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这么迅速的签约其实也只有在梁奕这里才能够做到。

    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说,最开始是战败的一方派遣有话语权的使臣前往战胜的一方商议和约的详情,若是商议的结果双方都非常满意,那么战胜的一方皇帝会先在和约上盖国玺,接着派人和出使的使臣回去,使臣将和约拿回去之后,战败的一方在两份和约上盖国玺,最后将其中的一份送回去,并且双方约定好昭告天下的时间,在一切确定好之后,便按照约定的时间宣布此事。

    当然,双方一直都没有把条件谈好就会出现两种局面。

    第一种就是战败的国君亲自前往战胜国内面见皇上,两人面对面的谈判会更加的清楚一些,同时知道自己的底线在什么地方,这样的谈判好处就在于战败的一方愿意付出,而战胜的一方也愿意接受,只是花费的时间会更多一些。

    至于第二种则是谈判破裂,战胜国继续出兵攻打,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才会停止,不过在同意商量的这一刻开始就很少会再出现这样的局面。

    至于在粱奕这里,这些基本的流程仿佛不存在似的。

    他不仅可以进行谈判,还可以直接签订和约,甚至还可以直接替皇上做主,这无论是在西凉,东汉或者是北魏都不曾有这样的臣子,这也是为何会这么迅速的主要原因。

    签好之后,粱奕拱手笑道:“南齐使臣粱奕见过西凉王。”

    从这一刻开始西凉朝的身份和韩冲的身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西凉朝变成了西凉国,而韩冲则是从皇帝变成了君王,看起来变化不大,但实际上已经是低了一等,幸好这个消息短时间内不会传出去,否则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闻言,韩冲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回道:“梁大人无须多礼。”这一下他也算是进入了角色,虽然知道心里会不平衡,但是事实已经如此几乎不再有更改的可能,还不如欣然的选择接受。

    “粱奕,本王会按照约定的时间以西凉皇帝的名义最后一次昭告天下,至于为何要选择定在这样一个时间本王不明白,也不需要明白,不过在这之前,本王依然还是西凉的皇帝,这一点你应该明白的。”

    粱奕笑了笑,知道他的意思,点头道:“自然是明白的,陛下。”

    “哈哈哈,朕在上次回宫后就命令御膳房把之前的食材在准备一些,为的就是迎接今日的局面,所以今晚上无论如何你都要留下来,朕一定要好好的招待才是。”

    “如此甚好。”

    这样的临时约定两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都心知肚明,这也是粱奕最欣赏韩冲的一点,其实他的能力是有的,只可惜遇到了自己,否则按照原先的发展局面,今日最强盛的大概率是西凉朝。

    在粱奕未出现前,南齐朝的实力本来就是最弱的存在,北边的西凉和东边的东汉都压的喘不过气来,久而久之实力会衰减的更厉害,至于东汉朝虽然当时有卢不叙,但他终究只是一个人,而且能力都在战场上,头脑这方面还是有些欠缺。

    当时的北魏其实和南齐的环境差不多,这些年能够发展起来的原因就在于另外三国在频繁的爆发战事,这才有了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发展,只是这一切都被改变了。

    晚上的宴会虽然参与的人不多,但是都明白发生了什么,原先对粱奕恨之入骨的大臣们仿佛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一样,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止过,频繁的前来敬酒,目的不言而喻。

    只不过以粱奕的酒量想要醉很难,就算真的醉了也还有何余和汪历的存在,带他离开这里不是问题。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汪历这段时间打听到,整个西凉朝知道此事的大臣真的不多,而那些知道的大部分都是发自内心的赞同,这是粱奕愿意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酒过三巡后,韩冲主动开口让人带粱奕回去,这一场宴会也就到此结束。




第八百六十九章 离开
    十二月十五日,南齐朝廷再次传出董高逸病重的消息,大臣们以为是假消息,就像是之前一样,两次传出病重,第二天早上都正常上朝,看上去根本不像是身患重病的样子。

    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的时候,后面接连三日没有再上朝,这让消息的准确度一下子提升了很多。

    第四日,董高逸先后召见了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和左都御史,四人出来后带来了一个共同的消息,那就是皇帝真的病重了,而且看样子恐怕撑不了多久。

    最开始还以为是故意散播的消息,通过这四人之口说出来后,结果变得完全不同,顿时南齐朝廷上下大臣们的态度变得不一样起来。

    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禹王府,永王府和恒王府。

    这三个月来,董高逸将大部分事情都交给了恒王去办,这在所有人前来是要当做太子在培养,极大的可能就是储君,并且传言没有任何人出来否定,让另外两人非常的着急,也是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来阻止,效果不是特别的明显。

    现在病重的消息一传出来恒王想的是尽快确定自己的地位,只有圣旨册封他为太子后,才算是真正的名正言顺,另外两人的一切阴谋计划才会破碎,虽然现在传言很厉害,然而终究没有确定下来,还是会有变数的存在。

    至于禹王和永王两人更是急的团团转,若是三人在同一起跑线上或者是差距不大倒好说,然而这些传言没有一条对他们有利,加上如今病重的消息一出,估计很快就会定下太子的人选,到时候他们可就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最高兴的自然是哪些暗中做好准备的大臣,对于董高逸的一系列改革,他们提过很多次意见,结果每次都被不同的理由给拒绝或者是搪塞过去,利益受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了后面的时候他们知道只有董高逸和梁奕的组合结束了,才会有恢复到原先的机会。

    朝中大臣都知道,南齐朝能够有今日,自然是离不开梁奕的功劳,几次胜仗下来奠定了现在的模样。

    而梁奕能够有今日,和董高逸的鼎力支持分不开,只要是他提出来的意见或者是想法,几乎不存在被拒绝的情况,只要董高逸不在了,那么对梁奕的支持就会严重下降,机会自然就有了。

    一时间朝廷上下暗流涌动。

    十二月十七日,梁奕收到来自江陵城的绝密信件,送信的不是别人正是平绍,立刻明白这是元于传过来的消息,也只有让值得信任的人送才是最保险的。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告诉梁奕可以在来年的一月十五日宣布抓住了逃亡的贼子,不过此贼子在逃亡的过程中不幸跌落悬崖致死,只需要将尸体带回去即可。

    宣布后消息传回江陵城大概在二十日左右,这时候董高逸就会让梁奕回京述职,以此来逼迫暗中的人直接动手。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一系列安排,是故意给那些人看的,为的就是施展压力,否则一直让他们拖着不动手很容易滋生变故。

    而他们一旦得到消息要回宫的消息后,必定会紧张起来,这时候准备了这么久最好的选择就是在梁奕回来前动手,等到回到江陵城后他们该做的都已经做好了。

    实际上梁奕回江陵的时间是在一月十日左右,至于宣布这些事情让汪历或者是何余代为行之即可,要彻底的将这些人解决掉肯定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到时候会由梁奕在宫内,元于在宫外进行配合,将他们一网打净。

    “汪历。”

    “属下在。”

    “去一趟西凉皇宫,告诉韩冲就说我有事需要在五日后提前离开西凉,昭告天下一事让他按照约定的时间去做即可,若是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让韩冲通过你来联系我就行。”

    “是,属下明白。”

    梁奕不可能一直待在西凉朝境内,既然计划提前了,那他同样需要尽快的回去做好准备才行,毕竟董高逸病重的消息传出来后,这群人随时都可能会动手,一旦提前的话就容易导致计划的失败。

    韩冲在得到消息后,让栗栋跟着汪历一块儿来了客栈,对于梁奕的离开他倒不是很在意,这两三个月时间对于身份的转变已经彻底的接受下来,同时知道他在这里待得时间不会太久。

    栗栋进屋后很是恭敬的开口道:“梁大人,吾王得知你要离开的时候特地命令我来宴请,三日后吾王会在王宫内设宴款待,还请大人不要拒绝才是。”

    闻言,梁奕微微点头,他知道这是肯定会有的,当即笑道:“好,回去禀报西凉王,三日后我一定会准时的前来,就无需让马车到这里来接。”

    “是,那我就先告退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让人前来通知一声即可,或者是让汪历将消息带回来,让栗栋这个新上任的西凉大将军亲自跑一趟也是表达了自己的重视,殊不知梁奕对这些所谓的礼仪并不是很看重,既然已经是附属国,不会为了这么一点儿小事就生气或者是做出其他比较出格的举动来。

    三日后梁奕带着梁童准时赴宴。

    这两个月时间,除了每天好吃好喝的招待以外,梁奕还完成了对他的第二个承诺。

    用梁童的话来说,虽然这段时间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但依然还是有很多让人疑惑的地方,所以第二个要求就是希望梁奕告诉一些他的身份以及南齐朝的一些情况,更通俗一些就是希望能够给他说一些不一样的故事。

    这个要求同样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所以梁奕最后答应他花费三日的时间专门来讲解这些,同时还把他跟随以后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到这个时候梁童才真正的明白了为何对他这样做,不过在得知具体的情况表现的也比较平淡,这点还是令人很满意的。

    至于最后一个要求,梁童还没有想法,梁奕也倒是不必着急,不过还是给了他五年的期限,毕竟不可能一直等下去,等到他年龄更大的事情无止境的要求会比较麻烦,五年的时间他不过才十四岁的样子,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当晚赴宴结束后的第三日,梁奕带着梁童和汪历两人离开了平江府,而何余则留下充当传话的角色。



第八百七十四章 留任
    第三日,以梁奕的名义在兴元省的衙门对外宣称逃跑的小都统已经找到,在逃跑的时候不慎跌落悬崖而亡,尸体不久后会送回来。

    消息一出,一时间内议论纷纷。

    池州知州,上一任兴元省巡抚以及上一任的兴川总督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不仅没有抓住此人,甚至连其藏身之所都没有任何的消息,仿佛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混乱的找寻,最后的结果就是一无所获,还惹得皇上龙颜大怒。

    而梁奕一到这里,不出一个月就得到了此人的一些踪迹,甚至开始让衙门的官差前往指定的位置抓捕,甚至有两三次都差点儿成功,若不是此人太狡猾早就抓住了。

    三个月前有传言说官府已经找到了此贼子的踪迹,是逃亡了西凉朝境内,得知这个消息后,官府的人也想尽了办法潜入西凉朝进行追击。

    然而几个月过去没有任何的消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还是失败的时候,没想到传出来这个消息,抓捕的过程他们不清楚,但有一点很明白那就是影响了半年的事情终于得到了解决,再也不用担心此贼子的再次出现。

    实际上这几个月以来,不断的有人冒充这名小都统的名义去做一些违反律法的事情,然而没有一个是真正有能力的,通常犯案不到十日时间就被抓住了,如今这个消息传出来后想必冒充身份犯案的人也会大大的减少。

    而最在意此事的人还是那些商人,毕竟一开始遭殃的是官府,后面遭殃的就是他们,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是迎刃而解,最主要的是对梁奕越来越敬佩,连这样的人居然都毫无压力的给抓住了,虽然只剩下了一具尸体,但所有人关心的都只是结果,根本不在乎过程,只要此贼子不再行风作乱,其他的自然不会太在意。

    五日后这个消息就传回了江陵城。

    距离上次已经时隔半个月的早朝上。

    董高逸望着下面的大臣们,接着笑道“诸位爱卿,想必你们也都得到了这个消息,逃亡了半年之久的贼子于不久前在西凉朝境内坠崖而亡,至于尸体正在送回来的途中,像这种人是死不足惜,但是总比彻底逃跑要好得多。”

    “而今日朕要说的和此事有关,众所周知梁奕之所以会紧急前往兴元省上任就是因为要抓捕此人,如今此人身死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不过据消息很多人都希望他能够留在兴元省,毕竟其能力有目共睹,不过他对朕以及朝廷而言同样是重要的,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意思很明显。

    梁奕去兴元省是带着目的去的,是临危受命,现在问题已经彻底的解决自然是要回来的,不过都觉得以他的能力留在兴元省可以帮助发展,然而朝廷现在同样需要他。

    此话一出,各怀心思的大臣们立刻有了自己的想法。

    李大人首先站出来开口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梁大人如今应当继续留在兴元省内,按照我南齐的规矩,刚上任兴川总督以及兴元省巡抚不到一年时间,在没有犯错以及特别大的功名前都不适合再次的调任,如今刚把贼子抓住,梁大人的名声在兴元省正是最好的时候,此刻贸然的将其更换恐怕会引得反感,其二如今的兴元省表面发展的很好,实际上却是存在诸多的毛病,在微臣看来只有梁大人有这个能力扭转其出现的问题,若是换个人去不仅不能解决还会弄得更加的麻烦,这对我南齐来说是不利的。”

    他正是那日求见的人,话说的密不透风,先是用南齐朝历来的规矩诉说不利再次调任的理由以及弊端,然后再把梁奕捧着很高,接着指出兴元省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只能他留下来才能够更好的解决。

    两个理由从不同的方面来解决,但又都是有很大的道理。

    话音刚落,恒王也站出来开口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李大人所言极是,梁大人乃是我南齐之栋梁,是不可取代的,想当初顺天府以及兴元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他人都是束手无策,只有梁大人去了之后很快的就将其解决掉,这些能力其他大臣恐怕是追不上的,如今的兴元省毕竟是我南齐边疆地区,池州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即便是解决了,依然需要稳定民心,而梁大人则是最好的选择。”

    恒王现在还需要借助这些人背后的实力,所以才有人发表意见之后他立马站出来表示认同,自从参与国事后,他们的话语权相对比这些大臣更高一些,自然要第一时间表态,否则其他赞同调任回来的大臣找到让董高逸无法拒绝的理由事,他们就没有机会了,总之在计划开始前梁奕是不可能回到江陵城的。

    这下子永王自然是不愿意了。

    随着董高逸的身体越来越不行,有更多的传言说要立储为恒王,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必须要有强援来介入此事,想办法阻止立储的事情发生。

    唯一的选择就是梁奕,现在朝廷上下都知道梁奕对于董高逸多么的重要,如果他此刻站出来表明态度,那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情的结果。

    一旦梁奕都认为恒王是太子殿下最佳的人选,那么剩下的两人将没有丝毫的机会,至少董高逸还在的时候不可能会有变故,如果梁奕认为永王或者是禹王中的某一位更合适一些,那么恒王的地位就会变得岌岌可危。

    “启禀父皇,儿臣认为四弟所言有所欠缺,我南齐朝廷人才辈出,各个地方官府都存在有能力的人,梁大人对南齐朝廷而言非常重要,留在兴元省内只能称之为屈才,有能力都没有地方可以用,如今虽然南齐朝已经非常强大,但是依然有北魏这样的强敌,当务之急是尽快的增强国力,而不是单单的发展某一省的实力,这样甚至会造成拥兵自重的局面,在前朝大魏出现的局面绝对不能在我南齐上演。”

    永王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只有将问题上升到更高的高度,然后再找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否则抓住他们话里面的问题来反驳的话,根本没有胜算的几率。

    经过半刻钟的简单思考后,董高逸微微点头道“此事朕思来想去,觉得你们所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朕还是决定梁奕暂时留在兴元省内,等到彻底查出没有问题后再回来,此事就这么决定,下面商议一下近日各地出现的干旱问题。”
1...241242243244245...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