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刘晋不当内阁首辅了还是大明的辽国公,还是世袭罔替的,同样也还可以对大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朝中的这些大臣,十个大臣有九个大臣都是刘晋提拔上来的,也都是实干派的官员,即便是不再朝野,影响力依然可以有。
此外,刘晋家族还有着大量的联姻,刘晋自己娶了定国公的妹妹,定国公是刘晋的大舅哥,前礼部尚书李惠的李家和刘晋家又是联姻的,李贞是现在李家家主的妹妹。
此外刘晋的大儿子和英国公家联姻,刘晋和现在的英国公是亲家,刘晋的小儿子娶的当今皇帝唯一的妹妹,太上皇唯一的心肝宝贝女儿。
还有刘晋其他几个儿子即便是在海外,那也是有着复杂的联姻,在天竺的三儿子不仅仅在西洋联合商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还娶了宁王的女儿,尽管宁王女儿很多,但这也是联姻了。
刘晋的二儿子虽然娶的是普通家族的女子,但是自身在南非这边表现的非常出色,已经是内定的下一任南非总督了,掌管南非这个庞大的殖民地。
同时南非这边的很多产业都是他们老刘家的,其规模和利润也是极其的惊人,只是外人根本就不知道而已。
还有刘晋的四儿子、五儿子和六儿子也都在海外,和海外各地以及大明的很多大家族、豪门联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当初刘晋将自己的儿子都放到海外去,让他们自己在海外打拼、发展的策略到现在可谓是大获成功。
海外的五个儿子,各自都已经慢慢的长成了参天大树,已经不需要刘晋在给他们庇护什么了。
至于在大明本土的大儿子和小儿子,他们就更不需要担心什么了。
现在的刘家早已经不是三十年前,人丁单薄、穷苦无依的穷苦之家了,它早已经慢慢的成长为了一个覆盖全球范围内的庞大家族了,在大明和大明海外的殖民地、藩国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相公,你是担心功高震主吗?”
徐婉儿想了想说道。
她比李贞考虑的更深一些,如果仅仅只是考虑自己家族的事情,貌似好像刘晋是不敢在这个时候退下来,应该继续干下去。
以刘晋的情况,再继续干个十几年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让自己家族再继续辉煌很久的时间。
但是正所谓盛极必衰,月盈则亏,水满自溢的道理,刘晋肯定是懂的,并且肯定是一直都有在思索这个问题。
自家到了现在可谓是已经鼎盛无比了,再继续发展下去也就是那样了,不可能说还会变得更加的鼎盛了。
现在趁着太上皇和天子都对刘晋很不错,关系也很不错的情况下,急流勇退,这或许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如果非要一直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将来如果让天子疑心了,或者是起了一些其它的什么心思之类的,又或者是等待改朝换代了。
到了那个时候再退的话,恐怕就没办法体面了。
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能够急流勇退这已经是非常好的结局了,自古天子无情,别看现在和天子关系好,是天子面前的大红人。
但是说翻脸就翻脸的事情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次,每一次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像汉朝的汉景帝,为了平息七国叛乱,说杀了自己的老师就杀了,而且他老师事先还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在上朝的路上直接就被人给脱去腰斩的。
帝王的无情可以说是冷酷到了极点。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古今不知道有多少。
自己家族发展到了现在,在朝野上下都已经盘根错节,很难说不引起天子的猜忌,即便是先不会,将来也不好说。
趁着现在急流勇退或许真的是一个明智之举。
徐婉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想到了很多,出身顶尖豪门的她在这方面有着异常的灵敏,这也是他们这些豪门都该有的绝望,也是能够一直延续下去的生存之道。
忠心很重要,能力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不要让天子猜忌你。
“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当初英国公张懋和李东阳都先后对我发出过这样的警告,我也是始终牢记于心。”
“到了我们家这种程度了,也是该急流勇退,逐渐慢慢的消散在大家的视野之中了。”
刘晋点点头说道。
“当然,其实我当官当了三十年了,也早已经厌倦了。”
“我的理想是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将大明帝国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富饶强大的帝国,现在这个理想已经实现了,我的人生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所以我就想趁着现在还可以走得动,想要全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看看这世界的大好河山,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等到真正老的走不动了,我再回到自己的老家,落叶归根,这一生也就算是圆满了。”
听到刘晋的话,徐婉儿和李贞这才算是知道了,刘晋想要辞官回家养老,这是多方面的原因,综合慎重考虑之后所做出的决定。
发展到了极点,该急流勇退是一个方面,刘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没有什么遗憾了也是一个方面;想要去全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其实也是一个方面。
“相公,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是支持你的!”
徐婉儿和李贞相互看了看,非常郑重的说道。
刘晋是她们一直以来都仰慕的。
从当年认识刘晋开始,起初是被刘晋的长相所吸引,接着是被刘晋的才华所折服,结婚多年,相伴三十载,她们又被刘晋的正直人品,才华所钦佩。
做官做到刘晋这个级别的,自古以来有很多,但能够像刘晋这般正直,有才华有能力,将大明帝国推向繁华盛世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她们觉得自己这辈子是值得的,因为能够嫁给刘晋这样的千古伟人,一生都是无憾的。
更何况刘晋对她们一直都非常的恩爱,别的朝中大臣随随便便家里面都是妻妾成群,但刘晋一直以来都只有她们两个,从来不纳妾,更别说是去青楼喝花酒什么的了。
所以在家里面,一直以来她们都是听刘晋的,无论刘晋做什么决定,都是全力支持的。
“嗯,谢谢夫人!”
刘晋笑着点点头。
“天子送来的女人,相公还是都收了吧,就当是纳妾了,我们两个是年老色衰了,肯定是让相公你不如意了。”
“回头啊,我们姐妹再给你相公你物色一些美人回来。”
徐婉儿看着刘晋,想了想也是笑着说道。
“是啊,是啊,相公。”
“这都已经一把年纪了,再不珍惜下岁月的话,到了六十之后,可就是有心无力了。”
李贞也是笑着说道。
“咳咳~”
刘晋听完顿时就忍不住无语起来,家有贤妻夫复何求啊。
这时,府上的管家急匆匆的前来说道:“老爷,定国公来电。”
“嗯!”
刘晋点点头,也是赶紧前往自己的书房接电话。
“喂,我是刘晋!”
“刘晋,你好好的怎么就想着辞官呢?”
“做官做累了,想要去世界各地走走,回头你过来我这里,我们再好好的聊聊吧。”
“我知道了。”
刘晋这边才挂断电话,英国公这边又打电话来了,问的也是同样的事情。
接着澳国公杨云也是打电话过来,让刘晋这边再好好的考虑清楚,刘晋这一旦退下去的话,影响还是会很大的。
刘晋这边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接不完,不过刘晋在电话里面的说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厌倦了做官,想要去全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
很大事情是并不方便在电话里面聊的,这东西虽然方便,但有时候也不安全,信息很容易就被人给窃听了,要聊隐秘的内容,还是要当年聊。
......
皇宫坤宁宫内,弘治皇帝正在悠闲的听歌。
自从退位之后,眼睛又看不见,弘治皇帝慢慢的就喜欢上听歌了,正好留声机的出现也是让弘治皇帝可以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歌曲。
留声机出现的时间虽然短,但是技术发展的却非常快,现在大明也是出现了很多的唱片商行,专门去找一些唱歌唱的好的人来录制唱片销售。
这个买卖做的很红火,发展的也是极为快速,也是极大的刺激了大明音乐的发展。
“陛下!”
这时朱厚照走了过来,那些小太监、小宫女连忙行礼,朱厚照则是示意他们不必出声免得打扰了弘治皇帝的雅兴。
“来了就来了,偷偷摸摸干嘛。”
不过弘治皇帝还是听到了,他现在听觉很灵敏,视力也是已经在慢慢的恢复当中,已经能够看到一些光亮了,太医们也是估计再过几年的时间,弘治皇帝就可以痊愈了。
“父皇!”
“我帮你捶捶腿。”
朱厚照听到之后顿时就嬉皮笑脸,然后也是赶紧殷勤的给弘治皇帝捶腿起来。
他们父子感情非常好,在外朱厚照是一副天子的样子,但是在弘治皇帝面前,又换成了嬉皮笑脸的样子。
“你好歹也是天子了,注意点形象好不好?”
弘治皇帝笑着说道。
“我是天子,父皇你是天子的爹啊。”
“这儿子孝顺父亲的,天经地义的事情。”
朱厚照笑着说道。
“你啊,我还不知道你。”
弘治皇帝笑了起来,接着想了想说道:“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刘晋今天说想要辞官回家养老,他才五十岁,年轻跟三十多岁的人一样,就说回家养老,你说奇怪不奇怪。”
朱厚照也是说起刘晋辞官的事情来。
“你准了?”
弘治皇帝一听,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的。
“没有,我怎么可能批准呢,我这才登基2年,还有很多地方都少不了他呢。”
“他说他已经五十知天命了,想要趁着身体还好全世界各地走一走,看看大好河山,领略下各地的风土人情。”
朱厚照有些疑惑的说道:“父皇,你说刘晋他脑子到底在想什么,我又没有猜忌他,也没有不信任他,他好好的辞官,看什么世界啊。”
“哈哈,这就是刘晋啊,是一个聪明人,也是高人子弟,总是知道在合适的时间内做合适的事情。”
弘治皇帝听完,想了想顿时就笑了起来。
对于刘晋,弘治皇帝一直都是非常欣赏的,也是非常信任的,当然刘晋也对得起自己的信任,一直以来虽然说拥有庞大的产业和财富,但是对自己忠心耿耿,对国家大事尽心尽力,大明也正是在他的辅助下才有今日的繁荣昌盛。
即便是到了现在,刘晋依然让弘治皇帝刮目相看,刘晋在这个时候提出归乡养老,那是急流勇退的意思了。
“父皇,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厚照想了想问道。
“刘晋他到了现在的地步了,已经是进无可进,封无可封了,要钱他有的是钱,要权力,他总不能想当皇帝吧?”
“既然如此,到了现在了,他这个聪明人当然知道该怎么去做了,他这是急流勇退呢。”
“当然,我觉得刘晋这个高人子弟也应该确实是想要去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他和一般的人是不一样的。”
“一般人的人追求权力和财富,却并不知道追求权力和财富之后想要做什么,是想要靠权力来治理国家,让国家变得繁荣富强呢,还是说仅仅只是为了掌握权力之后受人敬仰。”
“刘晋他不一样,他是为了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的繁荣昌盛,所以才去做官,做大官,因为做大官了影响力变大了,才能够更大的改变这个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刘晋为什么很有钱,他是真的爱钱嘛,并不是,他所创办的这些产业,其实都是为了推动大明向这新兴的领域和产业去发展,都是起一个龙头的作用,只是他随随便便的弄出一些产业,那都已经是极其的庞大了。”
“所以我觉得刘晋或许也是如他所说的,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想要趁着身体还可以的时候去世界各地看看,顺带着也是急流勇退。”
弘治皇帝详细的给朱厚照分析了一遍,对于刘晋,弘治皇帝还是非常了解的,很清楚刘晋这一点人,他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原来如此。”
朱厚照点点头,这下算是明白了。
“他还真是和一般人不一样。”
“是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你该放他走,留得住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
“更何况,大明发展到了现在,少了刘晋也没有什么关系了,人才济济,王守仁也不会比刘晋差,也都是千古之奇才。”
“刘晋为我们朱家和天下已经做的够多了,也做出了足够多的贡献了,他又没有什么野心,也该让人家有个好的结局。”
弘治皇帝长长的感叹一声。
自古天子无情,但弘治皇帝可以算是一个例外吧,宅心仁厚,非常的仁慈,对待自己的臣子也是非常的不错,都能够得到善终。
在他看来,刘晋应该要得到善终,因为刘晋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当然现在刘晋急流勇退对于大明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我明白了,下次刘晋再提此事的话,我就准了。”
朱厚照听完,仔细的想了想也是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ps:两章合成一大章,懒得分~~
大明镇海王 第2186章,春运时节
临近年关,寒风呼啸,雪花纷飞,天寒地冻,冰天雪地。
然而再冷的天气都无法阻挡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
京城火车站,从二十开始,京城火车站就开始进入一年一度的春运高峰期,整个京城的人口早几年前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千万级,足足有几百万来自大江南北的打工人在京城这边务工。
一到春节和清明的时候就会形成两次客运高峰期。
春节就不用说了,这是大明人一直以来的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前后差不多有半个月的假期,即便是相隔千里,乘坐火车和汽车也是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的。
至于清明节对于大明人来说同样无比的重要,清明扫墓、祭祖,这是无比重要且神圣的时刻,同样每年差不多有7天左右的假期。
这比起后世来,这个时期大明人的假期相对还是要更多很多的。
当然这也跟当初刘晋制定节假日时的交通条件有关,在当时大明的交通还远不如现在便捷,这自然而然放假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更关键是来自后世的刘晋觉得后世的假期实在是太少了,即便是有法定的节假日往往都还要进行调休,将周末的时间给东拼西凑的凑起来,恨不得劳动人民一天24小时的在工作才是最好的。
反观欧美地区就不一样了,一年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甚至于有些地区一半的时间都是在放假,小日子束缚的很。
所以刘晋制定休沐法典的时候,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之后就制定出了现在的节假日时间,基本上随随便便一放假都是一个星期。
春节半个月,清明一个星期,端午和中秋各五天,大明国庆一个星期,天子和太上皇庆辰也是五天,这样算下来的话,这差不多就放假36天了。
可以说这绝对是大大的良心了。
而这个时期的大明,富裕而强大,几乎占据了全球范围所有的产业和领域,这也决定了大明人的休沐法典能够很好的执行下去。
如果生活不行的话,即便是告诉你可以休息,你恐怕也会要求主动加班,但如果生活条件好的,即便是给你双倍工资,恐怕也是不愿意加班的。
现在大明人的生活水平绝对是要远超后世不知道多少个档次,纵然是生活在京津地区这样的京畿之地,大明普通人的生活依然可以很不错。
以现在京畿之地的工资水平来说,两夫妻只要都在工作上班的话,两夫妻合起来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400两银子。
放在这个时代来说,这绝对是相当可观的收入了。
要知道大明的物价极其的便宜,粮食、肉、鱼、牛羊肉、蔬菜水果等等基本上都是几文钱一斤,而1两银子等于1000文钱。
两夫妻工作的话,足以轻松的养活七八个孩子,并且还可以在自己的老家建起漂亮的房子,即便是想要在京城买房的话,那有点不太现实,京城的房价现在确实是已经涨的太多了。
现在京城的放假普遍都在6000两银子起步了,京城买房的压力确实是非常大。
但是这个时期的大明人有很多的选择,不一定非得要到大城市才可以,大明疆土辽阔,人口稀少,海外还有大量的藩国和殖民地,随便移民出去也都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
400两银子如果换算成后世的货币来计算的话,其购买力应该是超过50万的,两夫妻工作一年有50万的收入,放在后世来说也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了。
而这就是大明普通人的收入,在店里面当小二,去工厂里面做工什么的都可以有这样的收入,如果要是有机会或者是去工地干苦力活的话,收入还要高很多。
有着富裕的生活,再加上还有着不错的假期。
这个时期大明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是非常的高的。
一到春节的时候,京城这里数百万在京城打工的人都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刻马上就回到自己的家里,看看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向身边的人吹嘘下自己在京城里面的生活。
而每到了客户高峰期的时候,火车站就迎来了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候了。
清明的时候还好一些,这春节的时候因为天寒地冻,天气极其的寒冷,有时候又下着鹅毛大雪,所以朝廷尤其的关注。
就像今年,正德皇帝接连下发了多道圣旨,要求各地做好春运的相关工作,要全力以赴的保证每一个大明人都能够回家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同时要保证春运的安全,防患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作为内阁首辅的刘晋,每当到了这个时候也是会前来火车站这边看一看,看看火车站这里的准备工作。
京城火车站这里,刘晋和钟番正在看着眼前热闹非凡的场面。
火车站外面的巨大广场上,人山人海,足足有几十万人拥挤在这个广场上面,大量的人群拥挤在一起,让原本寒冷的天气似乎好像一下子就变得不那么寒冷了。
人们在有序的等待进入火车站内,广场的周围安装了很多的喇叭,里面一遍又一遍的不断的播放着最新的班次信息,提醒着购买火车票的乘客及时检票进站乘坐火车。
“倒是比以前更暖心了一些,还有茶水提供了!”
刘晋看向一处处棚子这里,在这里有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在为大家免费的提供茶水,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现在京城这边的温度都已经到了零下十几度了,如此寒冷的天气,而且还是下着雪,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很多人的身上都已经都很多的雪花了,还有不少人的眉毛、头发、胡子上面都还凝结出了冰霜。
免费的提供一些热腾腾的茶水,喝上一杯茶水,整个人都可以变得无比暖和舒服。
大明的火车站和铁路是私有的,这和后世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眼前这个京城南区火车站,它就是刘晋一手建立起来的,也是属于刘晋和当今太子的私人产业。
当初修建大明第一条铁路京津铁路的时候,刘晋就在天津和京城修建了规模浩大的火车站,这些都是自己掏腰包的。
土地都还是自己私人的土地,这钱也是自己私人的钱,这火车站自然也是自己私人的火车站。
私人的火车站,这也意味着所有的收益等等全部都是归属私人的。
大明的铁路基本上也都是私人的铁路,当然很多都是公私一起的,朝廷出一部分的,社会募集一部分的资金,然后再天津证券所上市。
以这样的方式来募集资金修建铁路,只有极少数的铁路,像长成铁路,因为是修往四川的铁路,投资太大了,大家不愿意投资,所以这条铁路是完全属于朝廷的铁路。
火车站和铁路是属于私人的,所以很多时候这些私人的老板反而更加重视自己的产业,在火车站这里各种各样贴心的服务还有很多。
眼前的茶水仅仅只是其中之一,再比如在火车站这里,还有不少的衙役、捕快之类的在不断的巡逻,维持秩序的同时,抓捕那些小偷之类的。
这过年的时候,大家的腰包鼓鼓的,也是小偷最活跃的时候,尤其是这火车站,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这些小偷们最喜欢的地方。
每年都有人辛辛苦苦一年赚到钱的被小偷一下子偷走,以至于整个人都在那里哭。
打击小偷也是火车站这里的一个重要任务。
现场人虽然很多,不过整体秩序是非常有序的。
自从火车出现一来,它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大家选择最多的交通工具。
在诸多的方面,现在都已经越来越完善了。
无论是铁路的调度系统,还是各个方面的运作都已经非常完善,即便是春运期间的高峰期也一样可以非常有序。
“现在火车可比以前要好很多了,以前的时候还是比较乱,缺乏管理。”
“一到这春运的时候,大量的人涌现过来,手忙脚乱的,很容易就出问题。”
“现在最需要担心的反倒是公路这边了,现在汽车越来越多了,这大冬天的开车回家过年,往往很容易出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