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事情有些大条,小三万日军就在山下守着,自己人却闹起了内讧来,偏偏场面还不是一般二般的大,说是一场小规模战役也未为不可。守备点的部队长连忙向旅部挂电话,没指着能给推脱责任,只盼望上峰能在日军进攻前搞定所有的麻烦。




第六百九十一章 暂编55师的命运
    尽管边防二旅的军官及时控制住了部队,但第六军那头的伤亡依旧高达五十余人。更加要命的是,溃兵们不断鼓噪,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

    邓修竹不敢怠慢,一面命令部队加强戒备,一面着人把张伟和刘富贵叫了起来。

    现在是什么情况?张伟问。

    第6军的溃兵想闯要塞区,还开枪吓唬人,结果发生了误会。邓修竹解释道:前线部队没有露头,依旧猫在工事里和他们对峙。

    弟兄们有没有伤亡?刘富贵对那些擅自脱离阵地的溃兵没什么好感,他只关心自己人。

    暂时还没有伤亡,因为担心日军会连夜发动偷袭,所有人都在工事里头猫着。邓修竹跟着又补充了一句:部队刚刚报上来,说是山下的日军宿营地也被惊动了,怕是等不到天亮就会对山上发起进攻。

    昨天日军撤走以后,并没有一路退回往畹町,而是选择在潞西扎下营盘。刚才那阵枪声打的跟爆豆似的,还有十几发照明弹升空,这要是还没有反应过来,那才是活见鬼了。

    溃兵里面有没有领头的人物?张伟皱着眉头问:他们擅自脱离阵地的烂事老子没兴趣管,可要事想借道要塞区跑路,办不到!

    要塞外头那些溃兵多半都是暂编55师的人马,其他部队的不是太多,估么着当官的也在里面,不然底气不会这么足。邓修竹说道:现在陆陆续续还有人往咱们这里赶,不赶紧拿个主意,怕是会出大事。

    先给甘丽初那边去份电报,他们家出的纰漏犯不着咱们操心考神。然后再给昆明报备一声,这年头,不把方方面面都给伺候到,指不定会有什么王八蛋给咱们穿小鞋呢!张伟斟酌着做出了决定。

    刘富贵补充了一句:让前线部队跟那帮傻鸟知会一声,不想死就自己往滇缅公路上爬。要不等一会打起来,死的人会更多。

    刘富贵不是婆婆妈妈的人,心里对溃兵也没什么好感,可是他知道,如果这会不给暂编55师那帮人留条活路,以后迟早会有人给边防二旅找麻烦。训斥处分上军事法庭,甚至以此为借口搞兼并都有可能。

    命令发出,张伟又躺回床上。白天必然会有一场恶战,趁着有空,多迷瞪一会才是正经。富贵却没了睡意,他睡眠浅,一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于是便泡起一杯浓茶,替了邓修竹的岗。

    一如之前所料,边防二旅的电报如同平地一声旱雷,把昆明方面惊的人仰马翻。不过上头注意力并不在那几十个溃兵的伤亡上,而是他们总算弄清了暂编55师的下落。

    第六军军部遇袭后,甘丽初等一干大佬直到傍晚时才被部队从废墟里弄出来。老甘命大,被身边的卫士长压在了身下,这才没有丢掉性命。饶是如此,他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也让卫士们头皮发麻。

    甘丽初倒是没有把自己当成伤号看待,一边包扎伤口,一边让人赶紧发电报联系部队。还算不错,各个单位很快都有了回应,唯独暂编55师那头音信全无。老甘急了,大敌当前,手上三分之一的力量却联络不上,其间的凶险,不问可知。

    军部的传令兵友邻部队派出的人手,飞也似的朝着暂55师防区奔去,可是无一例外都扑了个空。没有人,连民夫都跑的干干净净。消息传回军部,甘丽初禁不住仰天长叹,那帮大爷又他妈跑了。从缅甸到国内,来来回回小几千里地,他们居然还没跑够!

    收缩兵力布置防御,然后向滇缅公路方向派出警戒,等安排好应变措施以后,甘丽初这才向昆明和重庆发去请罪报告。他知道,暂55师这回肯定是死透了。当初在缅甸那会,史迪威就打算对暂55师一干主官下死手来着,只不过杜总司令不想把事情闹大,这才没有派宪兵去抓人。今天,恐怕不会再有人帮他们说话了。

    甘丽初自己都没想到,电报居然被层层上报,连夜送到了蒋委员长手里。盛怒之下,老蒋的批复相当严厉:暂55师丧权辱国,着撤销番号。部队抵达保山后,团以上军官交军事法庭严查,所部官兵缴械后送滇西整理。

    严茶(查)可不是什么好茶,一但碰上,肯定是会死人的!

    刘富贵不清楚上头的打算,但还是按照命令让人用高音喇叭给溃兵们送了信,勒令他们在天亮之前快点滚蛋,当然,如果实在想早点投胎,边防二旅也不会拦着。

    人性是自私的,这种缺点在一帮子溃兵里尤其明显。眼见着有生路可走,那些带头鼓噪的家伙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了走人。

    几千溃兵打着在山路上行军,场面倒也壮观。山下的日军不明就里,还以为要塞守军有什么计划,随即加强了戒备。

    边防二旅这头倒是知道底细,但同样不轻松。有道是败军不如寇流兵即为贼,为了防止有人借机滋事,或是干什么破坏,各个守备点也暗中将警戒的人手翻了一番。

    天空渐亮,不过久盼的太阳并没有露面。连着两天没有下雨,今天暴雨再次光临。溃兵队伍在山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大约是没有粮食供应,所有人看起来都有气无力。面对这些行尸走肉般的存在,刘富贵也好,沿途守备点的官兵也好,都非常冷漠。没有人喜欢跟逃兵打交道,尤其是当自己还在拼命时。

    靠近公路的守备点特意给他们备了些馒头大饼之类的吃食,很可惜,溃兵们并不领情,一通哄抢以后依旧在骂骂咧咧,似乎边防二旅不拿出几十上百条性命供他们出气,这股仇恨就将永远继续下去。

    雨势越来越大,隐约能看见大队穿着土黄色军装的日本兵在顺着公路朝要塞区逼近,密密麻麻的,仿佛是一堆吸血的虱子。

    一线阵地上的弟兄们倒是没有太过慌张,除去哨兵在监视敌情,其他人依旧在养精神,甚至还有人在忙着用脸盆和帆布收集雨水。头一天的胜利,让部队里原本紧绷的气氛大大缓解,即使是新兵,也鼓起勇气准备和日本人掰掰腕子。



第六百九十二章 龙陵无战事
    进攻坚固设防的山地要塞,对任何一支军队而言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按照美军的教科书,少不得要用飞机绕上几天,然后用远程火力清除所有可疑目标,最后飞机炸大炮轰,掩护步兵一点一点往上蹭。

    信奉大炮主义的苏联红军则要粗暴一些,先用重炮把目标区域犁上一遍,等守军被炸的晕头转向时,派出步兵把剩下的敌人通通踩死。如果步兵攻击受阻,那就用更多的炮弹把所有能藏人的地方再犁上一遍。

    日军的战术也极具特色,山野炮压制可疑目标,九二步兵炮和迫击炮伴随步兵全线压上。各个小队配属的掷弹筒更是不甘人后,哪里枪声密集,哪里就有它们的踪影,掷榴弹毒气弹轮流登场,不把对手折腾趴下坚决不罢休。

    从以往的经验上来看,这种步炮协同作战的模式对付中**队来几乎无往不利。哪怕是中**队占尽地利,依旧在日军兵锋下难以持久。究其原因,不外乎中**队缺战术死板教条缺乏炮火支,再有就是,他们所倚仗的工事多为土木材质,有时甚至就是一条浅浅的壕沟。在这种环境下坚守,纯粹是用人命来耗时间。

    龙陵要塞区很特别,那些参与建设的犹太人都喜欢用东方马奇诺防线这个别称来评价它,虽然不怎么吉利,但足以证明要塞即使是按欧洲标准也是合格的。高碉低堡一水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头还堆着原木和装了泥土的汽油桶进行加固,射击孔和通风口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保证敌军步兵即使摸到跟前也不会造成毁灭性伤害。

    日军不知深浅,加之视野不好,炮火准备只持续了二十多分钟,然后大队步兵便朝着他们已经探明的几个守备点发动了攻击。

    大雨滂沱,被特意改造过的山路湿滑无比,大股日军步兵都是一步三滑的朝目标区域蠕动,平时训练过的战斗队形压根看不出影子来。那些扛着重装备的家伙更是不堪,正真的手脚并用,没走多远便成了泥猴子。

    看着日本人一个个狼狈样,张伟倒是没有急着暴露实力,随即指示前沿各守备点让步枪兵们练练手,至于机枪和其他重火力,由各个部队长亲自掌握,不等看清日本人的长相就不准开火。他的盘算很简单,趁着这会战斗还不算太激烈,让新兵们再适应适应,也省得等到要玩命的时候,被人家吓得尿了裤子。

    命令很快就通过步话机传达到位,没多久,外围几个守备阵地陆陆续续传来了排子枪的动静。

    透过高倍望远镜可以隐约看到,正在和泥水搏命的日本人遭了大罪,山坡上光秃秃的,连个藏身的地方都没有。想后退也不成,山路狭窄,身前身后又都是人,所以只能迎着子弹继续往上爬,时不时都日军惨叫着滚下山去。

    开胡了!指挥部里突然有参谋汇报道:大梨树守备点把日军一个小队放到眼皮子底下才开火,歼敌40余人,俘虏2人。

    没等张伟答话,参谋长邓修竹一边听着电话一边喊道:田头守备点来电,他们引爆了放马桥东面的隧道,日军至少一个中队的兵力被埋在里头了。

    不是让他们近战么?张伟有些不满:贪这点小便宜干什么!

    前头都记着呢,田头守备点特意等日军先头小队出了隧道才引爆的炸药。邓修竹补充道:据说这伙鬼子还带着一门山炮,看样子能把炸药钱给赚回来。

    歼敌一个中队,还留下足够的靶子练手,这让指挥部里的士气顿时为之一振,连刘富贵都拍手叫起好来。不过张伟倒是没有太过兴奋,毕竟是一旅之长么,怎么能因为一点小胜利而喜形于色?!他沉吟道:战果通令全旅,让田头要塞那边再接再厉。

    眼见攻击受挫,日军没有后撤,依旧埋头往山上冲锋。伴随冲锋的重机枪和步兵炮也拉开架势,死了命的朝着已经暴露的火力点倾泻弹药,准备掩护步兵进行爆破作业。边防二旅这头也没闲着,勃朗宁重机枪和迫击炮群突然开火,打的就是日军的重火力。

    一个攻一个守,边防二旅的练兵计划进行的相当顺利。前后也就二十来分钟的功夫,日军便丢下一地的尸首退回了出发阵地。

    前沿报回的情况还算不错,各守备点的主阵地都没有暴露,连轻重机枪都没怎么动用,就取得了歼敌五百余人的战果。和头一天一样,部队还缴到些战利品,四十来支步机枪,再有就是一门九四式山炮。田头守备点的弟兄,自己给自己闹了个重火力,美中不足的是,炮弹有些少,日军大部分辎重都在隧道里头埋着,没个三五天根本刨不出来。

    连着两次吃亏,从缅甸尾随追击的日军总算停下了脚步。扎营布置警戒阵地,还派出部队四下扫荡。

    日本人的算盘打的很精,抓些老百姓不仅能补充些干活的人手,还能从他们嘴里掏出些情报来,也省得发动下一轮进攻时还是两眼一抹黑。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缅甸战役打响以后,云南地方就配合边防总队对畹町至龙陵一线的民众进行了疏散,特别是滇缅公路两翼三十里范围内的村落,全部内迁至怒江东岸安置。等日军准备拿老百姓撒气时,居然连个人影都没找着。

    滇西的雨水一点也不比缅甸少,对于日军而言,坏天气甚至比龙陵要塞区带来的麻烦还要多。没完没了的暴雨不仅让车辆和坦克寸步难行,连带着新挖的战壕全都给泡在了水里。起初日军指挥官还会组织人朝外头舀水,结果赶上半天也顶不住老天爷一个钟点的成果,一来二去也只能作罢。

    对龙陵要塞区的大规模进攻也陷入了停顿。雨天能见度很低,日军的山野重炮打起来根本没有准头,命中率低的可怜。那些步兵也不愿意在雨里出动,旁的不说,光是爬山一项就能耗掉所有人的士气

    张伟怎么也没想到,弟兄们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年多,天天等着和日本人见见正章,结果生生叫大雨毁了自己的计划。不过,能让鬼子停下脚步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局面,毕竟东南亚的盟军几乎都叫日军一扫而空,自己凭着六千菜鸟就生生拖住了日军小三万人马的去路,这份战果放到哪里都够他显摆了。



第六百九十三章 转向
    似乎是龙陵那边用尽了好运气,赵诚在老林子却麻烦不断。自打他挂彩以后,弟兄们整日里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伤口的情况还算不错,可是不知怎的,却又感染上了疟疾和痢疾。

    天可怜见,赵诚真的吃了大苦头。时而冷的直打哆嗦,时而又热的大汗淋漓,最后又拉又吐,直接陷入了昏迷。

    警卫连备着奎宁丸,青霉素和磺胺也不缺,看到老大这副惨样,军医们立刻动了起来。灌药,灌盐水,灌稀饭,生怕出什么意外。可是赵诚却依旧没什么起色,连哼哼的气力都没有,一副随时可能挂掉的架势。

    在恶性传染病面前,军衔和钞票通通失去了威力,要想活下去,就只能和其他病号一样苦挨挣扎,等着老天爷发发慈悲。

    不过比起其他人来,赵诚的待遇要好的多。为了能让老大行军时稍微舒坦一些,老虎他们毫不客气地从印度难民那里抢来几辆牛车,用水冲刷干净以后才把老赵放上去。车顶上铺了一层帆布用来挡雨,两头则换上破蚊帐改成的纱帘,这样既透气又能挡住蚊虫。

    整整两天人事不醒,赵诚终于挺了过来,虽然不再发烧,可是依旧精神萎靡。弟兄们不敢大意,24小时都有人伺候在身边。豹子甚至还直接给史迪威打了电报,要求立即空投药品,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为老大补充营养。

    要的东西不多,即使往宽里给也吓不死人,英国佬答应的非常爽快。电报发出去半天以后,运输机就把物资送了过来。

    一长溜白花花的降落伞下挂着小两吨的物资,除去豹子要的东西外,还有不少炼乳罐头和鱼肝油之类的高级货。

    赵诚胃口不好,也就能对付着吃点菜泡饭,剩下的那些东西,多半便宜了其他伤病员。还真别说一连几顿好吃好喝的望着,大家气色都都红润了不少。

    尽管如此,每天队伍里依旧会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伤兵病号死去。那些身体健康的人也活的小心翼翼,蛇虫鼠蚁,森林里各种奇怪的小玩意,只要稍不注意就会悄无声息的丢掉性命。

    一路折腾,老虎他们又刻意压着速度,一个礼拜以后部队才抵达太柏家。总部要走的远一些,他们已经抵达新平洋shingbiyang。从地图上看,离着印度只剩下一个手指长的路程(一百公里)。不过,总部那边却过的并不轻松,伤兵病号激增,药品和粮食也不够了!

    出发时,赵诚想方设法为总部那头筹集了大批给养物资,还有近千头的牛马,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应该不难撑到印度。可是丛林行军的艰难,远超总部一干大佬们的想象,单就避免疫病一项,就让那些所有人都头疼不已。以至于对很多人而言,死亡反倒成了一种解脱。

    廖耀湘在给重庆方面的密电中汇报说:撤退之路仅余一成七,但我部官兵之中痢疾回归热疟疾破伤风败血病等恶疾肆虐,减员已逾两千余。出发时所携伤兵折损近半因救助印人难民,存粮已不足三日之用。为弥补缺口,后勤每日屠宰牛马三十头以为补充,即便如此,部队也将在一周内断粮。若无补充,势必难以支持

    林中小路旁白骨成堆,中国人的印度人的英国人的缅甸人的,除去骨殖上参与的衣衫有所不同,其他看起来似乎都一样。起先廖耀湘还坚持让工兵们掩埋所有尸首,后来命令改成了只埋中国人的遗体,到了最后,弟兄们只愿意为自己的袍泽尽把力气。其他人,能忍着扑鼻而来的臭气,伸手捡一片大些的树叶盖在他们脸上,就算是功德无量了。

    万幸后勤上准备充分,万幸赵长官不辞辛苦为大家划拉吃的。这是总部参谋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些参谋位不显权不重,可是远征军大小事情都得过他们的手,所以,对赵诚也是真心实意的敬佩。

    不过,敬佩归敬佩,该做的小动作却一点没少。好些个有背景的家伙都在长官们面前哼哼过,应该让殿后部队把粮食牲口全部上缴,由总部统一使用,否则于军心士气不利云云。

    面对各种谏言,总部一干将领都没有吭声,廖耀湘同样没有表态。相对于那些脑子灵活的家伙,大佬们心里也跟明镜似的。尽管天天有人病倒,可是总部医院的规模没增加,甚至医疗体系没有崩溃,这都是因为后勤上一直在做手脚,他们把绝大部分累赘都陆续甩给了后头。现在后卫部队的担子越来越重,要是总部这边再耍什么滑头,恐怕赵诚会立马翻脸。再说了,现在林子里洪水泛滥,整个胡康谷地就是一片泽国,就算后卫部队同意给,那物资也送不上来。
1...240241242243244...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