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小镇新平洋地势较高,如同汪洋中一个孤岛,虽不安逸,倒也不失为一个落脚点。总部大佬们闭门讨论了半天,决定在此休养生机,等待雨季过去再奔印度雷多(ledo),至于给养,只能拜托盟邦空投了。
挖野菜挖芭蕉根,组织部队打猎!除伤员外,所有人每天只准吃一顿廖耀湘不是赵诚,在英国佬和美国大老板那边没多少分量,空投物资的请求报上去,少不得要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即使新平洋有一部分纯种英国人,这种例行扯皮也不会少。
唯一让廖耀湘庆幸的是,大撤退开始前赵诚就在新平洋设立了补给点,一个不大的山洞里囤积着三十吨大米两吨肉罐头,这个秘密只有他和老赵知道,连重庆那头都没告诉,算是远征军几万弟兄最后的希望。
报告!副官的声音把廖耀湘从思绪中拉回了现实:印度方面来电,罗卓英长官指明让您亲译。
廖耀湘心里顿时就是一沉,这种紧要关头还要对所有人保密,指不定上头还想怎么折腾远征军剩下的这点人马呢!果不其然,译出来的电文让廖耀湘如坠冰窟:经与英美盟邦多方协商,未能争取到空运力量。兹命令你部继续前进,为防止部队与英印难民争食,引发外交事端,原定由古商道(马帮道)撤退的雷多的计划终止,你部转向东北,由哇卡拉卡(kalak)幕布姆(ubu)浦央(punyang)在奔雷多
第六百九十四章 决心
廖耀湘禁不住仰天长叹,远征军这点家当恐怕是被重庆彻底放弃了。不用看地图他也知道,罗卓英给远征军指出的那条撤退路线压根就不存在,漫说沿途没有村落可以补充给养,恐怕连道路都得靠着远征军自己开辟。
有本书上说的挺好,这世间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廖耀湘不确定罗卓英有没有文采写出这么精彩的句子,但他知道,老罗想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让弟兄们一直蒙在鼓里,满怀希望的走上绝路,实在有违指挥道德。廖耀湘把心一横,让人把总部所有肩膀上扛金板子的都叫到了自己屋里,电文就在摊在桌上,自己看去。后卫部队隔的太远,只能拍份电报过去把事情原委说个明白。
果不其然,看完电报以后,指挥部里立刻炸了锅。
上头是嫌咱们远征军没死绝还是怎么的?走古商道尚且丟了两成多的弟兄,要是再往深山老林里钻,部队还能剩下几个人?!
这是乱命,不理他,走咱们的!有种就派兵来,能把路封死,老子自己调头就北上回国。
是给难民让道,还是给英国溃兵让路?上头是不是疯了
部队里,有些事压根瞒不住,尤其是这种事关所有人切身利益的消息。透过大雨,各部官兵鼓噪咒骂之声清晰可辨,饶是远征军各部军纪甚严,也压不住这一万数千人马的愤怒。
再这么下去恐怕会失控!见着外头的动静越来越大,远征军副参谋长罗又伦颇为紧张:总指挥,咱们是不是打电报跟印度那边再争取一下,不管行军路线,还是空投补给,上头总得给个说法。不然别说继续西撤了,恐怕这军纪立马就得崩溃。
廖耀湘点点头:眼下存粮不济,部队伤兵病号又多,军心浮动的厉害,走新路线,怕是连指挥部里都会闹翻天。我的意见也一样,请上峰考虑一下我们的实际困难。
老大定下调子,事情就好办多了。有人起草电文,有人拍电报给亲朋故旧打探消息。当然,派人四下弹压军纪也是必须马上办的,现在真要出个什么事情,怕是连点转寰的余地都没有。
赵诚的回电是最先到的,电文也简单,一是建议总部继续沿着印缅古商道撤退,再有就是,老赵把秘密储备的粮食全都交由总部处理,防止部队因为缺粮闹出乱子来。
廖耀湘不知道,这几天一直有飞机在给后卫部队空投物资。英国人的,美国人的,再有就是于璐从欧洲调来的机组,林林总总二十多架次。新鲜蔬菜药品军装渡河装具,最受弟兄们欢迎的还是胶底鞋。
从密支那出发时,警卫连每个弟兄都是两双鞋的配置,有些经验丰富的老蚂蚱甚至带着三双。问题是,队伍里其他弟兄可没这么好的待遇,炮兵也好,打阻击战的后卫部队也好,多数人就一双史迪威走马上任时发的胶底鞋。有些军官运气好,半道上换了英军提供的军用高帮皮鞋。不过,几千里路走下来,即使质量再好的鞋子也撑不住。不少弟兄都穿着鬼子尸首上扒下来的牛蹄子胶鞋,还有些人只能踅么了破布包住脚,其状之惨,让人不忍直视。大批补给从天而降,部队有吃穿,有药品,更重要的是,部队还停下来修整了一天。军心士气也好,弟兄们的身体状况也罢,都比主力那头要强上许多。
帮人就是帮自己,得知总部遇到了麻烦,财大气粗的赵诚立刻做出了决定,之前千辛万苦才运到新平洋的粮食尽数交由廖耀湘处置。一来是为了让老廖和上峰讨价还价时底气能足一些,二来么,后卫部队现在的粮食储备足够维持半个月的用度,不差新平洋那三瓜两枣。
赵诚的主意很正,不管上头的路线怎么定,他赵大爷还按照既定方案办。该爬山的爬山,该过河的过河,只是一样,绝不带着队伍往老林子里钻。一场大病好悬没把小命给丢掉,谁想折腾,就让他自己折腾去,大爷盖不奉陪
放着赵诚那边的小九九暂且不提,新大把粮食到手以后,廖耀湘心里踏实了不少。听着外头的噼噼啪啪雨声,老廖哼起了空城计的段子: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
拍子打的不是很准,唱腔也一般,可是指挥部里的气氛却为之一松。将为兵之胆,瞧见老大心情颇佳,那些机灵点的官兵都意识到,事情八成是有了转机。劈柴做饭,搭棚子准备住处,就算那些守着电台的人也不忘点根香烟放松一下。
掌灯的时候,印度那边的答复总算到了。措辞严厉,寻不着半分人情味。没有物资补给没有解释,里里外外就是一个意思,不按照命令改道,一律军法从事。
好么,为了什么狗屁国际观瞻,为了洋大爷们的感受,有些人是急了眼了。廖耀湘依旧哼着他的空城计,随手把抄报纸往烛火上头一凑,连带着连把密码本也给烧的干干净净。
命令,辎重团立刻赴镇子东面的山鬼庙,起出所有粮食。命令,通讯处砸毁电台!命令其余单位做好准备,明早七时开拔。看着地上的灰烬,廖耀湘终于打定了主意:不改道,咱们就按照原定计划,走古商道奔印度。
新平洋的廖耀湘也好,太柏家的赵诚也罢,都不知道华盛顿和英国方面达成了什么协议,更不知道重庆有没有占着什么便宜。没准是英国人担心远征军会赖在印度不走?又或者真的担心远征军会与难民们争夺口粮?
谁知道呢?!谁在乎呢!只要能把这小两万弟兄安全带出林子,上军事法庭又如何!这一夜,大雨未停,伴着噼噼啪啪的动静,远征军两位当家人睡的格外香甜。
第六百九十五章 缴械
1942年6月18日,端午节,远征军所属新22师侦察营率先抵达印度阿萨姆邦小镇雷多,在随后的十几天里,陆续又有大批中国官兵走出丛林。
天上有飞机轰炸扫射,地上有追兵纠缠厮杀,暴雨遮天道路泥泞洪水猛兽疾病肆虐缺粮缺药。远征军自曼德勒撤退的两万多官兵,经过千难万险,逃出生天的仅有16982人,余者尽数葬生于缅北莽莽丛林。
回望身后,印缅古商道沿线伏尸超过十万具。英国人,中国人,日本人,缅甸人,最多的还是印度难民,一堆堆的尸体骸骨散落林间道旁,臭气直上云霄!
和远征军一起走出丛林的美国传教士医生戈登·希格雷夫,用照相机忠实的记录了这趟地狱之旅。他在给国内友人的信件中写道:沿着印缅古商道,越往北走,越不用担心会迷路,几乎每隔三十英尺就能看到尸体。疾病饥饿猛兽,甚至连蚂蝗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都能夺去人的性命。我出发时准备的指南针没有派上用场,因为皑皑白骨代替了路标
伤兵病号送往野战医院安置,其余官兵住进了中缅印战区司令部指定的营区。整编人马补充给养,部队又恢复了生机。
填饱肚子以后,洗澡除虫打预防针成了头等大事。因为害怕中**队会把传染病带到印度,英**医一把火将远征军换下来衣服被褥给烧的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大批新装具。
还真别说,换上英式小翻领军装以后,弟兄们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里里外外都透着精锐部队的模样。廖耀湘他们倒是没穿英式军装,军官么,怎么能为了好看舒服忘掉自己的身份,所以依旧穿着制式的小领常服。
趁着大家伙高兴,英国方面提出一个附带要求,希望把远征军携带的武器一并进行清洁消毒。鉴于这个过程有些复杂危险,所有消毒工作得在专门的兵工厂进行
廖耀湘不傻,他知道英国人这是在找借口缴远征军的械。
远征军一路上减员严重,可剩下的人马依旧高达到七个步兵团。不像英军是近乎裸奔一样回到的印度,弟兄们手里可是装备齐全,甚至还有二十余门迫击炮和门九三步兵炮撑门面。
这年月,当兵的没了枪,迟早是人家案板上的肉。营地里的几个大佬一合计,给英国人的答复就两个字,不交!当然,事情也不是一点转寰的余地都没有,赵诚私底下给美国联络官那头递了话,如果新装备能及时运到,营地里的武器保证一个子弹头都不会留下。
场面闹的有些僵,英国佬在营地外头加派了警戒部队,远征军在营地里也没闲着,挖战壕设置火力点,私底下还偷偷屯了点粮食和饮水。
盟军之间起了内讧,还是涉及到上万人的大场面,压根就瞒不住,中英两军武装对峙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史迪威的耳朵里。因为缅甸战事失利,老头心里一肚子的邪火没处怕,撤到缅甸以后见天生闷气。好么,这回算是逮着出气的机会了。
史迪威立刻给印度总督维克托·霍普侯爵去了一封措辞极其强硬的电报。老头干脆利落的表示,如果雷多危机持续恶化,又或者英军再闹什么幺蛾子,他将致电华盛顿方面,重新商讨援欧物资的分配方案,防止美援物资浪费在盟军的内耗上。
形势比人强!大英帝国的日子可是艰难的很,武器弹药粮食油料样样短缺,全指望着美援物资吊命,真要出什么岔子,大家连哭都找不着地方。接到电报只一天,英国人怂了,撤兵,派出专人向史迪威阐明误会。等罗卓英和重庆那边拿出处理危机的方案时,远征军驻地外头连垃圾都叫英国方面清理的干干净净。
大约是担心弟兄们空耗军饷,又或者再起什么龌龊,缴械风波过去不久,雷多方面突然接到重庆军事委员会的通知,说是上峰决定于近日来督导。鉴于届时将有盟邦将领和媒体记者随行,军委会特地指示,务必整饬军容风纪,严防有碍国际观瞻的事情发生
接到通知,廖耀湘颇为头大,行军打仗训练部队他内行,领着枪上前线的事也没少干,但是外交事物伺候上官,这位大哥还正是个棒槌。因为有之前抗命的黑历史在,老廖难得的违背了自己的原则,收着信以后连夜展开会议布置准备工作。清洁营房擦拭装备,甚至还得一场阅兵式。倒不是想讨好哪位官长大佬,就是为了少被人家挑点毛病。
赵诚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领导视察么,见的多了。就算有之前的把柄落在人家手里,现在远征军上万人枪摆在那里,上头还能胳膊肘往外拐?真要是这样,再遇到缅甸撤退这种操蛋的活,怕是再也找不到人去顶雷了。不过,谨慎些也没错,**里头的派系太多,万一有哪个家伙觉得雷多这头故意慢待他们,少不得又是一桩麻烦事。
廖耀湘负责武把式,什么阅兵演武汇报工作,老廖作为一把手绝对是责无旁贷。赵诚揽下了后勤工作,装修营地,让人安排宴会,给大佬们准备住处。
给记者们的那份意思是重中之重,笔杆子有时候比日本人的榴弹炮还厉害,感情交流到位,说不定能有些意外惊喜。当然,光有红包是不够的,赵诚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些照片。都是弟兄们在撤退路上拍下的,有些记录了部队行军打仗的,有些是展现缅北丛林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再有就是部队救济难民的场景。最近英国人为了转移民众注意力,减轻缅甸战事失利带来的影响,一直在报纸上宣扬远征军与难民争粮,故而导致大批难民饿死。把这些照片交出去,日后打起笔墨官司时也能轻松一些。
第六百九十六章 质问
七七事变五周年纪念日那天,上头组织的检查团悄然抵达雷多。
检查团里的大人物不少,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总参谋长何应钦,远征军前老大罗卓英。原本哈罗德亚历山大将军也要来,不过由于北非那边战事吃紧,丘吉尔首相亲自下令,调他出任英国第1集团军司令去了。
有小道消息称,唐宁街方面对亚历山大将军的表现非常满意,因此极有可能让他接替奥金莱克出任英军中东战区总司令,并晋升为上将。
从英国人的角度来看,这货确实干的不赖。领着手下几万兔子兵狂奔900英里,不仅成功的将日本人率在身后,还把友军耍的团团转,如此逃命水平,即使是参加奥运会也是第一流的。
可问题是,尽管亚历山大费尽心机,自缅甸战役开战时数万英军中也只有一个大体完整的缅甸营到达了印度,其余各部均溃不成军。据英军自己给出的数字,四千人阵亡,被俘不知所踪者高达九千余人,有些营级单位活着回到印度人马连半成都不到。至于部队装备的卡车火炮坦克和装甲车,只有一辆美造斯图亚特坦克回到了印度,其余全部被英方计入战损之内。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看到远征军官兵全副武装,不少人手里甚至还拿着日式步机枪,即使再刻薄的人也是知道,相较于华军,英军在之前的缅甸战役中,表现可谓完败!
观摩阅兵式观看实兵对抗演习,记者们一个个都兴致勃勃,史迪威也是频频点头,看的出来,弟兄们这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赵诚没有凑在大佬身边找不自在,远远的猫在树荫下抽着雪茄。就在刚才,史迪威的副官弗兰克?多恩上校悄悄递话来,说是唐宁街和重庆的争执总算有了结果。蒋委员长已经下令,撤销中国远征军番号,将雷多的新22师等部将改编为中国驻印军。部队不日即开赴兰姆伽军营,吃美国罐头用美式装备搞美式训练拿美国大老板提供的军饷。有鉴于**各部一项有吃空饷的传统,史迪威这回准备亲自点验部队,防止有人从中做手脚。多恩上校担心赵诚遇到麻烦,所以特意提点了一下。
这是哥们,感情很到位,赵诚不禁有些小感动。不过他对即将开始的点验并不担心。16982人,那是实打实的数字,豹子亲自做的统计,即使有误差,也是数学不好。真正值得让人头疼的是何应钦,这位大爷到军营以后就没笑过,板着脸,从头发丝到脚趾头,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一旁的罗卓英倒是笑眯眯的,看着人畜无害,可谁知道有没有憋着什么大招。
远处训练场上口号震天,七九步枪的脆响不断,估计节目已经到了尾声。赵诚在地上捻灭烟头,径直奔了厨房,局势越是不明朗,安排上就越得注意,省得出什么纰漏。
撤掉红酒,留下威士忌和朗姆酒就成。大鱼大肉送到医院去,一会只就上蔬菜水果面包和军用罐头。赵诚一面下命令一面琢磨着眼下的局面。史迪威是正统的美**人,看到一桌子大鱼大肉恐怕不会认为是受到了款待。还有那些记者,里头肯定有英国人的钉子。现在英军的表现是一团糟,再涂脂抹粉也掩盖不了他们的无能,要想摆脱困境,只有照死了黑远征军,大家一样烂,舆论上头也就自然而然消停了。眼下食堂是最大的破绽,要是被扣上一个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帽子,大家少不得要吃排头。
师座,这样安排会不会出事?豹子有些担心:重庆来的那些人,怕是会吃不惯。
伙食差些,一会可以从其他地方弥补。除去之前准备的小礼物,重庆方面来的人,按照尉官二百卢比校官四百卢比将官一千卢比的标准去准备红包,何总长的那些亲随,数额再加一倍。赵诚斟酌着说道:到时候看我眼色行事,不要轻举妄动。
豹子点点头,带着人就准备去了。这些年东奔西走,各种场面上的事他也没少经手,有时候,伺候上官比打仗还要麻烦。得嘞,既然老大说有问题,那加点小心肯定就没错
事实证明,赵诚的担忧并非多余,表面上的和谐,在午饭后就被何应钦打了个稀碎。
在传达委员长指示的闭门会议上,廖耀湘被点了名。英国方面对远征军撤退途中不听招呼的事一直耿耿于怀,就连重庆军委会和外交部里也有人拿它说嘴。哪怕他带着弟兄们一路突出重围,哪怕他半道上还救了不少英国难民,在影响与盟邦的国际关系的大帽子下头,一切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了。
第6军军长甘丽初,指挥作战不力,着免职处分,由黄杰接任军长职务;暂55师师长陈勉吾,擅自率部撤退致东路迅疾溃败,着撤职解渝审办;原远征军代理指挥兼第五军副军长廖耀湘,着免去副军长职务,仍任新22师师长职务,并记大过一次;原远征军副总指挥兼运输司令赵诚,记大过一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