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此事很明显的出乎梁奕的预料了,若是真让他去东吴国解决此事的话肯定不麻烦,只不过解决付家就要延后了,不仅仅是完成不了约定,最主要的问题是那三人都被他送到西凉朝去了,一旦出事的话后果可能会比较严重,所以是不情愿的。
元于看着他点了点头道“没错,陛下的确有这个意思,因为在陛下眼里此事你去是比较合适的,我自然知道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向陛下推荐过自己,但是没有答应还要思考,可能还是比较中意你的,所以今日叫你来第一自然是叙旧,第二便是告诉你这事,如果真的有事情要处理的话,还是去和陛下说一说,免得到时候直接定下来,更改的机会都没有。”
出于对梁奕的了解,元于觉得有必要专门说这些给他提醒。
从表面上来看,帮助西凉朝的四王爷,让他成为西凉的太子是做的一件对南齐有利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位王爷痛快的答应下来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梁奕这个名字在西凉朝的官员们眼里是非常痛恨的存在,想要和四王爷合作的话势必会接触身边的官员,在这样的局面下还可以做到这样或许有其他的原因,猜到这些后再结合此事所以才会在今日说这些。
“多谢元将军了,其实的确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解决,尽管去东吴国不会对此事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一旦失败的话后果就严重了,可以的话肯定要自己去做更加的保险。”
商议结束后,两人说了会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很快就是黄昏时分。
两人许久没有见面,自然是少不了一顿酒的,所以在将刘雨也接过来之后才开始用餐。
第二日一早,梁奕起身前往宫中参加朝会,在去的路上他决定事后一定要找董高逸说清楚才行,否则就像是元于所说的一样,决定了之后再想要更改基本上不可能了。
朝会无非就是今日南齐朝的一些事情而已,根据大臣们的汇报都没有太大的事情发生,至于东吴国一事因为还没有调查的结果,所以并没有在朝堂上提出来商议。
当然梁奕的汇报自然是少不了的,昨日是和董高逸单独汇报的,今日同样也要让大臣们知道两府的近况,不过一些重要的消息就没有说的太清楚了,免得传出去了,在得知两府目前的局势趋于平静的时候都放心了不少,就担心出现问题。
随后当他们知道准备扶持西凉朝的四王爷成为太子的时候,大臣们是非常吃惊的,除了几个已经知道的外其余人都还不知道,也是董高逸要求的保密,对于此事大臣们意见一致的是同意,毕竟这对南齐朝来说只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同时大臣们还一块儿举荐让梁奕去接触这事,毕竟从一开始就是他再做,若是换人奕王中二萌01手机访问aapbook4031624536859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奕王,微信,聊人生,寻知己
第六百六十九章 加封
当梁奕加封兵部尚书衔的时候,在场的官员们不觉得有任何的不对劲,这本来就是应该得到的赏赐。https:
如果不是用这么强硬的手段解决两府的问题,恐怕现在都存在着。
现在的两府不但局势有所稳定,就连百姓们的归属感都已经出现了,并且西凉朝遗留下来的影响力已经完全消失,对南齐是非常有利的。
“诸位大人,圣旨都已经宣读了,另外还要从一趟顺天府,就不在这里多留了。”
随后张启钟和其它几名官员将李公公一行人送走,梁奕自然可以不用这么做,便留在了府上。
这些人回来之后,张启钟首先开口道“下官恭喜梁大人。”其余人纷纷恭喜道贺。
可以说从现在起,梁奕的身份和地位再一次提高了。
一般来说一个官员身兼数职是非常正常的时间事情,但是大部分都是内臣,像是各府州县的官员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就算有也是临时的罢了,时间不会太长,有新的官员接任后就会让出来。
这种加封的一般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像梁奕这样的虚职,空有尚书的名头但没有尚书任何一项权力,像这样的除非是革职查办,否则的话这个名头会一直保存到告老还乡的哪一天。
第二种加封就是官位的空缺,不得不加封,并且空缺的这个官职短时间内不会有官员补上,这时候肯定需要有人顶替的,是拥有实际权力的,和第一种有着截然不同的局面。
在南齐朝建立的初期,因为官员比较稀缺,有能力的,值得信任的并不是很多,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第二种的情况,以现在的情况来说基本上都是第一种,很少再有后面这种情况了,毕竟身兼数职不仅需要一定的能力,还必须是非常信任的,不然的话很容易出现结党羽的情况。
兵部尚书本身是朝廷的正二品官位,加封大学士之后位列从一品。
而梁奕加封的尚书一职同样是正二品官位,虽然目前并不是大学士,但是他本身还是正二品的顺元总督,所以说也是位列从一品,和目前的六部尚书是一样的。
其实以梁奕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早就官居一品了,只不过董高逸还是有一些顾忌和其它的想法,所以一直没有这样做,自从东吴国一事过后才觉得之前的做法完全没有必要,这才下了圣旨让李公公赶来。
这对梁奕来说无疑于是非常有利的。
兵部尚书没有调动大军的权力,但是却有巡视大军的权力,意味着从此时开始大军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梁奕都是可以直接过问的,这一点在圣旨里面说的很清楚,也算是通过正常的手段解决了这个问题,前两天所顾忌的问题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诸位大人,何喜之有,以本官之见还是要尽快的解决西凉朝的问题才是。”
这一次梁奕被赏赐的理由和他们是一样的,不过还多了一样就是解决了东吴国的事情,如果不是那样周密的计划,东吴国是不愿意付出那样的代价的。
“大人所言极是。”
“行了,还是说一说年前吩咐你做的事情如何了。”
“是,大人。”
年前让他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和栗栋进行接触,并且要派人监视西凉朝的一举一动,有任何的问题都要及时的调查还要有结果,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立刻通知梁奕来处理,这半年来都没有接到任何的消息。
原本想的是让汪厉去和栗栋接触的,但是想了想放弃了这个决定,最后还是让他和何余二人秘密去了西凉朝,负责在三人身边负责保护,当然是没有暴露的,不想让他们三人知道,不然的话就算没有出现问题也会有很大的心里压力,毕竟没有危险又为何派人来保护,这不符合常理。
所以从张启钟这里得到的消息大部分都是关于栗栋的,想要知道三人的情况如何只有去找汪厉和何余才能够了解清楚。
两个月后,兴元府边境的小镇里,梁奕和栗栋时隔接近一年再次见面。
一见面,栗栋就开口笑道“还是要恭喜梁大人高升,在这个年级的时候我不过是一个从三品的将领而已,还是差点儿丢了两条命的情况下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后才得到的赏赐,而梁大人已经是顺元总督,挂兵部尚书衔,实在是不能够为之相比的啊。”
“栗将军客气了,不知这段时间朝廷情况如何。”
说正事的时候栗栋收起了笑容,变得十分严肃摇了摇头道“从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
“此话怎讲我从张大人哪儿得知,在离开之后三王爷就因为一个决定的错误,给朝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导致他很长时间都没有缓过来,也是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按理说你们可以趁着这次机会崛起的,这样也能够从其他方面削弱他的实力。”
“梁大人你是不知道,其实就算是你这次你找我,我也要上门拜访的,的确趁着那次机会我们崛起了不少,让三王爷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默认了这样的行为,其实他这样做只不过是想要看看我们的反映而已,那件事的确给他带来了一些压力,不过很快就缓过来了,之前的一切不过是伪装而已,等我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不仅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反而还有些理亏,以至于计划再一次的延后搁浅。”
“哦还有这等事情。”
接下来的时间等梁奕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后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这也怪不得这位三王爷,而是他们看到了机会之后就喜出望外,以至于小小的问题没有发现最后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对此梁奕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梁大人,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做。”
“栗将军请放心吧,虽然这次你们吃苦了,但是他也没有占到任何的好处,想必这些在韩冲哪里也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接下来最主要的还是要盯着付家才行,只有让他乱了方寸才有趁虚而入的机会,不然的话照这样子下去对我们非常不利。”
奕王
奕王
第六百七十章 万州的局面
相隔数月再次见到三人的时候,从他们的脸色和神情就可以看出来,这几个月来做的事情并不轻松,充满了憔悴。手机端https:
“这段时间幸苦你们了。”
“大人何出此言,我们不觉得有多幸苦,只是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最开始的事情会比较忙一些,逐渐的问题就会减少的,这个过程不会持续太久,现在在珲州的生意还不能够和付家硬碰硬,不过相信再有半年的时间应该就可以动手了。”
说话的是孙元浩,自从到了这里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一开始的这段时间每天的事情基本上都在和邓河二人亲力亲为,发现的问题也是立马就解决,不会拖到第二日的时间,除非是事情非常的严重才不能马上解决,但事后肯定是不会留着的。
其实他作为孙家的家主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这几个月孙家都是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共同把持着,为的就是避免太过于集中而导致问题的出现,好在一直没有太大的事情出现,这才让孙元浩能够安心的留在这里。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和梁奕搞好关系,今日的孙家不同往日,之所以是今日这个模样和梁奕是脱不了干系的。
接着刘于也开口道“大人,万州的情况稍微要好一些,因为有顺安知府的名头在,基本上不会有不长眼的东西把注意打到商会的头上来,就算有也是实力不强或者是不知道内情的人,这些商会自己就可以收拾,若是有商会不能够解决的都会由知府出面解决,总之这几个月进展的非常顺利,不久前商会已经在开始接触付家的生意,按照目前的形势我准备下个月就直接动手了,拖得太久容易引起付家的注意和防备,到时候不能出其不意,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这一点梁奕早有预料。
先不说顺安知府是不是真心帮助,就算是其他的因素结合起来,万州的情况都会比珲州的情况要好一些,毕竟万州有后盾在支撑,同时面对的不是付家最重要的生意,在珲州没有后盾不说,要面对的也是付家最看重的生意,自然是更困难一些的。
至于顺安知府的想法目前梁奕还没有猜透,根据前几日和栗栋的交谈来看,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的确要比想象中更好,按理说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只是梁奕总觉得其中有些问题,不知道是他自己疑神疑鬼,还是说有没有发现的地方。
“行了,你们二人还是具体说一说情况如何,不久前本官和栗栋将军见过面,从他那里得到了一条消息,现在的三王爷占据的优势变得更大了,留的时间恐怕已经不足一年了,意味着留给我们的时间同样不多了,不出意外的话计划肯定是要更改的,至于如何更改还需要结合当前的情况来决定才行。”
“是。”三人同时回答道。
接着孙元浩和刘于二人对视一眼后,后者开口道“还是由我先来说一说万州目前的情况。”
“一开始凭借着顺安知府的名头没有遇到任何的麻烦,无论是付家还是其他的商人都客气有加,在三家店铺同时开业的当日,都派人送来了贺礼,甚至有的商人还亲自到场祝贺,当然按照梁大人的意思,借势就要借到底所以当日请来了顺安知府,万州知州一行人打消了这些人的其他想法,后面的时间内的确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
“商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除了一开始开的三家商铺外,后面又增加了两家商铺,可以说已经和付家的实力是相当的,这个时候我就准备开始打压付家的生意,于是要在付家生意最好的店铺旁边开一家同样的店,而付家得知后便登门拜访希望放弃这个决定,当时就直接拒绝了说是无论如何都要开下去。”
“后面付家看见是要来真的就着急了,在店铺开业之后三番五次的来找麻烦,还从其他方面打压店铺,这个时候便找到了万州的知州希望他能够帮助,按理说是不会有问题的,然而还没有见到他就直接拒绝了,后面就算是找到了那位知府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时候我就产生了怀疑,不过很快就知道他的确是看中了商会,在那种情况下不得已只能够选择答应,有了官府出手付家自然只有放弃,照这样子发展下去不出半年付家绝对会失败的。”
闻言,梁奕微微点头。
“看来我猜测的没错,这个知府和栗栋之间的关系应该并非看上去那样坚固,只不过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而已,估计这个知府也不清楚我们之间的身份如何所以才会这样做,看来当初让你们一分为二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大人,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要把此事告诉栗栋吗”刘于询问道。
梁奕摆了摆手“没有必要,就算是栗栋知道了又如何,到了这个地步肯定不会放弃的,最多就是两人去谈判然后拿出一个合适的结果而已,对我们来说不会有任何的好处,所以刘于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按照知府的去做便是。”
“是。”
可以说西凉朝的那位四王爷还有栗栋一行人已经没有退路可以走了,自从上次那事发生过后他们和三王爷之间的关系就恶化到了极点,无论最后是三人中谁成为了太子,剩下的两人都别想再有安稳的日子。
若是运气好或者是不忍心的,可能就是将其监视起来保证不会再有翻身的机会,这种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反正日后该有的待遇还会有,只不过被限制了一部分自由而已,不过还是比寻常百姓更好一些。
若是运气不好的话,就会直接用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或者是理由发配到非常偏僻的地方去,基本上到了这些地方之后再想要翻身就犹如登天一样,是不可能再完成。
最差的结果连性命都可能都保不住,毕竟这是为了太子之位,彻底的解决办法只有斩草除根,这样的事情在帝王家是非常寻常的事情。
结合这些来看,梁奕觉得没有通知的必要,就算知道了又如何,难道还要让他放弃不成,显示是做不到的。
奕王
第六百七十一章 缓一缓
“孙元浩,邓河,你们二人在珲州的情况如何。”
梁奕的心里很清楚,珲州的情况应该和计划之中的进度是差不多的,就算有偏差也绝对是在计划之前的,绝对不会落后于计划的,这是对整个计划的自信同时也是对他们二人的自信。
“回梁大人话,浑州的情况和万州相比较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时我二人到了之后并没有直接开店铺,而是去了官府见了浑州知州,谈了大概一个多时辰最后花费了些许的代价取得了这名知州的同意和认可,随后我们开始对付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调查,发现这里的付家对想象中的更难对付一些。”
“原先的浑州属于兴元府,自从被我南齐攻占知州,浑州就属于山南府治理,根据我们的了解,浑州知州和付家关系不错,并且在山南府应该有那位三王爷的人,所以如果贸然出手的话恐怕会对我们不利,另外目前不清楚这位四王爷在山南府的人脉如何,如果比三王爷更牢固更厉害一些那么现在可以对付家出手了,如果各方面都不如三王爷的话,恐怕这个时间还需要延后。”
其实,早就可以对浑州的付家出手了,只不过有官府在背后撑腰,他们一时间也不敢打草惊蛇,不用想真要动手的时候肯定是向着付家的,到时候一旦被干涉的话会对整个计划都产生影响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