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所以在要对他动手的时候,在情急之下说出了自己的身份,王爷自然还是记得他父亲的身份,当即大发雷霆,随后让侍卫审问出了他潜入进来的具体原因,这让王爷更是生气,第二日就带着他上门,这时候这名商人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惹下了多大的麻烦。
这个时候为了弥补儿子犯下的错误,商人主动提出要交出自己一半的家产,商会的会长也是替他求情,甚至还想办法再次请来了知府说清。
若是放在之前的话,王爷是绝对会原谅的,毕竟一半的家产可不是小数目,但是现在他看到顺天府的这两个大商会有有了别的想法,所以直接拒绝了,不过没有表现出太过于生气,但也没有把人放回去。
回去之后王爷就立刻将顺天府商会的情况一五一十的汇报给了当时的皇帝,皇帝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觉得王爷的办法是不错的。
随后就下令让顺天府的知府要给一个交代,毕竟潜入王爷府可是重罪,哪怕是没有太坏的结果。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名商人直接被抄家,所有的银子都上交了朝廷,另外有包庇行为的商会也勒令被解散,商会里面的所有商人都不同程度被罚了银子,至此两大商会就此解散,因为这事收缴的金银财宝价值一百多万两银子,也让朝廷的窘迫得到了缓解。
所有后面被派出来的王爷们再次回到了都城。
第五百九十一章 原因(三)
梁奕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原本以为主要问题就如陆舒所说的那样,是出在商人这个儿子身上的,其实不然。
追溯到源头就不难看出,主要的问题是处在朝廷这里的。
首先一个问题,王爷之所以会离开都城前往顺天府,是因为国库的银两不足以支撑官员们的俸禄发放,不足以支撑宫中的日常开销,不足以支撑其他的花销。
当时的西凉朝廷对下面城池的消息掌控不是那么的清楚,甚至对局面根本就不知道,又或者是官员们故意的隐瞒,加上朝廷重新没有派钦差来看过,所以对顺天府的情况是一无所知。
如果对顺天府和其他城池的情况很了解的话,是完全可以通过让户部来提高商人的税收来增加国库收入的,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而那会儿商人的税收那会儿只有营业的税,在百分之五左右,加上没有专门的机构,很多时候都不一定能够及时的收取。
不像是现在西凉朝对于商业的税收,包括土地税,财产税和营业税三种,加起来会占据一个商人一年百分之三十的营业额,意味着生意做得越大的,缴纳的就会越多,一般商人们扣除成本之后留下的也只有三到四成左右。
而且各府,州,县都还有专门的机构来每年进行审核,看看有没有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一旦发现的话会罚款十倍以上。
像是土地税,每一个从商者都需要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在官府进行备案,每一次的交易无论是扩大还是减少都需要去官府登记一次,查出来没有登记的会直接没收,同理财产税也是如此,因为有备案,所以每次查的时候只需要根据登记和现有的来核对便可。
至于最后的营业税虽然有些困难,但也还是非常容易的,根据规矩,每一次的进货和出售都需要让官府来清点和记录,每年年底的时候也是会验收一次,这样一来虽然程序繁琐,但基本上不会出现漏掉的情况,和能够收到的银子想比较,这点麻烦不算事。
现在不仅仅是西凉朝如此,就是东汉,南齐这些国家同样是这样的,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其实当时的西凉朝是有想过提高各种职业的税收来提高国库的收入,但是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在出现了很多没有缴纳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国库库银不多的主要原因。
所以,国库银子的不足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减少官员们的俸禄,减少宫中的开支,减少道路的修建,军队的扩张这些已达到减少支出的目的。
接着这位王爷只能够来到顺天府待着,别看一个王爷身份尊重,其实这几十年来除了离开过皇宫之外,连都城都没有出来过一次,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对所有的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加上习惯了大手大脚的花费,这样的局面是忍不住的,恰好这时候商人就出现在他的眼前,利用自己的再次过上了之前的生活。
不幸的是从商会的这么多商人中挑中了此人,结果此人的小儿子又是一个不务正业还要面子的人,所有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就发生了后面的事情。
可以说,如果当时的西凉朝廷国库不空虚,大有可能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而付家想要让宋城商会进入到顺天府就不会这么轻松,势必要花费很大一部分的实力才行。
“陆舒,既然这两个商会被朝廷强制性的解散了,并且夺走了这些商人一大半的家产,短时间内就不会再有商会进来,虽然现在的顺天府商业很虚弱,但刚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就算是付家也不敢轻举妄动吧。”
只见陆舒摇了摇头,回道“启禀大人,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当时的顺天府的人没有一个是不知道真正原因的,或许知府这些当官的清楚一些,不过在那样的局面下他们又怎么可能主动站出来说清楚。”
“哦既然另有原因你就继续说。”
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其实下官在刚得到这些详细消息的时候是有些不相信的,是持有怀疑态度的,还专门派人去第二次打听,就是为了证实第一次得到的结果是全部真实的,然而第二次去调查的人禀告的结果是一模一样的,甚至还多一些一些同样让人不敢轻易信服的消息,但是下官明白这些应该都是真的,不得不感叹宋城商会之所以能够崛起,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据了,运气是非常的好。”
“宋城商会已经具备有进入顺天府的能力时,遭到了两个大商会的一致反对,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两个大商会就被朝廷下令取缔,再也没有重建的机会,毕竟是有圣旨存在的,谁都不敢违背,这一下挡在宋城商会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消失了,就有机会占据这里成为唯一的商会。”
“一开始的时候这个消息是封锁的,朝廷还没有彻底的将事情解决,所以这个时候的宋城商会准备养精蓄锐几年时间再说,毕竟那时候宋城商会里面有宋州的付家,合州的黄家和黄州的李家三个大家族,在这三州的地盘上还是无人敢惹的,后面就算知道了也不敢轻易的进去,毕竟不知道朝廷的命令是不允许这两个商会不存在,还是说不允许所有的商会都不存在。”
“所以在两个大商会消失之后,宋城商会短时间内没有去顺天府,而是继续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下去,直到在三州已经出现瓶颈的时候不得不扩大地盘,再次将目光看向了顺天府,根据得到的消息不知道当时这三个大家族是否有脱离商会的想法,反正最后三家都没有离开。”
“在这事发生的第三年时,付家决定先去顺天府试探一下,看看官府和朝廷的反应如何,若是没事了就想办法去顺天府,若是还有问题的话就只有去兴元府,无非就是付出一些代价而已,结果就是这一小小的试探,不仅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反而让宋城商会没有任何阻碍的进入到了顺天府内,并且一步一步的壮大起来。”
奕王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五百九十五章 违抗
“哦先前顺天府的衙门居然敢把盐的价格交给商会来定价,要知道盐的管控可是非常严格的,而且还有户部的官员来调查,如果出现了问题府衙的官员可是要担责任的。”梁奕对此感到非常的好奇。
盐之所以是朝廷严格控制的,是因为所有的人,不管是当官的,经商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特殊的时期将盐控制住,就等同于控制住了其他的事情。
宋城商会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商会而已,就算在顺天府是非常厉害的存在,但是真正在官府面前的时候可以说用处是不大的,顺天府的衙门敢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商会来做,最大的可能就是无条件的信任。
方永谭点了点头道“回大人,事情的确就是这样,其实不仅仅是在盐这方面的事情,就是在其他一些官家卖的东西,在定价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询问宋城商会,在确定好之后才会报上去。”
“不过这些年商会给出来的价格没有一次是被户部否定了的,因为给出的价格和当年百姓们的微薄收入是差不多的,其实凭借着这一点,宋城商会在顺天府百姓们的眼里都是非常尊重的,至少有了商会存在之后,他们不会再为平日里的生计发愁。”
对于宋城商会这样的做法,梁奕微点头道“不得不说,宋城商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一个商会和一群商人能够得到百姓们发自内心的一致认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现在陛下给我们这些人的命令就是尽快让顺天府和兴元府的百姓对我南齐朝的官府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没想到居然能够让一个商会得到,方永谭你继续说。”
“两位大人,根据下官的调查,宋城商会为百姓们做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除了这些朝廷出售的东西之外,在其他的方面价格也是非常亲民的,甚至有些东西还是在亏本出售,为的就是不让百姓们听到价格而是心生畏惧,若是出现天灾**的时候,根本就不用官府说,宋城商会就会自己的救济灾民,或者是大幅度的降低价格,这些都是百姓们尊重和拥戴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宋城商会不仅仅是得到了百姓们的尊重和认可,就连当时西凉朝历任的顺天知府对商会都是非常认可的,毕竟百姓们的事情一直都是衙门最烦心的,然而这些都由商会在解决,他们自然就轻松了许多,也是为何这么信任的主要原因,这些举动不管是建立之初还是付家离开之后都没有过任何的改变,只不过根据下官现在的观察,宋城商会似乎和之前的做法有很大的差距,不知道是不是顺天府从西凉朝丢失的原因。”
“最后下官再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一年来商会做的一些事情的确非常的过分,就算是将其解散和处置都是可以的,但是商会的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南齐朝学习的,若是他们能够改变现在的一些做法,梁大人所说的给他们一个机会也不是不行,除非是真的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当然现在的商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的话也没有给机会的必要。”
听完之后,陆舒也是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给一个机会也不是不行。
随后他也开口道“梁大人,下官明白您的意思了,宋城商会虽然一直在和我们作对,但是在老百姓的眼里,商会就是值得让人尊重的,毕竟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为他们着想,若是能够和商会之间和解的话,并且让商会听从衙门的管理,那么和顺天府的百姓关系也会迅速的变好,这也算是完成了陛下的交代,只是这样做的确不错,但还是有些阻碍的,而且就像是方永谭所说的一样,现在的宋城商会已经和之前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为何要坚决解决商会的蛀牙原因。”
梁奕笑了笑道“有阻碍是肯定的,若是没有阻碍的话,现在商会肯定是不会和商会作对的,那你说说具体有哪些阻碍,同时你也可以把商会这一年来的问题都详细的说一遍。”
“是。”
陆舒略作思考后说道“梁大人,首先第一个问题,西凉朝和我南齐朝朝廷有些决定是不一样的,就比如刚才盐的事情,当初刚在顺天府上任的时候,第一件事情肯定是要接手所有的事情,其中有一个事情就是关于禁止私营的东西,当时在了解宋城商会之后,就有意让他们把消息传出去,根据陛下的旨意,在顺天府官府卖出的所有东西都可以稍微把价格降一下,下官派人去找了商会,意思就是这些都要按照我南齐朝的规矩办事,以前西凉朝留下来都必须要废除才行,没想到遭到了商会的坚决反对。”
“在拒绝这事之后,下官只能够让方大人去接手这些事情并且宣布出去,毕竟这些也不是下官能够做主的,就算要上报给朝廷也是无济于事的,谁曾想到刚宣布出去的第一日时间,宋城商会也宣布会出售盐,并且价格是非常的低,虽然不知道商会的盐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但是私下里卖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就派了官差前去阻止,结果宋城不仅不停止出售,反而还和官府作对,甚至打伤了几名衙役。”
一旁的方永谭也点头道“大人,陆大人所说的都是真事,下官作为盐政使,第一步肯定是要接手顺天府的盐业,也要防止有人私下里出售,毕竟这是违反朝廷律法的,必要的事情将人全部抓起来都没有问题,谁知道刚带着人过去就遭到了阻拦,打伤了几名官员,就连下官都受了一点儿小伤,在这事过后的第二日,百姓们就跑到官府来要说法,为何官盐这么的贵,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够让百姓们先回去。”
闻言,梁奕脸色一沉,刚才不知道这些事情还想的是可以给一个机会,毕竟商会能够存在这么久是有原因的,只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商会竟然敢公然的违抗朝廷,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第五百九十六章 了解
用过午饭过后他这才起身说道“汪历,你现在带着人去城中转一转,看看有没有位置比较好的临街商铺,或者是有需要转让的商铺都先记下来,等我回来后汇报于我,还有把转让的价格以及原因都要问清楚。”
“公子这是要开商铺做生意”
“没错,之前就告诉过你们跟我下山之后至少不会让你们继续过那般危险的日子,也不会让你等受冻挨饿最好的办法就是开设商铺获取钱财,而你们正好可以做这事。”
“公子,小的这就带人出去。”
梁奕叫住正要离开的他道“你们出去的时候尽量小心点,虽然换了身份不过还是认得出来,到时候被抓了又得劳烦刘府,你们拿上银子去若真的遇到官兵难缠就打点一些。”
随后他也出了客栈,打听后得知在城南方向有一座整个西州最大的客栈,这里面有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很容易听到消息,他想要了解刘府只能够从侧面,若是光明正大的去调查在西州城内肯定会被发现,在不知是敌是友的情况下不合适做出如此事情。
尚未靠近时就从不远处看见一栋三层楼房独树一帜的坐落在城南最繁华的街道,整个城南就这么一座便是那客栈无疑,听说这客栈和官府有关系所以开设以来尚未出现过较大的问题。
刚进去就有小二笑着上前迎道“客官里面请,需要点儿什么。”
“你们这里都可以做什么。”
“我们这儿一楼是吃饭的大厅,二楼专用的包房,至于三楼就是住店的请问客官几人。”
“就我一人,我想打听一些消息不知道是否可以”
小二笑意更浓“客官,那您可是来对了地方,整个西州城就这里消息最灵通,任何想要听到的都没有问题。”
梁奕点点头跟着他走了进去被带到大厅的西南方向,从表面看坐在附近的人都像是来往的客人,看来这客栈的掌柜知道前来打听消息的人很多所以专门设立了这样的地方,能够更好的留住客人。
梁奕并没有立刻坐下,在他们的桌子周围转了转最后坐在一座正在讨论刘家的旁边说道“小二,给我上一壶好茶顺便再来一盘花生米。”
“客官稍等片刻,您要的东西马上就送上来。”
他们三人讨论的正是关于刘家商队被土匪抢劫的事情,梁奕在适当的时候插嘴道“三位仁兄,刚才听闻刘家的商队被抢这是怎么回事,小弟初来乍到也知道刘家在西州的势力,何人做出如此胆大妄为之事。”
“可不是嘛,一开始我们都不相信后来从我那官府的朋友处的得知此事是真的,刘家每年都会帮助穷苦百姓甚至包括这些土匪,没想到他们竟然会做出如此事情。”
梁奕趁他说话的时候将好茶和花生米拿到这桌上,三人品尝一口后都赞道好茶放松了不少的警惕。
见他们放松警惕梁奕漫不经心的说道“刘家不是西州近几年最富有的商人吗又是如何帮助穷人的。”
和他面对面坐着这人喝了一口茶,抿嘴道“小兄弟看来是第一次来西州,这刘家在尚未崛起之前还是个小商贩的时候就时不时的帮助穷人,当时朝廷打压商人所以帮助并不多,不过当时我们三人便是受他帮助的,自从刘家崛起之后并没有中断反而更加投入的帮助百姓们。”
左边这人也附和道“在官家贩卖盐铁的时候价格很高,许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这刘家一接手贩盐的生意后将价格价低了超过一倍之多,其余的商人见此不得已只得跟着一起降价,初期的时候还有其他地方的人专程赶过来买回去提高价格再卖出去,后来就规定只能够西州和下面的县可以凭身份来购买,当然每人可以购买的量也严格限制,防止了有人利用这个提高价格坑害百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