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大碗、大碗的白米饭是能够让人吃饱,但是古代粮食有限,特别是灾荒之年,这粮食更是金贵无比,怎么可能还会直接上大碗、大碗的白米饭给灾民

    至于直接放粮那更是瞎扯淡了,这粮食有多少能够到灾民手中

    会不会发生抢粮的事情

    这些都是需要去考虑的,所以自古以来赈灾的方式都是煮粥,以最少的粮食尽可能的多救活更多的人,这才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粮食。

    朱厚照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也是想出了一人一斤肉的办法,这样也是可以用最少的粮食来救活更多的灾民。

    不过刘晋听到朱厚照的办法之后,却笑了笑摇摇头说道:“殿下,这样的赈灾方法虽然算不错,但这海鱼是我们的东西,我们就这样白白的拿出去,牺牲的可就是我们的利益。”

    “老刘,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乎这点鱼,如果你要是真在乎这点钱的话,就算是我出钱买下来好了。”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不高兴的撇撇嘴说道,接着看了看刘晋道:“老刘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现在怎么变的如此斤斤计较,一身铜臭味了”

    “殿下,这几万斤鱼并不算什么,只要我们有船,我们还可以捕捞到十万斤,百万斤海鱼了,我刘晋也不是小气的人,我也不是那种见死不救的人,当初西山煤业也是养活了几千流民,现在更是有几万人靠着西山煤业生活。”

    刘晋一听,也是连忙说道:“殿下,我只是觉得,我们不能让人养成一种依赖,我们在赈灾的时候,更多的其实应该是要引导大家自食其力,将灾民的力量也利用起来,这才是最好的赈灾方法。”




第168章,一天十文钱,但是肉只要一文钱一斤
    “养成依赖”

    “自食其力”

    朱厚照一听,立刻也是皱起了眉头,不明白刘晋话里面的意思。

    “对,人都是有依赖性的,一旦养成了一种依赖,他就会失去自主独立的能力。”

    “以赈济灾民来说,如果天天有人给他们发粮食让他们能够维持下去,他们自然就不会想办法去做事,想办法去自救,只会每天等着你去给他们发粮食。”

    “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一种习惯,这些灾民们就会无所事事,甚至于还会生出事端来,而且放着如此多的劳动力不去好好利用,岂不是浪费人力”

    没有办法,刘晋也是再次将以工代赈的方法想朱厚照解释了一遍,也是让他了解到这个新颖的赈灾办法。

    “你的意思是我们扩大招工,将这些灾民都招进来”

    “但是那样的话,我们的粮食根本就不够了,现在粮价涨的太快了,有钱都很难买到粮食了。”

    朱厚照听完以工代赈的解释,顿时也是明白了这个以工代赈的核心,想了想也是说道。

    “不,我们已经不需要更多的人手了,而且再招人的话,我们的粮食就会真的不够,除非是另外五艘船从朝鲜带着粮食回来才可以继续招人。”

    刘晋摇摇头说道:“我们的正式员工都是一日三餐管饱的,在赈灾的时候,我们可不敢如此奢侈,这粮食现在太金贵了。”

    “我们可以设立几个大的项目,比如修建天津通往京城的道路,再比如修建天津港等等,这些项目我们就大规模的招收这些灾民,对这些灾民我们可以给他们一天十文钱的工钱,或者是稍微更多一点。”

    “这十文钱我们是记在账上的,并不是直接发钱给他们的,然后,他们可以用这十文钱来购买我们的海鱼,我们的海鱼卖一文钱一斤,如此一来的话,只要有一个青壮力来给我们做事,一天能够买到十斤鱼肉的话,差不多就足够养活一家人了。”

    “当然,现在是特殊时期,光吃鱼肉肯定是不行的,等到另外五艘船从朝鲜回来,带回来更多的粮食之后,我们还可以将大米也放到里面去,这大米也一文钱一斤,然后再限购。”

    “如此一来的话,我们既可以达到赈灾的目的,又可以样灾民养成自食其力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将大的项目工程给建好。”

    刘晋缓缓的将自己的计划给说出来,其实朱厚照不来找刘晋,刘晋也是早就已经看上了天津这边越来越多的灾民,这些可都最廉价的劳动力,只要给口吃的就愿意给你辛辛苦苦干活的劳动力。

    要不是有灾荒的话,刘晋向哪里去找如此便宜的劳动力

    这天津港口的建设,海事学院的建设,水泥厂的建设,还有刘晋想要修建的天津和京城之间的水泥马路等等,没有廉价庞大的劳动力,这些工程都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完成呢。

    “还可以将海里面捕捞上来的海鱼给吃掉,不然一次性捕捞到如此多的鱼,根本就吃不完啊,多放一天这些鱼都要烂掉。”

    朱厚照此时小眼睛闪烁着光芒,一边听也是一边小鸡吃米的点头,听完刘晋的话,他也是补充道。

    “哈哈,这也算是一个吧。”

    刘晋一听,顿时就笑着点点头说道。

    这捕获的鱼实在是太多了,在这个长期海禁的时代,海洋之中的鱼类资源简直到了泛滥的地步,几艘船随便去渤海里面逛一圈就捕捞回超过十万斤鱼。

    这要是有几艘专门用来捕鱼的渔船,这捕捞的鱼还会更多,到时候就真的要为吃不完的鱼犯愁了。

    和朱厚照这边商谈了完细节,刘晋也是让人开始去准备起来,一次性招几万人,涉及到的事情非常多,不过好在刘晋从西山这边带过来了足够多的管事,在加上这段时间以来,天津这边也是培养出了一批新人,也都已经能够用上手了,这事情一项项的安排下去。

    天津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去年冬天天气太过寒冷,加之下过暴雪,严寒无比,所以导致了北直隶、山西、山东三省的冬小麦绝收、欠收。

    越往北,灾情就越严重,这天津、京城、北直隶永平府等等这些靠北的地区灾情是最严重的,基本上都是绝收。

    这冬小麦绝收,粮食供应不上,再加上粮食恶意囤积奇居,哄抬粮价,饥荒就开始不断的蔓延,并且随着可以吃的粮食慢慢的吃光,饥荒就开始大规模大爆发起来。

    天津城在北方这边也算一座重镇了,因为算是通往京城的门户,漕运的中转点,所以聚集到天津这边的流民数量极为庞大,是仅次于聚集到京城这边的。

    此时的天津城城外面,足足有将近五万的饥荒聚集,这些饥民们比起去年冬天的流民要好一些,至少现在天气已经回暖,不用担心受冻的问题。

    而且很多灾民其实还是有点家底的,只是因为没有粮食,手里面多少还是有点铜板,但是这粮食太贵了,他们根本就舍不得将手中的铜板拿去买粮。

    饥饿一直在蔓延,以至于天津城外面的所有树木,树皮都被剥光了,刚刚长出来的嫩草也都被吃的精光。

    几万灾民围着天津城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聚集点,这些聚集点都是以同乡、同村之类的形成的,灾民们有气无力的躺着,期待着官府这边能够开仓放粮,毕竟以往都是如此,灾荒发生了,官府肯定是会赈灾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聚集到这里来的原因。

    外面的灾民们虽然饿的要死,但是在天津城城里面却是有大把、大把的粮食,这官府的粮仓,粮商的手里面都有很多的粮食,只要官府赈灾,大家就会有粮食吃,到时候这粮商也会慢慢的将粮食价格降下来的。

    “铛铛”

    “天津港口招人做工了,天津港口招人做工了!”

    在一处处灾民聚集区,有一队队人敲锣打鼓的来到了灾民群之中,一边敲也是一边大声的说道。

    “天津港口招工了”

    “听说他们哪里一日三餐顿顿管饱呢!”

    一听说天津港口这边招工,灾民们都激动了,顿时一个个都来了精神,瞬间就围了上去。

    “各位,各位,当今太子殿下体恤民情,准备建造天津港,需要大量的人手,特来招工,人数不限,男女不限,只要是劳动力都可以来做工。”

    “是不是和造船厂那边的人一样,一天三餐顿顿管饱”

    一听,有人连忙着急的问道。

    “当然不是,那是正式工才有的待遇,你们这一次算是临时工,不过只要努力做事,表现好,后面就可以转正式工。”

    “那临时工待遇怎么样”

    “临时工做工一天可以有十文钱,但是一文钱可以购买一斤海鱼,做工一天就可以有十斤海鱼肉!”

    原本众人听到一天才十文钱的时候,顿时就泄气了,但是听到后半句,这一文钱可以买一斤海鱼,一天可以买到十斤海鱼肉的时候,这些灾民顿时一个个都双眼放光了,海鱼肉也是肉嘛,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就可以了。

    顿时,整个场面就开始火爆起来,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生怕自己招不上。



第169章,董小山
    天津港口变成了无比热闹的工地,上万招收过来的灾民此时正忙的热火朝天。

    有专门挑运石头、泥土的,两个人一组,挑着几十斤重的砂石、泥土;还有人有气无力的挥舞着手中的镐头、锯子、铲子等等,灾民们太过饥饿,力气远不如了一日三餐顿顿管饱,偶尔还能够吃上肉的正式员工,所以在劳动强度上面并没有太大的要求。x

    要是正式员工,一个人就可能要挑上百斤,根本就不可能这样磨洋工的。

    董小山也庞大建设大军当中的一员,他今年已经二十了,要是在后世,还是处于象牙塔里面的孩子,上大学、玩游戏、谈女朋友、追梦、青春、张扬、肆意等等。

    但是董小山不一样,二十岁的他已经是一家之主,两个孩子的父亲,这一次饥荒,他也是带着一家四口逃难到了天津这边。x

    这些天带的粮食全部吃完了,虽然口袋里面还剩下了一些铜板,但是粮食实在是太贵了,那些奸一斤。

    面对如此昂贵的价格,他实在是不舍得将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用来买粮食,所幸运气不错。

    太子殿下体恤灾民,特意大量招收灾民做工,虽然仅仅只有十文钱一天的工钱,但是这十文钱能够换十斤鱼肉,这也是可以,也勉强能够让一家四口活下去了。

    不过董小山从小就是一个勤奋的人,他牢牢的记住了招工时的那句话,只要表现好,努力工作,可以转成正式工。

    这正式工的待遇,那可是早就已经传出来,大家多多少少身边都有些人在为太子殿下做事,为刘公子做事,很多人也都靠着里面的亲戚朋友支撑着过下去。

    所以大家对正式工的待遇,那可是清楚的很,一日三餐顿顿管饱,现在更是海鱼肉随便吃,再加上每月的工钱也非常高,普通做事的一个月都能够有二两银子左右的工钱,要是掌握一些技术,能够做一些技术活,那工钱就更高了。

    据说造船厂这边的木工,一个个都上天了,不仅仅工钱高,而且竟然还有上好的房子分,这简直闻所未闻,但一切都是真实的发生在眼前。

    所以,尽管肚子很饿,整个人都觉得很虚,但董小山干活依然非常的卖力,别人两个人挑几十斤,他一个人挑几十斤,别人做一刻钟就休息下,他就一直做下去。

    他想要成为正式工,想要给自己一家人一个安稳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也想学技术,想要成为技术工,住上上好的房子。x

    每当他觉得累,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都会将自己的目光看向天津港附近造船厂的家属区,哪里一排排的房子布局的整整齐齐,白墙青瓦,非常的漂亮,一个个小区还有围墙围着,里面的孩子们正在小区内的私塾里面读书,嚷嚷的读书声不断传来。

    小区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晒着鱼干,据说是刘公子奖励给这技术工人的,谁家的鱼干晒得多,谁家就更有面子,因为这意味着这家在家主技术好,级别高,受赏识。

    “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董小山双眼之中透露出无比羡慕的神情,同时也是暗暗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发誓自己也要给自己的家人一个如此的生活。

    要是在以前,他并不奢望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他家也是穷苦家庭,家里面连地都没有,都是靠着给地主种田过活的。

    但现在,他看到了希望,因为天津太子殿下的几个产业,无论是造船厂还是水泥厂又或者是海事学院,只要愿意去学,肯用功,都是有大量机会的。

    想到这里,董小山的体内就涌现出一股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疲倦的身子,支撑着他继续努力做事。

    “小山,你何必这样拼命呢”

    “大家都慢慢做呢,同样都是十文钱一天,你这样拼命又不会多有一文钱。”

    董小山同村的董大河看着董小山拼命干活的样子,也是很不解的劝说道。

    这董大海和大部分的人一样,干活并不怎么卖力,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也可能是因为比较饿,并没有太多的力气。

    “上头的管事不是说了嘛,这只要努力干活就可以转正式工嘛,我想转正式工,想一日三餐顿顿吃饱饭,这干活自然要卖力。”

    董小山笑了笑说道。

    “别傻了,转正式工”

    董大河一听,连忙摇头说道:“这都是骗人的,骗我们给他们多做事呢。”

    “应该不会吧,好歹也是太子殿下的产业呢,怎么会骗人,反正都是力气活,睡一觉,力气又回来了。”

    董小山没有想太多,继续努力干活,每当累的时候就看向造船厂的家属区,再想想自己正在挨饿的孩子,立刻又浑身是劲。

    在董小山不远处,一个身穿管事服装的人手里面拿着炭笔和纸,不停的记录着什么,当看到拼命干活做事的董小山时,也是点点头,在纸上记录下来。

    “铛铛”

    很快,一天的劳累终于过去了,伴随着下工的铃声响起,整个天津港口这里都响起一阵阵的欢呼声,接着众多劳累一天的人们开始跟着自己小组的管事排着队准备前去领取自己的一天劳累的报仇。

    “可把我累死,早知道就不去挑砂石了。”

    董大河揉揉自己的肩膀,同时舔舔自己的舌头,想到马上就能够领到自己鱼肉,很快就能够吃到肉的时候,他就忍不住咽口水了。

    “是挺累的。”

    董小山整个都已经差不多要累瘫了,本来就没有吃饱,又拼命干了一天的活,肚子里面早就已经打起鼓来了,饿的不行了。

    又饿又累,不过董小山却是并不在意,只要没死就就行,目光再次看向造船厂的家属区这边,这里,随着造船厂里面的员工们下班也是再次变的热闹起来,欢声笑语,阵阵飘香。




第170章,努力会有回报的
1...4748495051...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