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我会将今天谈话的经过向马歇尔将军去电报。史迪威拿出了杀手锏。
请带我向他问候一声,祝他身体健康。亚历山大中将仿佛听不懂人话,全然不顾史迪威已经处于暴走的边缘。
长官,重庆的电报。赵诚决定打个岔,就史老头这幅尊荣,突然嘎嘣过去都不是什么意外。
电报是头天晚上收到的,蒋委员长密电杜聿明,要求其归其对史迪威绝对服从,他希望史迪威能在第5军和第6军真正的行使权力。把军权主动交给一个非黄埔系的人,特别还是个外人,这对于委员长而言还是头一遭。因为赵诚是重庆过来的监军,还管着物资分配的事,老杜特意把电报抄了一份来,多少也算是表示个尊重。没想到,这份电报居然能派上用场。
史迪威愣住了,在中国呆了不少年头,和中**政官员打交道的时间更不是一天两天,他知道军权对于老蒋的重要性,命根子?!所以从没有奢望过重庆方面能够接受自己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的地位。这是奇迹,老头感动的一塌糊涂!
我要我的补给,马上就要,否则我会建议有关部门将发往英国的物资送往苏联,至少他们的士兵敢于拿起武器来战斗!史迪威黑着脸,咬牙切齿的宣示着自己的不满。
事情有些大条,现在德国潜艇在大西洋闹的挺欢实,英国国内几乎每一块空地都被利用起来养鸡种菜了,史迪威的话无异于在掀桌子,亚历山大中将仿佛一头被扼住脖子的驴,眼睛瞪的溜圆。这是讹诈,您这是在破坏英美两国的关系。他吼道:英国人正在前线流血,而您,却准备在身后捅上一刀。
每一船物资都是美国人民的血汗,阁下。见着对手发飙,史迪威露出了迷人的微笑,仿佛是面对的是一个漂亮姑娘,他轻声解释道:你们在马来亚香港仰光丢掉的物资足以装备几十个中国师,丢掉的弹药足够中**队用上一年,如果不改掉这种铺张浪费的坏习惯,恐怕我们对其他盟友很难交代的过去。
而且您的部队里闲人太多,除去一线作战的兵员,其他人的物资补给都可以消减。赵诚很不厚道的跳出来煽风点火:一名陆军上将一名中将五名少将十八名准将,二百五十名参谋,可是您的作战部队只有不到一万五千人,蹭吃蹭喝的饭桶太多,应该进行消减。如果您再枪毙一批临阵脱逃的家伙,每天的粮食供应还能再缩减一些。
赵将军,请您注意自己的言辞,英**队不是逃跑,他们只是在撤退,懂么,撤退!史老头说起话来也尖酸刻薄的可以,真不愧他酸性子乔的绰号,把赵诚听的直乐。
至少我们在撤退时还保持着秩序,至少我们还保持着国土完整。亚历山大中将冷冷的说道。
那英国的盟友呢?波兰法国捷克斯洛伐克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他们的国土是不是还完整?听说在米尔斯克比尔战役和达喀尔战役贵军倒是打的不错,希特勒(法国海军)有四艘战列舰和超过半打巡洋舰都被皇家海军打沉了,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学打人要打脸,赵诚好不留情的刺激着英国人的神经,同时也是想给史迪威他们提个醒,英国人的盟友,不是那么好做的!!
第六百一十八章 漂贝的节日
威逼利诱之下,亚历山大中将终于松口了。
当晚,英军向远征军移交了三座仓库,计有大米七千吨,英式夏季军装三万套单兵装具两万套军靴两万双,虽然没有部队继续的武器弹药,可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
这些原本就应该是我们的!史迪威一点也不领情,他在指挥部里扒拉了半天,发现缺口依旧相当大,唯一值得庆祝的是,部队至少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光吃米饭也不成啊,缺少蔬菜缺少肉食,部队照样没力气打仗。看完物资清单,赵诚禁不住叹了口气。畹町这边的蔬菜供应也是靠着缅甸华侨抗敌后援会在想办法,华侨领袖梁金山先生日夜奔走,这才勉强保证弟兄们碗里不至于尽是腌辣椒。
所有缅甸人的蔬菜都在提价,见鬼,他们不知道我们是来对付日本人的吗?说到蔬菜,多恩上校异常恼火。
在缅族人眼里,英国人是殖民者,印度人是他们的帮凶,我们远征军自然也不受待见。赵诚随手递过一根香烟去:同古那边报告,部队发现有僧侣为日军打探情报,甚至还炸毁了一段铁轨。我们面对的敌人不止是几个师团的日本兵,还有缅独份子,甚至普通的缅甸民众。老话怎么说来着,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一样都不占。
不过我们还是有收获的,至少去印度的那组人弄到了胶底鞋,整整12万双史迪威突然问道一边吞云吐雾一边挥舞着电台室刚送到的电报纸:今晚就给华盛顿打报告,申请资金。
别,这钱我还是先垫上吧,等那帮大爷搞定手续上的事情,恐怕得一个月以后。赵诚径直从包里掏出支票本,自顾自的开始朝上头填数字:还要20万双袜子10万条毛巾,先打15万美元过去,等钱批下来再还我。
赵诚的声音不大,但是在美国佬的耳朵里无异于惊雷一般。
你们都是自己垫钱打仗的吗?多恩上校吃惊的问道。
那是,干等着蒋委员长拨钱拨装备来打仗,那还不如自己弄块砖头来的实在。赵诚自嘲的笑道:从淞沪会战那时候开始,国民政府控制的地盘一天比一天小,最富裕的江浙沪地区几乎都处于日军控制之下,蒋委员长就是有心给部队添点家当都难。
看来我们的同僚还是个阔佬。史迪威拿着支票在灯下照了又照,似乎是在鉴定真伪,好半晌他才把支票递给多恩:每双胶底帆布鞋1美元又20美分,9美分一双袜子,7美分一条毛巾,让印度那边再和供应商谈谈价格,这么大的数量,应该还有优惠的余地。
史迪威在亚洲混的时间长,物价什么的,门清,一般人根本糊弄不住他。等多恩上校领着人除去发电报时,史老头半开玩笑似的问道:看样子,您的家里非常富有。
没错,新24师就是我自己掏钱装备的,还有河南那边的一个保安旅。赵诚说话时留了半截,毕竟边防二旅的事还得端着点,防止老家伙打主意。
家里做生意的?史迪威又问道,西方人一向比较尊重别人的**,老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估么着是在担心钱的来路有问题。
我的家族历史比较长,按照现有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867年左右,大约就是巴西尔一世建立马其顿王朝的时间。公元960年,我的祖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赵匡胤,大宋朝,明白么!九百多年下来,家里总是有点积累的吹牛不上税,也不用担心有人跳出来抓自己去见官,赵诚瞬间化身成为一个说书人,口水直噴,情节之曲折,拍部电影都不用另请人写剧本。
史迪威对中国历史多少有些研究,他立刻提出了疑问:继任皇位的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么,他不是把赵匡胤所有子女都干掉了吗?
大哥,您看的那是野史!谎言重复一千遍不一定成为真理,但是能让说谎者自己认为那就是真像。因为听说皇室后裔的身份在欧洲挺吃香,曹二宝特意帮着把故事做了完善,甚至还从托人收购了到两方燕懿王赵德昭(赵匡胤的次子)的私章和几副宋徽宗的字画。总的来说,要想瞒过行家有难度,但是糊弄糊弄老外那是绰绰有余。
史迪威依旧将信将疑,不过,只要支票能用就好,第5军和第6军至少有八成的士兵穿着草鞋,不少连排长也是一样,甚至有人穿着日军尸体上扒来的靴子。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支正规军。不管怎么说,今天能弄到足够的粮食和鞋子,也算是个好开端。
天热,赵诚夜里被热醒了好几回,芭蕉扇越扇越热,还有恼人的蚊子,这让他无比想念东川的家,不管怎样,至少有蚊帐和电风扇伺候着。
天亮以后,赵诚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指挥部里所有人都在忙碌,史迪威昨晚下了死命令,必须连夜把给养发放到位。5军军部的官兵全换上了英国产的卡其布夏装,虽然弟兄们身上还穿着草鞋,可精气神已经焕然一新。史老头特意做了交代,换装以前要理发,甚至还要用消毒药水洗澡,部队里长虱子是非常普遍的事,在缅甸烈性传染病多,这些小玩意比日本轰炸机还要可怕。
吃中饭的时候,印度那边运来了第一批鞋子和袜子,营地里快活的像是在过年,绝大部分弟兄就刚参军那会穿过正经鞋子,拿到新胶底鞋以后都舍不得往脚上套。至于袜子,更是稀罕玩意,有不少人从小就没穿过这东西,以至于连排长们还得当众示范怎么穿。
赵诚没功夫跟着史迪威下基层送温暖,杜聿明要去同古视察防务,他也想去看看情况。除此之外还要给前线送补给,龙陵那边送来了一批电控地雷,加上刚运来的鞋袜,都是部队急需的东西,弟兄们应该会非常喜欢。
第六百一十九章 视察同古
同古城是缅南的一座小城,人口不过十一万,但位置极其险要,仰光通往北方的公路水路铁路都从城外经过,为加强防御,英国人甚至特意在城外修建了一座军用机场。
理论上来说,用一个步兵师来防御同古算不得太紧张。可问题在于,第200师配属的重火力实在堪忧。四门苏七六野炮都是老款的1902型,使用经年不说,性能根本敌不过日军的装备。再有就是四辆坦克和百十门迫击炮,但炮弹的数量也十分有限。
第200师倒是没干等着挨打,发现英军的城防工事不顶用以后,师部立刻要求各单位对同古的旧城墙进行改造,修筑了坑道封闭式的堡垒。城外的铁路线也没躲过官兵们的毒手,铁路枕木钢轨,只要能用的,弟兄们一点都没放过。几天下来,同古城内外火力点林立交通壕密的四通八达,防御体系已经初具雏形。
夕阳西下,外头已经不那么热了。戴安澜领着杜聿明和赵诚在城内四处转悠,倒不是当官的有晒不得太阳,老杜脑门上还裹着纱布,怕他出汗以后会感染。
阵地还要加强。杜聿明眯缝着眼睛说道:枕木上头盖半米的土,然后再来一层枕木和沙袋,如果有可能,主阵地全部用钢轨并排做盖顶。机场也要利用起来,让工兵搞几架假飞机放在停机坪上,好歹也能消耗掉鬼子几颗炸弹。
这个问题不大,有两天时间就能加固完毕。戴安澜是沙场宿将,自然知道挨炸是什么滋味,他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军座,能不能从炮13团掉一个连的德造105榴弹炮上来,把他们留在仰光也派不上用场啊!
杜聿明摇摇头,苦笑着说道:不行啊!打淞沪会战开始,lefh18是越打越少,校长把炮兵剩下的这点看家宝贝全放在了我们第5军,万一有个闪失,对上对下都没法交代。还是那句话,把几门苏七六和迫击炮用好,其他的,真没办法。
我尽全力吧,今天赵师长帮着弄来两卡车地雷,布置得当,应该能弥补些火力上的缺口。戴安澜拍了拍城墙,虽然没再说什么,可那股失望劲根本藏不住。
派卡车去城外机场拖点汽油回来,往地雷旁边一埋就能当燃烧弹使,那些英制炮弹也可以做同样的处理,不管效果怎么样,总比干等着挨打强。赵诚插嘴道:英国人那边的情况怎么样?还和之前一样半死不活的吗?
人家就不乐意理我们。戴安澜忍不住爆了句粗口:这帮英国佬就没一个好东西,让来几个人帮着我们熟悉一下阵地都不愿意,整天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英国人也不想想,要是他们自己能行,还要咱们远征军来干嘛!
老戴,跟兄弟交个底,你这里到底有多少人马。赵诚掏出香烟给戴安澜和杜聿明各点了一根,打仗和处理友军关系的事,他一个外人不好插嘴,可总人数却是必须弄清楚的,伤员后送物资供应,这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史迪威对远征军下一步的安排,所以今天必须弄个明白。
配属我师的骑兵团一共四百多,工兵团是八百多,再算上我们自己的,一共九千三。同古这头的温度太高,一百多弟兄都病倒了,刨掉运给养的人手,能参战的人不会超过八千八。戴安澜不爱财,部队那点空饷全花在弟兄们的吃喝上了,不过即使这样,赵诚还是被200师的实际兵力下了一跳。
妈的,指挥部那帮美国参谋一直是按照一万四的数字在估算200师的战斗力,你报个八千八,这是要吓死史迪威的节奏啊!赵诚心跳都快了三分:弹药和粮食储备情况呢?
步机枪弹药是四个半基数,炮弹是半个会战份。至于粮食,省着点还够吃两个礼拜。戴安澜倒是对自己那点家底门清:200师是有一万多弟兄,一多半勤杂人员在腊戌,还有国内的留守人员,空额不过一千多点。
杜聿明倒是没说话,连假假的呵斥都没有,**么,除去延安那边会把人往少里报,其他人都是掺水又掺水,习惯成自然,也没有谁会可以去掩饰什么。
大战在即,指挥部没给200师运新军装来,不过刚买的胶底帆布鞋倒是送的不少,加上部队人数比之前估计的少了将近三分之一,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分到了新鞋。
这史迪威还是做了些事情的,至少没让弟兄们穿着草鞋去打仗。戴安澜看见手下的弟兄都在排队领鞋,由衷的赞叹了一句。
鞋是史迪威发的,买鞋的钱可是赵师长出的。杜聿明难得说了句俏皮话:你这马匹可是拍到马蹄子上去了。
当兵的心宽,戴安澜和赵诚几乎同时大笑了起来,英国人靠不住缅甸人不可靠,可是,身后还有自家弟兄撑着,这仗有的打。
赵诚和杜聿明就在同古呆了一个晚上,时局紧张,还有一堆事情要忙,第二天一早就回了漂贝。不过,200师官兵还是得到不少意外之喜,赵诚用缅甸卢比在城内商店疯狂扫货,香烟汽水椰子糖,各种各样的水果和罐头,尽管不多,却人人有份。最受弟兄们欢迎的是一种本地产的驱蚊药,大约是麻油和其他什么东西掺在一起做的,涂在身上效果齐佳。军官们自然不能用小玩意来打发,每人一顶蚊帐外加一瓶洋酒,大战在即,不养足精神根本抗不下去。
戴安澜对一般的俗物根本不感兴趣,他盯上了赵诚车上的十八剁(砍刀)和p40。
当兵的么,见到好刀好枪哪有不见猎心喜的。赵诚也没矫情,连带着两个卫兵的家伙式一起送了出去,倒不是想和200师套什么矫情,**在缅甸的第一战很快就要由他们来打响了,鼓舞士气也好搭把手也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多,只要能让弟兄们高兴高兴就成。
第六百二十章 梅苗
赵诚和杜聿明去同古视察部队,史迪威和林蔚则奔了缅甸军总司令亚历山大的指挥部。除去继续要给养要装备,还得交换情报,划分各家的防区。
五天前(3月10日),日军55师团已经从仰光向北进攻前进。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东京方面为饭田祥二郎提供的援兵很可能已经就位,退一步说,即使援兵没到缅甸,他们也在半道上了,否则55师团师团长竹内宽中将不可能急吼吼的前来送死。
大战在即,三家还在扯皮。据林蔚私下发来的电报说,史迪威和亚历山大之间的谈判活像是老太太在菜场买菜,脾气差点的人都会忍不住想骂人,可他们二位却一坐就是几个钟头,也不怕累出腰肌劳损来。
运输工具和油料供应也是难以回避的问题。第6军入缅那会,英国方面急着要部队填补泰缅边境的防务,所以车队跑的相当勤快。200师南下没能沾上英国卡车的光,全靠军部汽车团和西南运输处的车在忙活,只一个礼拜的功夫,就把他们从保山运到了腊戌。现在油料紧张,汽车团有劲也使不上,而西南运输处还得从腊戌和畹町向昆明抢运物资,第5军各部立刻又恢复了**的本色,用双脚丈量大地。后勤单位在龙陵,而96师刚出保山,参谋们草草计算过,全军现在的行军纵队长达三百多公里。一想到这个问题,杜聿明他们脑仁就疼的厉害。
第66军倒是没把行军大队拉的这么长,他们没有汽车,可是也没有坦克大炮这些重装备拖累,现在已经抵达龙陵。眼瞅着前线就要开打了,赵诚只得发电报让家里的车队捎他们一段,估计再有三天左右,他们的主力也能抵达腊戌一线。
杜长官,史迪威一直没放弃过反攻仰光的打算,您给我交个底,咱们远征军是个什么章程。回梅苗(史迪威在此设立了远征军指挥部)的路上,赵诚抽空和杜聿明私下谈了谈。
我也是这个打算,仰光对国内坚持抗战实在太过重要,没有物资供应,局面会立刻垮下来,所以,不管局面如何,重要试一试。杜聿明倒是没藏着掖着:月初史迪威去重庆前在腊戌停留过,他和我谈过这事,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看法差不多。前两天,委员长来电报时也提到了反攻仰光的计划。委座认为,重新夺回仰光港,不但能恢复物资进出口,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
确实,只要反攻仰光的计划能得手,面子里子都会有,对蒋委员长而言,诱惑不可谓不大。可是这算盘是打的早了些,赵诚颇为无奈的问道:上个月把200师急调同古也是出于这个安排吧?!
没错,层层阻击日军,为大部队展开赢得时间。杜聿明解释道:以200师为主力,配属必要的特种兵部队,在皮尤至同古城之间构筑阵地,逐次打击日军,消耗其有生力量,待其攻击受挫伤亡惨重时再以第5军主力另第6军一部从两翼包抄,将歼敌于锡当河西岸至喀巴温河南岸之间,然后再会同英军围攻奥坎勃固的日军,最后乘胜收复仰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