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贵客您的蒸饺好了,一共五文钱。”

    很快,王氏这边就将已经蒸好的两份蒸饺交给了弘治皇帝,一旁的萧敬自然赶紧拿好,同时递上五文钱。

    “嗯,还是那个味,好吃。”

    朱厚照迫不及待的就开始吃起来,一边吃也是一边嘟囔着,此刻是完全没有了大明太子的形象,对此,一旁的弘治皇帝也是笑了笑摸摸他的脑袋,他其实还是很享受这份时光的。

    在这样的时光下,他不再是皇帝,朱厚照也不是太子,他们两个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对父子,儿子嘴馋,父亲慈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宫里面的那么多规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享受着这短暂的美好时光。

    “哇竟然有烤秋刀鱼,这个可是绝对不能错过。”

    朱厚照的小眼睛一直在四处乱瞄,很快他再次急匆匆的朝着一个烧烤摊这里走去,这个烧烤摊和以往烤羊肉的烧烤摊是不一样的,它竟然是以海鲜为主的烧烤摊。

    “老板,你这货挺全的嘛,秋刀鱼、响螺、鱿鱼、螃蟹、大黄鱼……”

    朱厚照看了看小摊上面的货,如数家珍一般的一一念出来,这些东西在天津的时候,他可是没少跟着刘晋吃,至今还念念不忘呢。

    “客官,您真识货,没想到我这些海货您全知道。”

    烧烤摊的老板很年轻,仅仅二十多岁,略带天津这边的口音,他对着朱厚照竖起了大拇指,没想到在京城这边也是有人能够认识这些海货。

    “我当然知道,我还知道这些海货怎么弄才好吃呢,这秋刀鱼来几条,多放点孜然,这鱿鱼也来点,还有这个响螺,你这有葱花和蒜吧,都放点,这大黄鱼要烤焦一点……”

    朱厚照微微得意,接着开始点菜,每一样都说的头头是道,让烧烤摊的老板也是连连点头,暗道遇到了识货的客人。

    “老板,京城以前可都没有烤这些东西的,你怎么会想着来做这个买卖”

    这边弘治皇帝、刘健、谢迁、李东阳等人也是慢慢悠悠的走了过来,弘治皇帝看了看小摊摆出的各种各样海鲜,笑着问道。

    “不满贵客,我是天津人,在天津这边因为海货颇多,吃都不吃完,所以大家也是慢慢的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吃法,这烧烤就是现在最流行的吃法,据说还是刘晋刘公子传出来的,现在也是已经风靡天津。”

    “在天津这边啊,大家晚上下了夜课之后都已经习惯性的去吃一吃夜宵和烧烤了,我就想着能不能来京城这边开一个海鲜烧烤摊。”

    老板一边不断的忙碌也是一边回道。

    “是嘛”

    “生意还好吧”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开心的笑了。

    “托当今圣上的福,生意还不错,客人您要不要尝一尝,这海鲜烧烤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特别是这烤响螺,味道乃是一绝。”

    说到这里,老板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这烤海鲜在京城这边很新鲜,再加上他手艺确实是不错,海鲜又是从天津这边运过来的新鲜海鲜,京城又是有钱人云集的地方,这生意啊还是很不错的。

    “那好,那就来几个吧。”

    弘治皇帝和身边刘健、谢迁等人互相看了眼,笑着说道。

    “好嘞,您先坐下,稍等一会,很快就好。”

    老板一听,顿时就高兴的忙碌起来。

    众人并没有等待太久,一份份烤海鲜就端上来,朱厚照犹如饕餮一般,开始大口、大口的吃着,一边吃也是一边微微摇头:“和老刘的手艺相比还是差了不少,这响螺放的蒜太少了点,还有这鱿鱼烤的太老了……”

    至于一旁的弘治皇帝和刘健等人则是矜持多了,一边细细的品尝这烤海鲜,一边也是微微点点头,这味道确实是不错,非常的鲜美,是一种全新的美食。

    吃完了美食,朱厚照默默的记下来这个小摊的位置,众人又继续在京城的街道上逛起来,逛着、逛着,很快就来到了粮行这边,看到粮行这里排起的长龙,顿时也是立刻吸引过去。

    “听说现在这些粮商将粮食卖一文钱一斤,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弘治皇帝对于京城的大小事情自然知道的很清楚,这粮食降价的消息,他也是知道的,现在既然来到粮行这里,自然是要亲自去看看,看一看到底是不是一文钱一斤,这卖的粮食到底是好还是坏。




第227章,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京城粮行。

    每一家粮店的门口都排起了长龙,同时这些粮店的门口也是挂上了一个个横幅。

    “赈济灾民”

    “与民同心”

    “皇恩浩荡”

    弘治皇帝看了看一个个粮店门口挂出的横幅,眉毛也是微微一扬。

    对于京城的粮价,他可是清楚的很,前几天可都还是卖两百文一斤,现在倒好全部卖一文钱一斤了,而且这一个个口号都喊的非常好听。

    “有意思啊,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弘治皇帝笑了笑对身边的刘健、谢迁、李东阳说道。

    说完这话,弘治皇帝的眼睛也是在一条条长龙这里看来看去,很快就锁定了一个看起来足足有六十多岁的老人家。

    弘治皇帝走上前问道:“老人家,这些粮店的粮食是不是真的只卖一文钱一斤”

    “我长怎么大了,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粮食卖一文钱一斤的。”

    被弘治皇帝问话的老人先是微微一愣,接着仔细的打量了下弘治皇帝回道:“一看你就知道你们肯定是从外地来的。”

    “这京城啊不仅仅有一文钱一斤的粮食,还有一文钱一斤的肉呢。”

    “老人家好眼力,我是从外地来京做生意的。”

    “这京城还有一文钱一斤的肉”

    弘治皇帝一听,想了下说道。

    “有,当然有了,不过那是海鱼肉,但这海鱼肉也是肉不是。”

    老人一听露出了一副京城人在外地人面前微微高人一定的神态,手捏着自己的斑白小胡子。

    “那还真是要好好的见识一下,这一文钱一斤的粮食都是些什么粮食”

    弘治装着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都是上好的大米呢,来自江南的大米,连一点沙子都没有,不过每人每天限购三斤。”

    “要说这怪事啊,年年都有,今年特别多,你是不知道啊,前段时间这粮食可卖两百文一斤呢,现在这些黑心的奸商也不知道是良心过意不去,还是觉得自己恶事做多了,怕将来没有善终,所以现在才卖一文钱一斤的粮食。”

    说道这些粮商的时候,老汉不仅仅没有丝毫感激的意思,反而在咒骂这些粮商,很显然,原先卖两百文一斤的粮食确实是伤到了大家。

    “原来如此”

    “多谢告知。”

    弘治皇帝装着恍然大悟的样子,心里面却是在思索着这些粮商葫芦里面到底买的是什么腰,

    前几天还卖两百文一斤的粮食,现在却是只卖一文钱一斤,虽然也是有限购,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是和他们打出的口号很符合。

    在饥荒的年代里面卖一文钱一斤的粮食,这几乎是亘古未有的事情。

    做粮食买卖的商人在饥荒年底里面不抬价就已经算是菩萨心肠了,要被人称之为大善人了,现在这些粮商卖一文钱一斤的粮食,这一个个都和佛祖一样,割肉喂鹰,要立地成佛的节奏啊。

    “他们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这是弘治皇帝这几天脑海中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他实在是想不通,这些粮商根本就没有理由卖一文钱一斤的粮食。

    这粮食不是海鱼,海鱼时间一久,马上就会腐烂变质,这捕获量大了,一文钱一斤处理掉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这大米就不一样了,它经久耐储,放个一年半载也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些粮商纵然是现在饥荒的时候没有办法再卖两百文一斤了,这些粮食放一放,也是可以慢慢的平价出售,毕竟人都是要吃饭的,不可能真的一直吃海鱼活下去。

    原本弘治皇帝也是估计着这些粮商可能会坚持不住,开始降价销售,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粮食会降到一文钱一斤的地步。

    给弘治皇帝感觉就是以前这些吃人肉喝人血的粮商一下子就变了性,变成了舍己为人的活菩萨,这来自江南的大米卖一文钱一斤,弘治皇帝不用算都能够知道这些粮商要亏到姥姥家里去。

    这太不寻常了,所以弘治皇帝一直都在想这个事情。

    想要弄清楚这些人到底有什么目的,有什么打算。

    “你们怎么看”

    想了想,弘治皇帝也是对着身边的刘健、谢迁、李东阳、朱厚照等人问道。

    “这是好事,这些粮商卖一文钱一斤的粮食,整个京城动荡的局面一下子就安定下来,人心稳定,这次的灾荒算是过了,实乃可喜可贺。”

    刘健笑着回道。

    “这确实是可喜可贺之事,一文钱一斤的粮食,这些奸商也算是还有点良心。”

    李东阳同样点点头说道。

    “这些粮商能够痛改前非、也算是善莫大焉了。”

    谢迁想了想说道。

    弘治皇帝听完三人的回答,也是微微点头。

    不管怎么说现在来看,这些粮商卖一文钱一斤的粮食对稳定人心是非常有帮助的,在饥荒的年代,只要有吃的,一切都好说,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

    一文钱一斤的粮食,虽然每人每天限购三斤,但这也足够一家几口人的吃喝了,再加上还有一文钱一斤的海鱼,度过眼前的饥荒是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等到南方的粮食一运到,到时候这些粮食想要再折腾点什么幺蛾子出来也是不怕了,正如刘健所说的,这个饥荒算是挺过去了。

    至于朱厚照,眯着自己的小眼睛,眼珠子不断的转动,在一家家粮店这里看来看去,当看到粮店门口的一个个横幅时,嘴角都忍不住露出了一丝丝嘲讽的笑容。

    “这些奸商,他们到底还会有什么把戏呢”

    “卖一文钱一斤的粮食,还是上好的江南大米,这些粮商都要血亏吧,以他们的尿性,怎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傻事情出来。”

    “他们肯定还有后续的动作,只是实在是让人想不通,他们这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朱厚照的脑海中正在急速的思索着,他和弘治皇帝一样,也是想不通这些粮商为什么要将粮食以一文钱一斤的粮食贱卖掉。

    “看来回头还是要问问老刘,他肯定知道。”



第228章,都是替死鬼
    “不过老刘的操作算是成功了,不管这些奸商有什么把戏,至少这波他们都要血亏了,一文钱一斤的粮食,想想都觉得开心。”

    想起了刘晋,朱厚照的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情都变的很好。

    要不是刘晋事先就察觉到了事情不对劲,进行了提前的部署,说不定这一次就真的让这些奸商得逞了。

    现在不仅仅保住了自己的产业,而且还沉重的打击了这些奸商,当然更重要的大戏还在后面,追查德州仓和临清仓官粮失窃的案子,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结果。

    在也是弘治皇帝在放长线钓大鱼,这次的事情很明显不是针对灾民,而是针对弘治皇帝父子两个,他明面上让谢迁负责清查此事,暗地里也是让萧敬利用锦衣卫、东西厂的力量在秘密调查。

    这个才是大戏,到时候就真的有好戏看了。

    至于打击这些奸商,让这些奸商亏点银子什么的,根本就不算什么,对于这些商人而言,钱根本就不算什么,他们有的是钱,纵然是这次血亏,只要根据还在,很快他们一样就可以恢复过来。

    唯有将这些奸商以及背后的势力连根拔起才能够说真正的让他们元气大伤,甚至于是肃清这些隐藏起来的敌人。

    所以这就需要放长线钓大鱼了,这也是弘治皇帝一直按兵不动的原因。

    “走吧,回去吧。”

    弘治皇帝见朱厚照一直没有开口说话,似乎在思索什么,也没有急着问,看了看天色,也是准备返回宫中。

    皇宫弘治皇帝的书房内,整个书房仅剩下弘治皇帝和朱厚照父子两个,弘治皇帝看了看依然还心事重重的朱厚照问道:“你似乎一直在想什么东西”

    “父皇,我再想这些奸商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只是一直想不通。”

    朱厚照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你想不通,我也是想不通啊。”

    在朱厚照的面前,弘治皇帝没有说‘朕’,而是说‘我’,父子两个的关系和感情显然是非常不错的。

    “父皇,这德州仓和临清仓的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朱厚照想了想问道,其实他也是很好奇,这两个大粮仓里面的粮食到底哪里去了。

    “水很深,现在也只是摸清了一个大概,但具体的幕后还查不到。”

    说到这事,弘治皇帝就有一种被人欺骗的感觉。

    一直以来他都相信文臣,相信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官员,也相信他们所说的众正盈朝,觉得朝堂之上的都是贤臣,但是萧敬这边查出来的结果,让弘治皇帝都觉得可怕,牵涉进去的朝臣实在是太多了,如果真的要狠下心搬下去的话,绝对可以堪比大明开国时期朱元璋所办的几个大案子,几千上万的人要人头落地。

    但这仅仅只是刚刚查到一个大概,至于背后谁是真正的主谋根本就很难查到,这让弘治皇帝又觉得坐立不安,同时又觉得心寒无比。

    这背后的主谋位高权重,肯定是深受弘治皇帝信任和器重,而朝中这样的人并不多,扳着手指头都能够数的过来。

    这也是弘治皇帝和文臣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的一个缘故,也是他为什么现在开始让张懋这个武将勋贵的代表进入到核心决策圈的缘故。
1...7475767778...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