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准备物资的事情太过紧要,初步得任何差错,一些紧要环节必须安排自己的人去看着,腊戌保卫战前才集结起来的警卫连再次被委以重任,很快,赵诚身边就只剩下了一个警卫排。
吃过中饭以后,新22师率先向北开拔了。队伍里有二百多伤员,很多人只能用担架抬着走。孙立人是一师之长,原本是有一头骡子代步的,可是脚力紧缺,这会也在用两条腿赶路。如果非说他有什么优待的话,大约就是肩膀上没有扛装粮食的口袋。96师傍晚时分才出发,白天日本飞机跟苍蝇一样嗡嗡个没完,火车也只有这会走才能稳当些。
诺大的密支那空了,赵诚没有什么艺术细胞,自然也不会发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慨。他现在像是只准备过冬的老鼠,拼命划拉着各种吃食。最近部队一直在大采购,周边老百姓家里也就剩下些口粮了,至于牛马驴骡之类的大牲口,只要是人家愿意卖的,全都进了机场的库房。
买无可买之后,黑山带着一队人直接奔城外的老林子,一整天转下来,战果倒也没让弟兄们失望。一头半大的野猪一只豪猪两只野鸡,甚至还弄回来两条蟒蛇。城外河里的鱼虾也遭了殃,几颗手榴弹扔下去,大大小小足有几十条。
仗打到这个份上,天知道有多少人全須全尾的回到东川,恐怕不少人连尸首都得留在异国他乡。赵诚没有制止弟兄们的野餐会,还让人从库房里搬出两箱洋酒来,只当是和大家提前过端午了。有酒有肉,还有留声机放着周旋的唱片,营地里一片欢腾
洋酒不多,分到每个弟兄头上不过二两,虽然没有喝醉,但是赵诚借着酒劲倒是睡了个踏实觉。一夜无梦,直到日上三竿时才从床上爬起来。
照例是一边洗脸一边听着战报。没有什么好消息,坚持了一天一夜之后,200师到底还是把八莫丢了。戴安澜那头的损失可谓是惨重,所部官兵伤亡多达九百余人。火炮损失殆尽,二十到辆坦克装甲车也是一样,向北撤退时就剩下两辆t26和一辆缴获来的斯图亚特。
万幸的是,因为张轸特意给他们留了四十辆卡车,所以部队撤出八莫时重伤号一个都没落下。这会老戴已经领着队伍在朝密支那赶,相信他们应该能够挣扎出一条生路来。
密支那和英多已经到了最后时刻,说句不好听的话,总部之前办的蠢事太多,现在日本人收账来了。
赵诚有些犹豫,是不是该带着弟兄们一走了之,毕竟是有林蔚和罗卓英他们的先例在,这会跑路,人家也说不出什么来。再退一步说,腊戌失守以后,自己美国援华物资管理处腊戌中转站负责人的职务已经解除,正式的头衔只有史迪威参谋长的助手和援华物资管理处副主任两个,严格来说,杜聿明派给自己的活可干可不干,就算撂挑子,即使官司打到蒋委员长那头也不会输。可是这种小心思只能暂时埋在心里,即使对老虎和豹子他们也不能多说。无关个人形象,纯粹是害怕就会影响到弟兄们的士气,毕竟局面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稍有不慎部队就会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整整一天,赵诚都在催促部队赶紧把粮草物资往利多那头输送。为提高效率,火车在白天也照常运转。为防止日军轰炸,弟兄们把所有的点五零机枪装到了火车上,万一碰上,也不至于连个还手的家伙都没有。
不过日本轰炸机似乎对密支那这头不怎么感兴趣,根据总部的通报,大部分日本轰炸机都在英多以南活动,畹町方向也有日本飞机出动,不过是以九七式战斗机为主。之前200师提供的情报并不准确,攻击八莫的只有战车14联队第33师团机械化支队和第55师团,战车第1联队在拿下腊戌以后就和第18师团奔了畹町,看样子是准备尾随第6军的溃兵一路向东,击破**在畹町龙陵一线的防御力量后再趁势打过怒江!
第六百七十四章 宿命
饭田祥二郎那厮的运气相当不错,一架的九七式战斗机居然把两枚25公斤级的小炸弹,直接扔到了远征军临时指挥所旁边。要知道,总部进驻这里的连半个钟头都不到,而且按照计划顶多再有十来分钟,总部就要继续向西南方向开拔,迟一点早一点,都不会取得任何战果。
现场惨不忍睹,负责警戒的部队伤亡达数十人,被征用为指挥所的民宅也被震塌了,塌正在里头开会的远征军高层一个都没跑出来。
好在缅甸人的房子都是木结构,一干将校虽然尽数挂彩,可真正严重的只有远征军(第一路军,下同)参谋长杨业孔新兵训练处处长黄翔和96师师长余韶。杜司令原本没什么大碍,但是有个卫士在救人时,身后背着的司登式意外走火,生生在老杜小腿上留下了两个窟窿。
缅甸战局糜烂至此,容不得再有高级将领成为日军的战果。史迪威立刻从印度派来一架dc3运输机,好说歹说把哥几个给接走了。秉承战时绝不浪费运力的原则,飞机还带来两吨半肉罐头,倒是叫弟兄们暗中欢喜了一把。
小两万人的部队不能没有人来统一指挥。好胳膊好腿的将领都升了官,廖耀湘升任第五军副军长兼远征军代理指挥,第五军参谋长罗又伦任远征军副参谋长,连远在密支那的赵诚也有封赏,蒋委员长亲自委任他为远征军副总指挥兼运输司令。好么,接到电报时,老赵人都坐在飞机座舱里了,最后不得不把飞机交给其他人开回龙陵去
翻山越岭去印度不一定会丢掉性命,可是丢下部队跑路肯定会被枪毙。其中的厉害,赵诚心里跟明镜似的!
由八莫西进的日军已经抵达杰沙,那里离英多的直线距离不过五十里,虽然有河流作为屏障,黄翔战前布置的警卫部队也撑不了太久。理论上说,这会去英多和总部汇合,必须分秒必争。
赵诚没有怨天怨地,也没有试着发电报走门子拖关系,推掉委员长刚任命的职务。他立刻下令警卫排带齐所有的家当和骡马赶赴火车站,同时给总部发去了上任后的第一份电报,让廖耀湘分出一半的卡车,把队伍里不能随军行动的伤员北撤密支那,然后会同守军由古商道回国。
部队撤退,伤兵是最棘手的问题,一但秩序失控,亦或者部队陷入困境,最先会被放弃的就是他们。南京撤退时就是这样,城内城外随处可见失去行动能力的重伤号,下关码头一带无人照看的伤兵多达两千余,场面之凄惨,让人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有这个先例在,自同古会战开始,赵诚就没放松过向和国内转送伤员的事情。据张伟他们统计,经由家里的车队回送的伤员共有两千九百余人,如果算上总部和各军自行送回国的,总数当在七千左右。可以想象,如果这些伤号还就在缅甸的野战医院里,能有半成活着离开缅甸就是造化了。
尽管老伤号已经陆续送走,可是因为大小战斗一直没断过,所以新的伤号又来了。按照通报,杜聿明他们送往印度后,总部还有轻重伤员二百余人,在部队进山之前,不把他们安顿好,部队的军心士气迟早得完蛋。
廖耀湘的回电很快,大约是事情太多,电文只有寥寥数字:收到,已安排汽车团酌情办理。
好吧,领导么,言简意赅一点也是应该的,可特么这都什么个时节了,酌情办理个毬啊!从火车一开动,赵诚的吐槽就没断过。人得学会自我放松,接二连三的被国府那帮大爷坑,不发发牢骚就得憋出病来。骂归骂,该弄清楚的情况却得弄个明白,比如英多那边的家底,有什么缺什么,甚至包括沿途难民的状况,毕竟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和远征军走一条道去印度。
火车到宾包的时候,谜底总算揭开了。
现在总部身边除新22师等单位外,还包括交通部处长唐文梯及铁道兵团张学逸率领的技工六百余人西南运输处的员工一百余人,志愿随军服务的缅甸华侨四百余人。部队卡车倒是比刚撤出曼德勒时多出不少,整整一百四十辆,其中七成都是英国佬扔掉的,廖耀湘从其中抽出了五十辆运送伤员去密支那,其他的都被用来运输给养。
每个弟兄随身携带的大米和罐头可以吃七天,算上车队上装的那些,至少能保证大家半个月内不会肚子。除此之外,总部和各部掌握的骡马有五百匹,缅牛二百余头,这些即是部队进山后的脚力,又是最后的粮食储备。
面对莽莽群山,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密林,廖耀湘心里没有底,赵诚也是一样。打仗的诀窍是多抓些实力在自己手上,撤退的时候是物资。
从密支那出发时,警卫排每人都是两匹马的配备,专门驮物资补给。先行出发的弟兄也带了一部分骡马,不过因为急着赶路,平均下来每人只有一匹,虽然按照前世在老林子讨生活的经验而言,数量有些少,但是比起那些背着行李靠两条腿逃难的人而言,无疑要辛福很多。离着目的地还有些时间,所有弟兄都蜷在座位上进入了梦想,连豹子他们哥几个也是一样。接下来一段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恐怕找块稍微平坦些的地方躺着都是奢望,能多攒点精神总是好的。
五个钟头以后,火车安全抵达甘貢车站。英多来的伤兵车队离这里大约还有半天路程,赵诚留了几个人看家,剩下的全被他赶出去,伤员乘火车北上以后,车队不能放空回去,把甘貢市面上的粮食物资拢一拢,对南边的多少也是个补充。本地英国商人的仓库也要再清理一下,部队弃守曼德勒以后,本地的英国人也跑路了。不过碍于军纪,弟兄们没敢强行接收,赵诚官大,这种事情自然得由他挑个头
第六百七十五章 第一天
英国人的仓库大约有篮球场大小,但有用的东西并不多,很明显主人跑路前对里面进行过清理。弟兄们只在员工宿舍找到百来斤粮食,再有就是蚊帐肥皂之类的日用品。
些许小玩意明显满足不了大家的胃口,赵诚索性下令对城内所有无主的房屋仓库做全面搜索,防止有什么军需物资被日军所利用。
理由光明正大,而且还有大把的缅甸卢比对前主人们进行补偿,弟兄们破门抄家时一脸的坦然。
那些钞票都是从当地英国准备银行里捡来的,缅甸丢失在即,银行的人没心情带着废纸跑路,所以扔了一地。可是弟兄们却不这么认为,在大英帝国宣布缅甸卢比作废之前,钞票就是钞票!
缅甸有句谚语,华人会做生意,格拉(缅甸人对印度人的称呼,kalar)能攒家底。这话半对半错,缅甸的华人确实是靠着各种小生意发的家,碾米榨糖开小饭馆倒腾木材,挣的钱多半是血汗钱。印度人的发家史则不那么光彩,他们在英国主子的手下官为吏,起家时多半占了政策性优势。除去传统的生意,强取豪夺放高利贷也是重要的赚钱手段,近百年下来,城内乡间绝大部分土地作坊商店几乎尽在印度人的手上。
英国人败的实在太快,那些英国和印度来的移民只能带走现金和细软,但是大宗的货物却不得不留了下来。
城内城外,随处都可以听到弟兄们的欢声笑语。碾米店榨油坊商店烤烟工厂仓库,凡是有物资囤积的地方全在门口做了标记,车队在火车站卸完伤号能大搬家。
糖四千九百斤,豆油九千斤,大米七十万斤,香烟雨伞蚊帐胶底鞋火柴雨披和肥皂之类的,大概能装七八车。此外还有没人认领的缅牛一百九十头,山羊六百来只!豹子和老虎很快便报来了账目,数目上肯定有些出入,但是足以让赵诚弄明白自己的家底是个什么状况。
难怪日本人都喜欢四处打劫呢,这东西来的是快,赵诚感慨的一塌糊涂。有这批物资作为补充,英多那边的部队也能松口气,特别是大批的日用品,虽然没有粮食金贵,但是对士气的提升极大。看着弟兄们不断补充着行囊,老赵也拿了两条香烟塞进自己的背包里,去利多的路程可不近,多备一点精神食粮总是没错的。
一路紧赶慢赶,车队总算到了,甚至比之前预计的时间要早半个钟头。把伤兵们安顿到火车上,然后所有好胳膊好腿的人都被动员起来往卡车上装物资。
东西太多,超载是无疑的,不过没人在乎,现在多装一斤米,说不定半道上就能全一条性命下来。其实带什么不带什么,连赵诚心里都没有底,在老林子里撤退远比打仗复杂,更要命的是几万人一起行动,要准备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说句不好听的,恐怕**序列里就没人能干好这份活。
傍晚时分,物资总算装妥当了。望着南返的车队撤退越开越远,赵诚总算松了口气。根据总部发来的最新战报称,杰沙一线已经岌岌可危。虽然守军退回伊瓦洛底江西岸时炸毁了江上的大桥,可是由于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如果日军全力进攻,杰沙失陷的时间不会比日军用于架桥的时间长上多少。
为了替主力西行争取更多的时间,廖耀湘已经命令步兵两营附炮兵一连向杰沙增援,总部的几辆装甲车也一并派了过去。饶是如此,至多明天下午,英多驻军就会和日军交手。
倒计时开始了,各种麻烦事纷至而来。自家的事情自不消说,有宪兵盯着,纵是有什么人敢眦毛也会被一巴掌给抽趴下。讨厌的是英国人那边,听说日军离英多只有半天的路程,这帮二货立刻与远征军分道扬镳,带着一大票英国难民奔了甘包达。
英军主力十天前已经西撤印度,与总部一起北上的多是后勤部队,真正的作战部队不过一个步兵营和英多几座仓库的守备队,而在他们撤退路线上,第33师团布置的阻击部队至少在一个大队以上。虽然日军不得不将兵力分散配置于平梨铺庞宾霍马林等地,但要说英军能一路杀过钦敦江,还真没人敢相信。
总部对这帮子英国盟友相当恼火,见到人家去意已决,上上下下连个出来送行的人都没有,所有人都自顾自的忙着自己的事情。英国人带走了大量的物资,可是丢下来的更多,不趁机踅么点能用的家当,恐怕以后哭都找不到坟头
日军越逼越近,到处人心惶惶!但是赵诚他们还是在城里休整了一个晚上才出发。他盘算过,即使英多那边不设防,日本也得两天以后才能赶到甘贡,不睡个好觉实在对不起前线的将士。
现在总部补给充足,自己这个管后勤的去了也派不上多大用场。赵诚随即下达了新的命令:向西进山,走小路超到队伍前头去,然后在夏都赛建立收容站!
老大发了话,弟兄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当兵的么,吃粮打仗,讲究的就是一个服从。再说,一看地图就能知道,如果这会南下和总部汇合,大家至少得多走小二百里的冤枉路。有这个闲工夫,不如早点到地头歇会呢!
出城向西,只半天便到了公路的尽头,所谓道路,不过是当地人用脚踩出来的一条条土路。不过大家都在滇西丛林里讨过生活,倒也不觉着辛苦。
赵诚没有骑马,背着背包,和弟兄们一起在用双腿丈量着大地。这会所有的牛马都驮着物资,连羊的身上都是一样,他自然不会为了贪图安逸占用宝贵的运力。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特殊化的话,大概就是老赵一直走在队伍中央,不用和其他人轮流去前头砍树开路。
第一天,队伍走了七十里。但是站在高处向东望去,依旧能隐约看见甘贡城里的灯火!
第六百七十六章 第二天
5月的缅甸,气温酷热难当,走在深山老林里行军也丝毫感觉不到任何凉意。沿途的树木遮天蔽日,就连茅草也是又高又密,活像是个大蒸笼。
饶是汗如雨下,弟兄们却一水的长袖长裤,绑腿也打的一丝不苟。沿途的蚊虫小咬实在太多,一闻到人的气味,立马就会像轰炸机群一样猛扑上来,躲都没处躲。蚂蟥也是大麻烦,它们堪称林子里最可怕的杀手,树梢草丛皆能藏身,只要停留超过一根烟的功夫,身上必定会多出几条甚至几十条这样的东西,不吸足血都不会松口。
涂药膏带防蚊帽,用绳子把领口袖口扎死,没有人敢大意!在林子里讨过生活的人都知道,万一被什么不知名的小玩意咬上一口,当场丢掉性命都不是不可能,所以造点罪根本算不得什么事情。
为减少蛇蚁蚊虫的骚扰,赵诚特意祭出了绝招。先将几根竹竿或横或竖的捆在牛背上,然后点燃拴在牛尾巴上的酒精棉球。在疼痛的刺激下,牛便会拼命的向前奔跑,直到精疲力竭。如此一来,沿途的蛇虫蚁兽多半会吓的四散奔逃,队伍跟在后头走时也能少受些罪。
办法很缺德,老赵很快便遭到了报应。一条蝮蛇突然从天而降,差一点就掉在他的身上。还好每人手里都有一根带铁钩的棍子,把蛇轻轻勾起来,往草丛里一抛就算完事。至于弄条蛇煲汤什么的念头,也只能是想想而已,这是人家的地盘,低调一点肯定不会有什么坏处。
早上八点钟出发,四十分钟休息五分钟,让人和牲口恢复体力;下午三点钟以后开始找地方扎营,只要碰到足够的水源,不管几点都不再前进。
这是先行出发的那批弟兄,吃尽苦头才总结出来的经验。赵诚知道其中的厉害,自然不会冒险做什么傻事来彰显自己的智慧!
老林子扎营的讲究也很多,先得选相对平坦的开阔地,清除灌木杂草直到露出黄土才能搭帐篷,不然蚂蝗还是会接踵而来。营地周边要挖沟,里头撒上草木灰,这样的布置是为了对付毒蛇和那些不知名的小爬虫。最后还要布置警戒,防备敌人偷袭只是一方面,避免野猪之类的猛兽来营地里伤人,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头一日老虎他们还会凑在一起打牌,今天刚布置好营地,这些家伙就躺倒打起了呼噜。丛林行军太过消耗体力,其中的辛苦,远远超过了这些小家伙的想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