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原本有些嘈杂的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没做声,法国人和英国人也没打算先开腔,至于苏联人和美国人纯粹是来打酱油的。眼见没人出价,刘福贵却自顾自的倒计时,仿佛没注意到今天有可能流拍。
三十一万!谁都没想到,最先出价的居然是芬兰人。
靠,大哥,你是哪一头的,大家伙有些发愣。芬兰人和德国的关系不错,和英法走的也挺近,唯独和苏联人不太对付,可特么他们能用鱼雷对付苏联人的坦克么?!
三十二万!法国大使赶紧加了一回价,天知道是什么东西,可是不喊一嗓子总觉得不踏实。
三十三万!跟着开腔的是瑞士人。他们连条鱼雷艇都没有,难道是准备做二道贩子?吃瓜群众一肚子的疑惑。
三十四万!德国大使没到场,今天负责喊价的是使馆的武官。
正主发了话,无意于是一道战争宣言,英国大使顿时吼了出来:四十万!
每有人喊一次价,戴老板的心脏就忍不住抽抽一回,又多了一千美元的税,再高点再高一点。
出价还在继续,刘富贵不紧不慢的提示大家价格:站在是六十七万美元,有出价更高的没有,没有我可就落锤定音啦!
七十万!这次看来是有人急眼了,估计是政府给的预算不够。七十一万!这次英国大使亲自上阵了。
七十五万!德国使馆的武官也也不甘示弱。
八十万!这次出价的是个陌生面孔
周至柔一直跟在委员长身边,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可他依旧看的热血沸腾,这他么是在说美元么?就是一次一万法币都是大数目啊!
价格最终落在了一百零九万,德国人成了赢家。德国大使馆的武官大步走道吧台前,一口喝干了被子里的啤酒,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张瑞士联合银行的本票递给刘富贵,一百一十万美元!得,还得找一万美元的现金给他。
刘富贵从放小费的大罐子里掏出一枚崭新的银元扔给德国人,示意对方找东西撬开来,又比划了一下后头的包间
德国大使馆的气氛有些凝重,武官想死的心都有了,银元里字条上只打印了两句话:鱼雷的气压应当在潜艇内重新测量,否则会影响鱼雷定深。
就这么几句话就花了帝国一百一十万美元?连带着大使先生都是冷汗直流。
是福是祸,只有把这个哑谜发回国内再说。大使叹了口气,本想说点什么宽慰一下自己的部下,但是又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词语,于是给便给对方倒了杯白兰地,然后亲自拿着纸条去向国内汇报。
忐忑?懊悔?愤怒?知道内情的使馆高层都是一夜无眠。或许大家都会被送进集中营吧,没准应该先自杀更保险一点,谁知道呢?!
快天亮的时候,密码机哒哒哒的响了起来,大使从保险柜里取出密码本亲自译着电文。
武官的心脏越跳越快,似乎随时都会晕倒。
第一百一十九章 用别人的钱做善事
是好消息,我的朋友!大使长出了一口气,他也紧张的够呛,一百零九万美元就买到两句奇怪的话,如果国内问责,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武官接过译好的电文,匆匆看了起来:海军潜艇部队总司令卡尔·邓尼茨致驻重庆大使馆全体工作人员,情报准确无误,半个小时前击沉英国海军重巡洋舰一艘!你们改写了历史!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大使和武官又研究了一遍银元内的那张纸条,就冲着能击沉一艘重巡洋舰,昨天晚上那笔钱花的就一点也不冤枉。
武官长出一口气,妈的,下次还是换别人去吧,再这么玩下去非把自己吓死不可!
时间退回到昨天晚上,看到德国人失魂落魄的从包间里走出来,在场的各国情报人员愉快极了,特别是腐国的武官,心里那个酸爽!
老板,再给我来一杯威士忌,哦不,两杯,给我的法国朋友也来一杯。哈哈哈!
我的朋友,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可不怎么道德,不过,我喜欢。老板,给我的英国朋友来一支好雪茄。
戴老板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活电影,只要是外国佬狗咬狗,他都乐意看。今天兴致高,戴老板也让侍者给自己重新上了杯酒他。
周至柔没有戴老板那么气定神闲,他还在为刚才开出的的数目发愣,我去,情报这东西都敢公开拍卖,这种黑店不抄掉还在等什么。再说了,一百多万美元都够买二十多架飞机了,一想到可以弄到几十架飞机的钱,老周激动了,大有马上就要抄家伙封店的架势。周至柔光盯着钱了,他没想到自己不淡定的样子被戴老板看了个一清二楚。
都是老弟兄,心里打的那点小算盘谁能不知道?戴老板赶紧示意秘书去把周至柔请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周主任,今天好雅兴!
雅兴个屁啊,赶紧叫人来,封了这黑店!
这可是瑞士公民的产业。
他妈的,老子的飞机啊!
这是军统新的情报源,戴老板是下了狠心,无论如何要保住这个酒吧,如果有人想打这里的主意,戴老板不介意和人家翻脸。
因为收的是本票,刘富贵没有当天完税,税务局的那帮人白等了半夜。可是根本就没有人发牢骚,刘老板的信誉非常好,从不干偷税漏税的事情,就连税款都是用外汇交。刘老板前后的几家店一个月至少要交七八千美元,最多的时候交过两万,都超过一个偏远小县一年的税收了。这个月更是不得了,十天前才交了13万3千多,今天估计是11万4千。天哪,24万7千美元,财政部的那帮家伙做梦都会笑醒的吧!
今天夜里重庆是热闹的,能看见德国佬吃瘪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对于法国和英国大使馆的人来说,今天简直就是个节日,是个值得办个小酒会的日子。
大使说要有酒会,所以就有了酒会。
大家都是文明人,就算是高兴也没忘记把事情向国内做报告。酒会还在继续,虽然已是半夜,可大家依旧兴致高昂。
哦,德国佬的面色苍白,他的腿都在抖!
花一百多万让自己成为小丑,那个混蛋还真是大方。
那个垃圾还以为自己赢了,真可惜,今天没带照相机!照片卖给报社一定能有个好价钱。
标题我都想好了,<百万大傻瓜>。
哈哈哈,在场的女士们很配合的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
大使先生,国内来的加急电报,指名要您亲自翻译。
大使喝的有些多,晕晕乎乎的才爬到床上。大使听到秘书的话,不得不又爬起来。
什么,一艘巡洋舰被德国人的潜艇在北海击沉。鱼雷!大使的出了一身冷汗,酒顿时就醒了。
看了半天笑话,没想到最后被笑话的是自己,我的上帝!
让所有人立刻到会议室集合,立刻,我得知道那个硬币里到底是什么东西。
军统,戴老板也被人从手下叫醒了。
昨天夜里英国人被德国潜艇打沉了一艘重巡洋舰,现在英美法苏和意大利的情报人员全都乱了。都在围着德国大使馆转悠!
有意思,戴老板乐了。他也想知道情报的内容,可是这种信息和中国的战局无关,顶多就是满足一下好奇心。他可不愿意为这么点小事破坏和酒馆方面的默契,再说,就算自己想撕破脸,税务局和财政部的那帮家伙也不答应啊!
盯着他们,只要不出人命就不要管他们,如果能占便宜就相机行事,记着,不要出叉子!
刘富贵一觉睡到自然醒,虽然大家都知道情报是从他这里发出去的,可是谁都不敢打老刘的主意。能弄到这么多好货色,明显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能够搞定的,刘老板顶多只是明面上的联络人,真真的狠角色一定躲在暗处,甚至都不排除是黑手党之类的组织。相较之下,还是从德国人那里下手比较稳妥。
两次莫名其妙的交易就赚了两百多万美元,刘富贵很满足。
还有比他更满足的,拍卖会结束以后,刘富贵就给陕州那头发了密电。赵诚原本还在为抗旱的事情担忧,这下妥了,能不花自己的钱把事情办好,无疑是件很愉快的事情。美国那头的资金已经不用往回抽了,随于璐在美国那头怎么折腾吧!
刘富贵在重庆请专家估计过,一座能搞定一千亩地的小型灌溉站大约需要两千两百美元,因为要驼锅机做动力,至少得两千六左右。这么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光凭一帮外来户是搞不定的,20军和88军是四川的地头蛇,这种攒人气的事情他们一定有兴趣
来人,发电报给20军的杨司令和88军的范司令。今年春,四川极有可能发生大旱,我部计划出资在成都及川南地区选址修建400座灌溉站,为当地提供500吨良种,望贵部提供人员配合。
第一百二十章 困惑
陕州多了不少大工地,民团四处盖房盖仓库,平整土地建窑烧砖。
正月十五一过,大批的民工就离开家往预先约定的地方赶,人多力量大,一座座宿舍仓库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五花八门的物资通过汽车火车流水一般送到陕州。从种锄头铁锹,到种子化肥,甚至还有肥皂和草纸。
所有人到农场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头洗澡杀寄生虫,民工们自己带来的衣被都被扔进了火堆,换上农场换发的帆布衣裤。
不是没有人闹过,烧行李的时候差点引发暴动,在枪托和棍子的教育下,各种愤怒的声音瞬间就消失了。
新来的人都被要求在装满消毒水的大木桶待上十分钟。蛋疼蛋真的很疼。前几天跑了趟中条山,不少弟兄身上就发现了跳蚤,赵诚请县城里的老中医开方子抓了药,让每个人都好好搞搞个人卫生。老赵自己也泡了一遍,二弟仿佛被涂上了辣椒,被药水蛰的生疼,揉也不是挠也不是,生生疼了一个多钟头。
江北岸的澡堂子也盖好了,衣服到了以后,守军就开始以团为单位到澡堂子里灭虫洗澡换衣裳。?
山里缺水,有不少人都是四五个月没洗过澡。一来没有热水,二来没有换洗的衣裳,只能利用去黄河边挑水的机会洗把脸。所谓的洗脸也就是扑点水在脸上,用手搓两下。士兵们都没有毛巾,从西安出发那会每人倒是发过两条。这两年部队经费紧张,后勤上实在没有闲钱,只要有点经费,不是变成了弹药就是变成了吃喝,毛巾什么的就顾不上啦!
有路子的连排长会把毛巾配备到班,就像机枪一样,所以一但一个人得了沙眼什么的,全班弟兄肯定一个都跑不掉。肥皂更是奢侈品。
第一批部队下山换装的时候,赵诚抽空去看了一趟,他当时就震惊了。这算哪门子的部队,分明是丐帮中条山分舵,连分配到中央军的那些壮丁都不如。原本以为驻守中条山的部队只是缺武器弹药,闹了半天他们就比叫花子多了枪和子弹。?
看着这帮弱不禁风的战士,这些中条山前线的铁柱子,赵诚不得不改变了原先的计划。每人都十二块钱的标准,冬装大衣和两套春秋装,换下来的旧衣服正好做了烧洗澡水的燃料。
换完衣服的部队按计划会在黄河岸边修整两个礼拜,除了整训,就是调理身体。
西安城里一下多了好几家被服厂,三万多部队加上五万多民工,**万人的服装被褥得是多大笔生意。供应商差点没给老赵下跪,自打抗战爆发以后就没见过这么爽快的军爷。虽说价格压的有些低,质量要求的也高,可人家向来是货到就付款,特别是盐这些紧俏物资,陕州那头的曹二爷给的都是高价。多少日子没做过这么爽的生意了!
换装的部队比那帮商户更开心的,毛巾军装被褥,弟兄们多少年没穿过新衣裳了。头三天是小米稀饭,从第四天开始就有了小荤,一个礼拜过后,顿顿都有肉。因为人多,晚上那顿不是肉,供应的是大肠肚肺那些下水,弟兄们依旧欢天喜地。当兵的要求不高,能吃饱饭就能出死力打日本。伙食里要有菜,咱不没那么高要求,实在不行有点盐水就行,如果队伍经费紧张,一个礼拜能有吃上回盐咱也能凑合。天天能吃上猪下水,就算奋勇队敢死队的待遇也没这么好啊!
弟兄们在外打了好几年仗,说不想家是假的,赵诚特地让人请来唱秦腔的戏班子,这些陕西汉子总算能好好过把戏瘾。
一番折腾下来,大约要多花二十来万。赵诚没当回事,刘富贵那头赚的钱算是意外收入,根本没在他的计划之列。所以,赵老板又恢复散财童子的本性,这次程度的更厉害一些。中条山过来的士兵每人还得到了一个单兵背包,里面还装了香烟火柴盒和油布挡雨之类的小玩意。
赵诚忙着当慈善家,整天到处闲逛,他手底下的那帮弟兄可没他那么有限。曹二宝负责军官培训,他手底下的几个营长忙着各自地盘上的基建与春耕,就连李有财整天都在忙着去火车站拉物资。
相对清闲的是周有福,雅格布和他带着人在制定了防御计划,他们把中条山地区的战略要地都走了一遍,在原有军事地图的基础上拾遗补漏,了如指掌算不上,至少现在弟兄们心里有底了。
队伍里的人手每天都在增加,和年前预计的差不多,每天的粮食消耗大的怕人。曹二宝他们毫不犹豫的否决了赵诚的建议~~给民工也提供肉,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在前线和鬼子玩命的弟兄一年都吃不上几回肉,在大后方安稳种地的人就用不着这么讲究了吧!再说了,五万人,一人二两肉就得宰掉一百头猪,中央军也供应不起啊!
赵诚是个彻底的食肉主义者,他实在想象不出成年累月不吃肉是怎么个活法。不过他还是为民工们争取到了一项福利,每人每个月有一两五钱的盐供应。消息传到中条山,顶在前头的那帮官兵差点没闹出兵变,咱拼死拼活的还不如一帮种地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古人诚不欺我。
乱子惹出来了,总得想办法收拾,赵诚高价从西安那头运了五车皮盐过来。又组织人背了三万斤进山,这才平息了前线的怨气。
第四集团军的孙司令特地派人送来了道歉信:前线艰苦,补给匮乏,将士积怨已久,并非针对民团诸君
战争年代么,不能用和平时期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赵诚已经不是头一回出这种状况了。南京突围安庆撤退,每次都有人另攀高枝。
曹二宝他们一提到这件事就恨,赵诚也在不断的反思,到底是自己做错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难道真的应了那句老话??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
这一夜,赵诚失眠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暴雨前的那阵风
万事开头难,渡过了开头那段时间的忙乱,各项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民团上下终于有了新模样。
购买农具的事果然出了状况,战前国内的钢铁大多都靠着从国外进口,国内几家铁厂应付民用但也凑合。抗战爆发后,日军根本不许铁铁制品从东南沿海内运。进口的刚才和大后方铁厂的那点产量都得优先提供给军工部门,因为军需供应极为紧张,过年前政府特地颁布了<管理钢铁规则>,连各个地区出产的土铁都纳入了管制,给各个单位的拨的铁都精确到公斤,想一次性弄到十几万件铁质农具根本就不可能。
赵诚很庆幸自己有远见之明,坚持两条腿走路,向国外铁厂下了订单,这些东西已经从印度的工厂起运了,大概还有个十来天就能到昆明。估么着欧洲那头也快打起来了,造枪炮的特种钢和其他原料也得抓紧下订单,今天就得给于璐打电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