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混乱
    怒江以西一片混乱,尽管各部的营团长们还算是尽忠职守,可依旧有大批溃兵在通往后方的道路上拼命奔逃。恐慌情绪像传染病一般飞速蔓延,连带着一些原本还算有序的部队,也纷纷加入了逃命的行列。

    后有日军追击前有乱兵淤道,李志鹏和张轸未经联络便做出了同样的安排,命令手头建制完整的部队就地组织防御,然后派出所有宪兵去收容乱兵恢复军纪。

    可是,溃兵的人数实在太多,中间还夹杂着大批印缅难民和华侨,场面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发的混乱起来,甚至还有人还朝着宪兵打黑枪。

    大敌当前,却被自己人搞的阵脚大乱,张伟和刘富贵没有犹豫,毅然派出坦克部队开始清场。要塞区家底厚实,原本装备的意大利11不算,还有新撤下来的苏制t26和美造2,都是十吨往上的大家伙,这会用来维持秩序,倒是正合适。

    机器轰鸣中,通往要塞区的关口上,几十个钢铁怪兽纷纷就位。随着电台里的一声口令,夹杂着曳光弹的弹雨,如同一道道火舌掠过溃兵们的头顶。

    绝大部分溃兵迅速恢复了清醒,悄悄放慢脚步,准备看看风色再做打算。机灵一些的,直接调头往回挤去,准备混进后头的大部队里,万一宪兵请出大令杀人,也好有人帮自己说个人情。当然,也有百多个冥顽不灵的家伙,他们还藏着法不责众的心思,挤在一起,准备硬闯封锁线。

    开枪!把最前头那批的逃兵全部干掉。张伟对着步话机下达了命令,尽管心慌的厉害,可是言语里表达的意思却相当清晰,全部处死一个不留!

    枪声再次响起,公路上顿时多了一抹血色。妄图试探边防二旅底线的溃兵们尽数被弹雨放倒在地,除去几个命不好的家伙还在呻吟惨嚎,其余的,几与碎肉无异。

    上百条人命顷刻间从世上消失,还是自己人动的手,即使再胆大的家伙,这会也收起了小心思。

    炮兵装甲兵伤员可以继续后撤,其余人员,立即向自己身边的军官靠拢,等待命令!平日里用来播放音乐和广播给官兵们解闷的电喇叭起了大作用,几十个大家伙一起开工,把刘富贵冷冰冰的声音传到了要塞区每一个角落,溃兵也好,边防二旅自家的弟兄也好,都被吓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都是老兵,一但军心稳定下来,反应还是很快的。刘富贵发出命令不到三分钟,离要塞区最近的一批溃兵就已经集结完毕。七八个团级番号一共二百多官兵,在几个连排长的带领下,自动编组为两个步兵连,然后由边防二旅派出的人手领着进入要塞区内,喝水吃饭等待命令。

    有人带头,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公路上剩下的溃兵也有样学样,三四十人为一组,在军官们的带领下自动编组为临时单位,等待边防二旅的点验。那些建制完整单位也没闲着,大战在即,没有哪个部队长会嫌手下的人多,趁着还有时间,多拉些人补入部队才是正道。

    看到公路上逐渐恢复了秩序,张伟和刘福贵悄悄松了口气。两人一合计,最后决定由刘福贵亲自领人去甄别溃兵里的日军探子,顺便收编一部分能用的人手。张伟则集中精力备战,同时派人联络前线各部,争取统一行动。

    手表上的指针,还像往常一样不徐不慢的走着,张伟却觉得时间过的飞快,日军已经在外围警戒阵地的目视范围之内,可是第6军第66军都联络不上。万幸李志鹏及时率领第36师退回了要塞区,边防二旅上下这稍稍才安下心来。

    正当李志鹏和张伟商量建立联合司令部,准备应对日军全面进攻时,第11集团军总司令兼滇西防御总指挥宋希濂突然发来命令,要求36师立刻退往怒江东岸布防。

    宋希濂是得知畹町危急后,连夜驱车从昆明赶来的,这会人才到保山。比起重庆军政部那些大爷来,老宋对前线战况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否则他也不会把兵力相对充沛的第6军作为配角,放在防线的侧翼作为掩护。不过宋司令长官对边防二旅的底细却知之甚少,只听说这是云南地方为保卫滇缅公路安全,才成立不久的队伍。

    桂军似虎湘军如狼,滇军黔军小绵羊。即使抗战后滇黔部队在各个战场打的还算不错,中央军对他们的看法依旧没有改变多少。宋希濂和滇军交往的时间不算短,特别是兼任昆明警备司令以后,没少摸滇军的老底,所以看法比其他黄埔同学更中肯一些。

    老宋相信,滇黔军人面对日军炮火时一样敢于拼命,但是敢拼命不代表部队战斗力强,作为滇军杂牌的边防二旅更是如此!一直杂牌经营的要塞区会有个什么模样?他没时间去了解,更没兴趣去了解。

    让36师东渡惠通桥,为第6军和第66军守住退路,然后再依仗怒江天险,确保云南大部不失。这就是宋希濂的目的!

    李志鹏和张伟很想发电报跟宋司令长官解释一下,龙陵要塞区还是可以打一打的,有粮食补给有重炮群有装甲部队有战斗机中队,还有钢筋混凝土构建的要塞群,边防二旅也好,36师的部队长们也好,都想和日军掰掰腕子,再不济,也要在日本人身上狠狠咬下一口再退回怒江东岸。然而,宋希濂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老宋急着赶路,在保山下过命令后,就收起电台又上路了,一时半会根本联系不上。

    军令如此,那就退吧!李志鹏憋屈的想哭,可是却不得不带着队伍继续后撤。

    张伟也很郁闷。根据情报,第6军军部守袭以后,所部三个师已经各奔前程,电台电话都要不通。第66军那头也指望不上!张轸为掩护难民和友邻部队后撤,几乎把剩下的家底都给压了上去。这会正指挥着人马且战且退。估计等66军撤下来,能剩下个五六千人马,老张就该摆酒庆贺了。

    既然其他人都靠不住,那就自己干吧!张伟把心一横,亲自通过电话给各个守备点下达了命令:准备死战!



第六百八十九章 张伟的处女秀
    张轸领着部队节节抵抗,为友军和难民安全退往怒江东岸赢得了六个钟头的时间。最后经过清点,和他一起退入要塞区的官兵只有四千多,其中伤兵多达一千二百余。

    和36师一样,66军也接到了退守怒江南岸的命令。作为第11集团军的当家人,副司令长官宋希濂在给第66军军部的电报里相当直接:立刻退守惠通桥南岸,如有遗误战机者,严惩不贷!

    张轸倒是没想着发个电报再争取一下,他知道,就现在这么个局面,上峰肯定不愿意冒险把主力押在龙陵一线。理由很简单,万一战事不利,部队连退守怒江东岸的机会都不会有,届时日军势必会沿滇缅公路长驱直入,甚至兵逼昆明,沿着川滇公路北上,危及整个大后方的安全。部队集结完毕,老张亲自扶起一个伤员,领着弟兄们开始往惠通桥转进。

    友军陆陆续续撤离以后,边防二旅扩编的事也有了眉目。经过刘福贵反复甄别,总算在溃兵里搜罗到近七百可造之材,其中步兵有五百多人,此外还有一百五十来个炮兵和十来个医护兵。

    连年大旱,招兵算不得太困难。把大旗往灾民面前一竖,即使知道马上就会被送往战场,依旧会有大批饥民主动在招兵名册上按下手印。可是炮灰(步兵)易得,特种兵却是可遇不可求的宝贝,靠自家培养,费时费钱不说,还得看手下人是不是那块料。久而久之,各家都把挖墙脚当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七百老兵,无疑是一笔横财,几乎所有部队长都打来电话,无一例外的闹着要补充兵。

    炮兵指挥官黎原宏的胃口最大,所有伺候过大炮的兵他都想收入麾下。不算九二步兵炮和迫击炮,旅里现在拥有山野炮榴弹炮和战防炮七十余门。虽然老黎自去年走马上任时起就天天培养新人,可手下能派上用场的炮兵组依旧缺的厉害。前一阵子,大批伤员自缅甸后送,他就悄悄挖过墙角,算上今天这批,旅至少不会有炮闲着没人使唤了。

    步兵那头倒是有自知之明,每个营张嘴要的人手都不算多。阵地靠着前头的,最多要个五六十人,阵地周边易守难攻的,纯粹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凑个热闹而已。

    部队长们小算盘打的噼啪响,刘富贵却没有松口的意思。他知道,溃兵过境时,各个守备点都没少做小动作,后勤上不断增加的民夫开销,十有**是下头在养那些没报到旅部的黑户。真要挨家把人点检,保证每个连队都是超编状态。

    炮兵和医护兵分下去以后,刘富贵以旅部的名义给各个营下了命令,要求他们就汤下面,用好用足自己的人手,旅里这点后备力量谁都别惦记了。

    旅部里的电话和电台响个不停,各种情况陆陆续续被报了上来。尾随66军殿后部队一路东进日军在两万两千人左右,炮多卡车多坦克多飞机多,而且几乎全部战斗部队,所以论实力比淞沪会战时的老牌师团还更强些。

    张伟守着沙盘,心里有些发慌。之前也不是没指挥过部队打仗,可是现在自己手下有几千弟兄,真要有个什么闪失,那后果,唉

    连着两天打下来,日本人似乎还没有打够。66军的殿后部队撤入要塞区不久,大队日军便出现在了观察哨的视野当中。坦克打头,车载步兵在后,再往后就是炮兵和辎重车队,山路上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

    要塞区最西边田头守备点打响了战斗的第一枪,这个守备点在卡在滇缅公路一处s形弯道旁,六处高碉低堡都是混凝土结构。当初之所以选择这里建营立寨,除去因为村子本身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以外,滇缅公路田头段的路窄坡急也是个重要原因。

    按照预先测量好的射击諸元,配备给守备点的迫击炮组和九二步兵炮组火力全开,第一轮炮弹就取得了战果。日军车队里一辆九七式坦克被命中炮塔,车内的弹药殉爆后,瞬间化为一堆废铁。还有一辆运兵车被迫击炮弹击中,战果虽然有限,却让日军整个车队全都停了下来。

    山路没法调头,没道理不趁机捞些油水。张伟略一权衡,随即给黎原宏下达了命令,让他组织要塞内的七五野炮群,对山路上的日军车队进行火力覆盖。

    炮兵那头的反应相当迅速,张伟还没放下电话,山谷间隆隆巨响就连作一片。为了能减轻前线的压力,同时也是为了向新入伙的弟兄显摆一下家底,黎原宏搜罗来的那些老兵油子几乎拿出了吃奶的劲头。

    一场战斗中,几十门野炮算不得什么大场面,但是如果集中在一个狭窄地面内使用,效果自然会好的出乎意料。一如张伟所预料的那样,日军车队顿时乱做一团。

    队伍末尾辎重车队和炮兵离着炮击区还有些距离,趁着要黎大总统还没来得及招呼他们,赶紧忙着把车往回倒。问题在于,公路上车多坡陡,没走多远就闹出大大小小十几起事故来。一辆拖着大炮的卡车生生叫同伴挤下了公路,顺着陡坡,打着滚的山底落去,好好一门三八式改野炮硬是变成了废铁。

    车队里那些步兵的运气则差了很多,一多半炮弹就是冲着他们去的,弹落如雨弹片如雹,不管老兵新兵都只能老老实实找地方猫着。只是公路边上多是峭壁,想踅么个安全的地方还真不容易,无奈之下,不少人只能拼命往卡车地下钻,全然不顾车辆被击中后,躲在车底下会死的更惨。

    打头的坦克部队倒是没有怂,仗着有乌龟壳傍身,坦克兵们硬是独自玩起了万岁冲锋。

    整个要塞区有八门战防炮,张伟没有留着守卫自己的指挥部,而是全部分配了下去。田头守备点顶在第一线,硬是弄到了三门。山路窄,日本人根本摆不开队形,几个炮手打的不徐不慢,挨个和日本坦克打着招呼。先打头里的几辆,塞住日军进攻的道路,再打殿后的几辆,堵住他们的退路。至于剩下的,哥几个留着用燃烧瓶慢慢消遣



第六百九十章 内讧
    边防二旅的首战,最终以日军的全线撤退而宣布结束。

    日军遗尸四百余具,另被击毁击伤坦克27辆汽车43辆大炮3门。张伟有些兴奋,首战大捷,对他是个不小的鼓舞。

    旅参谋长邓修竹倒是淡定的多,日军主力已经在山下安营扎寨,想来接下来的几天必会有一番大厮杀,刚才那一仗不过是开胃菜罢了。

    后勤派人去看了,有两辆几乎是完好的,四辆坦克只是伤了履带和负重罗轮,还有几辆连夜抢修一下也能派上用场。有几辆卡车也是好的,估么着是因为鬼子忙着逃命,自己放弃的。刘富贵对死掉的鬼子不感兴趣,他在盘算着弄些战利品填补亏空。好家伙,就刚才那阵炮击,生生干出去两千多发炮弹,老家伙肉疼的不行。

    张伟挠了挠头说:提到坦克,刚才那一仗还真给我提了个醒,家里的坦克必须立刻撤走。山上缺少这些这家伙闪转腾挪的地方,要是叫人家摸到跟前一锅端了,那才真是冤枉。

    龙陵这头的坦克不算少,林林总总有六十多辆,几乎是苏联军队一个坦克旅的配备。真要是因为疏忽大意出了什么意外,恐怕歼敌人数再多,东川那边的弟兄们也会把大家给骂死。

    全都撤走!?邓修竹有些犹豫,大战在即,却把火力最强的部队放走,他总觉得不太甘心。

    山地要塞的防御作战,本就是以步兵和炮兵作为主角,坦克部队至多作为移动火力点。咱们家底薄,不能拿命根子和人家拼消耗。张伟解释道:更何况怒江南岸还有十多架战斗机配合作战,只要日本人不是把缅甸的主力全给调来,就凭着咱们手头的力量也能和他们好好掰掰腕子。

    我看这样办,美式坦克全部撤走,意大利货也是一样,就留下刚缴获的日造九七式。刘富贵斟酌着说道:能动弹的组成一个分队,那些动弹不了,拖到要塞区里,改造成固定火力点用。

    见到两位老大拿定了主意,邓修竹便没再多说什么。安排人手去收集战利品,派卡车给一线补充物资弹药,最关键的是,得把伤员接下来。

    今天日军没有对田头要塞构成什么威胁,可是依旧有人挂彩,一问原因才知道,有个新兵无意中引爆了一颗手榴弹,要不是身边的老兵动作快,大半个班的弟兄就得当烈士。队伍里新手多,出点事情也是在所难免。张伟没有骂街泄愤,只是给每个守备点都挂了电话,无他,让各家在开总结会时给弟兄们都提个醒。

    等一堆杂七杂八的事情处理完,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旅部一干大佬这才坐下来饭。一人一碗牛肉米线,然后每人还有一小碟麻辣牛杂和一份咸菜。比起国内绝大多数部队来,边防二旅奢侈的有些作孽,但相较于东川那头,只是一顿再普通不过的饭食而已。

    张伟吃相不是很文雅,这货向来喜欢把饭菜拌在一起吃,用他的话说,这样不会浪费油水。刘富贵也是一样,在重庆养出来的那点富贵气,一到前线就丟的干干净净,吧唧嘴打嗝,怎么舒坦怎么来。

    左右也没有外人,哥几个都光着膀子,连平日里极重军容风纪的邓参谋长也是一样,天热,指挥部所在的地堡闷的人发慌,再那么多穷讲究,十有**得把自己热死。

    菜不错,可惜没有酒,而且现在就算有酒也不能喝。刘富贵平日里喜欢在晚饭时喝上一杯解解乏,现在只能换成普洱。张伟喝不惯这种苦苦的玩意,和邓修竹一人弄了瓶美国可乐。去缅甸拖洋货的人没少往回倒腾这玩意,要塞区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见天的开洋荤。

    匆匆填饱肚子,张伟和邓修竹就回宿舍睡觉去了,只留下刘富贵在值班室守着。要塞区各个守备点基本上也是一样的安排,前线部队有三成兵力负责警戒,后方部队是两成,防止日军连夜偷袭固然重要,养足精神更加重要,否则至多两三天,部队就会被拖垮。

    似乎老天爷看不惯边防二旅如此清闲,下半夜的时候,麻烦来了。前线部队报告,第六军的溃兵三千余人已经陆续抵达要塞区的外围,这帮家伙急着逃命,非要从要塞区里借道通过。

    弟兄们自然没兴趣和他们打交道,毕竟这帮家伙刚把66军坑的不轻。更重要的是,当初布置防御工事时,各个守备点都埋下了大批诡雷作为杀手锏。这会要是让外人破坏了雷场,等日军进攻时,少不得要大家的血肉来补上这个窟窿。

    一边要借道跑路,一边高举着闲人免进的牌子,唇枪舌剑各不相让,渐渐的,两边的火气越来越大。终于,雷区附近响起了枪声。

    如果是在白天,如果大家都心平气和,那么,所有人都会知道,那一枪是有人在对天鸣枪。可现在是午夜,尽管有不少人打着火把,光线依旧不足以让大家弄清周边的情况。

    敌袭(狗日的下黑手了)!第六军和边防二旅的人几乎同时发出了怒吼。眨眼间,枪声便如爆豆一般响起。相较于溃兵那边乱七八糟的动静,边防二旅这头则要有序的多。步枪点射,捷克式和冲锋枪压制,迫击炮组则连着打出了一长串照明弹,把阵地前方照的一片雪亮。

    没有日本人,一个也没有。尽管知道可能是一场误会,但枪声依旧。尤其要塞外面那些溃兵,或蹲或趴,拼命用手里的武器倾泻着怒火,在他们眼里,守着要塞的边防二旅远比日军可恶,必须给自己和身边的同伴们讨个公道。
1...239240241242243...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