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二月底,第二批昆明来的物资也到了,除了一个师的武器,还有大批的种子和农具,这次特意多带了些油料。陕州这头春耕的物资总算齐了大半。种子已经到位了九百多吨,除了进口的七百吨,还有从金陵大学买良种。金陵大学那头是第一次收到这么大规模的订单,作为对大客户的优惠,校方特地派了一个专家组来指导农场这边播种。
收购骡马耕牛这些大牲口也有意外之喜,因为给的价格高出了正常价格的一倍,陆续有胆子大的牲口贩子从口外走私了大批蒙古马过来,这一个多月就收购了四百多匹。
只是化肥和农药的缺口很大,进口的洋化肥只有一百吨,农药也只有二十多吨。曹二宝的一个老弟兄帮了大忙,从洛阳城的骨粉厂里弄到不少骨粉,这是化肥最好的替代品。
陕州这头河流多,弟兄们组织人挖了不少河泥,剩下的就只能依靠草木灰和大粪了。好在家里养的牲口多,一头牛一天能拉40斤大粪和20斤尿,一头猪每天也能拉上七八斤大粪和外加等量的尿液。三千多头大牲口的屎尿足足攒了一冬,凑合凑合倒也足够,只是农场周围的气味彻底完蛋了,风一刮,到处都是骚臭味,躲都没办法躲。
仓库不足的情况也有了改善,曹二宝花大价钱弄来了水泥,几十个弟兄忙了两个月,在各家的地道和地下室的基础上扩建成了地下仓库。把武器弹药都藏了进去,上万条枪上千挺轻重机枪,五十多门火炮,外加几百吨弹药,把仓库塞的严严实实。有一部分弹药实在装不下了,只能被分散放在各个农场里。
原先保安2团的房子也做了扩建,房屋数量扩大了一倍。挖防空洞的时候有了意外收获,原先住在这里的那家人存的压箱底钱终于被找了出来。整整六十只大缸,装满了元宝金条现大洋,甚至还有上千斤鸦片。金条估计五千两上下,那些前清的元宝得折色,不太好计算。银元的数目就更没有人乐意去统计,弟兄们现在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谁有兴趣耐着性子去一个一个的数大洋玩。这帮懒鬼估计了一下,给赵诚报了个三十万的数字,然后就把钱倒进了团部的库房里。
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投军,赵诚亲自在把关摸底,不为其他的,就怕混进什么杂七杂八的人进来。忙了几天,还真从新兵里找出来八个可疑的家伙。六个是各个方面的探子,两个是运城方面日本宪兵队的派来的间谍。对间谍赵诚可没有什么宽大之类的说法,当着那六个探子的面,刑讯逼供开始了。
传说中的小毛驴才抬出来,这是县衙从前清康熙年间流传下来的宝贝,非常具有纪念意义。两个间谍当场就怂了,妈的,有让男人坐这个的吗,还讲不讲江湖道义?说好的皮鞭和烙铁呢,要是觉得不过瘾,整点蜡烛什么的也无所谓啊!
这次间谍的层次有些低,知道的东西不多,但还是交代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日本情报机关派了不少间谍来打探中条山的情况,他们化妆成小商小贩和其他一些身份出没于中条山的各个阵地,发了不少重要的情报回去。守军的指挥机关和后勤部门的驻地,险要的地方基本都绘制了地图,中条山阵地基本上全暴露了。最可怕的是,日军甚至连一线部队连排长的姓名他们都了解。下一次进攻,中条山肯定会付出比六六战役更惨重的代价。?
赵诚对这些狗皮倒灶的事情兴趣不大,他让人把审讯记录抄送了一份发给了第四集团军的孙司令。这次的间谍都是穷鬼,除了一身脏衣服,什么都没有。倒是那个帮他们传递情报的家伙有些油水,那小子在城里开了家妓院,屋里搜出了电台和两支大沽造的盒子炮,还有一些其他的值钱货,仔细算下来也值个**千块大洋!
折腾了半天就这么点收成,虽然弟兄们很满足,可老赵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在他的坚持下,还是由一个当年县衙里的老衙役把这些古老的艺术重新展现了一遍,连让三个骑小毛驴游街的过程都没省下。
陕州周边轰动了,小日本间谍坐木驴,这得是多大的西洋景!四里八乡的人都在往县城挤,甚至还有洛阳城里来的人坐了火车来看热闹,县城里再次拥挤起来。抬木驴的是那六个探子,管他哪方面派来的,谁敢有异议,就和日本间谍一起享受一把。
三个半死不活日本间谍就吊在黄河渡口旁边的架子上,六个探子带着脚镣在掏大粪。?
曹二宝让人把招兵处大刺刺的摆在各个县城门口,一筐筐闪亮的大洋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当然,还有比钱更吸引人的,那些沾着血的小毛驴。原先毛驴只有三个,曹二宝觉得这玩意比刺刀还好使,就让木匠又复制了几个出来,新做出来的玩意太干净,李有财还特地浇了盆猪血上去。
愿意和老子们一起玩命的就有大把的银元拿,想打坏主意的尽管来试试!?曹二宝再次被出名了,从此也坐实了曹二愣子的名头。民团沾了曹二爷的光,开始享受起一段难得的安宁时光,不管是自己这头的,还是运城那头的日本人,谁都不想招惹一个疯子。
二十九日,赵诚收到了于璐的加急电报,法国高层传来消息,芬兰人在和苏联打了三个多月以后终于挺不住了,他们悄悄派出了和谈代表。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丫鬟
放在几个月前,没有人会相信芬兰把苏联揍的满地找牙。芬兰陆军的常备部队只有三万两千人,全国总人口还没有苏联红军的总兵力多。芬兰人能挺到今天,实际上已经是不胜而胜。
看样子欧洲几大强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按时起来开打撕逼。
赵诚又失眠了,德国人进攻法国和低地国家是今年五月十号,基本上就是欧洲在天气不冷不热雨季又没有开始的这段时间。重生前的历史上,英法联军带着一帮小弟被德国人揍的找不着北,按照现在的形势看,历史还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不管怎么说,还是先屯些物资再说。周易派人开始走滇缅公路运了一些物资回国内,旅途艰险事故不断,成本高不说,运量还小,大型的设备更本就运不进来。
到底是先买什么好呢?穷人有穷人的好处,啥都买不起,所以什么都不用惦记。赵诚是富人,什么都想买,这才是大问题。
该先运什么进来?汽油和柴油是第一位的?还是武器弹药?或许应该买设备和兵工原料
呼噜呼噜呼噜肩负历史重任的赵司令,睡着了。跟他么数绵羊似的,不困才怪!
国内的困境越来越明显,大后方孱弱的工业基础也就比延安那头稍微强一些。
去年国府控制区一共才生产了1944吨钢,汽油是4160加仑114吨,铜542吨。让后人津津乐道的黄金十年就这么点揍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后世哪个村办企业的产量。说什么都缺是客气的,应该说什么都没有才是真的。
吃过晚饭,赵诚开始召开陕州这边的军事会议,马上还得奔欧洲一趟,家里这么多事情,得提前做好安排。
训练这块不用担心,各个单位的部队长都是老兵,有几个还是教导总队士官营出来的,单兵战术之类的训练都能胜任。难就难在军官的养成,云南讲武堂的老师们摸过底,老弟兄们的水平至多能指挥排级部队,指挥连级部队都勉强。雅格布不得不留下给他们办速成班,运气好的话,四个月内应该能有长进。
炮兵的问题比较大,周有福原先在部队里就是炮兵排长,还代理过一段时间的连长,指挥能力还算凑合。可他手底下就没有合格的炮兵,炮兵是个技术活,不是拉个人就能干,没有个一年半载的训练根本玩不转,所有的兵得靠他和云南过来的犹太军官一起慢慢培养。难得有足够的火炮,居然没有人会用,简直就是杯具。
种地是重中之重,四川那头才露了点旱灾的苗头,粮食价格就翻了一番,连带着昆明那头的粮食供应都出了问题。种地的事急不得慢不得,春耕之前还会再送四百吨油料和二百台拖拉机来,还有大批的种子化肥和灌溉设备。这些都是有钱就能搞定的事,只要老老实实按专家的布置办就行了。
曹二宝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处理和中条山守军的关系。这两天老有军统和中统的人过来晃悠,听上面的朋友说,延安那头和石友三干起来了,中条山的第四集团军和那边走的太近,连带着民团这头都受到了调查。日,得亏给那边的军火还没送过去,低调一点吧!给中条山守军的接济还是以物资为主,就按照原先商定的数目和种类,其他的暂时先缓一缓。计划提供给第四集团军的日式山炮就算了,万一被上头发现非得把民团这帮弟兄折进去。
雅格布给了个创意。中条山离着运城的飞机场太近,老有日本飞机来轰炸,守军给折腾的够呛。日本人的火炮分量轻,不如悄悄运动到机场附近,瞧准机会给日本人来个大喜,这总比轰几个步兵来的划算
大事定的差不多了,弟兄们各自散去。赵诚又和曹二宝密谈了一夜,有些事情不能放在明面上,只能私下沟通。
当天晚上,赵诚就坐上了去西安的火车!同行的还有杨宝临的妹妹杨福临,刘富贵那头缺人手,得调一个自己人过去帮忙。
原以为杨宝临会舍不得妹妹出远门,没想他根本就不愿意妹妹留在陕州。这里离日本人太近,尤其是知道了中条山的底细后,杨宝临就更不愿意让妹妹就在这里。????杨福临和她哥长的完全是两种路数,一个粗胚,一个细皮嫩肉。小姑娘年龄不大,人机灵的可以,到陕州就被她哥送进了学校,一年多就学完了别人三年的课程。杨宝临当初可是杀了三个日本兵才逃出开封城的,算是亲手给父母报过仇了,可杨福临没杀过日本人,小丫头心里一直有个疙瘩。一放学就缠着大家学枪法,好在部队子弹多,不差她那一点。曹二宝发了话,给丫头弄了几支小手枪,只要不伤着自己,可着她折腾吧!
还别说,杨福临真是玩枪的好苗子,没几天就能用花口撸子打中五十米外的胸环靶。日了狗了,靶场上一帮老兵看的目瞪口呆。曹二宝不信邪,让她又多打了几枪,十发九中。曹二宝索性给小丫头请了拳脚师傅,又让人教她发电报开汽车。战争年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多学点手艺总不是坏事。
前一段时间,刘富贵让曹二宝和周易帮着留意能用的人,曹二宝头一个就想到了杨福临,这次赵诚回昆明,正好把小丫头带去重庆。
赵诚看着杨福临,心里有些感慨,要不是日本人造孽,小姑娘这会还在家里和爹娘撒娇呢。
杨福临一身丫鬟的装扮,抱着包袱缩在靠窗的座位上,第一次坐火车她有些紧张。听说赵老大喜欢杀人,这就让小丫头更紧张了。她的小包袱有几件金银首饰十几块大洋,还有两根小金条,都是民团的叔叔大爷凑给她的。民团的老兵离家久了,十之**都把部队当作了自己的家,杨宝临就是他们的小妹妹。
陕州成为战场是迟早的事情,弟兄们想给自己留个念想,家里还有个妹妹,她会有机会好好的活下去。
第一百二十三章 摘桃子的委员长
陇海铁路的状况远不如几十年后的高铁,甚至比滇越铁路都差的远。白天下了场小雨,路边的土山塌了好几处,沿线的保长们正带着村民在清理,火车只得走走停停,在山谷间穿行速度不过二三十公里上下,看样子至少得明天中午才能到西安。
火车里有些闷热,还间杂着各种稀奇古怪的臭味。临座有几个人脱了鞋,半躺在座位上抽起来鸦片烟,列车的速度太慢,他们的瘾头犯了。
在这种封闭的环境抽这东西就等于大家集体吸毒,赵诚示意他们赶紧换个地方享受。几个大烟鬼才开了灯,哪肯挪动地方。不得已李有财只能亮出腰里的家伙,赵诚也挽起袖子准备帮忙。没想到杨福临出手了,小丫头悄悄打开车窗,嗖的一声把对方的烟盘丢了出去。
几个大烟鬼急的差点哭出来,连自己的行李都顾不上了,直接跳下火车就去找他们的宝贝烟枪。
打蛇打七寸,踢人踢裤裆,小丫头这招可真够缺德的。李有财哭笑不得,帮着那帮烟鬼把行李扔了下去,还随手扔下去几块钱法币当作赔礼。
赵诚的烟瘾犯了,瞧着小丫头眼神不善,便独自躲到车厢的连接处去过。杨福临做完大事,心情大好,她打开窗户给车厢里换了会新鲜空气,然后抱着她的小包袱睡着了。
李有财有些烦心,小丫头明显比于璐难对付,就看刘富贵的手段啦!
刘富贵还没有预料到女魔头的到来,他正在被救灾的事情头疼。川内各地的从去年冬天开始,雨水不足往年三成,没出正月十五,白天气温就达到了二十度。因为气温干燥,好几处地方还起了山火。各地青壮年又被大量抽调从军,用来抗旱的人力物力甚至不如民国二十五年。经验丰富的农人们早就断定灾情无可避免,闹不好又得吃观音土吃人。
川中各路领导人又不是傻子,有人愿意出钱救灾,那自然要为自己治下的老百姓多争取些福利。
刘富贵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路势力的请帖,说是小山有些夸张,如果一天吃一家,或许能吃到抗战胜利。
范老大开口就要了五十座灌溉站和三十吨种子,电报一连来了七八封。他老家是大竹县,这种好事怎么能轻易放过。80座灌溉站大概能搞定10万亩地,再加上范老大出钱让人造的翻水车,至少有12万亩地总是能有保证的。全县四十多万老幼有这十多万亩地打底,日子或许能好过些。
杨老大倒是斯文的多,他老家广安那头去年冬天的雨水还凑合,
所以他只要了二十座灌溉站以防万一,不过国外进口的玉米种子倒是要了五十吨。战争年代么,多口粮食总是没坏处的
川内乱了阵脚,各方的种种反应即在意料之外又情急之中。四川是吊着国家元气的那根头发丝,出不得差错,容不得闪失。
杨老大特地派人捎来了川军大佬们的建议,抗旱这种事大家都是外行,还是去听听那些专家的建议比较好。
川内的各位老大生打生打死几十年,只对两件事情达成过统一,一是带着看家部队去打日本人,一件就是今年的抗旱。
让刘富贵措手不及的是,国民政府居然也想插一手,确切的说,他们想接手灌溉设备和外国进口的那批种子,自己玩!
钱倒是小事,就怕国府那帮人会误了大事。要是和日本人拼命还好说些,可一提到钱,千奇百怪的毛病就都来了,不贪,不可能!
川军大佬们也是这个担心,要是这个时候四川出乱子,前线的军心可就毁了。长沙大火过后,老蒋在衡山召开军事会议,陈诚借机敲打川军,指责川军指挥不利贻误战机,试图借战事不利削弱川军各部。川军诸将大怒,部队的补给比中央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可是弟兄们该出死力打硬仗的时候,谁都没怂过。人家好歹是卸磨杀驴,可他么现在部队还在前线和日本人死磕呢,就又想玩吞并部队排除异己的把戏?!
事情传开,川军各部,军心浮动!
格老子,兄弟们不伺候了。回老家,咱们在家门口自己和日本人打!当天晚上,会场的厕所里就出现了川军回川,保卫大四川的小标语。
老蒋闻讯慌了,真要是川军撂挑子了,这前线非得塌天不可。连夜开始为陈诚擦屁股,请客喝酒拉交情,还许诺为川军改善供应。总算是把事情压了下去。
这次的抗旱是好事,但要是因为官员贪腐引发民乱,这可就比旱灾本身带来的危害更可怕。上上下下都盯着委员长做决断。
重庆南山黄家花园别墅,国府内迁重庆后,政府就把这里定为了委员长的官邸。这会儿,几个党国大佬正聚在云岫楼开会,山东那头石友三部被那边揍的像猪头,地盘丢了不说,部队也垮了,老蒋很烦心。可更烦心的问题在后面,四川春旱!
娘希匹,这四川的大旱到底是真的假的,国府财政支出的三成出自四川,稻谷征收总量的三成九小麦征收总量的三成二,也是出于四川。要是四川出了问题,那可怎么得了!
农矿部咨询过气象专家了,还派人去找人问了各地的老人,结论都差不多,大旱的可能超过七成。专家建议越早做好抗旱准备越好,同时扩大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
粮食管制这个马上就要搞,对那些敢于囤积居奇的,无论是谁,统统枪毙!尽全力保证前线的军粮供应!
委员长,这抗旱工程的建设怎么半?
雨农,你熟悉那里,你亲自去谈,一定要把那些设备掌握到政府手里。调康泽回来,他是四川人,这次少不得和那些人打交道,有个四川人要好办些!
委员长,康兆民的杀性是不是太大,怕是会误事!
杀性大些好啊!不杀几个,恐怕前线和后方都会血流成河!陈立夫,要密切注意教育界的动向,不要被那边拉了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