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弟兄们就住在昨天宿营的山洞里,货物全部留给了17师,马也只留下5匹。赵诚损失了一大笔钱,心里很郁闷,他不开口,谁都不敢说话。

    一夜无话,天亮以后队伍闷头赶路,速度比进山时快了不少。

    过黄河坐的是羊皮筏子,从中条山回陕州就属这东西最快。赵诚决定再花一笔钱,得弄几条铁壳船过来。黄河陕州段没有机动船,人员和物资过河要么是羊皮筏子要么是木船,不仅代价高的惊人,胆子小点的人都不敢坐。

    民团的通信兵忙了一夜,要不是家里有电台,拍电报的钱至少得够买一头牛。

    老弟兄们又偷着乐了一回,赵老大这两天走背字,肯定是出门没看黄历,尽破财了。

    家里的木盆太小,赵诚觉着变扭,又懒得去澡堂子。曹二宝带他去了好地方,陕县大营镇温塘村有温泉,地方够大,离驻地也不远。连着卫兵一共五卡车,比卫立煌司令官出门的派头还大。

    这趟进山倒是提醒了赵诚,**部队的自然减员非常厉害。除去营养不良和军官虐待士兵这些狗皮倒灶的事情,因为不讲卫生引发的各种传染病也是造成部队减员的重要因素。

    有人说,臭虫和跳蚤杀死的中国士兵人数甚至比日本人杀死的还多,这种句话恐怕一点都不假。

    弟兄们一边泡澡一边开会,很快就把事情给定了。进口疫苗,给弟兄们各个营的驻地都要修澡堂子,争取让弟兄们一个礼拜能洗上回澡;建立被服厂,给家属们找点事情做,省得她们没事干尽凑在一起嚼舌根子;汽油越来越紧张了,得买五十辆木炭汽车;牲口苗子也得多备一些,尤其是小鸡小鸭之类的,最好能让大家每天都能吃上一个鸡蛋

    什么叫有钱好办事?!第四集团军为了弄点盐和咸菜,都得一帮司令师长的坐下来开会想办法,民团这头洗个澡就把五六十万的事情给定下来了。

    赵诚开始想主意弄点出息,家大业大,这一个礼拜不到一百五十万美元就没有了,就算家里有银行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不行啊,还得去国外找点冤大头坑一下。




第一百一十六章 横空出世的女船王
    花钱是喜悦的,尤其是花别人的钱,于璐在美国再次享受到了女王大人的待遇。

    二月底的纽约依旧寒冷,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加雪让室外的气温重新回到了零度以下。

    于璐华尔道夫大饭店包下一间豪华套房,丫头怕冷,所以屋里的暖气打的很足。她赤足蜷缩在落地窗前沙发里,读着一本新出版的小说<?cold?ountain?冷山>。

    <纽约时报>对这本书的评价不错:总的来说,这本书比这玛格丽特·米切尔女士的<飘>更吸引人,这本可以让人暂时忘却欧洲战事的书。

    <华盛顿邮报>的评价更有趣:或许阿道夫希特勒先生也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没准欧洲就能少打几仗。

    <福尔勒评论家>的评语似乎有点不太友好:这本书充满了南方佬的马粪味道,可我他?就想知道一件事,这该死的zc?到底是谁。

    不管书评家的褒贬如何,看看<纽约时报>上每周畅销书排行榜就能知道,读者们有多么喜欢这本书的,<?cold?ountain>已经连续七周占据首位了。

    于璐轻轻的合上书,静静的盯着窗外景色发呆。那个家伙还真是不安份啊!打仗做生意敲竹杠写歌,临了还写了本书,天知道他哪来的那么多精力。不过似乎

    他根本不关心书是不是受到欢迎,抵押版权,弄钱投到期货市场上,这哪像一个作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在五月全面爆发,德国人已经发现马奇诺防线的弱点,法国可能会比波兰支撑的长些,但是至多不会超过六周。英法联军将会退守英国本土,直至美国参战,英国人必将在美国订购大批轮船补充国内的损失除了买物资的内容,关于局势的判断就这一小段,于璐反反复复看了十遍。法国人不会比波兰人挺的更久?世界大战?可能吗?法国陆军可是世界前三位的,会连一个半月都挺不下来吗?

    于璐在法国认识一些贵夫人,从各种女人们的聚会上,她知道了不少英法联军的秘密。全世界都知道希特勒要打法国,可一定没有多少人知道,法**队里有一股很强的亲德亲法西斯势力。这些极右翼军官宁可把整个欧洲都送给希特勒,也不愿意让法国左翼党候选人勃鲁姆赢得大选。

    那些法国将军的太太们可是把这条防线吹上了天。她们的丈夫说,这条防线可以抵御200毫米口径大炮的轰击,每个法国士兵可以在不跟德国人打照面的情况下,一边喝着香槟,一边干掉一百个德国佬。防线里的物资可以支撑半年,里面甚至还有酒吧和电影院,这种防线还会有弱点吗??

    女王大人强忍着好奇心,没有打电报给赵诚去询问到底马奇诺防线的弱点在什么地方。说到打仗,那家伙真是行家,南京哪种地方都困不住他,一个人就能鼓动几万人突围,他说法国人要失败,那法国人一定撑不住。

    美国股市这段时间还不错,从去年的98点一直长到151点,反弹了将近五成多。赵诚给的建议,吃鱼吃中间,头和尾巴上那点肉留给别人吧!比喻的挺形象。

    12号到现在于璐就一直在指挥经纪人出货,12个交易日一共套现了4300万美元。感谢华尔街的杠杆交易制度,一块钱的成本就能玩十块钱的股票,赵诚赚的盆满钵满。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口袋里来,实在是太幸福了。

    账上还趴着1400万不到的军工股票,风险不是很大,可以慢慢出手。

    去年波兰战役开始以后,德国人最近把腐国人民折腾的够呛。小胡子的潜艇部队不仅让女王的勇敢号航空母舰改行当了潜水艇,还顺带干掉了英法两国一百八十多艘运输船,连帮他们运输军火的中立国船只都没有放过。

    赵诚的船也遇到了德国潜艇,因为德国人有先打招呼后动手的好习惯,所以躲过了一劫。

    乘着英国佬没签合同,于璐准备把船台先占一部分,等英国人着急买船的时候,再把船高价卖给他们。于璐发了封加急电报给赵诚,让他赶快做决定。

    买船是个很专业的活,去年在英国临时买船就冒了很大的风险。这次要操作的金额比较大,还是问一下专业人士比较好。

    民生公司的卢老板当夜就收到了骚扰电报,他有些跟不上赵诚的思维。上回在欧洲买了两条船,回头就直接甩给了民生公司运营,这次又要买船跑运输,这个赵老弟到底有多少家底啊?!尽管有一肚子的疑惑,卢先生还是给了不少有用的建议。

    欧战一开,航运业的确能有大利润。传播蒸汽机会更划算,船速也用不着太快,满载的时候能跑上十三四节就足够了

    于璐向美国的几十家大船厂发去了询价电报,美国的造船界沸腾了。80条自重八千吨,载重吨位为万吨的远洋货轮,使用蒸汽动力,航速14节。这是一块大肥肉,去年美国一年才造了50条远洋货轮,这基本上可以确保各大船厂一年半有活干。

    其实最近英国人也下了订单,六十艘货船,

    英国人的合同是非常诱人的,利润也不错,可万一大英帝国战败了怎么办,就算打赢了没钱付账怎么办,所以根本就没有船厂愿意冒险接他们的单子。

    这是挑衅,是牛仔们对腐国人**裸的打脸,他们就差直接指着对方的鼻子大喊:日不落帝国不行啦!。

    于璐就不同了,船厂老板们私底下都打听过,她的银行账户里可是趴着将近五千万美元的现金,还有不少赚钱的产业,支付能力可是杠杠的。

    话说英国人订船自带了图纸,英国汤普森船厂在战前设计的帝国自由号ss?epire?liberty。35家美国船厂都看过图样,于璐的要求公开后,好几家机灵的船场老板都悄悄买下了英国人的图纸,连夜进行改进,两天内都送来了设计图。有几家道远的,还专门包了飞机。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造船的和拆船的
    于璐花大价钱雇佣到一批专业人士,让他们详细比较了各家船厂送来的图纸和施工方案。于是,亨利·凯泽旗下的几家船厂中了头彩,12条船的订单让经理们喜出望外,剩下的订单被其他8家船厂瓜分了,虽然份额稍微少一些,可也能保证船厂至少在两年内停不下来。

    这一刻,历史又发生了改变,原来的时空里就只有亨利·凯泽一人接了大英帝国的订单,现在英国人尴尬的发现,就算有人愿意接他们的单子也没用了,所有大型船厂的船台都已经被占满,大英帝国不得不去加拿大南美,甚至非洲的一些乡镇企业想想办法。有钱都花不出去,一股屈辱之情让负责采购的英国人差点没跳了大西洋。

    神通广大的记者们很快获悉了这份超级合同,纽约时报的标题非常引人注目:48000000,八十条万吨轮同时开工,华盛顿邮报的内容更为刺激:世纪订单,经济复苏已经到来。

    合同的黑白影印件相当刺眼,一连串的零震惊了全美国。

    从阿拉斯加的渔民到华盛顿的大佬,连远在中东的酋长们都在猜测,到底谁能有这么牛掰,能一次掏出这么大一笔钱?然后大家几乎都是下意识猜测:特么不会从哪里冒出来的是骗子吧,还是罗斯福政府为了连任在自导自演的把戏?!

    经过一番调查,在华盛顿的德日间谍们则非常笃定,这是英国人打出的幌子!这和伦敦传来买船信息刚好吻合,他们是在通过第三方购入的方法规避各种政治麻烦,防止华盛顿方面会因为德国政府施压而取消这笔合同。

    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想法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这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释放的烟幕弹,通过一纸合同来占据船台,使得船厂方面正大光明的拒绝新合同,亦或者把英国人的造船计划推迟到几年以后。

    大家都在想当然,最终的后果就是于璐居然没有被人肉出来。

    海军谍报部(on)i给罗斯福总统递了一份评估报告:英国人遇上了大麻烦,至少1941年5月之前,没有美国船厂能腾出船台为他们干活,如果他们需要小舢板和渔船,那些不知名的小企业倒是可以满足大英帝国的需要。

    普通的美国老百姓可兴趣关心是谁下的订单,就算是希特勒的又如何?去年美国的失业率172,为了一份免费的晚饭,施粥铺前排队的人几乎看不到头,不少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不得不冒着怀孕的风险走上街头。至于被饿死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新生儿出生率几乎低的可以忽略不计。这次,或许船厂和钢铁厂能多雇佣一些人吧!没准因为订单充足,老板们能多开点工资。

    不仅仅是造船业在欢呼,连带着钢铁企业和税务部门都在举杯庆贺,自从经济危机开始,多少年没这么轻松了。

    相对于美国人欢乐,英国人却有些绝望,特别是白厅的那些老爷们。万能的上帝啊,上哪里去找那么多船来弥补国内的运力!难道要用舢板和木帆船么?

    船厂老板们却远比普通民众看的更远,出去巨额的利润,这次的买主给了他们不少好建议。模块化建造利用焊接代替铆钉,工程师们被唬的不清。于璐不知道赵诚电报里说的意思,就把电报里关于建造的内容直接给了各个船厂。

    就像福特工厂制造汽车那样造船,所有的部件都采用标准化设计,船厂不必拥有所有设备

    大家突然眼意识到买船人给他们建议简直就是一台印钞机。要知道,通过传统模式造船则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铆工,生手不止是会浪费原材料,效率也低的怕人。培养电焊工则要方便的多,这些活女人都能胜任,甚至能比男人做的更仔细。有人计算了一下,如果使用焊接方式,每条船将少使用200吨左右的钢材,光这些支出就是一笔丰厚的利润。

    有幸接到订单的船厂老板们都意识到,他们遇到了一位造船界的天才。

    赵诚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天才,这个帽子太大,就算脸皮和造船的钢板一样厚,赵老板也不敢承认。

    使用焊接模块化建造都是后世的流行用语,既然大家在都这么玩,那么这种建造方式肯定是非常经济实惠的。赵诚有幸参观过沪东造船厂,万把吨的船在哪里顶多只是小朋友,所以简单给了点建议就是跨时代的。

    因为是大客户,船厂方面给了超级vip?待遇,每条船只收5的定金,交船时付剩下的20当时美国法律规定船主收船时只用付总船价的15,剩下的部分由政府担保,分期付款,于璐反手去趟银行把造船合同抵押了一百四十万美元出来。前后不过动用了一百万美元的现金,就把腐国人民挤兑的想排队上吊,女王大人非常有成就感。

    搞定船厂的事情以后,于璐又回到了熟悉的金融市场,玩的还是波兰战役那套流程,现金吃进各种战争物资,抵押给银行,在套出钱来在期货市场兴风作浪。去年钱少,操作起来也很简单,今年要动用几千万的资金必须要小心加小心。她非常有自知之明,自己是条鳄鱼,不过是扬子鳄而已,一旦被那些非洲大鳄盯上,又或者提前引起市场上的动荡,那可就全砸在手上了。

    这一刻,女王大人变身成了波斯猫,蹑手蹑脚的躲在饭店的套间里开始算计世界各地的冤大头们。红楼梦里怎么说来着,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高调的不要,蒙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刘富贵在重庆也在算计,酒吧里的人越来越多,前一阵子卖出那份军舰图纸后,形形色色的外国佬就来的更勤快了。间谍们对这里是又爱又恨!

    作者八扇门老王说:1935年,使命号(ssebassage)在位于桑德兰市北沙(northsand)的汤普森船厂下水。这是第一艘采用汤普森船型的货船,载重吨位9100吨,造价95万英镑,船东是纽卡斯尔的哈尔兄弟公司。



第一百一十八章 价值百万的鱼雷
    前一阵子,刘福贵找人把招牌换成了霓虹灯,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好奇怪的名字,大家只知道这是法属摩洛哥的一个地名。没等众人缓过劲来,刘大老板突然宣布酒吧里的物价涨了。看着新出来的价目表,不管是英国人法国人,还是俄国人德国人,都无一例外的骂了街,在卡萨布兰卡里一小杯威士忌的钱能在外头喝上一瓶,连苏打水都卖出了红酒的价格。

    好在老客有优惠,凡是在酒吧里买过情报的家伙都能在结账时打九折,那些在老板那里买过两次以上情报的人则是八折,这让大家心里多少平衡了一些。

    今天,酒吧的黑板上又挂了出来。拍卖会:四十万美元,鱼雷。

    妈的,这是在抢劫!外交官们和那些情报贩子愤怒了。要知道一枚重型鱼雷才一万五千美元,这个老家伙居然敢要一百万,黄金做的么?!

    可是在场的各路人马都不敢擅自做主,尤其是英法德三国的眼线。潜艇战快把英国人的狗脑子给打出来了,几乎每天都有几千到几万吨的物资沉入冰冷的大西洋。因为想省下更多的吨位进口原材料和武器,帝国政府已经宣布禁止进口香蕉之类的非生活必须品了,据说禁运物资的名单还在继续增加,天知道还会有什么东西从英国人的饭桌上消失。

    按照以往的经验,卡萨布兰卡出来的东西都比较要命,真是什么新武器,闹不好就能改变欧洲的战局:不是德国人困死英国人,就是英法联军把第三帝国的海军打成土狗。

    这次比上回还热闹,军统的人给戴笠抢了个靠前的好位置。戴老板接着信时正在理发,因为害怕耽误事,剪了一半就冲出了理发店,紧赶慢赶总算没迟到,他往周边一看,不少面孔都很熟悉,几大强国的领事和大使一个都没缺。连周至柔也来了,这会正端着杯法国红酒晃悠的正开心。

    老戴心说:我了个去,委员长办的圣诞晚会都没这么热闹,有头有脸的外国使节都到齐了吧

    酒吧里的座位已经满了,伙计开始关门落锁,拍卖会不结束,就是着火了都不能开门。

    等在座的都买了酒,老刘才宣布拍卖会开始,不少熟悉的老外都在起哄,刘老板还真是会挑日子发财,连这点小钱都不肯放过!

    刘富贵却懒得理他们,开什么玩笑,楼上楼下两百多个座位,这一来一回最少是三四千美元的收入,有钱为毛不挣。今天的小费不少,看来得有二百美元,都够曹二宝他们一天的伙食费了。老刘拿出杯子,亲手倒了杯啤酒,清了清嗓子说到:低价三十万,每次加价一万。三十秒内没人加价,出价最高者就胜出。诸位老板,请吧!

1...4243444546...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