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按照有些大臣和将领们的想法就是,顺天府和兴元府的局势都还不是很稳定,而且百姓们肯定是有抵触情绪的,这些本来就是当初上战场的将士,若是消息传播出去影响不好,还是和驻守在东汉交界处的将士来驻守,让这些将士去东汉朝交界处驻守。

    不过最后还是梁奕提出了一些有利的地方,董高逸在思考过后肯定还是同意了此事。

    只是没有想到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发生了这么严重的问题,不过梁奕也知道此事肯定需要调查之后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毕竟当初出征的足足有几十万人,并不是所有出征的将士都驻扎在这里的。

    按照南齐朝的规定,正规军一直都只有八支队伍,每支队伍固定的就是八十万人,若是人数不够的时候都是要补齐的,在那一战过后每一支队伍都是有重新扩充的,总之这八支队伍每支的人数肯定都在十万人左右,可以少一点,但绝对不会超出一个人的,所以说被收买的将领不一定就是之前出征过的,所以需要一点儿时间来调查。

    “陆舒,驻扎在顺天府的将士和将领中肯定是有问题的,不过这一年来根据你们的调查可有发现,或者是有线索能够确定具体的人”

    陆舒略作思考过后开口道:“回大人话,根据这几个月的调查和监视,我们发现被收买的将士和将领并不是很多,不过因为这些人都非常的小心,调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将领人数在四人,最高的是一名千夫长,发现的将士人数在二十一人,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这二十五人目前都没有动,怕的就是让其他的人察觉,现在本来就不容易,若是有了察觉恐怕更加的不容易。”

    “在知道这些人的身份过后,下官也让人秘密的去查过他们的身份,发现这些人似乎是后面补进来的,原先并不是大军的人,最清楚的是这名千夫长,一年前还是指挥使,现在到这里变成了千夫长。”

    梁奕点了点头,这和他猜测的一模一样,因为八支队伍中每支队伍的人数都是差不多的,在出现空缺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散兵将士里面挑选能力不错的将士和将领到大军中来,那么这名千夫长就是这么进来的。

    今年年初的时候,对驻守在两府的将士重新的进行了调整,平定军全部驻扎在顺天府内,而泾阳军全部驻扎在兴元府内,而平定军在那一战的将士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将领也是空缺的非常严重,是不得已才从地方官府调的将领过来。

    目前的平定军是属于田哲将军在率领,而田哲对大军里面的贪墨问题是非常看重的,可以说只要发现的话绝对不会姑息的,一定会遭到最严厉的惩罚,所以只要是田哲率领的大军基本上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然而这些新调进来的将领对田哲自然不是很熟悉,所以不知道他立下的规矩,加上现在的田哲在都城内,而且是紧急调过来的,恐怕一直没有时间来肃查这件事情,才发生了将领直接被商会收买的事情出现。

    当然此事和田哲上将军的关系并不大,因此不会遭到任何的牵连,只不过这终究是他麾下的将士,出了问题还需要他来解决才行。

    现在的平定军的确梁奕可以调动,实际上没有任何的兵权,而代表兵权象征的虎符现在是在董高逸和田哲手里各一半,需要的时候合在一起才可以,所以还是需要田哲来解决这事的。

    对于这样的行为肯定是要严惩的,因为这只是暂时的发现,还有一些没有发现的,又短时间内无法查明的,可以当做是给他们一个警告。




第五百九十九章 值得信任的
    “如此说来,今日在顺天府城外的那几名将士也都是有问题的,尽管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情况,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商会已经注意到本官了,这是第一次来知道的人不多,看来此人的身份的确不简单,想要调查清楚就要花费一些时间了。”

    一直到现在,梁奕才算是真正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顺便弄清楚了此事的本质是什么。

    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宋城商会因为对官府不满,所以才想尽一切办法捣乱和阻止,加上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拥护才变得如此的嚣张,和雷州的所发生过的事情就是差不多的。

    先前就猜测过真的是这样的局面,那么解决起来就是非常容易的。

    西凉朝的兴元府知府担心的是雷州因为商人们的捣乱而引发大规模的慌乱,从而让他可能会丢掉乌纱帽,最后还是朝廷下令事情才得以解决。

    在梁奕这里想要用这个办法肯定是行不通的。

    现在邓河虽然还是主要留在了同福客栈内,但是生意却是已经做到了西州和附近的几座州城里,俨然已经是应天府内最富有的几名商人,加上还有和江南府孙家之间的合作,可以说实力也是非常强悍的。

    一旦顺天府的商人罢工,或者是不出售任何的东西,完全可以让邓河前来接手这里的事情,那么生意会做的更大,反而带来了好处,就算是邓河一个人不行,还有江南府的孙家,两者联合在一起,吞下整个顺天府还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其他的慢慢发展一样可以消除这个影响。

    再有就是南齐朝内的商人可不会只有他们,梁奕认识的商人里面同样不只是邓河和孙家,商人们得知顺天府的事情后,指不定有多么的高兴,所以雷州那样的计划完全是没有左右的。

    只不过随着对此事深入的了解之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的简单,若是不解决的话对顺天府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会让朝廷觉得顺天府官员的能力不行。

    在皇帝面前有不好的印象肯定会被一直记住的,主要提及起来就失去了机会,反而有好的印象也会被一直记住的,只是两者的差距不是随便可以缩小的,恐怕有时候一生都做不到改变。

    现在梁奕听到的顺天府一共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宋城商会仗着有顺天府的百姓们拥护,和一呼百应就公然的和官府作对,公然和朝廷作对,这是肯定不允许存在的事情,是必须要解决的,一直这样下去只会增长商人们的嚣张气焰,在没有彻底的约束下,恐怕做出来的事情会更加的荒唐。

    和南齐朝公然作对的非常多,最开始的是有东汉朝,以及现在的西凉朝,都是挑衅在先,最后的结果却是战败丢失了城池,还不得不割让城池和赔款才签订了和约,不然的话后果会更加的惨。

    强大的东汉朝和西凉朝,是两个国家,最后的结局都是这样,更何况宋城商会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商会而已,商会里面也不过都是一群商人罢了,就算有付家的人在又如何,这里是南齐朝的顺天府,不再是西凉朝的顺天府,不管是谁只要敢这样做,都绝对不会放过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官商勾结和南齐官员贪墨的事情,现在宋城商会的商人和南齐朝的部分官员和将领暗中勾结在一起,想办法阻止官府发出的一切命令,而且还提前泄露一些重要的消息给商会。

    同时两者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合作关系,而是商人暗中给这些官员和将领都送去了好东西,在这些金银财宝前面,有的人就守不住底线选择了接受,才变成如今这个模样的。

    不过想要彻底的解决好,还是要对现在的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毕竟刚才那些消息大部分都是无关紧要的。

    “陆舒,你再详细的说一说现在顺天府的情况。”

    “是。”

    陆舒想了想刚才说过的事情之后开口道:“启禀梁大人,根据下官的调查,衙门里面有几名官员是值得信任的,首先自然是盐政使方永谭方大人,接着就是提督学政许高朗许大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方大人本官自然是清楚的,你详细的说一说这个许高朗,虽然之前有了解,但是并没有实际性的接触过,有些事情还是要接触之后才能够清楚的。”

    “回大人话,这个许大人上任和下官上任的时间仅仅相隔一日的时间,初次接触的时候发现他不怎么好对付和相处,接触的几日时间后发现在为人处世和做事的时候都非常的狡猾,所以有些看不起,但是随着了解的更多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他装出来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提督学政虽然是从三品的官员,但这是到了顺天府之后的结果,他之前不过是学政的一名官员而已,因为学政只有在科考的时候才有用,这个时候就会有官员希望通过他来贿赂考试的结果,若是接受的话肯定是不行的,不接受的话就让其他的官员认为不近人情,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变得狡猾或者是装疯卖傻,而他就是前者。

    许高朗在官员们口中的口碑不好,但是在一些科考考生的眼里却是非常好的一个人,尽管有些不近人情,但真正做事的时候让人挑不出毛病,这几个月调查过后也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有时候也会提出很好的建议,是值得信任的。

    “另外一个值得信任的就是监察副使魏振魏大人,他之所以回到顺天府来任监察副使,据了解到是因为在水宁府为官的时候太过于正直,只要发现有官员有问题都会上书弹劾的,每月的次数不少于十次的,大概是有些官员觉得他太麻烦就赶到顺天府来了。”

    “水宁府乃是我南齐最繁华的地方,然而魏大人的住所居然只是一个拥有三个房间的小院子,里面是十分的破旧,和普通老百姓家中是差不多的存在,并且在水宁府百姓们眼里也是好官,不过为了安全下官还是调查过,也发现没有任何的问题,现在魏大人在顺天府居住的地方也很破旧。”



第六百章 不在考虑范围内
    闻言,梁奕点了点头,对于魏振这个人,在都城的时候就有听到过这个名字。

    听到这个名字也是无意之中的事情,去年回来之后就一直过得是比较正常的生活,一次早朝结束之后就被董高逸叫了过去有事情要商议。

    在进殿的时候就听到魏振这个名字,看上去当时皇帝是非常的苦恼,但是言语里面并没有生气的意思,只是抱怨了一声而已。

    随后才知道原来是水宁府一名监察副使一次性上奏五本折子,里面所说的消息都是一样的,就是发现有官员贪墨和玩忽职守要弹劾,并且附带了很多的证据和要说的话。

    若是五本奏折都是一个人的话,或许是真的发现了什么事情才这么的执着,然而他上奏的折子,五本都是五名不同的官员,从知州到下面的知县都有,反正说的还非常的清楚。

    经过简单的了解之后才知道此人上奏的所有折子基本上都是弹劾官员的,最开始的时候董高逸还会让监察院派人去严查,毕竟是监察副使递上来的折子,关注的话自然就是严重的,不关注就随手丢在一旁了。

    不得不说根据他提供的证据,前去调查了之后,至少有一半的情况都是属实的,这些官员自然是一个都没有放过,然而还有一半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虽然查办了这么多的官员,但是有这么假的消息也是让监察院的人十分恼火,认为他一个监察副使这样做是不符合规矩的,将事情上报给董高逸之后,便下令之后他递上来的奏折必须要严格看过之后再决定是否调查,只要有问题的都驳回去。

    像是这样的官员对于金银财宝看的很淡,而威胁他们的事情基本上也不存在,信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陆舒,这个魏振本官之前有听过,算是值得信任的人,可以多接触一下,正好他也是监察副使,本身就有权力查办这样的事情,只不过他的性格有些急躁,可以接触但不能够透漏的太多,以免泄露太多重要的消息。”

    “是,下官明白。”

    接着陆舒再次说道:“现在的监察衙门只有监察使萧经卫和监察副使魏振,至于另外一名监察副使目前还是空缺的,朝廷暂时没有要派人过来的意思,应该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顺天府一些重要的官员,梁奕在顺天府城外和衙门门口的时候都见过了,对萧经卫还是有些影响的,从第一眼的感觉来看此人应该是有一些能力的,能够很好的将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不是好纠缠的人,不过不可能仅靠着第一印象就定下结论,这是不理智的行为。

    “陆舒,这个萧经卫的情况如何,本官刚才观察他有些看不透,根据本官拿到的情况来看,他在江南府监察副使任上三年时间,据说是去年配合孙家查办了一起江南府近三十年来的一件大案,这才得益于到顺天府来做监察使,虽然本官和孙家的关系不错,但是这么远没有必要询问关于他的消息,你和他接触了这么久,应该以是有些了解的。”

    “回大人话,这个萧经卫之前在江南府官居从三品的监察副使,来顺天府上任的时候已经是去年的八月份,主要是因为那件案子还有一些后续的事情要处理,也是彻底的解决之后再过来的,下官知道到顺天府上任是有重任的,所以对府衙的官员都有一些了解,从他的为官经历来看应该是属于刚正不阿的,其实这些年的经历和下官也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闻言,梁奕笑道:“哦详细说一说。”

    陆舒点了点头道:“萧经卫的年龄仅仅比下官大一岁而已,并且我们二人都是同一年的进士,但因为下官是二甲进士,在翰林院待了两年之后就去水宁府的汴州做了知县,而他是同进士出身,虽然同样是做了知县,然而他去的县是江南府最小且最穷的县,就这样下官在水宁府历任知县,州同知,知州,监察副使,萧经卫则是在知县任上待了足足七年时间,最后还是得到了当时江南知府的赏识这才得以升官。”

    “五年前,下官从水宁府监察副使升任至大梁府监察使的时候已经满了四十六岁,从考中进士的三十三岁算着已经有足足十三年的时间,这个时候的萧经卫也已经是四十七岁,方才刚刚升任从三品的监察副使,若不是当初那位知府的话恐怕现在能够做到知州已经是不容易的,而这一次还是因为查办了这么大的案子才得以升官的,否则顺天府监察使肯定是另有其人的。”

    “下官估摸着朝廷这样做也是看重了他查办案子时候的能力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顺天府刚刚从西凉朝的手中占领,肯定还有许多事情需要解决的,所以从经历来看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因为江南知府一直都是孙家的人,能够得到其器重应该还是有保证的,只不过现在下官不敢断然是否信任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月来在顺天府做的一些事情非都是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就算调查了也没有太大的结果,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无非确定是否有和宋城商会的商人们有勾结的情况。”

    不是陆舒的能力不行调查不到具体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萧经卫再怎么说,也是顺天府正三品的监察副使,就算是知府产生了怀疑也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才可以,总不可能随便就下一个决定,来决定他有没有和其他的官员同流合污,做出同样的选择。

    并且今日还是在和梁奕汇报此事,说出的任何话都是可能产生巨大影响的,所以宁愿说实话,都不愿意随便说一个判断和决定。

    听完对萧经卫的分析,梁奕想了想之后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在没有具体的结论前就先不要打草惊蛇,不管这个萧经卫是否有问题,暂时都不在考虑的范围内,不过该调查的本官还是会想办法的,毕竟他身为顺天府的监察使,日后在查办官员的时候也有很大的作用。”

    “是,下官明白。”



第六百零一章 没有办法调查
    真要解决此事,梁奕还是认为有萧经卫这个监察使在更方便一点。

    商会的问题自然不需要他任何的帮助,这是属于知府衙门的事情,但是那些收取了商会贿赂金银财宝的官员和将领就该是监察衙门的事情了,否则的话是完全可以不用分开的。

    梁奕作为顺元总督虽然说也是可以让监察衙门必须要严肃认真的处理,但肯定不如让监察使来更合适,若是事事都让总督来插手处理的话,监察使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和董高逸的想法背道而驰。

    而且当初在设立顺元总督的时候就说明了,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总督是不能够随便插手两个衙门的任何事情。

    设立总督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护两府的稳定,能够更好的让朝廷知道目前两府的具体情况,这些事情都来插手是不现实的,所以说还是希望让监察衙门去做这件事情。

    非常重大的事情肯定还是需要梁奕来解决的,而查办贪官污吏正是监察衙门的事情,职责范围之内自然就不属于重大的事情,当然,若是查出来的问题太严重或者是涉及到的官员和将领太多监察衙门就不一定能够承担的。

    现在,对于顺天府的主要官员,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首先陆舒肯定是值得信任的,能够坐在这里说这么多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而且梁奕也认为他在大梁府的一切表现都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毕竟当初在大梁府的调查可是严重的太多了。
1...152153154155156...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