果有可能,能再提供一些钢盔和药品就再好不过了。赵诚越说越觉得丢脸,自己活像是个要饭的乞丐,可**就是那么个情况,除去第200师的情况要好一些,其他部队还真难说。

    部队的士气怎么样?多恩忍不住问道。

    这个应该不用担心,绝大部分官兵至少都是参加过两三次大战役,死亡对他们而言几乎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有些人从1927年起就一直在打仗,只要补给充足,他们会比英国兵靠的住。但是,有一点请记住,补给品最好亲自分发到每一个士兵的手上,经手的军官越多,被贪污的也就越多。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赵诚索性把部队那点烂事都兜了出来,至于面子,可拉倒吧!

    史迪威和多恩都在基层连队干过,有些事情一点就透。赵诚说,他们记,有时还会停下来讨论一下,晚饭前好歹把补给方案的框架给弄了出来。

    看到自己的上司一直愁眉不展,多恩上校忍不住安慰道:或许情况没我们想的那么糟糕。

    赵诚却不打算让史老头继续做建功立业的白日梦:谁知道呢,守卫中条山的地方部队可是连咸菜都吃不上,还有一些部队是两三个人合用一条步枪,一个步兵团的火力还赶不上日军一个加强中队。明天,我建议明天就派人去第5军和第6军那边摸底,至少要把部队缺什么给弄清楚。

    史迪威点点头,只要牵涉到政治或者**,自己人远远比敌人难对付。他起身站在窗口呆了好半天才下定决心,把手下的参谋分成三个小组,两个组分别去第5军和第6军做调查,一个组去缅甸打前站,顺道把物资的事情搞定。

    十万双胶底鞋,对于即将加入你麾下的官兵们而言,没有比这更好的见面礼了。有些军官会失去大捞一笔的机会,但是他们如果够聪明,就应该能明白里头的含义,一个警告,新老板和以前的不一样!赵诚仰着头吐出一个烟圈,模样悠闲自得的很。

    但愿如此!史迪威给自己也点了根雪茄,他已经没有了刚开始时那份意气风发,现实总能让梦想家尽快回到人世间来。

    还有一个问题,哪能找到翻译,我手下这些参谋的中文可不怎么样。史迪威又发现了新的麻烦。

    这个你得去找林长官了,我手头可没多少人能把英语说利索。赵诚还是那副不咸不淡的样子:如果明天早上就派人出发,我可以临时支援你两个翻译先,记住,就两个。

    人在哪?多恩上校连忙问道。

    门口,吉普车上。赵诚指了指大门的方向:如果确实同意他们来帮忙,请让厨房多准备两份晚饭。



第六百一十三章 第七装甲旅
    自家弟兄能被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借去帮忙,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可赵诚依旧没有忘记为弟兄们争取点福利。

    老虎和豹子是现役军人不假,可他们还干着翻译的活,所以得有相应的报酬。大使馆方面按照高级雇员标准为他们发放了津贴,每个月70美元。再算上师里发的饷钱,两个家伙的收入比**团长都要高出一大截。

    再有就是新的身份,连夜赶制证件上正儿八经的写着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美援物资管理处参谋。史迪威特意关照要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的,他在中国呆了不少年头,自然知道拉大旗做虎皮的典故,所以还以美国援华物资监督的身份发了委任状。

    赵诚的证件却还要等上两天,他的头衔做了增加,除去新24师师长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助理之外,还多了一个美国援华物资管理处副主任的职务。和老虎他们那种低级军官的任命不同,赵诚的职务得由美国政府和蒋委员长共同确认才行。

    物资是中**队的命门,那让你多个管物资的头衔,不管谁看到你时都会客气点。史迪威对中国官场上那点事情清楚的很,这么做倒是能避免很多麻烦。

    老虎和豹子就和史迪威安排的人手奔了云南,赵诚也没闲着,例行去大使馆点卯之后还有很多事要办。两个马仔一起去了外地,自己身边连个拎包的都没有,得让家里再给自己挑两个卫士。

    周易办事的速度很快,新卫士都选了赵诚熟悉的人,一个是黑山一个是二头。

    二头的学习进度很快,已经念完了高二的课程,按照师部的计划,等今年下半年才会到师部担任副官,不过情况紧急,只能让他提前上岗,权当是在实习。黑山的文化程度要差一些,虽然他也很努力,可是因为到部队以后才读的书,这会刚完成小学的课程。

    两个家伙各有优点,二头会开车会操作无线电会说英语和波兰语,枪打的贼准。黑山不会说外语,可彝语和傣语都很溜,更重要的是,这小子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在山里打猎,带上把刀就敢往老林子里闯,过上十天半个月都饿不着他。

    这会来重庆有些不划算,赵诚让黑山和二头直接奔了腊戌。熟悉风土人情什么的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得适应适应当地的气候,否则根本没法打仗。

    3月6日下午,赵诚正窝在咖啡厅里和人吹牛,杨福临突然送来一份加急电报,平九天发来的。英军第7装甲旅在勃固地区遭到日军重创,20余辆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被日军敢死队用炸药包变成了火把。

    这并不是第7装甲旅在缅甸的第一次战斗。3月4日,他们在勃固与日军战车第2联队的冈田战车队交过手,经激战,日军在战场上留下了4辆九五式坦克的残骸,连配合坦克部队作战的第11独立速射炮中队也被第7装甲旅打得溃不成军。

    很可惜,这也是英军在勃固方向的最后一场胜利,第7装甲旅溃败后,整个防线都动摇了。

    3月5日才接替的英缅部队新指挥官哈罗德?亚历山大haroldalexander不得不重新修改作战方案,因为他的第一军军长几与残废无异,不管进攻或者防守,部队都只有溃散一条路。

    英军正在调集车辆抢运物资,仰光城内重要设施均已安防炸药!电报里写不了长篇大论,但寥寥数语将英国人那副狼狈像勾画的一览无余。

    命令,运输队立即装运物资,晚十二时以前,必须北撤;驻仰光情报小组待英军撤退后,按预案着手烧毁物资仓库,如情势危急,可相机决断,不必再行请示。赵诚没有犹豫,立刻起草好回电,让杨福临发了出去。

    仰光完蛋了,亚历山大手下就剩下些残兵败将,比起南京那会的局面还要惨。就算腊戌的部队能立刻装车南下,照样没辙,那边就一个第五军,其他部队还在滇缅公路上晃悠着,等他们赶到地头,黄花菜都凉了!

    情况紧急,不管老蒋有没有收到情报都得知会他一声,倒不是要表什么忠心,自己就是远征军的一份子,真要是部队出什么状况,自己也落不到什么好处。

    军统的人就在门外不远处守着,刘富贵去了缅甸,酒吧里就杨福临和孙莹在,戴笠怕两个女娃娃镇不住场子,特意吩咐下来要加强这边的防范。外头当值的是那个叫李涯的,居然还摆了个糖炒栗子,也不知每天赚的钱够不够他吃碗面的。

    这孩子有点死心眼,看见赵诚朝他招手都不愿意进到咖啡厅里头,军统的家法很严,戴笠发过话,只让他们盯着外头,就没人敢把叫踏进门内。没有办法,赵诚只能自己走到李涯跟前:听着,回去告诉你们老板一声,仰光港失守也就是三两天的事了,有亲戚朋友在那头的,赶紧往国内跑!

    李涯不敢怠慢,拔腿就往回跑,卡萨布兰卡出来的情报根本没有便宜货,他可不想因为出了岔子被上头剋。

    史迪威那边也要知会一声,毕竟是自自的上司,该有的态度还得有。这事打电话不合适,鬼知道这电话有多少人在偷听,所以跑一趟大使馆在所难免。除此之外,他很想知道史迪威在仰光那头有没有独立的情报源。

    不过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意料,刚说出第七装甲旅的事,史迪威和多恩上校就被吓了一跳。史迪威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多少还镇定些,多恩上校嘴里的烟头都掉到了裤子上。

    情报来源可靠吗?史迪威连忙追问道。

    如果不相信,可以打电报给英军的亚历山大将军,就是指挥敦刻尔克跑路的那位,他这会正在仰光召集车辆装家当。赵诚依旧没打算给英国佬留什么面子:加入我没猜错的话,他就是因为擅长逃跑才被调来缅甸的!



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使馆里的争吵
    英国佬果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六号傍晚撤离了仰光。

    城内外爆炸声不绝,码头和不少公共设施瞬间变为瓦砾。缅甸石油公司位于仰光城外的储油罐自然是英国人破坏的重点,石油被引燃后冒出的黑烟直冲云霄,火光在几公里意外都能照亮书本。

    正主走了,新24师布置在城内的人手立刻开始着手捡洋落行动。英军的活干的很糙,除去极具军事价值的目标外,不少地方连火柴都没扔一根,海量的物资几乎让潜伏小组非常头疼。所幸平九天和刘福贵早有准备,潜伏小组加上家里新增派的人手足有七十多人,车辆也备的齐全,总算是没有白筹划一场。

    共获得钢盔军靴雨衣等物资三十余吨,英军遗弃的美制坦克一辆,航空器材一批,各类肉罐头二十吨,洋酒四车。另,拾获英格兰银行运钞车两辆,内有现金黄金折合美元约七十万看完战果,赵诚掏出打火机,把电报纸烧的干干净净,平九天果然不是凡人,情况这么危急,依旧没有忘记去年打劫英国银行的事。

    只可惜了码头上的那些物资,虽然大部分都是英国佬的家当,可依旧让人心疼的紧。原本还有近一万五千吨属于中国的货物也堆在码头里,可是经过前一阶段的抢运,剩下的那点东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于运力充足,刘福贵甚至下令将罐头厂服装厂和汽车修理厂的全部家当都撤回了东川。 至于最近在缅甸扫货的战果,一样被及时北送,现在大多囤积在腊戌一线,按照计划,顶多四月头就能送回国内。

    赵诚照例每天要去大使馆点卯,同样,还得听人家发牢骚。

    3月7日,仰光失守!新24师和日本人都是赢家,史迪威也是。鉴于缅甸形势危急,蒋委员长正式任命他中国战区参谋长,并授权其指挥入缅的**第五军第六军。但让史老头非常十分不爽的是,**高层对他提出的反攻缅甸计划根本不感兴趣。

    占领仰光的是日军33师团,如果要发动进攻,我们至少得集中五个师的兵力才会有把握。可是目前只有第六军在缅甸,而且还是分散使用的(第93师暂55师及军部直属队正在边境通往腊戌的公路上行军,先期的49师在守卫景栋)。如果不形成合力,而是逐次增兵,部队只会被日军各个击破。蒋委员长曾经耐着性子给美国人做了解释,但,似乎效果不大。

    大家没有之前那么积极了。史迪威很失望,他没想到英国人放弃仰光后会带来如此多的连锁反应。

    3月9月,去第5军摸底的那个小组给发来了一封急电:第五军已经停止向缅甸开拔。另,正如之前所预计的那样,士气高昂,但装备堪忧,至少四成的士兵营养不良。

    众所周知,第5军可是**的绝对主力,奔驰牌卡车sdkfz 221轮式装甲车cv33坦克t26坦克德造105榴弹炮,甚至还有自己的高射炮部队,每样东西拿到其他部队都能让部队长欣喜若狂。可如此豪华配置,居然没能入美国人的法眼,还落下个装备堪忧的评价,这让赵诚颇为无语。

    当派去第6军摸底的那个小组发回电报以后,大使馆内所有美国人的脸色都垮了。

    赵,你说的对,他们几乎没有装备什么直瞄火炮,士兵穿着草鞋,部队能够依仗的就是少量的重机枪和几十门迫击炮。上帝啊,这是埃塞俄比亚军队吗?多恩上校忍不住哀叹道:什么都缺,英国人许诺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全部到位,可不少部队因为听说要在缅甸换装,都是空着手来的。该死的英国佬,这帮懦夫!

    赵诚还是那份风轻云淡的表情,洋酒在手,雪茄在口,和华尔街的那些阔佬一个德行。听见多恩上校在耳边大呼小叫,他连个姿势都懒得换:淡定,先生们。请不要怀疑当初蒋委员长准备死守仰光的决心,那是中国最后的对外物资运输通道,是我们的生命线。委员长已经拿出了自己最大的诚意,第5军和第6军不仅是国内装备最好的队伍,还是他的基本武力。要知道,我们的国家依旧没能摆脱强人政治的局面,很多地方势力之所以听命于中央政府,那是因为蒋委员长是国内最大的实力派。否则,阎锡山何应钦之流都会做小动作。
1...213214215216217...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