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守在大门的将士被全部杀死,随后关口的门被打开,南齐将士随即冲了进来。
当梁奕知道有人从一边逃走之后没有让人追上去,反正最后都是要回来的,而这时候东汉敌军攻打南疆城池也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占领河谷关后立刻有将领询问道:“梁都统,我军接下来是乘胜追击还是等待敌军的撤退。”
在不知道南疆国关口之前,梁奕的想法是在半道设下埋伏,打撤退的东汉敌军一个措手不及,那样势必会导致将士大规模的伤亡,现在了解关口之后他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只需要将关口守住,到时候东汉敌军撤退到此没有了退路,相当于是瓮中捉鳖,这样的战术固然好,但他需要根据全局来进行判断。
正在思考的时候,派去攻打平梁关的将领回来道:“报。”
“说。”
“梁都统,末将已经攻下平梁关,经过审问关内共有四百人整,最终杀死三百一十二人,俘虏六十九人,有十九人见情况不妙早已经逃跑,末将派人追出去没有结果。”
“逃跑的敌军不用搭理,正好让他们回去通风报信,留下两百人驻守在关口,其余人全部到这里来
第二百九十五章 半道阻击
“殷太子,梁奕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那就再拖延一个时辰,让将士们减少对城门的抵抗,一刻钟后放敌军将士进来,再拖延一刻钟之后就直接反击。”
这是田哲目前能够想到最好的办法,这也是唯一能够吸引敌军的办法,他们不知道的是梁奕哪有机会传消息回来,如果路上不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传消息回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田将军,若是敌军不上当该怎么做。”
“放心吧,这样的机会以冯彧的性格绝对不会放过的,你只管这样做就是。”
殷贯想了想,这应该是目前最好的办法,点头回道:“明白。”
果然,冯彧在收到即将攻破城门的消息放声大笑,他估摸着城内的将士应该在十五万人左右,经过这十来日的消耗早就挡不住了,现在攻破城门是应该的,随即下达停止撤退的命令,换成全军出击的命令,亲自率领着将士上阵。
二人见东汉敌军上当面露笑意,如果能够将冯彧或者是蒋博放进来,到时候来个瓮中捉鳖这对东汉的将士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就要看敌军会不会上钩,总不能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殷贯去引诱,他作为南疆国的太子应该是东汉的目标之一,要是田哲去,直接会露馅。
不过还是小瞧了二人的谨慎,眼见着东汉敌军进城的越来越多,田哲觉得没有必要继续拖延下去,下令开始反击。
面对城内突然出现的大军,两人都愣住了,好在冯彧及时的反应过来,清楚的明白是中了埋伏,这一切都是故意给他们看得,立马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东汉将士好歹也是训练有素,一边撤退一边迎击南疆和南齐的军队。
在后撤的过程中,冯彧很快就清楚突然出现的大军是谁,毕竟南齐驻扎在白果县一事闹得人尽皆知,除了南齐朝不会再有援军的,一想到有二十万的援军,他觉得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下令直接撤回河谷关,到了那里或许还能够坚持一段时间,撑到援军的到来。
蒋博和他想的一模一样,随后他率领着五千将士阻击追兵,给其余的将士充足的撤退时间,冯彧没有犹豫随后撤退,田哲见此自然不会如他所愿,亲自率领五万将士绕过这五千将士追了上去,而殷贯则率领剩下的将士清理前面的障碍。
梁奕刚率领将士进入埋伏的地方,探子就急匆匆的前来。
“报。”
“何事。”
“启禀都统,敌军正朝着这边而来,大概还有六里。”
“继续监视。”
“是。”
梁奕没想到敌军的撤退会这般的迅速,幸好尽早的将河谷关打下来,如果拖延到现在,那么东汉的将士撤回到河谷关就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再想做到这样就是难上加难,甚至要付出更多和惨重的代价。
很快,东汉的残兵败将就出现在视野之中,因为有五千将士在后面拖延时间,冯彧的命令就是尽快撤回河谷关,根本没有想到半道上会有埋伏,同时他知道五千人根本挡不住太久。
快要进入埋伏圈的时候,留下来阻拦的东汉将士也在蒋博的率领下赶来,
第二百九十六章 交战
一进入设埋的位置,梁奕毫不犹豫下令道:“动手。”
话音刚落早已经准备好的简易陷进在将士们的控制下,敌军将士不断的中招,短时间内哀嚎声不断在响起,当然仅凭这点儿陷进的用处不大,真正的目的就是让敌军造成一定的恐慌,就在这时埋伏的大军冲杀了出去不给一丝喘气的机会。
这一次梁奕没有冒险率军杀敌,现在的敌军士气上并没有太多的打击,兔子急了都会咬人,更何况这些面对死亡的将士,这段时间的消耗过后东汉大军还剩下八万多将士,而梁奕这边只有一万来人,真正的拼杀起来就算后面有援军,伤亡也会极其的严重,这一点是梁奕需要避免的。
庞鑫,郭泰,何余等人就没有这样的顾忌,他们的实力要在普通的敌军将士之上,周围又有南齐将士的保护,在安全有保证的情况下便是少了一些后顾之忧,特别是庞鑫,在这方面的能力他绝对是最厉害的存在,短短一刻钟时间内就杀进了敌军阵营之中,跟着他一起杀进去的还有二十多名将士,纷纷围在他身边,半步不离其左右。
南齐军队中想要升官发财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梁奕这样,直接被皇上给赏识,他们靠的最多的还是在战场上立下的军功,军功的来源主要在斩杀了多少敌人,原本他们不敢相信能够冲杀到这里,一切因为有庞鑫的存在。
这一点作为主帅的冯彧自然注意到了,连续三次进攻失败之后他明白这是个难缠的角色,对蒋博吩咐道:“那人不是将士们可以抵挡的,本将这就去会会他,你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况。”
“是。”
蒋博没有逞强,和冯彧比起来无论哪方面他都是有差距的,实际上能够做到上将军这个位置都是有很多人表示不满和反对的,但是无论怎么反对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在朝廷有个做尚书的亲叔叔,还有个在东汉做右将军的远方亲戚。
两军交战,主帅都是坐镇中军指挥着一切,然而南齐这边的梁奕可以做到,但东汉这边是不行的,其实庞鑫的能力再强也不会让冯彧亲自出手,是因为他突然间想起了某件事情。
当时卢不叙回去之后说过不敌梁奕,和其交手后发现能够打一个平手,之所以受伤是被梁奕身边一个叫庞鑫的护卫给一招打伤的,卢不叙就算消耗了一会儿体力也不是一个普通护卫可以打伤的,只能说明这名护卫的实力同样不弱。
他刚才还没有想起来,一直到庞鑫进入他的视线后,相貌又和描述的一模一样,便确定这就是当时打伤卢不叙的那名护卫,这样的实力肯定不会是普通将士能够招架的住,为了解决这些隐患,他必须亲自出手将其解决。
庞鑫察觉到自己被盯上了,随后便看到了冲过来的冯彧,感觉到了这人的危险,暗中吩咐将士退后并且杀出去,将士们不疑有他开始朝着后面退去,冯彧赶到的那一刻正好冲杀出敌军的包围圈。
庞鑫则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他一直冲在最里面,此时被东汉将士团团围在中间没有动手的意思,冯彧进来后敌军又将两人围在中间,这都是战场上不成文的规矩,进攻的一方出兵围出一个小战场,另一方的将士则在小战场附近守护,随时准备冲进去救人。
&nbs
第二百九十七章 敌退
这一次梁奕依然没有采取任何的战术,将士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斩杀敌军将士立下军功,这和仓皇而逃的敌军将士是截然相反的,局面呈一边倒的趋势,这时候已经有东汉将士处在崩溃的边缘,好在冯彧还能够稳定局面才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距离梁奕规定的时间一到,和之前埋伏的一样将士们撤退的很迅速,对此田哲猜到了梁奕的想法,吩咐将士继续追上去。
追击的路上殷贯还是比较疑惑的,询问道:“田将军,这里距离河谷关很近了,梁都统这样的战术是何意,难道还有第三道埋伏不成”
田哲笑着点点头道:“你猜测的没错,梁奕这样做就是打击敌军的士气,连续经历了两次埋伏这时候肯定有敌军将士坚持不住了,之所以没有暴露出问题还差最后一点助力,而这第三道埋伏就是很好的助力的,敌军将士心里肯定越来越担心,因为救命的河谷关就在眼前,这时候就是围攻的最后时刻,争取全歼敌军。”
“我说为何第一道埋伏看起来将士只有不到两万人,还以为是走密道出现了问题,既然如此那就尽快将敌军逼迫到第三道埋伏。”
“这是当然,不过最后一道埋伏也是最不可预料的,敌军现在应该还剩下四万多人,一旦强行冲过去会让梁奕难以招架,到时候我会率领五千将士绕至梁奕一边协助,而殷太子你一定要想办法阻止敌军冲过去。”
“请田将军放心,这等小事包在我身上。”
现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河谷关和城池之间的这条路差不多要被鲜血给覆盖,毕竟有两个交战的地方,每一次都会有将士受伤,撤退的时候对伤口包扎要是不严谨,都不是小伤口会一直流血,一路上因为失血过多的敌军将士少说也有上百人,然而现在根本没有人敢停下来包扎伤口,否则连活命的机会都没有。
连续经历了两次埋伏就连冯彧都变得精疲力尽,他只能够乞求敌军没有第三次的埋伏,否则对大军来说打击是致命的,而且很快就要回到河谷关,他不希望再发生意外。
事与愿违,往往人最担心的事情下一刻就会遇上,距离河谷关还有十里的时候东汉将士经历了第三道埋伏。
如同梁奕计划的那般,见到还有第三次的埋伏不少东汉将士露出了胆怯的眼神。
这时候冯彧大声道:“将士们,这都是敌军的阴谋,前面还有十里就是河谷关,哪里有援军在等着我们,只要冲到河谷关就能够活命的机会,想想你们的妻儿,父母双亲,要是死在这里该怎么办,你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活着回去。”
蒋博在一旁紧接着说道:“冯将军说的没错,前面的河谷关是南疆国修建的十分的牢固,哪怕二十万大军也没有机会将其攻破,想要活命的就跟着本将杀出一条血路来,杀。”
“杀,杀,杀。”
不得不说这一招很管用,将士们在两人的鼓舞下重新激起了斗志,面对前后的敌军不再像刚才那般畏首畏脚,为了活命他们也知道只有杀出一条血流赶到河谷关才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这样的鼓舞正是梁奕愿意看到的,要是敌军将士在这里全部投降他还觉得不完美,要知道他还准备了一份大礼,现在看起来冯彧还不知道河谷关已经丢失,想看看到时候他的表情会如何。
东汉将士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突然间实力大增,隐隐约约有反击的趋势,人数再多一些说不定还真能够让其反击成功,奈何四万东汉将士
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败
梁奕没有回答,笑了笑道:“当务之急不是询问这个,而是尽快的解决东汉敌军才是,打了这么久一直没有机会完全施展开来,现在就是不错的机会。”
他根本不担心河谷关会被攻破,留下来的两千将士选择死守,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给东汉十日的时间估计才能够打进去,就算真的能够打进去,别忘了还有驻守在平梁关里面的将士。
东汉敌军撤退的时候就很仓促,那些大型的攻城器械,云梯等等都没有带走,此刻想要攻破关口就是痴人说梦。
前后河谷关失守,后有几十万的追兵,在这时候时候东汉将士彻底陷入恐慌之中,无论冯彧如何的稳定局势,看起来效果都不是很明显,毕竟这条唯一活命的机会现在没有了,意味着他们已经失去了所有的退路,接下来要么选择死拼到底,要么就选择弃甲投降。
随后大军压境,冯彧也恢复了平静,走到和梁奕的对立面停下。
紧接着他开口道:“看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梁奕。”
很好认,根据卢不叙的描述,在场符合条件的就这么一人,就算没有外貌的描述他同样能够认出来,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站在田哲和殷贯的中间。
“大名鼎鼎谈不上。”
“你不用谦虚,当初卢不叙将军说过,你是他这几十年来遇见的对手中为数不多能够匹敌的存在,要知道能够得到卢不叙将军夸奖的目前只有六人,你是一个,但与其他人不同,那些人要么成名已久,要么年事已高,而你梁奕之前没有任何的名声,年龄不超过三十岁,说实话就连本将都是佩服的。”
“这一战看上去也是你的计谋,殷太子谁不知道一直被冷落,是突然间被立为太子的,而他田哲本将颇为熟悉,这不是他打仗的风格,以他的性格和计谋是觉得不会想到中途设下埋伏,如果我猜测的不错,梁奕你率领大军走密道绕至河谷关,用计不到三日就拿下了河谷关并且没有传出任何的风声,然而半道设下埋伏就是要打击我东汉将士的士气,因为田哲的做法不是固守河谷关等待我军的到来就是直接压过来。”
他这一点说的没错,田哲在战场上的战术是比较勇猛的,是绝对不会想出先打击敌军士气的做法,在计谋上面他又是比较谨慎的,又担心路上会出状况,就会选择固守关口。
一旁的田哲很是配合,点了点头道:“冯彧,八年未见看来你对本将依然了解,如你所说本将肯定会固守河谷关不会出兵的,但是本将对你同样很了解,只可惜你已经没有机会,最好的做法就是束手就擒说不定还能够放你一条生路。”
“哈哈哈,让本将投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虽然只剩下两万将士,但他们依然是我东汉的勇士,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就放弃,就算死,临死前也要拉上垫背的。”
“冯彧,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这时候梁奕开口询问道。
见他没有反应梁奕继续说道:“卢不叙现在被我元于将军一直在拖延根本没有机会前来增援,据本将所知,这二十万大军有的是从边境州府借来的,意味着你东汉边境现在十分的脆弱,要是将你军歼灭再出兵边境,你认为有多少州城可以坚持的住,只要你选择投降,本
第二百九十九章 觐见
等待消息的这段时间,梁奕率领的将士接连攻下东汉的安州,林梦县,清江县,兴城县,泗安县五座城池,攻占这四座县城之后,就与之前东汉所割让的白果以及石门二县相接,若是继续打下去目标就是永州城,梁奕的目的也十分的明显,就是驻扎在永州城不远的地方等待结果,只要东汉朝拒绝合议,就会立刻出兵永州城。
丢了安州城对东汉朝来说威胁并不是很大,但是丢了永州绝对会让东汉皇帝吕恒寝食不安,永州和江东府之间只有一座城池隔着,丢了前者,那么南齐的大军很快就能兵临江东府。
江东府乃是东汉重地,是最主要的几座城池之一,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江东府处于东汉都城长宁的西南方,没有江东府之后意味着东汉都城的西南方向没有了任何的安全保证。
大军在永州南大门兴城县驻扎的同时,前往东汉的使臣传回来消息,说是吕恒愿意合议,随后董高逸让梁奕前往商议。
九月一日,梁奕和殷贯带着何余,庞鑫和一个小队一百人前往东汉都城长宁,董高逸已经给了他最低的限度,只要不低于这个梁奕可以直接做主,如果吕恒实在是不愿意答应,那就打下去看看谁招架的住,至于殷贯他已经是南疆国的太子,在此事上面有一定的权力。
队伍刚进入江东府,就和吕恒派来接应的人遇上了,在他们的带领下一路上不再需要盘查,毕竟率领一百多将士大张旗鼓的进入东汉是很危险的。
踏入长宁城后,梁奕发现里面的情况和江陵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甚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东汉的皇宫不在城中的中心位置,而是在城的最北边,留给百姓和商人们的空间相对来说就大了不少。
猜你喜欢