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我的乖乖,这拖网捕鱼简直就是神了啊,仅仅只是拖了一晚上,我们就捕获了差不多2万多斤海鱼。”

    大虎一边大口、大口的吃着一条几斤重的油煎大黄鱼,一边也是感叹道。

    以前在地里面刨食,深知食物的珍贵,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这肉类那更是如此,也就是进入了西山这边之后,才能够吃饱饭,偶尔还有一顿肉吃,成为海事学院的学员之后才能够天天吃到肉。

    但这并不意味着肉食在这个时代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恰恰相反,在这个时代,肉食是极其宝贵和稀少的,普通的老百姓一年到头也遇不到几次荤腥,至于说像现在这样整一条大鱼,随你大口、大口的吃肉,这样奢侈的生活,一般的地主老财也是舍不得这样过的。

    “这海鱼味道真是不错,没有河鱼的土腥味,而且肉质紧实,骨刺非常少,如此美味,实在是让人难忘。”

    田二牛将一条两斤重的大黄鱼吃的干干净净,只剩下完整的骨头,将骨头往大海之中一丢,整个人也是被大黄鱼的美味所征服。

    “这大海之中的物产如此丰富,我们以前竟然禁海,实在是愚不可及。”

    “有如此丰富的资源不去利用,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这随随便便一晚上就能够捕捞到两万多斤鱼,如果用专门的渔船来打捞的,收获还会更多。”

    “只要有一定数量的渔船,单单是这打捞起来的海鱼足够养活很多人,这一个人一天算三斤肉也不过才一条鱼而已,我们一百多号人,一晚上就捕获两万斤鱼,足够差不多将近万人一天的食物所需了。”

    “现在北方三省处在饥荒,如果大规模的捕捞海鱼的话,相信应付下来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田二牛也是感触良多了,想到了现在北方三省出现的灾荒,顿时就觉得这海禁的政策实在是愚不可及,放着偌大的宝库不去好好利用,硬是将人死死的舒服在一亩三分地上面,一旦有个灾荒,立刻就饿殍满地。x

    以前刘晋在上课的时候跟他们说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他们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现在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亲自见识,参与了一次拖网捕鱼,仅仅只是一晚上的时候,轻轻松松就捕捞到了两万斤海鱼,这要是有足够的鱼舱,这回去还能够再下一网,算下来出去一趟,几万斤鱼是很轻松的事情。

    这几万斤鱼可不仅仅只是鱼如此简单,它也是粮食,更是肉食,在这个时代最为珍贵的东西。

    真正见识了一下,这才知道了刘晋所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海洋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蕴含无尽的财富。

    和泰山号一样,其它五艘留在渤海这边训练的船只也同样收获满满,此时也都踏上了返航的形成。

    天津港。

    收到消息的刘晋也是急匆匆的拉上了朱厚照来到了天津港这里,准备让这位大明的太子,未来的大明天津见识一下海洋的富饶。

    想要真正打破明朝的海禁,光靠嘴巴子去说是没有任何用,需要的是利益,足够庞大的利益。

    因为自古以来都是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只有利益才是一切的原动力,也只有足够的利益才能够将海禁这道沉重的大门给打开。

    从在望月楼上面遇到弘治皇帝开始,刘晋都在布局,思索着如何将大明这个庞大的帝国引向对外,看向外面的庞大世界。

    所以刘晋将大明之外的世界描绘的非常富饶,用黄金洲这边三种高产的农作物打动了弘治皇帝出资出力组建船队前往黄金洲。

    因为弘治皇帝的出发点是为了寻找利于天下百姓的三种高产作物,所以朝中上下即便是知道了这事,也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反对,弘治皇帝占着大义,纵然是江南地区的海商代言人也不会傻乎乎的站出来反对,因为这必然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所以这才有了现在的船队,有了机会去渤海之中捕鱼,有机会让这个大明的太子亲自见识下这海洋的富饶,只有让这些上位者真正见识到了海洋的庞大利益,并且未来让更多的人从海洋之中获利才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来推动解除海禁。

    “老刘,你也太不够意思了,这船出海也不跟我说一声,亏我还把你当兄弟。”

    朱厚照此时心情极度不好,因为他得知这船出海竟然不告诉他,让他错过了去海中捕鲸的机会,整个人都闷闷不乐,对着刘晋生闷气呢。

    “殿下,这船是昨天出去的,今天回来的,仅仅只是在渤海里面转一转,让学员们熟悉下海上的一切,并不是出去捕鲸的。”

    刘晋也是很无奈啊,打死我也不敢让你出海啊,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九个脑袋都不够杀的。

    “铛铛”

    刘晋命人建造一座高大几十米的灯塔上面响起了一阵阵的铃声,顿时让整个港口内的所有人都为之一震,昨天出海的船回港了。

    刘晋拿出望远镜看向海上,隐约之间能够看到五艘大船在海上劈波斩浪朝着港口这里驶来,每一艘船上都挂上了大明的旗帜。

    “也不知道有没有捕到鱼,这古代拖网捕鱼的难处制造渔网的材料不够合格,以后想要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的话,这渔网在没有尼龙等化学材料之前,最好还是用剑芒来制造,这剑芒的原产地也是在黄金洲。”

    刘晋的脑海中思绪翻飞,不断思索着,在这个没有工业时代,什么都要从头开始,还真是非常的累,不过好在自己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基础,道路只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x




第164章,堆放如山
    “铛铛”

    清脆的铃声不断回荡在天津港口这里,顿时让整个港口之中正在忙碌的人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

    这个时代的天津港其实还非常的小,因为只有极少数一些运粮的船会走海路运粮到天津这边,然后转运到京城。

    现在周围附近一带大片的土地都被刘晋买下来,准备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大港口,所以此时在港口这里,足足有上千人正在忙碌着。

    五艘福船在海面上由远及近,由小变大,最终慢慢的驶入港口之中,为首的正是‘泰山号’。

    “爆仓了爆仓了”

    “我们捕到了很多、很多鱼,让人赶紧准备工具来运鱼”

    还没有完全停泊下来,‘泰山号’上面人就不断兴奋的叫喊起来。

    “看来收获应该是还不错。”

    听到这个声音,刘晋悬着的心也总算是放下来,接着也是让人去准备、准备,要让身边的大明太子朱厚照见识下这海洋的富饶。

    “公子,大丰收啊,大丰收,这拖网捕鱼简直就是神了,仅仅只是一晚上,泰山号至少捕获了两万斤鱼!”

    田二牛一马当先的下了船,见到过来迎接的刘晋,也是兴奋的说道。

    “两万斤鱼”

    一旁的朱厚照一听,顿时眉毛一挑,微微有些不太相信。

    “欢迎平安回来,辛苦了!”

    刘晋对田二牛的回来表示了祝贺,接着也是开始让人将鱼获给卸下来。

    只见一队队身强体壮的汉子挑着一担担箩筐朝‘泰山号’上面走去,在刘晋和朱厚照的旁边也是有人弄来了称,准备仔细的称一下这一次的收获。

    很快,第一担鱼就被一个汉子挑下来,只见两个箩筐里面全部都是一条条几斤重的海鱼,各种各样的海鱼,其中的大黄鱼、小黄鱼鱼鳞金黄,看起来就非常的不错。

    “120斤”

    鱼一卸下来,立刻就过称,旁边也是有人将数字记录下来。

    “这就是海鱼啊,种类还挺多的。”

    朱厚照此时也是来了兴趣,仔细的看着箩筐里面的海鱼,见里面的鱼各种各样,也是说道。

    “殿下,海鱼之中的鱼类是淡水鱼类的几百倍、几千倍,各种各样的鱼不计其数,而且这海鱼的营养价值极高,里面的寄生虫又少,最是适合切成片生吃。”

    一旁的刘晋看到箩筐里面的大黄鱼,顿时也是眼睛一亮。

    来自后世的刘晋对于这种大黄鱼的名声可是如雷贯耳,这种只有有钱人才能够吃得起的海鱼,在后世都已经近乎到了枯竭的地步。

    但是现在,看着箩筐里面的一条条大黄鱼,随随便便都有几斤,甚至于其中有十几斤的大黄鱼。

    “二虎,将这一条最大的大黄鱼挑出来,等下拿来当下酒菜。”

    “寄生虫”

    “切片生吃”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来兴趣了,连忙说道:“什么是寄生虫这海鱼适合生吃”

    “所谓寄生虫是指一些很小的,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虫子,等我将显微镜做出来,到时候你用显微镜一看就知道了。”

    “这海鱼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但并不适合烹煮,生吃其实是最能发挥它营养价值的。”

    刘晋笑了笑解释道,接着让人哪来一把小刀,直接拿着一条黄花鱼就切出一些肉片出来,放到嘴里面生吃起来。

    “嗯,野生的就是鲜甜,要是再配上一点醋和酱油的就更完美了。”

    生吃鱼片,起初味道有点怪怪的,不习惯的人会觉得恶心,但是尝过鲜甜的人却是会喜欢上这种极致鲜甜的美味。

    后世的倭国就非常流行吃生鱼片,而这并不是倭国的传统,这传统也是从唐朝时候学过去的,当时唐朝人都喜欢是生鱼片,那个时候叫鱼脍。

    只不过这鱼脍的传统因为唐朝这边吃的是淡水鱼,这淡水鱼寄生虫比较多,吃了很容易闹肚子,所以慢慢的在中土大地上就没有人在吃鱼脍了。

    但是这鱼脍的传统传到了倭国,倭国这边靠海,捕捞的海鱼多,他们吃海鱼的鱼脍并不会有什么事情,所以也是渐渐的保留下来,变成了他们的一种传统。

    “真有那么好吃”

    一旁的朱厚照摇摇欲试,也是不顾刘瑾的反对,将一片薄如蝉翼的生鱼片吃到嘴里面,起初脸上有点不舒服的样子,但是很快,他的眼睛就微微亮起来,不断的咀嚼,越咀嚼就越有味道,一股鲜甜充斥味蕾,体验到了一种极致的鲜甜。

    “不错,不错,确实是不错。”

    不需要刘晋动手,朱厚照自己就对着一条大黄鱼再切成生鱼片,细细的品尝起来。

    “110斤”

    这边,一担接一担的海鱼不断从船上卸下来,每一次过称都会大声的报出来,过完称的海鱼也是被整齐的摆放在一边,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虎,将那几只大螃蟹挑出来,怎么大的螃蟹,啧啧,绝对不能错过。”

    “石斑鱼,竟然有怎么大的石斑鱼,二虎,不用我吩咐吧,对就是那条十多斤的黑色鱼。”

    这边刘晋也是双眼不断的放过,每当看到自己喜欢的顶级海货时就会让赵二虎挑出来,出来好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在后世的时候,刘晋可是从来没有机会去尝一尝这种顶级的海鲜,十多斤的野生大黄鱼,野生大石斑鱼,这可是有钱都未必能够吃到的,也要看有没有货。

    一担担鱼不断的卸下来在港口码头这边堆放起来,很快就如同一座小山一般,大黄鱼、小黄鱼金黄的鱼鳞在阳光的照射下也是金光闪闪。

    “这是最后一担鱼了,130斤整整,这一船的鱼总重力为两万三千五百斤。”

    称完了最后一担,田二牛也是赶紧向刘晋和朱厚照汇报,整个人满脸笑容,仅仅出去一个晚上的时间,算下来其实也就是两天的时间,竟然带回来两万三千多斤海鱼。

    “两万三千斤”

    朱厚照一听,也是站立起来,眼睛看向身后码头处堆放如同小山一般的鱼,这样的鱼堆足足有五堆,每一堆都是一艘船捕捞回来的海鱼。

    “一艘船有两万多斤,这五艘船就是超过十万斤了,仅仅两天的时候,五艘船,几百号人,竟然收获了超过十万斤海鱼回来。”

    朱厚照仔细的算了算,顿时整个人都忍不住沉默了。

    这一次来天津,他并没有白来,也是有很多的收获,其中一个收获就是知道了粮食的珍贵,知道了这饥民的疾苦,饥饿的人是可怕的,连树皮、观音土都吃。

    现在看着港口码头这边堆放的海鱼,整个人似乎也是在思考一些东西。



第165章,肉管够
    天津港口的码头上面,一筐筐装满海货的箩筐堆放的整整齐齐,每一堆都有两万多斤,总共五堆,加起来超过十万斤海货。

    整个天津港口上工作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一个个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死死的看着那一堆堆的海鱼。

    “我这一辈子从来都没有看过如此多的鱼!”

    有上了年纪的人感叹道,鱼并不新鲜,大家都看过,也都吃过,但是一次性看到这超过十万斤的鱼,堆成小山一般的鱼,在场的这些人都是第一次见。

    “啧啧,那条是什么鱼好大啊,怕是有上百斤吧”

    有人指着一条大鱼说道,这条太大了,以至于都没有办法用箩筐去挑,只能够单独放在外面摆放,像这样的大鱼并不少见,有很多大鱼都是如此。

    “怕是不止呢,刚刚下船的时候我可是看见了,两个壮汉抬的都要咬牙了。”

    旁边有人连忙说道:“我估计啊,可能超过两百斤呢,这样的大鱼还真是第一次见。”

    “听说海里面有一种叫鲸鱼的海鱼,一头都可能有几千斤呢。”

    “吹吧,几千斤的大鱼,听都没有听说过,怎么可能。”

    “我也听说有呢,造船厂这边的人据说在研究造捕鱼的船,有一种就是专门用来捕鲸鱼用的船和床弩呢,这可是刘公子说的,应该错不了。”

    “刘公子说的,那肯定是错不了。”

    “这下我们可是有口福了,估计接下来顿顿有肉吃了,这鱼肉也是肉。”

    说到吃肉的时候,码头这边的人一个个也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在这个时代,对于底层的这些人来说,吃饱都是一个大问题,更何况是吃肉了,虽然在这边给刘晋打工之后,一天三顿吃得饱,但吃肉也是几天才有一次,吃肉依然是比较奢侈的事情。
1...4546474849...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