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两万块法币,几个县硬是给农场凑齐了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师资力量。曹二爷下了狠心,那些读书人不肯来当兵,老子们就把当兵的都变成读书人。
第一百零八章 陕州的新家当
今天是正月十三,曹二宝起的很早,昨天早上收到的电报。赵长官他们夜里的火车,今天天不亮就到陕州火车站。
东西多,整整两趟火车,听说还有十几门大炮,瑞典的,一听就来劲。周有福这老家伙一宿没睡,加上这些宝贝,家里的炮足有四十多门,家当比战区司令都不差。
留了两个连看家,其他弟兄直奔火车站。
冬夜的清晨格外寒冷,大家虽然穿着大衣,但是在寒风里依旧冻的直跺脚。观音堂站是个小站,平时少有人来,挑这里不仅离民团的驻地近,而且也不会引起的别人的注意。
家里的几十辆大车都来了,曹二宝算了一下,一次能运走三十吨的东西,应该足够了吧。
报告团长,火车来了。
曹二宝看了一下手表,和约定的时间一样,应该就是这趟火车。
命令,各个路口和制高点的警戒哨加强戒备,剩下的人,列队!
哨音响起,站台上一个个方队迅速集结。
报告,一营一连二连留守本部,其余人员集合完毕!
报告,二营集合完毕。
报告,三营集合完毕。
报告,炮兵营集合完毕!
队伍动作很快,前后不过一分钟,曹二宝满意的点点头。
火车远远的拉响了汽笛,然后开始减速进站。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火车稳稳的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赵诚第一个走出车厢。
立正,敬礼!
站台上一千多号或陌生或熟悉的汉子,在曹二宝带领下举起了右手!赵诚的目光在他们的身上一一扫过,朝着大家也回来个军礼。
人员下车,马上卸车,快!
赵诚拍了拍曹二宝的肩膀:二宝,辛苦了。
曹二宝没说话,重重的点了点头。
20辆卡车被先弄了下来,装在箱子里的大炮被首先运走了,然后是其他武器弹药。雅各布亲自带人安排了卸车计划,这会他在亲自指挥卸车。
从哪弄来这么多外国佬?曹二宝在弟兄们面前装了半天深沉,这会终于忍不住了。
雅格布,犹太人,波兰陆军的少校参谋。现在是咱们独立旅的参谋长!
卧槽,波兰人刚被德国佬揍趴下,上百万大军才挺了30天就亡国了,这什么布的到底行不行啊?你怎么不弄个德国参谋来。
我倒是想请德国人,就算给钱人家不来啊!
哎呀我去,那你就随便弄个人来凑合。
别扯淡了,人家是有真材实学的,我找云南讲武堂的人看过了。这次给陕州这头请了几个讲武堂的老师来,花半年时间把军官都培训一遍。
火车上的东西很多,除了已经运走的,剩下的物资还是堆满了站台。
我的天,这是多少东西?曹二宝有些吃惊。光是装枪的箱子就有一千多,弹药箱更是多的没谱。
一个师的装备,跟老德械师的配备一样,甚至还好一些。
不是吧,你抢了重庆那头的军火库?曹二宝撬开了一个箱子,里面装的是七九口径的步枪,牌子没有见过,但是从钢口上看的确是好玩意。
擦掉黄油,仔细检查了一下,九成新,和德国毛瑟步枪的质量差不多。拉开枪栓,扣下扳机,声音清脆。
卖了点家当,在苏联和德国买的。除了刘富贵汇来买粮食的钱,我每个月给一个甲种军的经费,可劲折腾吧。赵诚一脸自豪。
半个钟头以后,火车上的东西总算清空了,20辆三吨半的卡车外加几十辆大车,不停地在火车站和民团驻地之间穿梭。
下午的时候,第二趟列车也来了。除了云南带来的种子,赵诚在西安又买了八百吨,都是金陵大学育成的粮种,金大124号和金大2905号,据说亩产比河南这头使用的种子至少能增产42斤。120万亩地,几乎占了周边七个县三分之一的耕地,不把种子准备好,那会被人家戳脊梁骨的。
天黑以后,东西总算运完了。曹二宝腿上有伤,早早的就弄来个凳子坐了下来,就这样他也累的够呛。
团部的房子彻底满了,为了堆武器弹药,曹二宝把自己的宿舍都贡献出来了。他不愿意回自己的家里住,于是和赵诚他们一起搬到了周有福家里。
老弟兄见面,自然是要喝点。周有福从县城里请来了豫菜厨子,几样河南当地的特色菜,糖醋软熘鱼焙面汴京烤鸭炸八块葱扒羊肉,外加一脸盆大白菜烧牛肉。赵诚定了规矩,每人二两,不劝酒不敬酒。运了一天的东西,一个个筷子使的像拼刺刀,酒量好的,碗里的那点酒一口就爽完了。
赵诚前世去郑州出过差,兜里没钱,每天除了吃面条,就是喝胡辣汤,正宗的黄河大鲤鱼还是头一回见。看着老大爱吃这个,弟兄们都自觉把筷子伸别的菜。等赵诚发觉的时候,雨已经被自己吃的只剩下尾巴了。
弟兄们难得看见赵老大发囧,倒也没人在意,跑了几千里来看望大家,吃条鱼怎么了。
倒是周有福脸红了,赶紧让厨房再做一份,不让远客吃饱,传出去太丢人
酒未足,饭倒是饱了,歇了一会,弟兄们就开始谈正经事。
河南这头的形势还不错,队伍已经扩大到了一千九百多人,其中有新兵五百人,武装也齐全,还有两百多匹骡马。雇佣的民夫有三万九千多,数量还在增加,估计到春耕的的时候能有五万人左右,耽误不了农时。应为雇的人多了,家里房子和粮食得马上准备起来,再有就是缺农具种子和化肥。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事,当赵诚听说四川要春旱的时候,就又向国外定了大批种子和化肥,这次东西是从印度来的,已经从云南从昆明那头起运了。可是农具的问题还真没有想到,再有就是曹二宝筹划盖学校的事情,这小子是真长进了。
一次要几十万件农具在本地根本不可能搞定,只能去外地订购,闹不好还得去国外,还有汽油和其他东西,车队至少还得跑三趟。
曹二宝把物资清单来回看了好几遍:老大,为毛没有刺刀和手榴弹?
第一百零九章 在陕州拜码头
靠,刺刀还在海上;手榴弹没有,给你钱,自己买去。
提到刺刀赵诚就郁闷,谈判的时候忘了这一茬,等反应过来,人都到昆明了。好在德国人从波兰人的仓库里发现了不少存货,连刺刀带马刀一下定了十几万把。因为便宜,于小姐又开始败家了,连库存的毛毯马鞍都买了一大批,东西通过铁路运到了意大利才上的船,这会应该还在海上漂着。
武器不缺,粮食不缺,钱也不缺,就他么缺人。和东川那头一个样,去能用的人。
赵诚决定在陕州这头也搞一个
医院,老兵光靠自己培养太慢,挖别人的墙角才是王道,那些伤兵就是最好的对象。这一趟他带来了二十多个医护人员,六个波兰过来的犹太人,还有九个重庆招来的医学院毕业生,护士也有十几个。药品是不缺的,在欧洲买的有些多,今年不用完就该过期了。器材更是没有话说,一水的法国货,除了常用的东西,甚至还有三台x光机和一个标准的化验室。就这种人员和器材的配置,在重庆都是第一流的。
曹二宝弄来的那些老师就更好办了,学生没收齐之前就让老师们在部队里帮着扫盲。和云南那头一样,去洛阳去郑州,去周边的农村集市,不管是孤儿流浪儿,还是那些被家里要卖掉的孩子,统统弄回来。
学校会养他们长大,要教他们读书认字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教他们好铁才配打钉好男儿才要当兵。
谈完公事,弟兄们都回房睡觉去了,赵诚给二宝点了根香烟,哥俩开始聊聊私事。
赵诚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二宝道歉,倒是二宝先笑了。
没事,这次知道了,找女人还是得找人性好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光漂亮顶个逑用。
天亮了,雅格布带人开始四处巡视部队的驻地;周有福带着手底下的人,和一个叫布劳迪的波兰炮兵中尉在学习炮术;李有财带着医生们开始选址盖医院;家里的弟兄们也悉数出动,按照昨天晚上的布置开始干活。
赵诚一觉睡到中午才起来,这段时间太累了,东西运到地头他心里才算踏实下来。
吃中饭的时候,曹二宝笑得的差点从凳子上翻倒,周有福这货居然上了人腿大小的黄河鲤鱼。靠,就算老大好吃这一口也不能这么整吧!这条鱼十个人吃都有富裕。????下午,赵诚亲自开车,和曹二宝一起去陕县县城拜码头。这么多家当在人家地头上,不处好关系迟早得出问题。
在重庆的时候,刘富贵留帮着摸过底。36集团军的李甲豫司令原是川军28军邓锡候部第1师师长,民国20年率先投了老蒋,部队被整编为新编第6师,全师一共下辖11个团。国府第一次整编川军时,部队的番号变成了第104师。
民国25年,川军其他部队都被中央缩编,例如赵诚名义上的东家20军杨森部就被裁掉了一个师,那可是三分之一的部队。可人家在第104师,虽然团级编制少了四个,老蒋又给了一个丙种师的编制,李老板一下子成了下辖两个丙种师的军长。
架子是大了,可是老蒋连一个子弹头都没补充。47军上战场的时候,部队的装备还不如江浙地区的保安团。全军一共28门迫击炮,84挺重机枪,和不到60挺的轻机枪。至于大炮,那是传说中的东西,谁都没见过。?
初到山西,47军将士尽管作战勇敢,打起仗来悍不惧死,可一直是伤亡大,战果少。李司令特地请来刘b诚将军,对手下的官佐进行了游击战术的培训。47军开始转变作战风格,集小胜为大胜,仅仅前年夏天,他们就发动大小战斗近六百次,共击毙日军将近三个大队,其中包括少佐以上军官20余名。
去年10月,李司令集功升为36集团军总司令兼47军军长,成就了川军的一段传奇。
李司令手下的队伍多了,集团军一共下辖3军7个师,但都是杂牌部队,战斗力和老川军没什么大的差别。全军一共3万多人,号称6万,武器弹药不足,火炮数量还是为零。
这趟上门,20军小杨司令还提前发了电报来,都是川军一脉,只要不干出什么狗皮倒灶的事情,大家都会有个照应。
曹二宝和之前和47军的人打过交道,收拾保安二团的时候,他们过来买过武器。47军的装备比20军查的远了,人家20军好歹都是汉阳造。47军是大刀当家,川造为主,两成汉阳造都是各个部队的宝贝。
哥俩带了两辆卡车,装的就是武器,可都是好玩意。队伍昨天晚上就换了新装备,有了外国的家伙就没有人看得上国械了。
汉阳造700条,圆头子弹七万发;中正式100条,捷克式40挺,尖头弹两万发;外搭10具掷弹筒和30支盒子炮,这在哪里都是一份重礼物。
47军上下都有那么点嗜好,抽大烟,赵诚从昆明带了不少云土,留了一大半在重庆,给刘富贵走关系,剩下的两旦都在车上。
有枪,有烟土,有片子,47军别提有多客气了。李司令去中条山视察防务了,178师参谋长张持华在家里看家。
张参谋长可是欢喜坏了,他没那口嗜好,对吃喝也不怎么讲究,就好一个武器。四十多岁的人了,一家伙就跳上了卡车,亲自动手打开了装枪的箱子。
好玩意都是!好家伙,这怎么敢当啊。
步机枪都不是新出厂的,可都有**成新。队伍在山西打了小两年,阎锡山那土财主是一毛不拔。好在卫立煌司令人还算公正,多少给补了一点,但也是杯水车薪。
川军出川抗日,连路费都自己筹的,军装的钱也是老家父老乡亲一点一点凑的。他妈的,再没有武器的补给,弟兄们就算不怕死也打不了仗。
日本人盯着中条山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接连攻了多少次,张参谋长隔着几十个山头都能闻得到硝烟味。有了这些宝贝,47军就能立马武装出一个精锐的步兵团出来。
张参谋长指挥人干净把装备卸到了司令部,握着小赵同学的摇个没完。
来人,摆酒。马上派人通知李司令长官回来,家里来了贵客。
第一百一十章 人口买卖与印花税
晚上这顿酒是躲不了啦,两人对视了一眼,赵诚先跟张参谋长告了罪,准备先在县城里溜达一圈再回来。
这武器是军人之间交际的最好礼物,可是这一个团的武器是给47军的,不是给47军哪个团的,难保会出什么叉子。外人么,有些事情还是回避一下的好,免得两头不落好。
陕县县城里挺繁华,畸形的,屁大点地方居然有三十多家妓院,还不算上私娼。后世研究社会治安的学者对这种状况有种定语:繁荣必然娼盛。
这可不是什么好话,但凡这种繁荣和在汽油库里烤火一样,越暖和越危险。
县城各色人都有,普通老百姓自然没有那么多闲钱,逛一次窑子就够一家老少吃上两天饱饭,就算找半掩门子的私娼都够全家半天的嚼裹。所以经常去这里的人要么是各级军官,要么就是官员和商人。
这些商人自然不是什么一般的商人。战争年月生意不好做,苛捐杂税重利润薄,出门做生意被偷被抢更是常事,做小买卖的能混碗饱饭吃就得天天给菩萨磕头了。能去妓院里喝花酒的,自然都是有实力的。
桐油猪鬃铜锡,这些都是日本人最最急需的。最可怕的还有水银,日本人军工上缺口太大,他们用海洛因换。只要是带着水银的,海洛因在批发价的基础上还打四折,基本上就是成本价。
赵诚和曹二宝换了便衣在街上逛着,街面上东西不少,日本产的花布肥皂,美孚的煤油,长芦那头过来的私盐,兰州过来的洋火和香烟。这趟来没给弟兄们带礼物,从街上买了几十箱香烟回去。赵诚下了到死命令,有在仓库五十米单位内抽烟点火的,一律枪毙。
县城外头有牛马市,农场那头每天都派了人在这里,有好的货色就收回去?。不光牛马,猪羊鸡鸭也一样,都要!由于农场的扫货式购买,陕州这头的价格比外地硬是高出了一成半,连西安洛阳那头的牲口贩子都在往这里送货。
两人悄悄观察了一下,农场派来的人拿了人家两包烟,但是没有在价格上做手脚。曹二宝把那货拎到一边嘱咐了两句,那种病怏怏的牲口千万不能买,万一把家里的牲口都过上病,那可就是大事了。
骡马市场连着另外一个市场,比牲口市场还热闹,卖的居然是女人和孩子。这些人有的是人贩子买来以后再转卖的,也有在头上插了草标自己卖自己的,甚至还有父母卖子女和男人卖老婆的。
和买卖牲口没有什么区别,看热闹的闲人也很多,看着买家在这里挑挑拣拣。十几岁的大姑娘价格最贵,大概也就是百十斤麦子的价格,长相周正一些的能卖到二百斤上下。至于那些几岁的小女孩,在买家眼里完全是赔钱的货色,当包身工都嫌小,吃的又多,就算是半斗小米75公斤都没有人愿意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