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赵诚一脸严肃,看似恭恭敬敬地在听何总参谋长训话,可是心思却飞到了十万八千里以外。老廖是黄埔六期生,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当年还是由委员长钦点去的圣希尔军校,这回脸面叫人扒的精光。相较之下,自己那点处分还真不算什么。再说了,只要不指着军委会那点饷钱吃饭,在重的处分也不过是屁一样的存在。爱咋咋地,此处不留爷,老子就回东川当山大王去。

    打定主意以后,赵诚顿时轻松了许多。在别人战战兢兢算计前途问题时,他已经开始盘算要不要请个假去趟瑞士,毕竟有好几个月没见着媳妇们了,还怪想的慌的。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何应钦宣布完处分决定以后,史迪威却没有放过赵诚的打算:赵,英军指控你抢劫了一批斯图亚特坦克,对此你有什么想解释的么!?




第六百九十七章 军人与政客
    赵,英国方面指控你抢了一批斯图亚特坦克。见到赵诚还没缓过神来,史迪威不得不把自己的问题又重复了一遍。

    几辆?他们有证据没有?赵诚眯缝着眼睛问道。

    他们说,有很多英军官兵见到你的人开着一队斯图亚特奔了龙陵要塞区。史迪威特意强调了一句:很多人都指认说,你的卫士长和副官都在车队里。

    坦克是我们日军手里缴获的,每一辆都是。我也有人证,如果英军方面愿意,他们可以传唤日军第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赵诚眯着眼说:根据我的情报,缅甸战役开始时,英军拥有的坦克装甲车在两百辆左右,可是带回印度的,只有一辆。有很多人可以证明我没有撒谎!假如他们能好好查查之前的战报,白痴都能发现,日本人是开着英军免费赠送的斯图亚特坦克冲破了第6军的防线。所以,我认为,英军应该好好调查一下他们内部的问题,先把那些饭桶都给绞死才是正事

    直到很多年以后,那些参加过雷多整军会议的老人,一提到赵诚和史迪威的辩论时依旧会捧腹大笑。不过,尽管老赵在辩论中一直占尽优势,结果依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赵,为避免再发生什么误会,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爵士希望你能离开驻英军,并主动辞去在援华物资管理处的职务,由英方派人接任。我本人也赞成这个提议。史迪威斟酌着说道:毕竟印度是英国人的地盘,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避免出现分歧。

    辞职?赵诚愣住了。尽管美援物资委员会的任上干的不怎么样,但是自上任以后也算是尽心尽力,这么不体面的叫人家给赶走,心里着实窝火额很。

    会议室里一大帮子中国将领大多保持着沉默,只不过表情略有不同。罗卓英和何应钦明显是知道内情的,他们不发话,看样子应该是事先和英美方面达成了协议。在重庆那些大佬的眼里,赵诚仗着身份还不知道捞了多少的好处,现在换个人发财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其他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懒得给自己找麻烦。唯独廖耀湘面有不忿,千里撤退,他开路,老赵领着人断后收容掉队的官兵,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看到廖耀湘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赵诚在座位底下悄悄踢了踢他的脚,既然事不可违,何必浪费口水呢!

    事到临头不如光棍些,赵诚缓缓的说道:我同意,不过,请将我垫付的军饷和物资款尽快结清,数目不大,而且有账可查,一共27万美元。

    没有讨价还价,倒是让史迪威有些意外。老头也是个知情识趣的:没有问题,散会以后就可以给支票。

    会议很圆满,领导很满意,将远征军带离险境的两位临时工却变成了最大的输家。眼瞅着何应钦与史迪威被众人众星捧月般簇拥着拍照留念去了,哥俩相对无言,也起身走出会场。

    廖耀湘沉默半晌才开口说道:赵老弟,你这一走,美援物资委员会里可就没有自己人啦!也不知道上头是怎么想的。

    天要下雨人要作死,都是挡不住的事,咱们哥们何必操那么多心。想来上头也是捞足了好处,一会回去抓紧时间收拾行李才是正事。赵诚的情绪有些低落。

    廖耀湘叹了口气:也是,能把弟兄们安全带到印度来,就是功德圆满。其他事情,随他去吧!

    远征军改名为什么驻印军,可保密水平依旧是个渣。赵诚还没回到住处,他被美国大老板扫地出门的事就传遍了整个军营。

    当兵的想法简单,谁对他们好,那就拿谁当自己人看待。撤退的路上,赵诚领着人东奔西走,筹措物资收容伤员,活人无数。只要眼睛没毛病,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操,又出秦桧了!

    打仗看不见人,在老林子里挣命的时候也看不到人,好么,这会倒是跳出来了。

    唉,你说日本人那炸弹怎么投偏了呢?!

    各种牢骚不断发酵,等消息传到大佬们耳朵里时,整个雷多军营里隐隐有了兵变的苗头。何应钦面沉似水,即使没说话,也能感受一下他心中额怒火。罗卓英养气功夫略差一些,一张脸气的成了猪肝色,可惜雷多军营里没有亲信部队,有心发作也没法动手。最尴尬的莫过史迪威,廖耀湘受处分,赵诚被调离,都与他的手笔,真要是闹出什么乱子,怕是英国人和中国人都会报以冷嘲热讽。

    刚刚转任驻印军副参谋长的罗又伦也没有吭气,悄悄站在人堆里头看着热闹。会议开始之前,何应钦的一个幕僚曾替自家恩主带过话来,说什么当初军委会让廖耀湘接任远征军代指挥一事欠考虑,毕竟罗又伦在第五军里的资历更老一些,只要愿意投效,何总长肯定不会亏待他云云。

    说句实话,罗又伦对政治方面的事情并不感冒,他一直认为,在大人物之间选边站队,难度系数比在雷区里趟出一条生路来还要高。当上头拿廖耀湘和赵诚两个人来立威时,罗又伦选择了沉默,这会自然不会主动跳出来充什么大头。原因简单的难以想象,他不打算把远征军剩下的这点骨血,在权贵们之间的勾心斗角中给糟蹋掉。

    但是,有些事情躲是躲不过去的。作为雷多军营事实上的话事人,要想不被上头拎出来打扫烂摊子根本不可能。罗又伦悲哀的发现,何应钦史迪威和罗卓英几乎同时叫出了他的名字。

    命令所有官兵回到宿舍待命;出动宪兵,协助各营连维持秩序。通知各团团长,组织可靠人员组成巡逻队,防止有人借机滋事。罗又伦想了想又补充道:给医院那边也挂个电话,没准会有人需要他们的帮助。



第六百九十八章 别离
    雷多军营里一派肃杀之气!总部的宪兵占据了制高点,一挺挺机枪弹药上膛,随时准备着收割人命。由军官组成的执法队控制着各个路口和弹药库,为防止局面失控,上峰甚至还从英军那头协调了几辆装甲车来,作为总部最后的机动力量。

    军心躁动,驻印军的大佬们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防止官兵们再生出什么乱子来。

    廖耀湘没有因为刚被处分而躲起来看热闹,他带和副官不断在各个宿舍里奔走,努力劝说弟兄们保持克制。军营内这一万多官兵都是费尽心血才周全下来的,没死在战场上,没死在丛林里,真要叫罗卓英和史迪威当成乱兵给毙掉几个,他怕是死了都闭不上眼。

    赵诚也没闲着。回到宿舍以后,他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走人,没成想军营里炸锅了。

    放眼整个雷多,属于新24师系统的部队只有警卫连不到二百人马,不管闹腾成什么模样,都用不着担心。况且这次的罪魁祸首又不是他老赵,就算上头再找人背黑锅,也有罗卓英这些大佬顶着。

    但是事态的发展远远出乎赵诚的意料,听说新24师系统的人马就要撤回国内,驻地里一下子多出了不少编外人员,站的屋里屋外哪哪都是人。

    当兵的不傻,任谁都知道,如果乖乖呆在驻印军里,以后肯定是好吃好喝伺候着。用小道消息里的说法,英**装美国罐头,军饷也远比国内要丰厚的多。可是,这年头要是没有一个好上司,部队待遇再好,怕也是无福消受。

    相较于那些动辄撇下队伍自行逃命的大人物,赵诚的信誉无疑要好上许多。放下之前的各种传闻不谈,这次从缅甸撤退,他赵司令可是一点苦头也没少吃,爬山涉水蚊叮虫咬,在老林子里还亲自领着弟兄们和日本人很是拼过几仗。两下一比较,就是那些刚穿上军装的新兵蛋子也晓得,跟着新24师混,靠谱!!

    老虎和黑山蹲在房顶上放哨,豹子领着人清点新入伙的弟兄,不一会赵诚就弄清了自己的收入。营级军官1名连排级军官12人,此外还有二十来个老兵,都是在后卫部队里呆过的,一起吃过糠一起打过仗,跟自家人也差不多少。

    赵诚没有犹豫,便让他们都换上了新24师的符号。不过,赵老赵是低估了自己的魅力。尽管营区已经戒严,可依旧有人在往警卫连的宿舍里跑,特别是野战医院那头,因为没人看着,竟然一家伙跑来六七十个。好么,都快成招聘会了。人家有心投奔,把人往外赶也不合适,趁着花名册还没移交,把手尾料理清楚就成。等到上头派人来交接手续的时候,警卫连生生变成了加强营。

    我走后哪管他洪水滔天,支票一拿到手,赵诚立刻给英军那头挂了电话,要卡车,要给养,顺带着还得要给大家多些换洗衣裳。

    许是抱着送瘟神的念头,英国方面非常慷慨,对于老赵的请求几乎无所不应,效率也远超平时,什么程序什么手续,能减则减能免则免。

    别了,我的雷多,别了,我的驻印军。

    卡车发动,赵诚难得多愁善感了一回。望着身后几成战俘营的宿舍区,他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朝司令部所在的位置竖起了中指。弟兄们也是有样学样,挥舞着中指,朝着过去的老板们做最后的告别。

    有没有人看见,赵诚不在乎,有没有人明白其中的款款深情,赵诚也不在乎。只要自己快活就行,至于其他的,爱咋咋地吧!

    缅甸失守以后,回国就成了一件十分有挑战性的事情。时间多的,可以骑着牦牛穿过印度北部山区去西藏。路子野的,绕道苏联或者阿富汗走新疆。

    赵诚不想费那么多功夫,他打算坐运输机飞跃缅北山区,直接奔云南。说实在的,这个计划的危险系数相当高,因为现在缅甸的制空权已经牢牢掌握在了日本人手中,鬼才知道半路上会不会碰上巡逻的零式战斗机。更要命的是,一起回国的人实在太多,即使是dc3那种大家伙也得飞二十多架次,想要悄无声息的溜回去,连想都不用想。

    好在事情并非没有转机。5月底,陈纳德领着飞虎队的人来接收p40f,鉴于国内航空汽油补充不易,老头索性把适应性训练直接安排在了印度。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部队已经形成了战斗力。20架战斗机为20架运输机护航,力量上算不得太强,不过,总比运输机群自己去碰运气好。赵诚略一权衡,便定下了方案。

    大机群的飞行计划十分繁琐,说直白点就是,有一大堆事情得进行协调,不然肯定会出问题。联系飞虎队联系运输力量联系云南那边的机场,甚至还要让家里的战斗机在半道上接应,豹子守着电台,一路上滴滴答答收发报的动静就没停过。

    等车队到达dinjan airfield(汀江机场)时,事情总算有了眉目。于璐答应会尽快协调20架运输机帮着把人运回国去,飞虎队方面也同意多等几天,为运输机编队护航。可最大的问题在于,女王大人坚决反对自家男人冒险,按照她说法,飞回国内,可以,但只能自己开战斗机

    赵诚明白媳妇的想法,战斗机么,就算质量差点,逃命时也会比运输要安全的多。

    只不过印度这头的战斗机都是有主的!英国佬连番惨败,剩下的那点力量连看家都不够用,压根不会容别人染指。飞虎队也是一个鸟样,别看那二十架p40f都是自己送的,现在想要借几架使使,陈纳德一准会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左也不成,右也不成,难道说,非要让云南那头调一个编队的野猫来?瞎折腾,赵诚郁闷的不行。好在瑞士那头很快又追了一份电报来,上头的消息让赵诚顿时松了口气。



第六百九十九章 氯霉素和野马
    赵诚没有想到,于璐居然从美国人那里弄到了一批战斗机,而且是赫赫有名的p51,野马!

    作为一个伪军迷,老赵一直都认为p51系列战斗机是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的产物。实际上早在1940年5月,英国与北美航空公司就签署了原型机的研发合同,几天后,英国方面又追加了320架的意向采购。

    1940年10月,首驾原型机正式下线。试飞的结果表明,由于气动外形优良,p51比同是使用艾力森v171019液冷发动机的p40快了4023千米/小时,而且中低空表现非常出色。英国人很快就按照合同订购了一批用于低空攻击和侦察,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数量远没有北美航空预想当中的那么多。更要命的是,美**方对p51战斗机也没有兴趣,他们认为,p51只是一种性能平平的中档战斗机而已,鸡肋式的过渡货色,所以连一架飞机的订单都没有下。

    事态严重,北美航空的高层压根就没想到被寄以厚望的野马式战斗机居然会落得这么个下场。要知道,光靠着英国人那点订单,公司连研发成本和建设生产线的钱都收回不来。眼瞅着寇斯蒂和格鲁曼在战斗机账目上大把的搂钱,自家孩子却成了无人问津的赔钱货,北美航空上上下下每日里是如坐针毡。

    游说高层向盟国推销向陆军航空队免费赠送样机用于实验,为了能减少损失,北美航空费尽了心思。只可惜美国国内的战斗机制造商实在太多,今年推出的新式战斗机更是目不暇接,面对一大票性能大同小异的竞争对手,军方负责采购的那些大爷连眼皮都懒得抬。

    于璐是在一次私人宴会上被北美航空的推销员盯上的。女王大人在军购上一向出手大方,枪支弹药火炮飞机样样都感兴趣,虽然比不得英国人动辄几千万上亿的大手笔,可是比起国府和法国方面来,依旧是个不错的主顾。

    许是被销售员的诚意所打动,又或者p51的性价比确实不错,几经考虑之后,于璐以每架三万六千美元的友谊价,下了70架的订单,还按照有心人的建议,准备为这批野马换上了英国劳斯莱斯公司生产的12缸液冷v型梅林发动机。这一款发动机是1941年底才研制出来的高档货,马力大油耗低。英国空军曾经做过实验,换装新型发动机以后的p51战斗机,性能有了质的飞跃,不过由于产量原因,即使是英国空军,也没能在第一时间为手头上的野马机群升级换代。

    事出反常必有妖,于璐知道,闹不好自家的药厂又被人家盯上了!

    自从推出青霉素以后,药厂的研发团队再次获得突破。他们以对硝基苯乙酮为原料,成功研制出一种叫做氯霉素的新药。这种药对伤感痢疾部分肺炎的治疗效果极佳,在医学界再次引发巨大反响。之前在争夺青霉素的战斗中,英国方面昏招迭出,可谓完败,这回他们一上来就抓住了于璐的软肋进行公关。是的,作为一个军人的妻子,有什么能比为丈夫提供一件好武器更重要呢?!

    生意上的事么,无非就是利益交换,女王大人略一权衡就答应了。不过,氯霉素暂时还没有找到量产的方法,自然不可能像青霉素那般漫天要价。几经磋商,药品的生产工艺只换回了40台发动机,剩下的那些发动机和备件,女王大人是用一个承诺去换的,那就是,在战争结束之前,海豚医药决不能向轴心国提供任何关于氯霉素的资料!

    钱么,迟赚早赚都一样,家里也不指望德国意大利那点小钱过日子,于璐应承的非常爽快。其实,她还有另外一个盘算,家里紧俏的货色多呢,迟早还得从英国佬头上把这笔损失找补回来。

    从3月份开始,北美航空对p51的改造工作就开始了。不过由于美国自己也在扩充军备,计划被一推再退,一直等到6月份初,给所有野马换心脏的手术才算完结。

    算算日子,飞机这几天就能到达印度。赵诚决定和飞虎队一样,把新飞机的适应性训练放到汀江机场这边。一来印度这边的油料物资比国内要充沛,二来么,云南现在是雨季,想要找个合适训练的天气,那得看龙王爷的脸色。再有就是,国内日本飞机闹腾的厉害,要是在训练时叫人家当成靶子打下来,那才真叫一个冤枉!

    打定主意之后,大家伙就忙开了。从家里抽调人手,和英国佬协调弟兄们的住处,此外还要拟定训练计划。最麻烦的是飞虎队那头,如果再等个三五天,问题自然不大,可是要等赵诚他们完成适应性训练以后再回国,怕是之前拟定的作战计划都得推到从来。

    赵诚没有让陈纳德为难,毕竟人家还领着云南那头防空的活,所以他亲自上门和老头打了招呼,一切都依着飞虎队自己的计划来。左右等出发时有p51也形成了战斗力,到时候20架p40f还真就可有可无了

    新24师系统的人马在汀江机场算是安了家。飞行员们整日里开着p51到处转悠,那些步兵也没闲着,赵诚厚着脸皮给史迪威挂了电话,从他那里弄来好些个美国教官给弟兄们进行培训,学习车辆驾驶学习装甲车辆使用学习火炮和无线电操作,颇有些挖驻印军墙角的意思。
1...242243244245246...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