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理想很美好,赵诚很奇怪大人物们为什么总把打仗的事想的这么简单,感情要上战场拼命的不是他们?他斟酌了一下用词才说道:目前,不少英**政要员都认为,允许中**队赴缅参加对日作战,不啻于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只要我们反攻仰光得手,战后划分战果时,不但香港要提前归还中国,缅甸越南也会重新成为中国的附属国,更为严重的是,会刺激印度人闹独立,所以英军不会真心和我们合作,他们更希望我们能和日本人拼个两败俱伤。其次,马来亚战役已经结束了二十多天,山下奉文手下可是有三个主力师团,加上配属作战的海空军肯定不下共10万人,这些部队在什么位置!?万一他们已经秘密登陆泰国,从泰缅边境的老林子钻出来,突然拿下曼德勒,甚至直扑腊戌,我们怎么应对?!

    杜聿明沉默了,去年2月起,他作军事考察团团员,在缅印马三国呆了三个月,对于缅甸的地形地貌远比史迪威或者亚历山大他们要熟悉的多。之前军事考察团一直提醒英国人要提防日军会穿越泰缅边境的丛林发动进攻,英国人根本不信,所以吃了大亏。现在赵诚提醒说日军可能会调援军来缅甸,他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该说的都说了,赵诚自认为无愧于心,回到指挥部以后就没和史迪威他们再提暂缓反攻仰光的事。老头子和亚历山大的会谈肯定很不顺利,大老远就能闻见火药味,他可不想背上一个怯战的帽子。

    果然,史老头一脸猪肝色:亚历山大也想要第5军和第6军的指挥权,他听说我这么个该死的美国佬居然被蒋委员长授权指挥中**队,他的下巴都掉了,还说我是从他手里抢走的部队。你当时都没瞧见,他看我的眼神就好像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见鬼,英国人为什么不能先管好自己的事情。

    弗兰克,这都什么状况?趁着史迪威和杜聿明吐槽的当口,赵诚悄悄把多恩上校拉到了屋外。

    谈崩了。多恩上校无奈的叹了口气:上午第一次联合报告会就吵的一塌糊涂,英国人非常想把第5军和第6军的指挥权拿过去。更可气的是,这帮吝啬鬼几乎一毛不拔,一加仑的汽油都不肯匀出来,那个爱尔兰佬(亚历山大的家在爱尔兰)坚持说英军自己供应都不足。还有空中支援,英国佬非要把陈纳德的航空志愿队调到缅甸来,还得归他们指挥。见鬼,马格威尔机场足两个中队的战斗机,那些都是摆设吗!?

    什么人带什么兵,当老大的喜欢发火,指望手下人嘴里能讲文明是不可能的。赵诚对史迪威和亚历山大的八卦新闻兴趣不大,他更感兴趣的是结果:吵了一天,总得有点什么战果吧!?

    两万顶钢盔,再有就是些轻武器。多恩上校对此非常不屑:全都是破烂。




第六百二十一章 皮尤河畔的枪声
    争吵讨价还价,参谋们已经逐渐习惯了将星闪烁后的龌蹉。在英国人眼里,史迪威就是个黑社会,开口闭口都是要物资要火力支援。在中国人和美国人眼里,亚历山大就是个老葛朗台,占着大把的美援不放手,似乎打算带进棺材里陪葬。

    最后,还是仰光的饭田祥二郎中将主动出来做了和事佬。

    根据前线最新的情报显示,除去约两个大队的兵力留守仰光以南各城市外,日军倾巢出动。东路,直奔东枝又名棠吉,判断其目标是准备北上截断盟军退往中国的道路;中路,沿公路铁路主攻同古曼德勒,判断其意图是准备把仰曼铁路两侧的盟军部队彻底分割开,进而各个击破; 西路,直奔仁安羌油田,看样子是准备吃掉英缅第1师及装甲第7旅残部,为最后的决战扫清障碍。

    大佬们的谈判效率立刻直线上升,只一晚的功夫,中美英三方会议就决定了防区的划分问题。盟军决定以仰曼铁路为界,铁路以东至泰国边境为中国远征军防区,英军防守铁路以西,分三路布防迎敌,最后在平满纳至曼德勒地区与敌会战。

    根据会谈纪要显示,英军参战部队为2个军,下辖第1第17第36师第63旅第7装甲旅等部队,号称4万5千人。中国远征军第5军为中路军,防守同古及曼德勒地区。远征军第6军为东路军,分别驻防垒固孟畔景栋,防止泰**队从东部边境进攻,同时为第5军左翼提供掩护。第66军,将被布置在曼德勒至腊戌之间,为盟军的战略预备队。

    鉴于局势危急,史迪威又从英国人手里弄了些好处来。远征军各部配发的缅甸地图,都是百万分之一和三百万分之一的旧图,因为年代已久,已经不堪使用。史老头亲自出面从英军总部弄回一大批新版缅甸地形图来,总数多达三百余份,将远征军各营以上单位的地图全部做了更换。

    此外,英军又向远征军提供了一个团的武器,杜聿明没把这批枪支弹药发到各个部队,而是将云南新送上来的一个独立团变成了全英械团。腊戌物资太多,为防止遭到缅独份子破坏,总部不得不提前做些准备。

    赵诚新24师也调了到腊戌,给他们的活很简单,守着家里的仓库区就成。李有财估计还得有半个月左右才能把物资全部抢运回国,得防着有不开眼的家伙来捞油水。

    许是被及时入缅的66军壮了胆,史迪威和杜聿明再次把反攻缅甸作为了当前的主要目标。

    经过侦察,日军第33师团和55师团都只有部分部队入缅参战,总兵力不过4个步兵联队而已。目前,饭田祥二郎安排两个大队留守后方,33师团主力又奔了仁安羌方向。我们必须趁此良机,用最短的时间集中主力,在同古至曼德勒之间歼灭第55师团,然后再会同英军围歼第33师团,最后乘势收复仰光。史迪威在沙盘上将作战计划往复推演,现在总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受他的影响,杜聿的想法也差不多少。老杜自己对手下的部队很有信心,道理很简单,**特种兵的精华有将近一半都集中在第5军。在同古方向与55师团决战,胜利的成算很大。

    赵诚对史迪威和杜聿明的计划却持保留态度,他总感觉着日军的援兵已经近在咫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加入战场。更何况计划成功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一,200师必须在同古迟滞第55师团的攻势,至少要为后续部队进入战场赢得两周左右的时间;其二,英军要在卑谬缠住日军33师团,防止他们往同古方向增兵。

    现在英军号称有四万多人,具体兵力有多少,恐怕只有英国人自己知道。按照去年达成的协议,两军应该互派联络官至团里单位,以方便沟通协调。但是远征军接收了英方的联络小组以后,亚历山大却下令拒绝中方人员入驻英军各个单位。开协调会时,史迪威和杜聿明都对此表示难以理解。可亚历山大却拒绝做出任何让步,他的理由很简单,说是要防止中方派出的人员里有亲日份子,毕竟**投靠日军的官兵太多,万一出点什么岔子,英国方面担不起这个责任。

    杜聿明立刻哑了火。人家说的是事情,自918事变开始,中国降日的官兵便多如牛毛,连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都认日本人当了干爹,自己连句反驳的理由都无从说起。史迪威也是尴尬无比,英国佬打脸发的非常准确,就差把瞧不起你几个字摊到桌面上来了,他不得不临时调整话题,比如讨论一下物资供应的事,毕竟只有这个才能堵住亚历山大的嘴。

    事出反常必有妖,赵诚却从英国佬的傲慢里闻出了阴谋的味道。亚历山大说话时眼睛老往向右上方看,这是人说谎时,下意识的反应。要么这小子在隐瞒部队的实际情况,要么,英国方面还是在背着远征军做跑路的打算。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两者都有。

    200师的士气与实力毋庸置疑,只要有需要,戴安澜甚至会拼光最后一兵一卒。可是,200师的兵力有限,物资储备有限,即使是想把日军第55师团拖住半个月,他们也得有那份家底。英国人的问题却恰恰相反,亚历山大手下那帮兔子兵压根就不存在士气不士气的事,看见膏药旗就跑路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那些印度兵和缅甸本土士兵天天都在盘算开小差,说句负责的话,要是日本人拖到六月再进攻,英国人几个殖民地师怕是只剩下番号了。

    理论上来说,亚历山大现在应该是做的两手打算。如果中国远征军能够吃掉日军第55师团,他一定会死守西线,努力和远征军一起干掉第33师团,最后手拉手夺回仰光。毕竟,缅甸是大英帝国的缅甸,容不得他人染指。但是,只要远征军稍微露出任何失败的迹象,亚历山大肯定不会干等着日军逼上门,十有**会带着队伍跑回印度,留下中国人来和日军死拼,为保卫印度争取时间。

    生死关头,不是一条心,赵诚实在对接下来的战役报什么期望。

    3月17日下午,后方指挥部里依旧争吵个不休,200师突然发来加急电报,日军先头部队已经推进到距皮尤河大桥12公里的地方,远征军的初战,打响了。



第六百二十二章 俘虏和情报
    同古城东临锡唐河,南面是皮尤河,从地势上将确实是个利于防守的好地方。不过现在是旱季,锡唐河的水量尚可,而皮尤河在很多地段的只有齐腰深而已。

    戴安澜没有干等着日军打上门,他特地安排了军骑兵团598团一部,在皮尤河大桥建立防御阵地,另有一个加强连及师部坦克分队在桥南12公里处建立警戒阵地。

    17日下午1点,日军一个小队乘摩托车抵达皮尤河以南我军伏击阵地。因为沿途英军都是不战即溃,他们根本没有任何防备。待日军车队全部进入了伏击圈后,守军立即引爆炸药,并在坦克分队的掩护下从道路两侧发动突袭。

    经激战,前哨连共毙日军4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支轻机枪3挺21辆摩托车。眼见日军残部已经逃入道路两侧的丛林里,他们果断放弃了追击,草草打扫战场后连夜北撤,与皮尤河北岸的大部队合兵一处。经分析缴获的战利品,200师确认,来犯之敌就是日军第55师团。

    18日中午,第55师团再以一大队兵力乘坐卡车沿仰曼公路向北急进,似乎头一天的伏击战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警示,车队又一头扎进了200师预设的埋伏阵地。当日军汽车四辆行通过皮尤河大桥后,指挥战斗的骑兵团副团长黄行宪随即下令引爆了事先埋设的炸药。霎时间,近200米长的皮尤河大桥被炸的四分五裂,正在桥上飞驰的十余辆卡车立刻落进了河里,车上的日军或死或伤,能够侥幸挣扎出一条性命的不过两三成而已。

    200师的伏击部队动了!四辆坦克立刻从隐蔽部里开到了公路上,平九天留下的那辆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冲在最前头,这货仗着皮糙肉厚,根本不在乎日军打来的子弹,用车载机枪将刚刚抵达北岸的几辆卡车打趴了窝。

    残余的日军纷纷跳下卡车,准备展开队形进行还击,可没等这帮家伙站稳脚跟,埋伏在道路两侧的步兵开火了,暗堡里的轻重机枪更是不甘人后,来回往复的收割着人命。

    南岸的日军见先头部队碰上了硬骨头,旋即跳下车准备强渡皮尤河进行增援,轻重机枪全都从车上搬了下来,死命的为北岸的日军提供火力支援。

    趁着日本人乱糟糟准备渡河工具的当口,200师的迫击炮群悄悄加入了战斗。坐标都是事先量好的,为提高效率,炮手们还对射击区域做过分工,只几轮齐射,南岸的日军车队里就有一长遛卡车被炸的七零八落,摆在河边的轻重机枪也遭到重创,还能坚持射击不过十之二三。

    炮火延伸后,日本人终于撑不住了。南岸的日军迅速沿着公路向后收缩,看样子是准备与伏击部队拉开距离后再做进一步打算。北岸的日军却没这么好的运气,消灭掉大部分活口后,部队正组织神枪手点射。既不能让鬼子有能力反抗或者击杀,又得给他们留口气,难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仗打的缩手缩脚,弟兄们没有怨言是假的,可这是史迪威参谋长和杜司令联合下的命令,要弄些情报最好还要抓两个活口,大家只能照做。至于中间的麻烦,自然不在上峰的考虑之列。

    总部来的梅里尔少校frank errill还在同古城里等着呢!看到火候差不多了,负责抓舌头的排长王若坤便带人爬了过去。天热,大地被太阳烤过以后能烫熟鸡蛋,可没有人敢抬高身子躲避热气,战场上贪图舒服的人几乎都活不长久。还行,神枪手们把活干的挺利索,除去三个重伤的,其他的鬼子都咽了气。

    死的补刀,重的捆上手脚以后再给他们包扎。王若坤朝着身后的弟兄们吩咐道。南岸的日军已经在三百米开外了,这会正在构筑阵地,不过因为后头的82炮群还在一发接着一发地拦阻射击,他们还能把掷弹筒和迫击炮架起来得抓点紧。

    跟着王若坤干活的都是老兵,虽然以前没干过捕俘的活,可是大概流程一点也不陌生。听到命令以后,立刻按事先商量好的分工开始干活,三人伺候一位,抹肩头拢二臂,或是寒鸦凫水或是四马倒攒蹄,把鬼子伤号捆的结结实实,临了还没忘记给鬼子嘴里塞上破布头,防止这帮孙子咬人。

    捕俘组忙碌的同时,其他人也没闲着,补枪打扫战场收拾战利品,该有的流程一样不能少。

    这边驾驶室里有个当官。突然有人压着嗓门朝着王若坤喊道。

    搜,仔细搜,一张纸片子也别放过。其他车和人也是一样,有用的全都带走,动作快!王若坤招呼弟兄们干活时,自己也趴在一具鬼子官的尸首旁边翻腾着,少尉,官不大,但是身上的东西也全乎,保不齐就有上头要的东西。

    地图日记望远镜文件武器枪防毒面具,还有罐头和香烟,战利品相当丰富,还有胆大的翻到了车厢里,弄下一挺九二重机枪和两箱子弹来。

    轰!皮尤河上突然冒起一道水柱,日本到底是把九二步兵炮给架了起来。

    82迫击炮群立刻还以颜色,丢了一拨炮弹过去。

    走!王若坤大声吼道:先往两边树林里撤,然后绕回咱们的阵地上去。

    他的话音刚落,原本还在鬼子尸首上发洋财的弟兄们立刻窜了出去,高姿匍匐接小跑,一个比一个麻利。虽然是撤退,战利品缺没扔在一边,三八大盖防毒面具,有几个家伙身上还备着东洋刀。只可惜那挺九二式没能带走,百多斤的分量,根本不是逃命时该带的家当

    拖着俘虏的家伙倒是没那么苦命,后头派来了几辆三轮摩托,把鬼子往车斗里一塞,几个人猴在车上就跑了个没影。南岸的鬼子就一门九二步炮,动作快一些,走直线都不打紧

    皮尤河边的战斗一直持续傍晚,当两边鸣金收兵时,梅里尔少校已经带着俘虏和整理出来的情报回到了总部。之前英军只有做俘虏的份,抓俘虏,大约做梦时梦到过,200师从前线送回的三个俘虏让那些英军联络官羞愧难当,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堂堂大英帝国的军队居然会被这样一群矮矬子打的屁股尿流。

    一片欢呼声中,赵诚的脸色和英国佬一样难看的紧,看完前线送回来的情报后,史迪威和杜聿明再次重申了之前的作战计划,反攻仰光!!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不受欢迎的人
    是夜,远征军致电重庆最高军事委员会:17日至18日,我远征军之200师并军部骑兵团,在皮尤河两度伏击日军第55师团第143联队,歼敌两个中队。缴获汽车4辆摩托车22辆,其他武器弹药甚多。经搜索敌人死(尸)体,发现击毙敌人中含大尉中队长内田等军官3人,从其携带的文件及地图分析,联军当面之敌为两个师团计4个步兵联队。中路仰曼公路为敌五十五师团;其进入仰光向西路普罗美英军进攻之敌为三十三师团;东路敌为十八师团,尚在泰国景迈及毛淡棉间

    赵诚一直不同意反攻仰光,直到前线的情报送到以后,他依旧坚持己见。谨慎对指挥官而言是个重要的习惯,但是在苗眉,似乎成了怕死的代名词。不论是远征军的干部,亦或者美国和英国的军官,来汇报工作时眼神都怪怪的。大伙都知道,史迪威和杜聿明对这位杂牌出生的将领都没什么好感,所以背后说小话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自己只是个幕僚,不论承不承认,美国方面就是看的。趁着老头还没给自己起绰号,赵诚主动请缨,要求去腊戌看仓库,顺道练个兵维持一下军纪什么的,毕竟那边的66军人生地不熟,而且马上就要往南开拔,自己去盯着,可以为司令部减轻些负担。

    史迪威仔细考虑后,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他现在和杜聿明的关系相当和谐,用市井中人的话说,两人颇有斩鸡头烧黄纸的趋势,赵诚作为中间人的角色确实有些尴尬。把老赵放在腊戌,不仅能废物利用,还能避免大家伙的非议,划算的很!

    老头给赵诚写了新的委任状,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助理和美国援华物资管理处副主任仍旧保留,不过现在又多了援华物资管理处腊戌中转站负责人的头衔。官不大,但很实惠,这个职务属于美国驻印度大使馆高级雇员的序列,经过华盛顿方面确认后,每个月有300美元的工资和120美元的战地补贴好拿,妥妥的高收入工作。

    收拾行李,带上老虎和黑山他们连夜走人。开车过于辛苦,这次回腊戌坐的是火车,虽然速度不是很快,可胜在不用时时刻刻都握着方向盘,大伙正好养养精神。

    赵诚离开指挥部的时候,200师布置在皮尤河方向的守军也撤退了。层层阻击诱敌深入,按照计划,部队还留有一部分兵力在河边断后,他们不但要监视南岸日军的动向,还要在日本人渡河时进行骚扰。

    19日凌晨,日军在皮尤河方向再度发起了进攻。

    鉴于头一天守军有装甲部队参战,日军不但增派了大批援兵,还调来二十余架轰炸机对滩头阵地进行狂轰滥炸,以图逼走守在南岸的英**队。一时间,阵地上弹片横飞,因为很长时间没有下雨,烟尘呛的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1...216217218219220...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