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第二个问题就是官商勾结和南齐官员贪墨的事情,现在宋城商会的商人和南齐朝的部分官员和将领暗中勾结在一起,想办法阻止官府发出的一切命令,而且还提前泄露一些重要的消息给商会。
同时两者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合作关系,而是商人暗中给这些官员和将领都送去了好东西,在这些金银财宝前面,有的人就守不住底线选择了接受,才变成如今这个模样的。
不过想要彻底的解决好,还是要对现在的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毕竟刚才那些消息大部分都是无关紧要的。
“陆舒,你再详细的说一说现在顺天府的情况。”
“是。”
陆舒想了想刚才说过的事情之后开口道“启禀梁大人,根据下官的调查,衙门里面有几名官员是值得信任的,首先自然是盐政使方永谭方大人,接着就是提督学政许高朗许大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方大人本官自然是清楚的,你详细的说一说这个许高朗,虽然之前有了解,但是并没有实际性的接触过,有些事情还是要接触之后才能够清楚的。”
“回大人话,这个许大人上任和下官上任的时间仅仅相隔一日的时间,初次接触的时候发现他不怎么好对付和相处,接触的几日时间后发现在为人处世和做事的时候都非常的狡猾,所以有些看不起,但是随着了解的更多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他装出来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提督学政虽然是从三品的官员,但这是到了顺天府之后的结果,他之前不过是学政的一名官员而已,因为学政只有在科考的时候才有用,这个时候就会有官员希望通过他来贿赂考试的结果,若是接受的话肯定是不行的,不接受的话就让其他的官员认为不近人情,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变得狡猾或者是装疯卖傻,而他就是前者。
许高朗在官员们口中的口碑不好,但是在一些科考考生的眼里却是非常好的一个人,尽管有些不近人情,但真正做事的时候让人挑不出毛病,这几个月调查过后也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有时候也会提出很好的建议,是值得信任的。
“另外一个值得信任的就是监察副使魏振魏大人,他之所以回到顺天府来任监察副使,据了解到是因为在水宁府为官的时候太过于正直,只要发现有官员有问题都会上书弹劾的,每月的次数不少于十次的,大概是有些官员觉得他太麻烦就赶到顺天府来了。”
“水宁府乃是我南齐最繁华的地方,然而魏大人的住所居然只是一个拥有三个房间的小院子,里面是十分的破旧,和普通老百姓家中是差不多的存在,并且在水宁府百姓们眼里也是好官,不过为了安全下官还是调查过,也发现没有任何的问题,现在魏大人在顺天府居住的地方也很破旧。”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奕王,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六百章 不在考虑范围内
闻言,梁奕点了点头,对于魏振这个人,在都城的时候就有听到过这个名字。
听到这个名字也是无意之中的事情,去年回来之后就一直过得是比较正常的生活,一次早朝结束之后就被董高逸叫了过去有事情要商议。
在进殿的时候就听到魏振这个名字,看上去当时皇帝是非常的苦恼,但是言语里面并没有生气的意思,只是抱怨了一声而已。
随后才知道原来是水宁府一名监察副使一次性上奏五本折子,里面所说的消息都是一样的,就是发现有官员贪墨和玩忽职守要弹劾,并且附带了很多的证据和要说的话。
若是五本奏折都是一个人的话,或许是真的发现了什么事情才这么的执着,然而他上奏的折子,五本都是五名不同的官员,从知州到下面的知县都有,反正说的还非常的清楚。
经过简单的了解之后才知道此人上奏的所有折子基本上都是弹劾官员的,最开始的时候董高逸还会让监察院派人去严查,毕竟是监察副使递上来的折子,关注的话自然就是严重的,不关注就随手丢在一旁了。
不得不说根据他的证据,前去调查了之后,至少有一半的情况都是属实的,这些官员自然是一个都没有放过,然而还有一半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虽然查办了这么多的官员,但是有这么假的消息也是让监察院的人十分恼火,认为他一个监察副使这样做是不符合规矩的,将事情上报给董高逸之后,便下令之后他递上来的奏折必须要严格看过之后再决定是否调查,只要有问题的都驳回去。
像是这样的官员对于金银财宝看的很淡,而威胁他们的事情基本上也不存在,信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陆舒,这个魏振本官之前有听过,算是值得信任的人,可以多接触一下,正好他也是监察副使,本身就有权力查办这样的事情,只不过他的性格有些急躁,可以接触但不能够透漏的太多,以免泄露太多重要的消息。”
“是,下官明白。”
接着陆舒再次说道“现在的监察衙门只有监察使萧经卫和监察副使魏振,至于另外一名监察副使目前还是空缺的,朝廷暂时没有要派人过来的意思,应该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顺天府一些重要的官员,梁奕在顺天府城外和衙门门口的时候都见过了,对萧经卫还是有些影响的,从第一眼的感觉来看此人应该是有一些能力的,能够很好的将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不是好纠缠的人,不过不可能仅靠着第一印象就定下结论,这是不理智的行为。
“陆舒,这个萧经卫的情况如何,本官刚才观察他有些看不透,根据本官拿到的情况来看,他在江南府监察副使任上三年时间,据说是去年配合孙家查办了一起江南府近三十年来的一件大案,这才得益于到顺天府来做监察使,虽然本官和孙家的关系不错,但是这么远没有必要询问关于他的消息,你和他接触了这么久,应该以是有些了解的。”
“回大人话,这个萧经卫之前在江南府官居从三品的监察副使,来顺天府上任的时候已经是去年的八月份,主要是因为那件案子还有一些后续的事情要处理,也是彻底的解决之后再过来的,下官知道到顺天府上任是有重任的,所以对府衙的官员都有一些了解,从他的为官经历来看应该是属于刚正不阿的,其实这些年的经历和下官也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闻言,梁奕笑道“哦详细说一说。”
陆舒点了点头道“萧经卫的年龄仅仅比下官大一岁而已,并且我们二人都是同一年的进士,但因为下官是二甲进士,在翰林院待了两年之后就去水宁府的汴州做了知县,而他是同进士出身,虽然同样是做了知县,然而他去的县是江南府最小且最穷的县,就这样下官在水宁府历任知县,州同知,知州,监察副使,萧经卫则是在知县任上待了足足七年时间,最后还是得到了当时江南知府的赏识这才得以升官。”
“五年前,下官从水宁府监察副使升任至大梁府监察使的时候已经满了四十六岁,从考中进士的三十三岁算着已经有足足十三年的时间,这个时候的萧经卫也已经是四十七岁,方才刚刚升任从三品的监察副使,若不是当初那位知府的话恐怕现在能够做到知州已经是不容易的,而这一次还是因为查办了这么大的案子才得以升官的,否则顺天府监察使肯定是另有其人的。”
“下官估摸着朝廷这样做也是看重了他查办案子时候的能力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顺天府刚刚从西凉朝的手中占领,肯定还有许多事情需要解决的,所以从经历来看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因为江南知府一直都是孙家的人,能够得到其器重应该还是有保证的,只不过现在下官不敢断然是否信任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月来在顺天府做的一些事情非都是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就算调查了也没有太大的结果,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无非确定是否有和宋城商会的商人们有勾结的情况。”
不是陆舒的能力不行调查不到具体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萧经卫再怎么说,也是顺天府正三品的监察副使,就算是知府产生了怀疑也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才可以,总不可能随便就下一个决定,来决定他有没有和其他的官员同流合污,做出同样的选择。
并且今日还是在和梁奕汇报此事,说出的任何话都是可能产生巨大影响的,所以宁愿说实话,都不愿意随便说一个判断和决定。
听完对萧经卫的分析,梁奕想了想之后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在没有具体的结论前就先不要打草惊蛇,不管这个萧经卫是否有问题,暂时都不在考虑的范围内,不过该调查的本官还是会想办法的,毕竟他身为顺天府的监察使,日后在查办官员的时候也有很大的作用。”
“是,下官明白。”
第六百零一章 没有办法调查
真要解决此事,梁奕还是认为有萧经卫这个监察使在更方便一点。手机端htts:
商会的问题自然不需要他任何的帮助,这是属于知府衙门的事情,但是那些收取了商会贿赂金银财宝的官员和将领就该是监察衙门的事情了,否则的话是完全可以不用分开的。
梁奕作为顺元总督虽然说也是可以让监察衙门必须要严肃认真的处理,但肯定不如让监察使来更合适,若是事事都让总督来插手处理的话,监察使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和董高逸的想法背道而驰。
而且当初在设立顺元总督的时候就说明了,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总督是不能够随便插手两个衙门的任何事情。
设立总督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护两府的稳定,能够更好的让朝廷知道目前两府的具体情况,这些事情都来插手是不现实的,所以说还是希望让监察衙门去做这件事情。
非常重大的事情肯定还是需要梁奕来解决的,而查办贪官污吏正是监察衙门的事情,职责范围之内自然就不属于重大的事情,当然,若是查出来的问题太严重或者是涉及到的官员和将领太多监察衙门就不一定能够承担的。
现在,对于顺天府的主要官员,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首先陆舒肯定是值得信任的,能够坐在这里说这么多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而且梁奕也认为他在大梁府的一切表现都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毕竟当初在大梁府的调查可是严重的太多了。
另外提督学政同样是不担心的,虽然他官居正三品,实际上的权力并不是很大,既没有办法调动大军,也没有办法干预其他的事情,一般在商议重大事情的时候也不一定会出现,所以就算将他贿赂了用处也不是很大。
其实通过今天这一小会儿时间的了解,最怀疑的当属盐政使方永谭,毕竟所有事情的起因都是因为盐引发的,而且商会就算能从其他的渠道弄到盐,但是也不会太多,加上他的官阶也不算太低,这时候贿赂方永谭就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对于梁奕来说,并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怀疑。
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以说只要是得到了梁奕信任的人,基本上不会再有任何的怀疑,除非是后面做的事情让梁奕不得不调查,真到了那种份上,距离分道扬镳也就非常近了。
知府衙门里面的官员目前没有发现可疑的,至于监察衙门里面其实梁奕根本就没有怀疑过。
因为陆舒说过,很多事情都是在知府衙门商议的,并且监察衙门的官员很少有参与,一些商议的结果根本就不知道,又怎么可能散播出去。
并且商会本来就有贿赂官员和将领的行为,明知道监察衙门是做什么的,若是还这样做是很容易暴漏的,除非是有十足的把握贿赂的官员不会泄露消息,但是这些官员到这里来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就算要彻底的了解都要花费一些时间。
随后陆舒开口道“回大人话,这是目前下官所知道的两个衙门所有官员的信息,至于将领的一些情况,因为没有打听消息的渠道,所以了解的并不是很多,顺天府的散兵将士由于大人之前没有在,加上顺天府和兴元府现在都没有总督一职,所以顺天府的散兵将士暂时是下官在管理,根据调查也没有发现太多的异常情况。”
梁奕微微点头,别说是陆舒没有任何的办法去军中调查,就算是梁奕也只是拥有调动的权力而已,想要主动出兵必须要有两枚虎符在才可以,当然若是有敌来犯的时候还是可以调动的,所以想要调查军中将领这件事情并不是很容易。
不管是南齐朝,还是西凉朝,又或者是其他的国家,军队都是其根本所在,若是当初的南齐朝没有将士们的顽强抵抗,现在被占据和割让城池的就不一定会是东汉朝,若是没有将士们出征打仗,或许就不会是西凉朝丢失顺天府和兴元府大部分的土地,所以说每一任的皇帝对大军都是非常的看重,自然也包括现在的董高逸,可以说能够让梁奕调动驻守在顺天府和兴元府的将士已经是不可思议的存在,至于调查军中是否有贪墨的事情就不是他该管的。
当然,不是代表军队里面的将领就不受到任何的约束。
朝廷的监察院分为左院和右院,若是让提起左院的话,无论是都城的官员,还是地方官府的官员都是谈声变色的,特别是那些心里有鬼,做过违反律法的官员是最担心的,因为只要监察左院的官员查案,那么就必定会有官员被弹劾然后抓起来审问的,而一旦被抓起来的官员最后都是抗不住招供的,惩罚自然是极其的严重。
若是提及右院的话,官员们就要担心许多,毕竟和他们并没有多少的关系,也不会有过多的接触,就算是惹恼了这里的官员也不会有任何的麻烦。
因为右院只要查处和针对的就是军中的将领,无论是上到正一品的大将军,还是九品的小将领,右院都是有监察的权力,虽然对上将军等将领的影响和威胁比较小,但制造一些麻烦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就算是现在顺天府的将领出现了问题,也必须要监察右院的人过来才行,并且真的到了要调查的地步,肯定是需要请示董高逸的,若是得到了允许,右院才会派人前来,若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此事自然只能够作罢,不过以董高逸的脾气,是肯定不会拒绝的。
像是现在的监察衙门其实就只是隶属于监察左院,所属的权力就只是可以调查各地官府的官员而已,不过对于散兵将士的指挥使这些还是有监察的权力。
并且为了防止两院的人互相勾结和栽赃陷害,左院的人监察军中将领不得不会受到赏赐,反而会遭到惩罚,反之,若是右院的人监察所有的文官,同时是会遭到惩罚的,一般来说,两院都是不会互相干涉的。
这也是为了陆舒没有调查的原因,除非了给了他这个权力,不然是绝对不会碰的。
奕王
第五百九十八章 怒火丛生
先前的一些消息虽然让人有些不解和生气,但是对于梁奕来说都还在控制和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现在听到军队的问题时再也不能够保持淡定,心里顿时有一股怒火存在无处释放。
陆舒看出了他非常的生气,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赶紧接过话说道:“梁大人,这一开始只是下官们的猜测,不代表就一定出现了问题,还有可能是不小心某位官员泄漏出去的,甚至还有可能是商会派人在衙门周围随时监听这些消息,才散播出去的。”
“但是从此事过后,我们衙门和商会之间的关系已经恶化到了极点,没有再挽回或者是改变的可能,所以经过商议后就决定后面也不用再继续和商会客气下去,只要抓住把柄就立刻动手,不给任何喘息的机会,同时衙门准备通过其他方面的事情来改变原西凉百姓的看法,说到底商会无非就是有百姓们的支持而已,所以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大部分的百姓看法有些改变,但是想要彻底的解决商会这个隐患还是没有办法,因为根据我们后续的调查来看,无论是军队里面还是两个衙门里面都是有商会的人,他们都是我南齐朝的将士和官员,唯一的可能就是被金银财宝给收买了,并且被收买的人官职都不低。”
“在这样的局面下,很多事情不能够及时的传达出去并且执行,只要消息一传出来恐怕商会才是第一个得知的,那么任何的做法都变得毫无意义,以至于就是现在这个局面。”
现在这个局面梁奕也有看见,但不得不说的是,外面有商会一直在盯着,衙门和大军里面还有一些被收买的人在监视,所有的决定商会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而官府想要知道商会的一切则是难上加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府永远都是弱势和吃亏的一方,又怎么可能成功。
现在之所以梁奕会生气,还是因为大军的问题,要知道这支队伍乃是当初攻城的,今天能够驻扎在顺天府城,他们有着非常大的功劳,也正是因为这支队伍是出征的,所以才会将他们调到这里来驻守,算是另外的一种认可,加上对这里的情况相对要熟悉一些,否则是不会这样做的。
其实这里面也有梁奕的要求和争取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