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赵诚的声音在扩音器里异常刺耳,台下军官们当中,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面红耳赤有人左顾右盼有人脸色惨白。开会之前,消息灵通的人已经或多或少听到了些风声,说是旅里接连出事,赵司令非常震怒,准备整肃军纪,只是大伙没料到,队伍上居然烂成了这样。
有苦主,有证据,几个糟蹋妇女的家伙直接被五花大绑后拖出了会场。雅格布亲自监刑,就在苦主和灾民代表面前执行枪决。
二十几个趁着荒年在灾民身上刮油水的家伙也被从人群中揪了出来,扒掉军装戴上手铐脚镣,直接送到卢氏那边的小煤窑里做苦工。十年苦役,如果他们能活那么久的话!
最后被处理的是旅部后勤处二科科长宿湘荣,平日里看似不显山不漏水,身家居然高达五百万法币,还在陕州洛阳西安等地养了九个小老婆。
宿湘荣在后勤上主要负责物资运输,所以发财路数也简单,借着经常带领车队往灾区送赈灾粮食的机会,把自己暗中收购的桐油猪鬃矿产甚至存在旅仓库里药品运往郑州出售,然后在黑市上换回大后方权贵们最爱的各种奢侈品运往西安等地抛售牟利。久而久之这货在黑市上也是闯下了老大名头,无他,全华北能提供磺胺和青霉素的就他一个人。
消息很快传到了日本人耳朵里,驻新乡的日军第35师团师团长重田徳松中将特意指示情报部门尽快查清货源,务必把黑市上能弄到的青霉素全部掌握在手里。宿湘荣很快就叫人家摸清了底细,不过日本人倒没有急吼吼的下套子,就是像普通黑市商人一样提价抢购,以期让他主动拿出更多的货物来。
眼珠子是黑的,金条是黄的,几次交易就宿湘荣赚的盆满钵满,所以他也是愈发胆大了,一开始只是从仓库角落里的药箱里一瓶两瓶的去偷,逐渐发展到成盒成盒的拿。如果不是这小子无意中拿走了曹二宝准备送到延安去的一批货物,还真没人能发现仓库里的青霉素和磺胺居然丢了十几箱。
成捆的现金和金条论箱装的洋货多达上百斤的东北老山参和高丽参,还有将近半卡车的烟土白面,这些东西在主席台上几乎堆成了一座小山。
认不认罪?赵诚低声问道,今天的会很长,所以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今天杀你,服不服?!
宿湘荣没有答话,反而哆嗦的更厉害了。突然,近处的人都闻到了一股子臭味,不用问也知道,这货拉在裤子里头了。
赵诚厌恶的挥挥手,示意人赶紧把他拖走。听说宿湘荣原先在第141师干过,武汉会战时带着自己的部队和日本人也死磕过,甚至还像模像样的打过几次白刃战,正是因为如此,才被曹二宝拉进的保安旅。在战场上,子弹没能打倒他,现在却被一堆钱给砸趴下了。
和宿湘荣一起搞走私的人还有十好几个,有的是被他拉下水的,有的是因为志同道合走到的一起。一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平日里置房子置地喝花酒玩女人,有的还抽上了大烟,也不知道他们在一起快活的时候,有没有人想起过国法家规。
会议整整开了一个上午,散会前赵诚当众宣布,凡是年三十前向旅部自首的,他既往不咎,但是如果有人胆敢再犯,一律军法严惩。
因为过了饭点,让这么多人去踅么午饭也不合适,旅部特意给大家提供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正儿八经的四冷四热八个碗,只是碗里的东西实在让人难以下咽。凉拌野菜凉拌树叶凉拌榆树皮凉拌白菜帮子;麦麸高粱米做成的团子,玉米芯子做成的干饼,枣核磨成面做成的窝头,还有野菜杂和面做成协和粥。
灾民就吃这个,今天大家给我个面子,不管吃多吃少,好歹也尝一尝。赵诚带头端起了饭碗:别觉得不舒坦,三千万河南老百姓,也就是造化大的才能吃上这些饭食,请吧,诸位!
第七百四十二章 年三十
腊月二十七的枪声并没有在陕州城掀起太大的波澜,家有余粮的百姓,多半在盘算着年三十是不是该狠狠心给家里人包顿饺子,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家则依旧在为填饱肚子发愁,至于年不年的,还真没怎么放在心上。
全旅官兵对反腐行动的反应同样不大,毕竟平日里守规矩的人还是占了绝大多数。大家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看到那些靠着违反规矩发财的家伙,心中多少都有些怨气,现在旅里出手把他们收拾了,不少人暗地里都在拍手称快。
当然,也有对反腐心动心存悬念的人,金姐就是其中的一个。赵诚亲自定下的忆苦思甜大餐威力十足,曹二宝的胃一直疼了两天。作为始作俑者的赵诚也没能好到哪去,吃完两个高粱米与麦麸做成的团子以后,他整整一天都没能解下大手来。痛定思痛,旅部几个大佬们决定给陕州周边的灾民弄顿稍微像样些的年夜饭,好歹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希望。
部队年三十晚上会餐的肉菜被缩减了一大半,每桌除去四个素菜,就是一条糖醋鲤鱼和一盆土豆炖牛肉,其余的原料尽数运到各个粥厂。赵诚给后勤上定下的标准,每个灾民半斤白面烙饼一碗猪肉炖白菜,老人和孕妇再加发两块钱的红包。
按说这样的饭食实在算不得什么,可是后勤上头依旧是叫苦不迭。经过统计,陕州左近的灾民人数已经突破二十六万,各个火车站还有滞留的拟赴陕西的灾民一万余。这么多人,甭说给他们烙饼炖菜,就是烧稀饭,伙夫们也得忙的吐血。
赵诚知道,下头人没有说瞎话,而且光是准备灾民们的火势可能还远远不够。就冲着能吃上一口白面饼子,怕是一些家里不富裕的老百姓也会往粥厂里挤,到时候各个粥厂里领年饭的人闹不好得超过三十万。
可命令就是命令,部队讲求的就是一个服从。赵诚不想让下头人养成讨价还价的习惯,所以他没有降低自己的要求,反而又在命令后头添了一条,全旅弟兄必须在晚八点之前吃上年夜饭,如果后勤部门做不到,自上而下全得受处分。
一时间,部队里愁云密布,没人知道赵老大会不会扩大打击面。最后还是金姐给后勤部门支了招,花钱,让陕州大小饭馆帮着做饭,同时让城内的富裕人家参与进来,每户发二十斤白面,到时候能交出三十三斤烙饼就成,多出来的那些通通作为工钱和柴禾钱。
人多力量大,天刚擦黑,第一批饭食就通过车队运往了各个粥厂。正如之前所预料的那样,整个陕州都轰动了。河南这地界一向不富裕,老百姓一年到头也难得吃上几顿白面做成的吃食,至于荤菜,在很多穷人一辈子都不敢做这个梦。现在保安旅居然把白面大肉拿给灾民吃,不少人家拿起饭碗就开始朝着近处的粥厂跑,生怕落在别人后头。
场面有失控的趋势,旅里也顾不得吃年夜饭了,赶紧往各个粥厂增派人手维持秩序。不过事情的发展依旧让大家有些措手不及,大人骂孩子闹,流言四起,在饭菜香味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排队,瞅准机会就拼命朝前头挤,生怕别人会把好饭食全给领走。还有人则直接盯上了那些已经领到年夜饭的老弱妇孺,抢吃的抢钱,全然不顾身后传来的哭声。
先期投入的一个团根本就镇不住局面,赵诚不得不紧急增派兵力,还给李甲豫司令挂了电话,请求邻近的36集团军立刻派人协助保安旅恢复秩序。
事实证明,一但人群失去秩序,破坏力相当可怕。等部队重新稳定住局面时,之前运抵粥厂的烙饼炖菜已经被一扫而空,连带着库存的粮食都丟了大半。更可怕的是人员损失,至少有上百名灾民或死或伤,那些被无数双脚踩踏过的尸首惨不忍睹,不少新兵直接吐出了一地。尽管绝大多数灾民都还饿着肚子,可是赵诚却没有了继续发放年夜饭的勇气,真要是再出点什么事情,怕是就真的难以收场了。
收拾残局关闭粥厂,等人群彻底散去以后,部队也撤回了军营。年夜饭早已热了又热,可是真正有胃口的人却不多。
赵诚也是一样,就着腌辣椒勉强吃了几口,然后就是喝酒,他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才能害得那么人无辜丟了性命。或许保安旅的救灾行动从一开始就是个失误,没有详细的计划,没有周密的安排,什么都是想当然,所以闹出今天这种局面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一斤白酒,没准还多一些。反正赵诚是喝多了,如同去年过年那样,醉的不省人事。
曹二宝倒是保持着清醒,他的肠胃还没恢复,所以只能用一碗小米粥来充做年夜饭。三十晚上照例是要守夜的,曹二宝和金姐一边小声说着话,一边支愣着耳朵听赵诚房里的动静,生怕他出什么意外。
按照金姐的想法,不如直接给房里塞个姑娘完事,没准以后赵诚还能多个孩子。曹二宝却没敢同意自家女人的主意,于璐也好,那几个外国婆娘也好,怕是都不怎么希望赵诚屋里再添人,真要是冒冒然做了什么事情,怕是自己这位兄弟非得后宅失火不可。
老老实实叫医生给赵诚挂了些葡萄糖,曹二宝和金姐就承担了接下来的事情。端茶倒水,顺便还得防止赵大爷从床上摔下来,几乎一夜都在折腾。
初一一早,放过鞭炮吃完汤圆,金姐独自回房补觉去了,曹二宝却没能捞着休息的时间。底下人汇报说,各个粥厂又出现了人员聚集,总数不下几万人。三十晚上的混乱当中只有少数人占了便宜,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大多还饿着肚子。
年夜饭没吃上,新年第一顿救济就成了灾民们的盼头。可是全旅上下却没人敢于宣布重开粥厂,是的,除去正在呼呼大睡的赵诚,真没有谁能做得了这个主
第七百四十三章 风波定
赵诚一直等到晚饭点才从床上爬起来,没有他的命令,各个粥厂压根就没敢生火做饭,生生让灾民们饿了一天。
尽管头疼欲裂,赵诚还是召集全体团以上军官开了紧急会议,商讨下一步的救灾计划。
年三十晚上那场骚乱让所有人都后怕不已,对于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破事,不少弟兄直言不讳的表示,应当缩小救灾规模。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自去年七月开始,保安旅就一直是豫陕两省救灾行动的绝对主力,为洛阳等地的灾民提供救济粮救助孤儿难童,花费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几乎不亚于重庆方面的投入。
今年八月开始,旅里为减轻陕州老百姓的负担,又主动包揽了陕州和平陆两地六万余友邻部队的军粮供应在铁路沿线开设粥厂,比河南省府做的事都要多。现在,是时候为自己想一想了,至少不能因为救灾惹上一身的麻烦。
曹二宝和叶良辰虽然没明着提出反对意见,不过态度也差不多少。花钱唔得倒是问题不怕,赵司令口袋里向来不缺钞票,库房里头的粮食也经得住折腾,可是人心难测,天晓得再继续下去会生出什么新乱子来。
廖耀湘是明确支持继续开粥厂的,老廖就说了两句话:如果现在就把粥厂停了,怕是所有老百姓都会把保安旅当成仇人一样看待。
这是大实话!灾民得吃饭,如果没有了保安旅一天两顿稀饭的供应,那些身强力壮的人肯定会自己想办法填饱肚子,为自己为了家里人,不管是坑蒙拐骗,又或者打家劫舍,只要能弄到吃的,到时候怕是连天王老子都挡不住他们。
会场一片死寂,弟兄们或是喝茶或是吞云吐雾,所有人都不再言语,等着赵诚亲自拍板。
事关几十万人的生死,这个决心确实不好下,赵诚心里烦躁的厉害,索性也和弟兄们一样,摸出香烟给自己点了一根。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仿佛是有人在里头生火做饭。
最后,还是李有财打破了僵局,他一向不愿意得罪人,大事小事很少不发表意见,不过今天却一反常态:几十万灾民已经到了陕州,没有吃的就会乱,即使有几万兵压着也一样。等他们都闹起来,大家伙还真能下狠心朝他们开枪?不管怎么说,这灾还救还得救,要想不出事,那就沉下心来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给琢磨透喽!
大家仔细一思量,李有财和廖耀湘说的还真没错。陕州有粮,这事在全河南就不是什么秘密,不管保安旅愿不愿意管救灾的事,几十万灾民都不会再奔其他地方去。再者,旅里现在是骑马难下,战区司令部和河南省府压根就没把陕州的灾民放在心上,甚至有不少大员还盼着陕州地方彻底糜烂,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彻底接管保安旅的家当。
赵诚挠了挠头皮,好半天才叹出一口气,看来不管怎么难,都得硬着头皮把赈灾的事继续下去了。只是,整个计划都得推到重来,至少不能像现在这么大撒把式的瞎应付。他起了个头,然后便让弟兄们轮流发言,不管怎么着,今晚也得把新方案拿出来。
有道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一年多时间,大家都没少救灾的事忙活,几乎每个人心里都有些心得体会,你一言我一语,弄出来的章程还真不白给。
曹二宝提出,老人孩子依旧可以每天供应两顿稀粥,在粥厂吃完后离开,防止有身强力壮的家伙半道上抢他们的吃食。
雅格布提出,出了正月十五,青壮男女一律以工代赈,加固河堤拓宽道路兴修灌溉工程,实在不成就让他们去卢氏那边盖房子,等仗打完了,办学校办公厂都能派上用场。
廖耀湘对赈灾的经验不及其他人丰富,可是给出的意见也很中肯。他认为,必须加强对灾民的管理,尽管本分的人占着大多数,可是里头为非作歹的人也不少,三十晚上抢粮食甚至打家劫舍主力的就是他们,不把这些家伙给收拾干净,必定是后患无穷
会议一致开到半夜,虽然与会的大佬们都顶着黑眼圈,可是精神头却不差。小灶上给做了几个菜,哥几个凑在一起好好喝了几倍才散去。
大年初二,天才蒙蒙亮,各个粥厂再次飘出了饭香味。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好吃食,就是玉米面粥,里头还有些菜叶和麦麸,比起粥厂年前供应的饭食来,明显要差着一大截。每个粥厂门口都有警察在维持秩序,只要是想插队的,一准会用大棍子招呼。
当然,老人孩子的待遇明显要好一些,他们单独被排成一队,盛到碗里的粥也厚实些,一些个帮着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的孩子甚至还分到了山芋干。
不是没有灾民悄声抱怨,为什么半大孩子吃的比大人都要好,可是粥厂的人根本懒得解释,声音大些的,还会被维持秩序的警察扔到队伍末尾重新排队。
大年初四,大约三点多钟的时候,大队士兵和警察突然围住了灾民们居住的窝棚区,城内的旅馆城外有房屋出租的人家也是一样的处置。当兵的荷枪实弹,但凡有人去问,得到的答复一律是军事演习,可是细心的老百姓却发现,不断有横行乡里的汉子被人从各个地方拖了出来,有些甚至是平日里在里长保长称兄道弟的人物,这帮家伙无一例外的被反绑着双手还用破布塞住了嘴巴,稍微有些挣扎,当兵的就会用枪托棍棒死命招呼。
大年初五,河南各大报纸突然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陕州驻军在战区司令长官部统一指挥下对藏匿在陕州的歹人实施了大抓捕。落网之徒包括烟客走私犯人贩子欺男霸女的恶人横行乡里的凶徒,七七八八加起来,一共四百多人。
大年初六,陕州大小村寨都贴了保安旅的告示,上头宣布,自正月十五起,陕州各粥厂将停止对青壮人员发放赈济,要想吃饭,都得去工地上头做工
第七百四十四章 烫手的兔子
三百多个歹人用绳子拴在一起非常壮观,从正月初八开始,每天都有专人像遛狗一样押着他们在陕州游街示众。十几个在抓捕时持枪反抗的走私客倒是没受这份折腾,旅里特意在城门口为他们准备了铁笼子,长宽高都是一米三,不能站不能卧,吃喝拉撒睡都只能蜷曲在那里,比挨枪子还难受。
当然,不给人希望是不对的,保安旅的告示里写的明白,只要老天爷能下场痛快雨,所有人就可以正式享受囚犯的待遇,去卢氏的小煤窑挖煤,直到刑期结束。
死并不可怕,这年头,扛枪当兵的也好,在家种地的老百姓也罢,要是没有应对横祸的心理准备,都算不得心智成熟。可是像保安旅这样的惩罚方式,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只一天功夫,蹲在笼子里的犯人就崩溃了好几个,拿头撞栏杆的,痛哭流涕的,苦苦哀嚎的,那真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负责看押的官兵却不为所动,赵司令亲自做过指示,谁要是乱发慈悲,那就代替这帮家伙钻笼子去。
之所以对这帮走私客下了狠手,不仅仅是因为开枪拒捕的事,还在于部队从他们随身携带的东西里发现了大批红丸和白面。
今年沦陷区粮食欠收,可是烟土的收成却较往年有大幅度提高,仅在毗邻河南的山西省,种烟区域被扩大到了26个县,烟田的面积多达3256118亩。一亩旱地平均能收15两,水田的平均收成则在30两左右,由此可知,收获的烟土应在百万两以上。
日军随即通过不法商人向大后方实施低价倾销,在日伪势力的操纵下,贩卖红丸白面的利润甚至突破了600。根据中统提供的情报,郑州以东的黑市上,烟土每两售价为法币145元,足以买到20斤小麦;在灾情稍轻的陕州,烟土价格更是高达每两172元,仅需20两烟土就能换到一头毛光水华的大青骡子。
如果说走私客们从敌占区倒腾的是民生物资,保安旅多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这帮家伙居然在帮着日本人戕害自己的同胞,那就得当成汉奸一样进行处置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