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第七百零三章 来自北非的蝴蝶翅膀
    8月31日,北非战场硝烟又起,德军悍将隆美指挥着非洲军团对英军坚守的阿拉曼防线再次发动进攻,试图打破战场的僵局一举拿下苏伊士运河。

    得益于拉努夫角油田源源不断的产出,不管是德国人的非洲军团,亦或者意大利人的地中海舰队,日子比开战之初好过了不少。德军在陆上和空中把英国佬挤兑的够呛,意大利人的军舰也是频频出击,偷袭英军的运输线,对沿岸目标进行炮击,还在几次小规模海上交手中击沉了盟军一条巡洋舰四条驱逐舰两艘潜艇和至少两打运输船。

    此消彼长之下,英军那边虽然兵力占优,士气却委实不敢恭维。意大利和德国人这头虽然啥啥都缺,但是紧紧裤腰带,日子也能过得去。

    可是,在战争年代不求进取是取死之道,考虑到英国人一但缓过劲来势必会对利比亚的油田区动手。柏林方面思虑再三,最后还是咬着牙给隆美尔派出了援军。当然,鉴于苏联那边打的正热闹,统帅部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并不多,40辆配备75毫米kk40l/43炮的四号f2型坦克10辆装甲车10门八八炮,再有就是三千名新兵。

    平心而论,这么点补充委实有些拿不出手,放到东线恐怕就是一次中等规模遭遇战的消耗,可隆美尔依旧十分满足。非洲军啥啥都缺,哪怕派头驴子过来都能派上用场,人员装备一到位,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了战斗准备。

    有兵有坦克有补给,德国人斗志高昂,在意大利友军的配合下,一路高歌猛进,打的有声有色。对面的英国人随之陷入慌乱之中,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中将郁闷的发现,他手下的6个步兵旅又5个装甲旅的兵力居然有些吃不住劲。无奈之下,蒙哥马利中将只得一面调整部署,一面向国内求援

    本土比欧洲重要,北非比亚洲的几个殖民地重要。伦敦方面甚至没多做考虑,就把准备送到印度的兵员和物资通通发往了开罗。至于印度守军怎么应付日本人即将到来的进攻,不好意思,一时半会还真没什么好计划!

    情况有些操蛋,在印度的盟军只得自己去想办法。

    驻印英军迅速改组了指挥系统将,将原有北部南部东部3个军区司令部全部撤销重组,新组建了东方集团军,下辖第4军和第15军。由原来东部军区的欧文中将出任集团军司令兼第4军军长,防守印缅边境的北端。威廉?约瑟夫?斯利姆中将担任15军军长,防守印缅边境的南端。

    印度总督维克托?霍普侯爵则大度的释放了一部分温和派政治犯,他派人四处放风说,只要能打赢日本人,女王政府可以考虑让印度独立。当然,这种独立是有条件的,比如,新国家必须和大英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再比如,必须让英军在印度保留一部分基地,再有就是,要保证英国商人在印度的经济生活中保有一定税收优惠等等。一个大大的糖饼抛出去,一切似乎是那么真实,印度民众中的对立情绪很快得到了缓解,甚至圣雄甘地的态度都有所缓和。

    趁着风头有所减弱,英国人加大了招募土著士兵的力度!既不问宗教信仰也不问该死的种姓,只要愿意为大英帝国打仗就成,一个礼拜不到,就拼凑出了二十个步兵营。

    美军顾问团也没闲着,他们一面派电报给华盛顿催要物资装备,一面加快了整合驻印军的速度。蓝姆伽兵营里每天都有新兵运到,这些补充兵一放下行李就投入了训练!上午是队列训练下午是专业课,晚上还要搞拉练,课程被排的满满当当。就这么着,史迪威依旧对训练进度很不满意,他恨不得直接劈开新兵们的脑袋,把各种战斗技能直接塞进去。

    雷多军营里那些刺头无疑是最幸运的一帮家伙,上头放弃了继续追究他们责任的打算,毕竟比起那些没过见血的新兵蛋子,身经百战的老兵们才是最坚实的依靠。发饷发慰劳品发军装,补充物资装备,调整建制,甚至还晋升了一批相对可靠的军官和士官,史迪威和戴安澜联手行动,很快就稳住了新22师的局面。相较于英国人那些新成立的单位,雷多驻军无疑是一等一的精锐,不少美国顾问甚至认为,或许只要一个冲锋,新22师就能把英军同等规模的殖民地师给全部打垮。

    相对之下,赵诚的加入就显得有些不情不愿。

    按照计划,九月中旬弟兄们就能回家了。届时44架野马组成的护航编队将掩护着30架运输机从缅甸北部山区横穿而过,经保山大理,直奔昆明的巫家坝机场。可是现在形势急转直下,不仅外国佬紧张万分,连国府大佬们也牙疼的很。

    蒋委员长亲自给赵诚下了一份手令,勉励他为党国再立新功。大约是担心老赵对之前的事情心有芥蒂,委座很大度的给他提了一级军衔,由少将晋升为中将,还将陕州那边新成立的一个保安旅纳入**正式编制之内。这年月,个人荣辱什么的还真不能过于计较,见到重庆那边低头赔笑,赵诚也就坡下驴,让廖耀湘帮着起草了一份表忠心的电报,算是给大佬们递了颗定心丸去。

    其实,东川系部队在的力量算不得很强,大约一个加强营规模的步兵。真要是和日本人打起来,这点人手还不够日军一个联队塞牙缝的。问题在于,赵诚手上还有四十多名刚刚完成新机型训练的飞行员,这些家伙全大多和日军战斗机交过手,其中不乏和零式战斗机过招的老鸟。除此之外,在汀江机场附近还有一个挂在于璐名下的小航校,里头有二十来个正在飞高级教练机的学员,如果情况紧急,可以让他们直接换飞p40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老话说的好,有枪就是草头王。赵诚手上有三个战斗中队,在印度这地界也算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趁着这乱糟糟的当口,不给自己捞些好处实在过不去。于璐再度出马,亲自和英国方面谈起了条件。



第七百零四章 龙陵的那阵小风
    作为在生意场上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于璐一出面就让英国人受到了巨大压力。要军饷,要物资补给要伤亡保险,还要英国佬帮着培训新飞行员和地勤,一把杀猪刀上下翻飞,使的是又狠又准。除此之外,她还弄到35门意大利造1934年式75野炮,因为都是经过风吹日晒的旧货,所以几乎是按照废铁价格给的钱,算上两万发炮弹,一共才花了二十万美元。

    之前赵诚也向英国方面买过25门相同型号的火炮,掏的钱也不算多,但是比起于璐的战果来,当初老赵引以自得的价格,无异于是让人加狠狠宰了一刀。不过赵诚并没有什么失落的感觉,毕竟在缅甸时东川系人马没少占大英帝国的便宜,且不说那些通过灰色渠道民生物资和武器弹药,光是平九天带人打劫银行车队弄到的财物,就足够把他再从英国佬手里再买上一百门大炮。

    和倒霉的英国佬一样,美国人也没能逃过被敲竹杠的命运。于璐一开口就是120门美造七五山炮,外加40架装备新型发动机的野马战斗机,胃口之大,生生惊掉了史迪威的下巴。万幸的是,于璐做生意时向来不喜欢赶尽杀绝,所有的货物都同意按照市价给钱,她甚至还提出,可以用市面上一些紧俏物资来抵账。比如桐油猪鬃,亦或者美国国内急需的铬。

    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家里就一直在疯狂的囤积战略物资。在欧洲,主要是以锡锑铜橡胶和汽油为主,潜在的交易对象是德国人,当然如果英国瑞士亦或者法国人能出的起好价码,卖给他们也是一样。在墨西哥那头的仓库里也囤着大批的物资,单就寻找交易对象而言,无疑要比在欧洲容易的多,可惜除了美国人,能出的起高价的人家并不多。

    于璐的提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不过,她给自家货物定下的价码却并不低,完全是按照欧洲大陆的行情做出的决定,比美国国内的价格来,至少要高出一倍去。

    美国佬有些犹豫!这年头有些特定的战略物资并不好踅么,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尤其是猪鬃和铬!猪鬃这东西几乎只能在中国弄到,而且每一箱都得靠飞机从中国国内运出来,如果日军战斗机封锁的严实一些,那就是有再多的钱也买不着。铬矿石也是差不多的待遇,得到中立国土耳其去购买。问题在于,土耳其现在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摇摆不定,所以供应上也时续时断,能不能买得到,全要看土耳其总统伊斯麦特·伊诺努的心情如何。

    确实是好东西,美国人动心了,不过一边是狮子大开口,一边是尽可能的想少花钱,甚至不往外掏钱,所以谈判很快就陷入了僵局。正当于璐考虑是不是要主动让一步时,缅甸那头突然传来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日本人增兵了!光是已经明确番号的部队就高达一个师团又一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不下两万人,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批的坦克和火炮,仰光港几乎每天都有运输船靠岸。

    没人知道日军会把这批援军用在什么地方!

    北上进攻龙陵?有可能!自六月初开打算起,日本人在龙陵一线就没消停过,大部队强攻小部队穿插,今天是炮火覆盖,明天又朝着要塞区里扔毒气弹,甚至还派人上山进行过招安。只可惜,张伟一点面子都不肯给,留下金条给弟兄们发奖金,日本说客却叫他扔进怒江喂了鱼。

    鉴于也没有其他娱乐项目可以打发时间,边防二旅那些官佐几乎是怎么恶心人怎么来。日以继夜的冷枪冷炮运动让日军前沿阵地苦不堪言,只要下雨,就把要塞区积存的粪便朝山下倒。更过分的是,只要观察哨发现缅甸方向有新物资运来,张伟一准会派出飞机对物资囤积点进行轰炸。小两个月下来,潞西(芒市)一带的日军弹药不济衣食两缺,加上稍微像点样的房子都叫边防二旅烧的干干净净,绝大部分日本人见天的只能在草棚里猫着,上上下下都被折腾的瘦了一大圈。

    驻守腾冲一线的93师和49师也没闲着。之前因为暂55师不战而逃,第6军系统的人没少受牵连。军长甘丽初在缅甸打生打死好几个月,最后是被手下人用担架抬过的怒江,没成想还背了御下不严的处分,有传言说,上头还有进一步追责的打算,看样子是不撸掉几个大佬的帽子不算完。

    第49师师长彭壁生和第93师师长吕国铨两人更冤枉,他们两个师不仅要守住龙陵,还得设法去替暂55师收复失地。最惨的是,原定要补给部队的壮丁物资尽数归了第5军和第66军。好么,现在两个师五千多人马被上头顶在腾冲一线,要吃没吃要穿没穿,过的要饭花子似的。

    见着边防二旅和日本人打的有声有色, 彭壁生动了心思,他决定带着手下弟兄好好干上一票,不为立功受赏,就是想着弄些战利品给弟兄们添点嚼裹。吕国铨也是一个打算,缅甸一战,93师几乎打光了家底,可他这个当师长的,连给阵亡将士的抚恤都掏不出来。这些日子,老吕心里憋屈的厉害,天天盼着打上两仗,好出一口心中的恶气!

    打定主意以后,彭壁生和吕国栓先后把手头的精锐力量给派了出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日军后方好好闹腾一场。

    许是应了苦尽甘来那句老话,连着走了两个多月的背字以后,出击部队捷报频传。伏击巡逻队偷袭辎重车队在公路上埋地雷,有一次甚至摸进日军物资仓库里烧掉了几乎所有的燃油储备。几仗打下来,部队的损失不大,却带回来大批战利品,光是轻重机枪就有十来挺。

    滇西一代,彝人的山寨极多,枪支弹药就是硬通货的代名词。一挺九二式能换到三千块大洋,如果要烟土,那得在四千两以上;步枪要稍微便宜一些,一杆八成新的三八式要价一百二十块大洋,如果送哦子弹足够多,价格还会更高一些。

    两位穷疯了的师座自然不会放过给弟兄们弄些外快的机会,私底下把缴获的武器统统在黑市上出了手。好家伙,换回半开和现大洋足有半卡车。有了甜头,自然就有了动力!部队士气空前高昂,不少部队主动要求出去见见世面,甚至还有人为此给师部送礼。彭壁生和吕国栓也没端着捂着,哥俩一商量,干脆让手下弟兄轮着去。

    谁都没想到,出击部队越大越野,有一支小部队居然摸到了畹町,还偷偷绑回来二十多个日本女人,都是日本国防妇人会组织来前线进行慰问的,据说其中有一个还是什么华族。

    消息传开,龙陵要塞前的日军,彻底疯了!



第七百零五章 雨一直下
    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爷存心和大家伙过不去,都入秋多少日子了,龙陵一带依旧没完没了的下着雨。雨水汇成小溪,小溪聚成洪流,沿着陡峭的山坡奔涌而下,颇有些要将怒江和龙川江合二为一的气势。

    可是日军的行动却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增援力量到位以后,战斗便在滂沱大雨中开始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战事,原本可以通行汽车的盘山公路早已被破坏殆尽,加之雨水不断冲刷,连山羊都不乐意在打上头过。但是日本人似乎并不在意,毕竟公路再烂,多少还有些路的模样,要是顺着山坡直接朝上爬,光是那陡峭的坡度就能让绝了活下去的心思。

    大批轻装步兵像蚂蚁像蚂蟥,拼命的向龙陵要塞区蠕动,不论官职高地都是一身的泥水。好容易才隐约看见要塞区一线守备点的模样,一道道火舌便穿透雨帘舔了过来,不断有人受伤有人死去,还有人翻滚着摔下山崖,转瞬之间就失去了踪迹。更可怕的是一些守军预先设置的爆破点,轰然巨响过后,必定会有几十上百人的伤亡。伤亡每秒钟都在增加,可日军大队却没有任何停顿,攻势依旧一波接着一波,大有用人命堆出一条通路的架势。

    比起兢兢业业的步兵,日军炮兵的表现多少有些差强人意。因为的视线关系, 大口径重炮只能按照地图上的数据进行作业,今天雨大风急,还得防止伤着自己人,除去进攻开始前那段炮火准备还算是可圈可点,等步兵接近要塞区外围后,一多半炮弹都开了小差。

    九二步兵炮和迫击炮再次挑起了大梁,马拉人抬,被攻击部队伺候祖宗一般的弄上了山,未等一干人喘匀气息,军官就忙不迭的催促炮手们动手构建发射阵地。

    可惜的是,边防二旅战前构建的永备工事质量颇佳。钢筋混凝土外壳外头还堆着厚厚的原木和沙袋,口径小些的炮弹砸上去至多能溅起一些泥水;临时用土木材质构建的火力点倒是容易对付一些,可是多半位置选的又刁又滑,离的远了根本瞄不准。

    日本炮手们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得盯着弹雨把炮位一再前移,努力提高射击精度。很快,这种以命换命似的打法总算取得了效果,田头守备点里接连有两个土木构建的火力点叫九二步兵炮炸上了天。没等日军炮手进行庆祝,几乎是在一瞬间,守军报复的炮火便接踵而至,硝烟散去,顶在最前头的两门九二步兵炮小组一起没了动静,只有星星点点的残肢碎肉证明着战事的酷烈

    自到任那天,边防二旅炮兵指挥官黎原宏就一直琢磨着和日本炮兵掰掰腕子的事,只要没有训练任务,他肯定会带着人把要塞区周边测量地形。几个月下来,生生把要塞区周边十五公里范围内的沟沟坎坎跑了个遍。

    取回数据不过是黎大总统计划的第一步。炮兵营的菜鸟太多,干干装填炮弹转移炮位这些体力活或许还凑合,让他们测量坐标计算火炮射击諸元,那是连想都不用想。黎原宏只得领着参谋们绘制了一份一比五千的超大比例尺地形图,所有可能用到的射击諸元,都被标注的清清楚楚,等步兵需要火力支援的时候,炮手们按图索骥就成。

    战斗一爆发,之前的水磨功夫立刻展现出了威力。前沿阵地只要在步话机里报出诸如甲2 131这种暗语,顷刻间就会有炮弹落在鬼子堆里。

    眼见自家部队叫要塞炮兵打的抬不起头来,日军指挥部急了眼了。今天雨势大,战斗机和轰炸机都派不上用场,步兵都指着炮兵撑腰,偏偏炮兵部队这会效率又低让人抓狂,日军指挥部一干大佬顿时来了脾气。

    负责统一指挥各部作战的56师团师团长渡边正夫,亲自给各个炮兵部队下达了死命令,观测气球和校射飞机都派不上用场,那就把观测小组顶到一线去,配上昭和19年六号无线机,充当炮兵们的眼睛。火炮的任务也重新做了分配。七五口径的山野炮,炮位全部前移,只要地形允许,能多靠前就多靠前,直接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其余大口径火炮也得向前运动,必须对要塞区的炮群形成有效压制。

    炮兵家当多,转移起阵地来,那是相当的复杂,碰上暴雨天,要头疼的事就更多了,光是把大炮从烂泥塘里拉出来这活计,就能把人给累吐血。渡边师团长的命令一下,炮兵们就忙开了,各个阵地上人喧马嘶车辆轰鸣,哪哪都是乱糟糟的景象。

    一个钟头过去了,炮兵没有到位,两个钟头过去了,炮兵没有到位,三个钟头过去了,能为进攻部队提供支援的火炮依旧寥寥无几。

    山上的日军步兵尴尬了!说好的先原地待命,等炮兵就位后立即恢复进攻的。好么,现在一耗就是小半天,所有人都趴在泥水里头,时时刻刻得提防着挨揍还不算,风吹雨淋的,其中滋味可谓酸爽。那些伤员更加凄惨,轻伤员还能凑着自己处理一下伤口,重伤员在守军火力压制下根本没法向山下的野战医院转运,只能着等死,或高或低的呻吟声不绝于耳,新补入部队的补充兵们,个个脸上都是一副惊魂不定的表情。

    边防二旅这头可不晓得日军打算,见到炮击减弱,前沿阵地立刻开始组织反击。迫击炮掷弹筒,凡是阵地前可能帮人的地方,通通给他犁上一遍。有些地方日本人已经挖好了单兵掩体,那就把把东川兵工厂仿制的滚雷扔上几个,这宝贝的个头有西瓜般大小,装药量从300克到3公斤不等,爆炸时间也可以临时调整,咕噜噜滚下山,效果比起七五野炮来都要好上三分。

    炮兵们对打扫卫生的小活不怎么感冒,他们的老大黎原宏是小户人家出身,万事都喜欢个计较。说的通俗一些,老黎穷日子过怕了,现在见天的精打细算,没有十足的利润,他压根就不会浪费炮弹,所以这会只有几个炮兵组轮番值班,用冷炮刷刷存在感而已!
1...244245246247248...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