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有两个像是当地混混的角色,不停地在市场里晃悠。从人贩子那里要点场地费,从过路的小犯那里抓把瓜子,看见被卖的女人里有漂亮的就上去摸摸占点便宜,反正多少都要弄点好处。

    有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穿的光鲜,似乎是这里的常客。两个混混一看见那女人就热情的迎了上去,金姐长金姐短的叫个不停。这女人曹二宝认识,是县城里凤来楼的老板娘,前几次为了租地没少在她那里请客喝花酒。这女人原先是北京八大胡同里的一个小领班,鬼子打进北京城的时候跑到了洛阳城,那里水太深物价又高,金姐索性又跑到了陕县。

    金姐走的是高端路线,玩的是书寓加私房菜那一套。她在洛阳买了几个女学生撑起了局面,现在又来买小姑娘慢慢调教。据说先头的买的几个都请老师在念书,就连外国话也能说上不少。陕州的那些官员和大地主就喜欢往她那里跑,贵是贵了点,越贵请客和被请请的都有面子。

    赵诚不是救世主,只买了集市上的那些孩子,就当是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半大的姑娘也全都买回去了,医院的护士不足,等伤兵医院开张,家里的人手根本应付不来。六十五个人,拢共也就是六头牛的价格。

    那个金姐皱了眉头,刚才有个小丫确实不错,十四五岁的年纪,模样漂亮不说,还上完了小学,她刚想出手就赵诚买下了。

    两个混混看到金姐不高兴,顿时觉得来了机会,远的不说,混几十块赏钱还是可以的,他们从怀里抽出匕首就准备给面前的异乡人留点纪念。

    这次他们走眼了,赵诚的ppk自动手枪就藏在裤兜里,陕州这头龙蛇混杂,没点提防还怎么混。

    枪响了,两个混混各自被打断了一条腿。赵诚从路边饭馆里取来根筷子,拨弄了一下两人的伤口,九毫米口径子弹的杀伤效果不错,入口平整,弹头在体内形成了喇叭形的伤口。弹头穿透小腿后钻入泥土里约十公分,穿透效果也不错。

    两个混混还算硬气,咬着牙没叫疼,嘴里还在叫板:留个字号,改日咱必然登门拜访。家里的少爷小姐得小心些,千万别叫人贩子拐了去,万一送到窑子里那可找不回来

    老子赵诚,西南边防独立旅旅长!

    老子曹二宝!

    枪声再次响起,这次两个混混这辈子再也没机会说话了。赵诚和曹二宝拽出大衣下面的p38,一梭子下去,地上多了两堆烂肉。

    人市上刚才就乱了,卖人的被卖的买人的跑了个干净,就那个金姐还戳在那里。

    真尿性,看不出啦啊!赵诚有点佩服这个女人,看杀人的时候手不抖心不惊,是个人物。

    赵诚掏出两根雪茄给自己和二宝点上,那个金姐居然也踅么根香烟给自己点上了。

    有点意思,看来是见过大事面啊!二宝感叹,这么牛掰的女人还是头一次见。

    大,大,大爷,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一个穿黑马褂的家伙。?

    什么事?二宝叼着雪茄,用枪朝那两堆烂肉上又补了一梭子。习惯了,不补一枪总觉得难受。?????

    大爷,刚才你们买买了六十五个人,按县府的规定,每个人要交一块两毛的印花税,一共七十八块。




第一百一十一章 昂贵的公款吃喝
    靠!

    金姐嘴里的香烟掉了。

    曹二宝嘴里的雪茄也掉了。慌忙掏出钱包付税钱,忠于职守的人是可怕的。二宝相信,如果自己今天敢不付钱,这个收税的就敢抱着自己的大腿不让走。钱一到手,收税的立马消失在一道烟尘中。

    赵诚冲着金姐仰了下头,算是打了招呼,就和曹二宝一起离开人市。杀人这种事情在战争年代算不得大事,可是这种事好说不好听。早点离开,省得惹下麻烦。

    等着二人走开,金姐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当街杀人,还鞭尸?????大衣上溅了血,自然是不能穿了。赵诚做了两件黑色小牛皮的军大衣,里面套便服总觉得有些不伦不类,两人索性换上了独立旅的黑色战巡服和黑色贝雷帽。右侧臂章上是眼镜蛇的图案,没有其他的什么含义,图为耍帅。

    但还别说,如果有点那什么恐怖分子的味道,因为大衣有些紧,自动枪就直接挎在外头。

    回到36集团军司令部的时候天已擦黑,哨兵吓了一跳,还以为来的是外国佬。

    司令部的那帮军官也愣住了,这他么唱的是哪一出啊?

    曹二宝这货在陕州还算低调,大衣是帆布面的棉大衣,暖和不铺张,出门见客就换上南京带出来的将校呢大衣,也不算出格。今天换上的黑色小牛皮大衣外加自动枪的装扮,有识货一眼就能看出来,没有个三四百大洋根本打不住。

    一分价钱一分货,就这么一身打扮,的确是增加了三分气势。张持华参谋长亲自在门口等着,李甲豫司令带着47军的一帮将校军官候在司令部里。

    一进屋,赵诚和曹二宝先给房间里的长官们打个立正,军队么,还有的礼数是不能缺的。

    二位老弟,上座。李司令挂着中将的金板子,人却很和气,但是久居上位者自然有一股气势。????赵诚也是见过大场面的,比如说希特勒,正经的一国元首。但是这个时候还是有些不适应。

    不敢,李总司令请上座。我们都是晚辈,总司令就不用客气啦!

    都是当兵的,谁都没那么的矫情,分宾主入座,赵诚和二宝分坐在李司令左右。

    菜齐酒至,自然就喝上了。

    席间闲聊,免不了就是时局战况这些事情。

    李司令对目前的中条山一线的战局倒还乐观,只是对部队的补给有些不满。这些没有什么可恼的,中央军是蒋先生的亲儿子,自然能多吃多占一些,就怕关键时刻物资补给不上影响打仗。

    今天下午赵诚他们送来的这些武器,可真是解了李司令的燃眉之急。47军出川已经有两年多了,除了每个月的那点军费,什么都得自己想办法。

    但从军费上说,要是放在战以前,这笔钱是不少,如果能及时发放,弟兄们的温饱是有保障的。可是钱毛的太快,换算成大洋,领到手的钱只有战前的三分之一多。

    这打仗开销就大,去重庆领一趟物资,全军一共七个团至少要一千块四百大洋去打点军需才能领到物资。那些物资也是被克扣调包过的,就拿军装来说,至多穿两三个月就成了布条。加上两千多里的运输,运到前线的时候又是好大一笔损失。

    李司令无意中透露出一个可怕的信息,47军现在还有八千多人,战斗兵只有五千不到,实力还不如战前的一个师。部队在中条山前线的各种储备几乎没有,如果被日军切断补给线,前线的弹药还能撑个两天,粮食连一天都够呛。

    赵诚他们今天送来的装备被已经分配好了,李司令知道,要不把东西先分下去晚饭都吃不安生。每个团100条汉阳造和5挺捷克式,外加5千发子弹;盒子炮和掷弹筒,两个师长的警卫连一家一半;剩下的100支中正式和5挺捷克式放在军部警卫营。

    酒到高处,曹二宝死活不敢再让赵老大喝了。两个小时的功夫,赵诚又舍出去五万发子弹,还拍胸脯许诺给47军三十万块赞助,是大洋,不是法币。靠,47军说自己有八千人,能有七千就不错了,说不定连六千都没有。三十万够他们全军吃半年了,加上他们军饷和卖白面的外快,他们到明年夏天都不用为钱发愁。

    不过曹二宝他们不是一点好处没弄到。李司令许诺了,在陕州地界,民团的弟兄有麻烦都可以找36集团军帮忙。今年春耕秋收,36集团可以提供三千人帮着干农活。最关键的是,36集团可以为民团提供情报支持。

    赵诚一挥手:改天让人给李司令送两部电台过来,加强联络

    一场两个钟头的酒席终于结束了,桌上的人非常愉快。底下的人开始安排麻将局,赵诚也想凑个热闹。他想挣扎着站起了来,结果腿一软,整个人都滑到了桌子底下,然后就桌下下面打起了呼噜。

    笑眯眯的曹二宝没敢停留,跟各位长官告了罪,直接开车把赵老大拖回驻地。

    再在36集团军司令部多待一会,宝爷心脏病就都出来了。一个团的装备不算,还搭进去三十万大洋和五部电台,就算是请战区司令吃饭也用不着花这么多钱。赵老大这是发了多大的财,曹二宝琢磨了半天,明天得好好问问。

    赵财主在后头车厢睡得正爽,小呼噜居然打出了节奏感。快到家的时候,睡了一觉的他总算有些清醒了。赵诚坐起来拍了拍二宝的肩膀说到:兄弟,咱们好好打仗。等打跑了日本人,一定保你做个富家翁。住洋房喝洋酒遛洋狗睡洋妞。

    曹二宝心头一暖,到底是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老曹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了:说,你小子在欧洲到底抢了多少钱回来!

    赵诚认真的算了算:不知道,肯定不少,具体的得去问于璐,反正够大家花了。

    宝爷就是一阵糊涂,这够花是个什么标准?刚要详细问,赵诚的又倒了下去,嘴里还嘟囔着什么。

    曹二宝还以为是对自己说的,连忙凑上去想听个仔细。

    日照中原蝗虫起,三年无雨旱河南。草木已无子食母,三百万人死道边。

    像是个诅咒,又像是句预言,听的人心里毛骨悚然,二宝想问个明白的时候,老赵的呼噜又响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家底与家事
    第二天下午,赵诚醒了。

    原本曹二宝跟他睡一个屋,结果老赵半夜吐了一地,房间的臭味连防毒面具都挡不住。

    曹二宝只得更李有财挤到一房间去了,老赵也换了一屋。弟兄们七手八脚的帮着老赵换了衣服,周有福他女人还帮着烧了一碗醒酒汤给灌了下去。

    几个老弟兄对赵诚的酒量实在不敢恭维,打仗和赚钱的本事倒是见长,就这酒量和武汉那时候一个水平。

    赵诚起来喝了两大碗山药小米粥,这东西养胃,尤其是才醉过酒的人。

    折腾完了还得办正事,昨天大把的撒银子,就是为了农场能多攒点粮食。

    昨天雅格布去黄河边看地形,顺便又到中条山那边去绕了一圈。中条山那头的情况远比赵诚想象的严重,友军部队管理松懈,补给连最低限度的作战都保证不了。大量的士兵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武器缺乏保养工事甚至不能抵御迫击炮的攻击。如果日军切断他们可怜的补给线,恐怕守军在退回黄河南岸之前就得饿死一半。

    曹二宝之前派去侦查的人也证实了雅格布的说法。侦察排排长叫杨宝临,开封人,从军前在运城洛阳一带往天津贩烟土。他说中条山的守军士气低落补给不足,阵地管理也很松懈,各种小商小贩随意在各个卡口出入。守卡的士兵根本不在乎对方是干什么的,那些军官要好一些,他们有时会亲自检查货物,但是目的却是为了抽税。

    侦察兵干掉了两伙往北边日占区去的商贩。都是十来个人的小型商队,货物里有猪鬃桐油,还有大后方兵工厂急需的紫铜。商队人员的身上无一例外的搜出了手枪,甚至还有日式手雷。

    雅格布建议应早做准备,一切计划都应立足于中条山全面失守的前提下。家里的炮兵应该对黄河北岸进行测绘,对日军可能设立炮兵阵地的地点以及渡口要全面掌握。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炮兵对日本人的进攻路线进行火力封锁。一旦发生炮战,那就可以给日本炮兵来个大惊喜。?

    连雅格布都说中条山守不住,那中条山可定是玩完了。咱不是河防不是咱们的主业,连战区司令部都没把咱们算在计划里,到时候只要帮着守好北岸就行。

    南岸比北岸低,对防守是个要命的事,但是对于引黄河水灌溉倒是个好事情。

    建设灌溉站比单纯的用抽水机和打井要好一些。一个小型的灌溉站大约能搞定1000多亩地,建设太多不可能,弄的少了又不顶用。

    弟兄们又恢复老传统,开会?。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这么大的事情多个人商量一下总是没错的。赵诚办事有些相当然,总以为陕州缺水,只有北边的一条黄河。其实陕州境内有大量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地支流,还有洛河弘农河老灌河三条大的河流。如果搞定了灌溉工程,应付中小型旱灾还是不成问题的。

    当兵的开会没有文人那么多弯弯绕,请来当地的老人做参谋,对着寻找地图就开始布置。

    暂时先按二百座灌溉站准备,让刘富贵现在就在重庆那头请水利专家和农业专家,人一到就开始选址动工。机器让于璐在欧洲找人咨询一下就下订单,油料和驼锅机什么的得多备一部分。欧战一但全面爆发,甭说这些东西能不能运的回国内,就算运回来,闹不好半路就得被人截走。

    拍板的是赵诚,十五万美元的启动经费现场就拨付,支票,花旗银行的。老弟兄们看在眼里,美在心里,这当家人牛掰的。

    说句实话,弟兄们起先愿意跟着赵诚是因为他的军官身份,再后来是因为他敢打敢拼,真正认他做队伍的当家人是因为他心善不管多难都不放弃自家弟兄。

    看着赵诚有法子养活这么多弟兄,老弟兄是真服气了。养队伍不易,多少督军司令栽在这上头。除去武汉带来的家当,光这次带来的武器装备就得四百万大洋往上跑。

    那些种子化肥也得几十万,听二宝说,昨天在四十七军那头又是三十万大洋,加上年前年后修水利和找人租地的钱,这半年不到,赵长官这是八百万大洋掏出来了。如果加上云南那头的开销,这半年恐怕花了两千万都不止吧!日,这可是二十个师一年的军饷,蒋委员都没这么大方。所有弟兄都是同一个疑问,这赵老大到底攒了多少家底?别人都不好意思开口,推了曹二宝出来。不知道,在瑞士卖了些家当,进了趟赌场,又做了点生意。具体家底我不了解,恐怕只有于丫头知道。那啥,在英国还有两个媳妇,那头的家底我知道,大概七八十万上下,具体的得问我那两媳妇。

    日,媳妇,还他么两个,能耐啊!弟兄们的八卦精神又爆发了,钱不钱的先等一会,先把这个事情交代清楚。要是不说,勤务兵,把电话机拿来!

    还能有啥赵诚交代的非常彻底,说带着把张伟八卦了一遍。哦,没娶媳妇,两房小的。弟兄们有些不以为然,当然了,这外国的妾室也是挺牛掰的。虽然没有张伟出风头,那也是挺为咱们队伍长脸的事情。什么小妾不算媳妇?赵诚糊涂了,不一样是娶回家的么。周有福给普及了一下知识,皇帝娶媳妇,皇后走大门,其他娘娘走侧门,这能一样喽?放在前清,这妾就是家里的一个物件,当家的媳妇就能把妾给卖了。再说的直白一些,你和媳妇吃饭,这妾都不能上桌,她就是个物件。所以啊,以后不能说自己娶的是媳妇,省得招人笑话

    赵诚听的稀里糊涂,管他呢,反正自己喜欢就好,这有没什么丢脸的。实在不行就入香港籍,那头还施行的是<大清律例>,允许一夫多妻。

    正事说完,周有福又想让他女人摆酒。曹二宝头一个提出反对,拉倒吧!就赵老大这点酒量,再喝还得吐,你家还有地方住人么

    晚上咸菜小米粥烙饼子,赵诚代替大家做了决定。明天上午还要让雅格布给大家上上课,给大家说说现代战争的门道,今天就别折腾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条山的铁柱子
    雅格布在家给他们上课,赵诚带上人进了中条山,随行的还有讲武堂的一个教员。

    杨宝临他们抢来的马和货物就在黄河北岸,换上商队的衣服就成。赵诚怕衣服里有跳蚤,他让周有福的女人用笼屉把这些衣服蒸了一晚上,然后又用火烤了一遍,看着有些脏,可卫生肯定没问题。

    云南那头紫外线强,赵诚他们都给晒黑了,配着这身旧衣服,还真像走南闯北的老行商。

    队伍进山的路上果然遇到了四十七军的卡子,大约三四十人,一个排的规模。

    哨兵一拉枪栓,站住,干什么的?
1...4041424344...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